寻根问祖——百家姓之“李”姓

作者&投稿:撒郑 2025-05-16
李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姓氏之一,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大约有9340多万李姓人口,如果加上海外的华裔李姓,总人数超过一亿,是世界上最大的同姓人群之一。
李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五帝”时代的高阳氏颛顼,出自嬴姓。李姓的远祖是颛顼,他的子孙以官名为姓,即理氏。在商朝末年,大臣理征因直言得罪了商纣王,被害。他的儿子理利贞出逃,因靠树上的果实(木子)充饥才得以存活,于是改理氏为李氏。
第二种来源是出自姬姓。在商朝时期,居住在武落钟离山的巴人,是周的同姓后裔。巴人以虎为图腾,巴语读虎为李,巴人崇拜汉人的姓氏,因此依音用李姓。
第三种来源是出自赐姓和外族改姓。西南民族中有很多李姓,这是因为当权者的赐姓和崇拜汉人的自取姓所造成的。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百姓中开始融入了大量的北方民族血液,李姓中也混入了匈奴人和鲜卑人的基因。
先秦时期,秦始皇平定南越和西瓯时,李姓开始进入两广地区。李耳的后裔迁至甘肃,发展成为陇西李姓的望族,河北的成为赵郡李姓的名家。东至山东,南至南海和北部湾。
唐朝初期,李姓开始大量进入福建和海南。明朝时期,李姓进入台湾。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的年号是贞观。李世民在位23年,是唐朝杰出的军事家,他率部平定了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最终统一了天下。626年,他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死了自己的兄弟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李世民为帝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以文治天下,并开疆拓土,使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贞观之治。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宋代的女词人,婉约词派的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她的词作前期多写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她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与杜甫合称李杜。他是中国的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酒仙”、“谪仙人”等称呼,被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作品天马行空,浪漫奔放,意境奇异,才华横溢;诗句如行云流水,宛若天成。代表作品有《蜀道难》、《静夜思》、《月下独酌》、《将进酒》等。
李时珍,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他是明朝的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医学家、药学家和博物学家之一,他所著的《本草纲目》是本草学的集大成之作,对后世的医学和博物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的皇帝,他的庙号是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也称为唐明皇。他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玄宗在位期间,是大唐由盛转衰的关键时期。
关于三郎李隆基如何登基成为皇帝,唐玄宗,名李隆基,唐睿宗李旦第三子,小名“三郎”。在成为唐玄宗之前,他只是一个排行第三的亲王。他是如何成为太子,并且继承大位的?这一切,还要从神龙政变说起。
女皇武则天死后,她的儿子李显二次登基成为皇帝。李显软弱无能,于是他的皇后韦氏野心逐渐膨胀,有意效法武则天做第二个女皇。李显在当了五年皇帝后,被韦皇后和女儿安乐公主合谋毒死。
李显驾崩后,太子李重茂继位。但韦后以太后之名把持朝政,意图做第二个女皇,大唐的江山再次摇摇欲坠。此时,一直在静观时局变化的李隆基认为时机已经成熟,果断出手了。他联合姑姑太平公主、表弟薛崇简,准备杀掉伯母韦后以及堂妹安乐公主,拥立他的父亲相王李旦复位。
唐隆元年(710年)七月二十一日,李隆基成功策反了皇宫卫队首领,带领政变军队杀入内宫。韦后被乱兵所杀,安乐公主、上官婉儿以及一大批韦后亲信死于非命。李隆基下令在全城搜捕韦氏集团成员,将他们一网打尽。史称“唐隆政变”。
唐隆政变发生时,李旦的身份是皇叔、太尉。李隆基、太平公主与群臣迫使李重茂让位,拥立李旦二次即位。李隆基因平乱有功,被改封为平王。睿宗李旦与群臣商议立太子。按照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应立长子李成器为太子。但李成器坚决辞让,他说:“盛世可立长,乱世应立贤。三郎于国有大功,理应立三郎为太子!”一连推辞了数次,加上群臣都主张立李隆基为太子,睿宗也就顺水推舟,立李隆基为太子。
李隆基成为太子后,太平公主自恃拥立有功,经常干预政事。李旦本来无欲无求倒也罢了,但李隆基却正对姑妈的干政十分反感。太平公主也感觉到李隆基过于精明能干,妨碍自己势力壮大,于是有意无意总劝睿宗改立太子。太平公主和太子的矛盾逐渐明朗化。睿宗夹在中间,深感难以维持平衡,又怕大唐江山再起动乱,于是干脆借口彗星出现,禅位给李隆基,改元先天,自己做起了太上皇。本以为这样就可以平息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矛盾,但没想到却是火上浇油。太平公主与亲信党羽密谋推翻李隆基,而李隆基探知计划后,决定先发制人。
先天二年(713年),李隆基召集弟弟岐王李范、薛王李业,向太平公主的党羽开刀,一连除掉了羽林大将军、宰相、尚书右仆射等多名亲信,太平公主只身逃入佛寺避难,并向兄长李旦求救。太上皇李旦出面请李隆基恕其死罪,被李隆基拒绝,太平公主最终被赐死家中,是为“先天政变”。
自此,李隆基正式夺回了属于自己的皇权,而李旦也正式退出历史舞台,由于他的聪明睿智识时务,也得到了史上唯一的“睿宗”庙号。一个全新的时代就此拉开序幕,它有一个伟大的名字:开元盛世。


你是否需要了解?

“李”姓的祖先?我是湖南人
三国时,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鲜卑氏有复姓叱李氏,汉化后,改为汉字单姓李氏。是为洛阳李氏。 3、出自他姓改李氏。据...寻根问祖,饮水思源,福建把海内外的李姓子孙紧密地联结在一起,高山大河、风波险阻都隔不断他们同宗同源的相思之情。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

2022百家姓排行前十名姓氏,百家姓人数前十名的姓氏
1.李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7.94%=95,300,000人。来源:寻根问祖,正本清源。李姓的由来可谓源远流长,可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的上古时代。话说"五帝"之一的颛顼帝,系中华人文始祖黄帝之孙,东夷族高阳氏原始氏族部落首领,居于帝丘,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濮阳一带。到尧舜时代,颛顼帝领导的这支部落分...

寻安徽宿州李氏族谱字辈
在安徽省宿州市,追寻李氏族谱中的字辈,是一段寻根问祖的旅程。其中,“志体本克明,道友丙成”是族谱中的一个字辈序列,它承载着家族的历史与文化。这个字辈序列不仅体现了家族的智慧,也蕴含了对后人的期望。在宿州合徐高速出口向西三四里处,有一个叫做小李庄的地方,那里的居民可能知道关于李氏族谱...

李玉刚的《李》歌词中提到了哪些人和典故,请详细说下,谢谢。
此时此夜难为情 用典:李白,《三五七言 \/ 秋风词》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歌一曲中华盛世 用典:李家王朝 井水处皆有唐人 用典:有句话叫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寻根问祖《百家姓》用典:《百家姓》。血浓于水一脉相承 用典:一脉相承都是关乎亲情和炎黄传承的成语。

...有没有族谱谁知道这个辈分排名的?寻根问祖!谢谢
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在百家姓中排第四位。为区别其他同音姓,常说“十八子李”或“木子李”。在台湾、朝鲜和越南,李姓也是常见姓氏,在朝鲜李姓为第二大姓。 据统计,李姓人口总数约为1亿,其中中国大陆有李姓9207.4万人,占中国人口总数的7.19%。河南省是中国李姓的第一大省。古...

百家姓的由来
这也是能够流传千百年的一个重要因素。《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地区,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俶、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主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

李氏发源地
河南鹿邑不仅是李姓的起源地之一,而且河南省还是中国李姓的第一大省,显示出李姓在这里的广泛分布和深远影响。甘肃临洮:古陇西,即今甘肃临洮,也是李氏的重要发源地。这里同样承载着李姓的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这两个地方都是李姓寻根问祖的重要地点,对于研究李姓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江西第一大百家姓祠堂,都包括哪些姓氏?
江西第一大百家姓祠堂包括了众多姓氏,其中主要包括: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朱、马、胡、郭、林、何、高、梁、郑、罗、宋、谢、唐、韩、曹、许、邓、萧、冯、曾、程、蔡、彭、潘、袁、于、董、余、苏、叶、吕、魏、蒋、田、杜、丁、沈、姜、范、江、傅...

百家姓的全部姓氏
《百家姓》的编录内容举足轻重,囊括了中华姓氏的丰富多样性,是寻根问祖和理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工具。其中,“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至“姓氏繁多,如万俟司马、上官欧阳等,都是每个姓氏背后独特历史的承载,它们不仅是家族传承的标记,也可能反映出几百年前的血缘关系。编排方式巧妙地以四字...

木兰乡东李家大塆的朋友请问你们的祖先和字辈,能告诉一下吗?我在找李 ...
四、寻根问祖第四步:寻根的方式和实地考查 把以上这些东西收集得越丰富越好,然后在网上寻找宗亲网、姓氏网,发布寻亲信息。也可以在当地论坛发帖,再或者搜索加入当地QQ群,进入祖地群、同支派群等和宗亲交流,也可以在一些族谱数据库平台网站搜索。在网上联系上祖居地宗亲后,要向他了解祖居地相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