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之乱的影响 为什么永嘉之乱决定了西晋王朝灭亡的命运?
“永嘉之乱”与“八王之乱”不是一回事。
1、永嘉之乱是指西晋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匈奴攻陷洛阳、掳走怀帝的乱事。西晋中后期八王之乱,加以天灾连年,胡人遂乘时入侵。永兴元年(304年),匈奴贵族刘渊在左国城(今山西离石)起兵,逐步控制并州部分地区,自称汉王。
光熙元年(306年),晋惠帝死,司马炽嗣位,是为怀帝,改元永嘉。刘渊遣石勒等大举南侵,屡破晋军,势力日益强大。永嘉二年,刘渊正式称帝,四年刘渊死,子刘聪继位。
次年,刘聪遣石勒、王弥、刘曜等率军攻晋,在平城(今河南鹿邑西南)歼灭十万晋军,又杀太尉王衍及诸王公。旋攻入京师洛阳,俘获怀帝,杀王公士民三万余人。
2、八王之乱,西晋中后期司马氏同姓王之间为争夺中央政权而爆发的混战。以杨骏被杀后卫瓘、汝南王司马亮辅政,并与贾后对抗为起始,以东海王司马越夺取大权宣告结束。
前后历时16年,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大内讧。引发了西晋亡国以及近300年的动乱,使之后的中国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只八个,但八王为主要参与者,且《晋书》将八王汇为一列传,故史称“八王之乱” 。
扩展资料
1、“永嘉之乱”事件影响
南北对立
永嘉乱时,琅琊王司马睿以安东将军,都督扬州军事,出镇建康(今南京),闻愍帝遇害,得北方大族王敦、王导帮助,又拉拢得江东士族如顾荣、贺循、陆机的拥护,于建康(今南京)即位,是为晋元帝。从此东晋建立,下开宋、齐、梁、陈之局。
北方则自刘渊称号建国,到鲜卑拓跋氏统一北方,前后136年间皆陷纷乱状态,先后兴起很多国家,史称“五胡十六国”。此后南北分裂达270余年,南北对立因分裂日久而加深,有“南谓北为索虏,北谓南为岛夷”之论。
2、“八王之乱”影响
八王之乱历时达十六年,期间时有战乱,后期朝廷已无法掌握全国,受战乱影响地区亦愈来愈大。除了诸王互相攻伐的战事外,期间还有氐人齐万年的变乱,以及成汉和汉赵两个政权针对西晋朝廷的一系列战争,南方亦有变民杜曾、王如及张昌的起事。
这些战事都对全国不少地区都造成严重破坏,饥荒、疫病频生,亦令不少人被迫离开家乡求活,成为流民。
成汉的领导者李特、李流、李雄皆本住略阳,就因逃避齐万年叛乱而入蜀,但就因为益州刺史赵廞见八王之乱的局面而有自立之愿,就任用了他们为爪牙,及至后来赵廞以及下任刺史罗尚的处理失当而令李氏叛晋自立,建立十六国中的成汉割据政权。
早在东汉末年南匈奴诸部就因黄巾之乱内迁河内郡,曹操分匈奴为五部时,各部人亦都聚居在并州一带,直至晋朝。匈奴族人刘渊在八王之乱中与成都王联结,并借此联结匈奴诸部,壮大实力。成都王被王浚等击败后,刘渊就乘时而起,建立汉国,更是日后灭亡西晋的力量。
魏晋年间,除匈奴外其他外族亦有内迁,而八王之乱期间及后续亦屡见外族参与中原战事,如并州刺史刘琨曾多次与代王拓跋猗卢联结对抗汉国的进攻;王浚与司马腾亦曾与乌桓人及段部鲜卑联手对抗成都王。这些促成五胡乱华及十六国时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永嘉之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王之乱
永嘉以后,北方士族大量南迁江左,它使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国文化第一次移向长江流域,改变了以前重北轻南的文化格局。在此以前,南方文化远不能与北方相提并论,至此以后,不仅南北经学在研治方法和总的学风上因南北对峙而呈现明显的差异,而且在文学、佛学、道教、书法、美术、音乐等方面也因风格不同而相映成辉。朱维铮先生认为:“把空间分布作为学术派分的畛域,始于南北朝。”南方文化之所以在南北朝时期能够与北方文化并驾齐驱,实源于永嘉时期北方士族的南迁,谭其骧先生指出:永嘉以后,“中原遗黎南渡,虽为民族一般之趋势,然其间要以冠冕缙绅之流尤盛……考东晋、南朝虽立国江左,然其庙堂卿相,要皆以过江中州人士及其后裔任之……自是而后,东南人物声教之盛,遂凌驾北土而上之。”指出了南迁士族对江南文化的贡献。所谓“南学”实际上是由南迁文化发展而来的,永嘉以后的江南学风以南迁士族的学风为主流。
晋建武年间,晋元帝率中原汉族衣冠仕族臣民南渡,史称“衣冠南渡”,这是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主要有林、陈、黄、郑、詹、邱、何、胡八姓。“衣冠”是文明的意思,衣冠南渡即是中原文明南迁,晋朝迁都建康(今南京)。
开启五胡乱华之局:永嘉之乱后,北方五胡民族相继建国,匈奴早有夺取中原的野心,酋长刘宣谓:“自汉亡以来,魏晋代兴,我单于虽有虚号,无复尺土之业,自诸王侯,降同编户,今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鼎沸,兴邦复业,此其时矣!”故八王作乱期间,刘渊及刘聪已建汉国,后刘曜陷长安,灭西晋,据长安建前赵;山西、山东则为羯人石勒所据,国号为后赵。鲜卑本居塞外,日渐强大;酋长檀石槐统一鲜卑各部,划为三部,继匈奴成为较强民族,包括:慕容氏居于幽州、段氏居辽西、宇文氏居辽东、拓跋氏居漠北。后来,慕容氏与拓跋氏相继入主中原,分别建立前燕及代国(北魏)。至于氐、羌,氐人李雄于惠帝末年建“成”国,后改国号“汉”;不久,氐人苻健一族建前秦,都长安。羌人建国较后,主要有淝水之战后的后秦。
南北对立:永嘉乱时,琅琊王司马睿以安东将军,都督扬州军事,出镇建康(今南京),闻愍帝遇害,得北方大族王敦、王导帮助,又拉拢得江东士族如顾荣、贺循、陆机的拥护,于建康(今南京)即位,是为晋元帝。从此东晋建立,下开宋、齐、梁、陈之局。北方则自刘渊称号建国,到鲜卑拓跋氏统一北方,前后136年间皆陷纷乱状态,先后兴起很多国家,史称“五胡十六国”。此后南北分裂达270余年,南北对立因分裂日久而加深,有“南谓北为索虏,北谓南为岛夷”之论。
南方得以开发:五胡入据中原后,北方中国人民流亡四方,死者不可胜数;晋室南渡建国,中原人仕亦随之南移,他们带来先进的技术及资金,又使当时尚未得到充分开发的江南地区得到充足的劳动力。此后,江南地区渐取代中原而成全国经济重心。其中的冶铁、造纸、纺织、制瓷等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而建康(今南京)、京口、山阴、江陵、成都、广州成为当时繁荣的都市。
促成民族融和:永嘉以后,胡人盘据中原,他们在武力上是胜利者,但文化上却被汉人同化。五胡的首领多倾慕中原文化,重用汉人,委以国政。如石勒用张宾,苻坚用王猛,北魏拓跋氏用崔浩、李安世,北周宇文氏用苏绰等。其中鲜卑建立的北魏,孝文帝更推行大规模的汉化运动,胡汉相互通婚,泯灭两族界限。其后,胡化的汉人高欢,与汉化的胡人宇文泰更积极从事民族调和工作。在南方,晋室定都建康(今南京)后,随之南迁的中原大族,亦积极剿灭山越盗寇,开发江南,其中以广州的发展最著名。自永嘉以后,南、北方皆出现民族融和,扩大中华民族的内涵;亦调和胡汉文化,汉族文化既吸纳胡族文化的精萃,取长补短,下开隋唐文化。
南北文化调和:五胡入主中原前,因北方发展较早,且为全国政治、经济重心所在,故北方文化远高於南方,但南方自孙吴以来,人才辈出,渐进一步成一股具朝气的新兴文化。晋室南渡,中原人仕开始与南方孙吴人接触,视华夏在江南得到发展继续,并把中原文化带到岭南。经南朝宋、齐、梁、陈四代的发展,南北文化得到一定程度的调和,从此,南方文化大幅发展,渐有凌驾北方之势。然而,南北文化虽得到调和,但仍各自保存特质,如南人灵巧,北人刚直。
你是否需要了解?
永嘉之乱有什么影响
两汉以后,多次大乱与外族入侵,导致大量北方人移居江南。永嘉之乱后,中原地区的移民规模增大。第一条线路是南迁,越过淮河到长江中下游流域,也就是一般所说的衣冠南渡,带来了政治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文化的南扩。第二条线路是向辽东地区,投奔当时盘踞幽州的王浚、平州刺史崔瑟、辽西的鲜卑段部和慕...
永嘉之乱影响
开启五胡乱华之局:永嘉之乱后,北方五胡民族相继建国,匈奴早有夺取中原的野心,刘渊及刘聪建立汉国,刘曜陷长安,灭西晋,据长安建前赵,山西、山东则为羯人石勒所据,国号为后赵。鲜卑本居塞外,檀石槐统一鲜卑各部,划为三部,继匈奴成为较强民族,慕容氏居幽州、段氏居辽西、宇文氏居辽东、拓跋氏居...
永嘉丧乱影响
永嘉南渡带来了大量的中原人口迁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这一迁徙潮持续了两个世纪。"永嘉之乱,衣冠南渡",简称"永嘉南渡",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南北大融合的起点。这一事件不仅影响了东晋的政治面貌,也促进了长江中下游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中国古代经济中心向南方的迁移。永嘉南渡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它不仅...
永嘉之乱经过
后续影响:永嘉之乱后,中原陷入胡人分裂混战近130年,开启了北方五胡乱华的局面。同时,晋元帝率中原汉族官员与臣民南迁,史称“永嘉之乱,衣冠南渡”,这是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永嘉之乱总结
战争阻碍了生产,使得中原地区沦为了废墟。这是异族首次入主中原,对中原地区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也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历史意义:永嘉之乱揭示了民族冲突对社会和历史进程的影响,提醒我们和平的重要性。它不仅给中原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影响了整个中国的历史发展,是一段值得我们深思的历史。
永嘉之乱有什么影响?
永嘉之乱是指西晋时期胡人发动的一场战争。此事发生在永嘉,故有此名。当时胡人强盛,西晋政治很乱,很快就被胡人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在这种情况下,胡人趁机建立了新政权,很快就任意掠夺汉人,同时也把怀帝带走了。可以说永嘉之乱在当时的影响是很大的。那么永嘉之乱的影响是什么呢?永嘉之乱影响后...
能不能介绍一下西晋永嘉之乱?
永嘉之乱是西晋时期的一起重大历史事件。一、事件概述 永嘉之乱发生在西晋王朝晚期,因匈奴入侵而导致社会动荡,最终加速了西晋王朝的灭亡。这次事件不仅使西晋王朝由盛转衰,也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二、事件背景 西晋时期,社会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繁荣,但在王朝晚期,政治腐败、社会不公等问题逐渐显现...
永嘉之乱是哪个朝代的
永嘉之乱是西晋朝代的。以下是关于永嘉之乱的关键信息:时间:发生在西晋永嘉五年。事件:匈奴攻陷西晋都城洛阳,并掳走了西晋怀帝。背景:西晋初年发生了八王之乱,导致朝廷动荡,加之天灾连年,使得胡人有机会入侵。匈奴贵族刘渊趁机起兵,并在后续的发展中逐步壮大势力,最终导致了永嘉之乱的爆发。影响...
“永嘉之乱”的“永嘉”指什么?
永嘉是东晋时期的年号,自公元306年至313年。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重大的政治和社会动荡,史称“永嘉之乱”。这场动乱始于匈奴的入侵,对中原地区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公元311年,即永嘉五年,匈奴攻陷了洛阳,并掳走了晋怀帝。这一事件标志着晋朝统治的危机加深,同时也为后来的五王之乱埋下了伏笔。晋...
永嘉之乱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后续产生了哪些影响?
永嘉之乱,在司马迁执政期间,对后代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刘渊是一个反抗金的蒙古人。刘渊的儿子刘聪曾两度进攻洛阳,最终击败了洛阳的驻军,并突破了洛阳,烧杀抢掠,俘虏了晋怀帝和一众皇族。这又是一场与“靖康之耻”相似的惨剧。永嘉之乱,虽未使西晋王朝的覆灭,却因自身不能抵御外敌,在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