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对学习太严格怎么办 为什么老师总是对我很严?
这个正所谓的严师出高徒是有一定道理的呢,如果是想好好的栽培你们的话就是会对你们很严厉的呢,所以我觉得是正常的
据报道,从本学期开始,北京大学将对学生实行“末位淘汰”制,每年将有约2%的学生被淘汰出校。具体做法是:原则上每次考试优秀率(85分以上)不超过20%,不及格率(60分以下)要有1%至10%。北大坚决杜绝考试100%的通过率,如果出现这种现象,将追究教师的责任。北大本科生每门课一般为2学分或3学分,以往,四年累计15学分课程不及格的学生可以重修。而从新学期开始,累计15学分课程不及格的学生将被勒令退学。有人认为,这种做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以往有些学生“60分万岁”的心理。也有人认为,这种做法操作起来太生硬,可能使高等教育归于无序,使学生陷入恐慌。这种做法到底好不好?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个话题。
就像工厂剔除不合格产品一样
胡江平:深圳市东湖中学教师
北京大学每年将淘汰2%的学生的消息传出后,社会(特别是高校)反应强烈。从各网站的评论情况来看,反对之声占多数。但是作为“风波”的始作俑者———北大校方,面对公众的褒贬却泰然自若。显然,这项措施的出台,是他们深思熟虑的结果。
众所周知,尽管北大每年招生囊括了全国各省大部分的高考“状元”和“奥赛”金牌获得者,但是一些北大毕业生的质量不尽如人意也是不争的事实。据笔者一位正在北大就读的学生说:北大每年学业不及格的学生人数在10%左右,校方将淘汰率定在2%,实在是一个谨慎而无奈的决策。
近几年来,高校连续扩大招生,“严进”也必须“严出”,北大为维护自己中国百年老校和一流大学的声誉,淘汰少部分学业落后的学生,就像工厂剔除不合格的产品(再好的工厂都可能出现次品)一样正常。正如北大发言人所说的:严格考试制度只是手段,北大要保持较高的教学质量,培养一流的大学毕业生,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严格考试制度、建立淘汰机制,这不失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采取这样的“非常措施”,可以给那些躺在象牙塔里不思进取的学生一个当头棒喝,促使其奋起直追,从而形成一种人人积极向上的学风,这对北大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事实上,北大此举是有较深刻的社会背景的。目前,我国高校面对新世纪对人才的新要求,为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教学体制改革,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提高教学质量。很多学者认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世界高等教育进入了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目标的时代。从全球范围来看,提高教学质量已是新世纪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北大要想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提高教学质量是惟一的选择。可以这样说:北大实行“末位淘汰”的制度,是向不良学风主动出击、维护其百年名校声誉的宣言书。
我赞同北大的淘汰机制,不过有一点应注意,在具体实施时一定要确保公平。
不能拿考试来逼人学习
刘伟:高级教师
我不赞成北大这种靠考试逼人学习的办法。大学生与中小学生不同,中小学生心智还很不成熟,自制力和学习自觉性比较差,用考试的方法施加一定的压力还有些作用(但也不是最好的教育手段)。大学生比中小学生要成熟得多,对学习的认识也更全面、更深刻,学习自觉性也应当强得多。如果一个人到了大学阶段还没有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还要靠考试来“逼”着他学习,这既是他个人的失败,也是我们基础教育的失败。
在知识经济时代,自学能力是最重要的,自学的精神是无法用考试逼出来的。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老师的最大本事是引导学生成为知识的“乐之者”———对学习充满兴趣,乐此不疲。一位教育家说:“教是为了不教。”即教学中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知识和智慧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出学生的自学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某门课不感兴趣,拿考试来逼他,他也学不好。
北大出此下策,恐怕也是出于无奈。从残酷的高考中拼杀出来的学生,大多已疲惫不堪,很多人都学怕了。这时,大学老师应当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对知识和智慧的兴趣,而不是用这种“末位淘汰”的办法来强迫学生。
另一方面,大学也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闲暇时间,不要把功课安排得满满的。爱因斯坦说过,负担过重必然导致肤浅。闲暇出智慧、闲暇出思想、闲暇出想像力。自我意识和独立精神往往是在闲暇时间中主动选择和自我反省中获得的,负担过重更导致兴趣丧失。
英国牛津大学只考两次试,入学一次,毕业一次。学生在学习期间有大量的闲暇时间,校方给学生提供了许多选修课,开设了大量的讲座。美国哈佛大学前三年不分专业,让学生在两千多门选修课中自由选择,到第四年才根据学生的兴趣确定专业。这些方法都是很高明的。我们的大学应当往这种高明的管理方面多下下工夫,而不应当只靠考试来使学生就范,考试不是万能的。
和北大精神不符
陈伟华:中山大学中文系研究生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话在中小学一直很风行,现在很可能也要在大学里流行起来了。北大校方希望提高教学质量的愿望是好的,但这种做法我并不赞成。
其实,现在大学的考试制度已经相当严格了,但不及格现象始终不能杜绝。有的老师甚至叹息:想要有些人及格简直是难于上青天。有的学生宁愿重修或者通过请客送礼来“混”学分,也不愿意多花时间背书。究其原因,我觉得根源并非是有些人所说的校园里的不正之风,也不是学生缺乏求知欲,而是现在很多课程不能吸引学生。一是课程内容缺乏吸引力;二是某些老师的教学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往往有这样的情况,同一门课由不同的老师来讲,受欢迎的程度就截然不同。
从理论上说,各院系都在为培养本专业的人才而努力,学生们也大多在自己的专业里遨游。可是倘若做个调查,你会发现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中文系的学生并不全都喜欢中文,生物系的学生说不定是个编程高手。高校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真正兴趣并不在本专业,很多学生都利用课余时间去发展自己的个人兴趣。而校方一旦严格规定不及格率,学生肯定要人人自危,不得不牺牲自己的兴趣,多花时间去应付考试。而让人难受的是,现在很多教科书无论是广度和深度上都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或者已经“过时”。让学生每天去死啃这些课本,这不是一种浪费吗?
而且,老师们恐怕也要为这硬性的“不及格率”头疼了。万一碰到一个班的学生个个都勤奋好学,该怎么完成这不及格的“指标”呢?是自己挨校方的批评,还是以“莫须有”的罪名去逮一个倒霉蛋?
北大多年来享有盛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优良传统。据说当年北大学子“懒散”成风,而外来旁听者众多。有一次老师上完课后点名,请本班注册的学生举手,结果举手者竟无一人。可在那种境况下,北大照样人才辈出、笑傲学坛。而当前这种刻板的考试制度,似乎与北大精神不相符合。
我个人认为,高校首先要为学生提供高素质的老师、资源丰富的图书馆、优美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至于学生最后成为什么样的人才,校方还是应该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不要什么都规定得那么死。对大学生来说,真正有兴趣去读书的,并不需要此类的制度来约束。而对无心向学者,即使考试能考得满分,也未必有什么实效。
可以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
杜如樟:教育局退休干部、教育部
西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兼职教授
北京大学从本学期开始实行“末位淘汰”制,以后每年将有2%的学生因考得不好而被淘汰“出局”。听到这个信息,我不禁为此制度的设立而叫好。
北大从整顿考风、学风开始,从严治校,可以说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是一项针对性极强的现实之举,也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之举。说它是现实之举,是因为它针对性很强。当前确实有些大学生以为考上了大学就万事大吉,前途光明,钱途也光明。船到码头车到站,该好好歇一歇、玩一玩了,再也不勤奋学习。更有甚者,有的学生经不住各种诱惑,进歌厅、泡酒吧,通宵达旦搓麻将,花前月下谈恋爱,把读书置之脑后,导致学业荒废,学校对此也无可奈何。现在,这一制度的建立可以给大学生们一个警示,让他们时刻绷紧学习这根“弦”,这当然是一件好事。
说它是战略之举,是因为此举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产生一种无形的巨大感召力。实行“末位淘汰”,严厉打击作弊抄袭、请客说情等现象,可以打消学生的侥幸心理,引导学生勤奋学习、诚实做人,使校园真正成为一片净土,让青年学生在这片净土上健康成长。而且,由于北大的影响力,这种做法还可能对其他院校产生良好的带动作用。
虽然说“末位淘汰”制可能会给学生带来压力,考试成绩也未必能说明一切。从实践来看,在校期间成绩中等甚至很差的学生,日后大有作为的也并不罕见。但按照北大的规定,本科生每门课一般为2学分或3学分,累计15学分不及格的才给予退学。也就是说,在4年中共有5至7门课不合格的学生才会被退学,这还是比较合理的。只有严进严出,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从总体讲,北大此举可以对学生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是一个好办法
老师严格,当然是有利有弊,总的来说还是利大于弊。如果你真的觉得太严厉了,那就自己调节一点儿,退一步呗。看样子,你是学习很好的,即便实在受不住了,被批评那么一下,又如何?
找校长反映一下
你们全班如果都是 压力很大的话 你们可以 和 他谈谈 让他知道
这是你的财富。如果没有人问你。那么你也就是一个不值得被问的人啦,看来你老师还算有老师的样。知道严师出高徒。没事,当你真正理解他喽。就知道他是为你好啦。自己要学着控制自己的情绪。利用做自己喜欢的事调节压力。这样你会收获颇多。
你可一给他提建议讲道理,说出你内心的真实想法我相信老师应该是明事理的,你跟他说清楚或许有用
其实是为你们好。。多体谅体谅老师吧,你以后会感谢他(她)的。
你是否需要了解?
老师只管好的学生,不管差的学生,怎么办?
所以老师应该改变自己的行为,面对这样的学生时,也要公平对待他们,在课下的时候可以对这类型的学生多多辅导,而且也要对他们在心里上进行开导,鼓励他们学习,解决他们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学生都是在不断的成长的,有的学生刚开始学习成绩不太理想,但是厚积薄发,他们后续非常的努力,也可以取得一个...
我家孩子九岁在学校总是不听老师的话打扰别的同学学习怎么办呀!
孩子在学校不听老师的话,家长一定要给予其适当的教育,既不能任由其发展,也不能大声的责令他们,要坚持严格要求和尊重孩子相结合的原则。首先应引导他们认识到尊敬老师、服从学校规定的必要性;其次,家长要以身作则,配合学校安排,给予孩子更多关注,引导孩子改正错误,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1、首先就...
学校太严不想上学怎么办
他们变得自私,缺少感恩之心。遇到一些挫折很容易抑郁,这样孩子有的很懒惰。老师严厉有好处,严师出高徒。同时也能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家长绝不能心慈手软,放任孩子。孩子不吃学习的苦,将来就要吃生活的苦。如果是刚入学的不适应那可以慢慢引导孩子适应学校生活。如果是学校的管理太过严格,给孩子造成...
孩子学习差老师不管怎么办?
老师是孩子的榜样,在这个时候你要考虑去找学校的校长评评理,对于这样的老师如果说家长已经给过机会了,那么你也要学会合适的处理。家长都希望孩子可以变得很优秀,所以在这个时候家长也不能容忍老师会给孩子带来坏的影响,那么与此同时你要提高孩子的成绩,就要给孩子送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二、孩子可能也...
老师留的作业量太大,孩子的睡眠严重不足怎么办?
如果家长觉得作业量超出孩子的承受力,可以先问一下其他家长,再问一下老师,和老师良性沟通。如果作业量实在大,必须和老师委婉说声,家长不用觉得老师会不会认为家长事多。孩子长期睡眠不好,影响孩子身体健康,情绪低落,上课睡觉,耽误学习。如果作业量相对多,别人完成的快,那就要从孩子身上找原因。...
遇到脾气暴躁的老师怎么办
家长和孩子一起去面对,了解老师所谓暴脾气背后的原因。尽量让家长帮助孩子做心理建设,指望老师改变,也不现实。我的方法很简单,一是帮助孩子提高这门功课的学习成绩,二是让孩子学会适应和不同的人相处,以前就遇到过这种老师,通常对于总也教不会的学生容易暴躁。我会先鼓励孩子用自己的努力搞定暴脾气...
家长如何感谢老师对孩子的严格要求?
老师的严格要求不仅让孩子在学习上有了很大的提高,还让他变得更加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更强了。感谢老师的悉心教导!感谢老师对我的孩子的严格要求和耐心教导,让他变得更加自信、自立和自强。你们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坚实的后盾和最可靠的朋友。老师的严格要求让我孩子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也让他明白了自己...
严师出高徒,老师严厉一定对孩子的学习好吗?
严厉的老师虽然可以培养出人才。但是也需要因材施教。有的学生,他是需要鼓励性学习的。对于有些特别顽皮的学生,老师就得是严厉的态度。我觉得严师出高徒,已经是上个年代的事情了。现在,学生们大多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即使做错事情,也不能对孩子任意打骂。现在家长很看重自己的孩子,所以说老师能做...
老师故意针对学生怎么处理?
3、如果学校的处理方式以及教师对自己的态度还依旧和从前一样,建议考虑更换班级或者转学,毕竟自己的学习才是最重要的。注意:一般情况来说,教师针对学生的情况是很稀有的,对于教师而言,或许他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取得好的成绩,只是他的这种对一些人的严格被学生误解为针对了,事实上,老师并不会去...
老师今天批评我学习成绩下降了好多好烦啊怎么办?
请老师给自己一些指导。相信老师如果能批评你,至少他对你的注意已经是也是十分关注的,所以你可以直接跟老师去探讨一下自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希望老师给自己一些帮助,老师也是会乐意的去提升你的成绩的作为园丁老师也是很愿意看到自己的学生的成绩有所进步和提高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