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发生的哪件事,能证明元春在宫中其实不受宠?

作者&投稿:万图 2025-05-15



元妃省亲以读者想象不出的奢华和荣耀,历来被红学爱好者视为是贾元春宠冠后宫的证明,而且元春的判词里也有“榴花开处照宫闱”,说明元春怀孕了,更是她受宠的铁证。可是,《红楼梦》里更是有多处,同样证明贾元春不受宠,甚至皇帝从未真正宠爱过她。元妃省亲的细节读者们都很熟悉了,元春的六次不能自已的哽咽流泪已经很能说明问题,这不是感受到爱的女人应该有的状态,如果说这个还不能算有说服力的话,有一件事,其实就是侧面证明了元春根本就是皇宫里一个无足轻重的存在,就是忠顺府索要琪官一事。

《红楼梦》三十三回,忽然有人报告贾政说忠顺亲王府有人来了,贾政听了心里反应是“心下疑惑,暗暗思忖:素日并不和忠顺府来往,为什么今日打发人来?”行动上是命“快请”急走出来看。见是忠顺府长史官,忙接进厅上坐了献茶。作者这里写的极为细腻,表达出了三层意思:一是贾府与忠顺府属于老死不相往来的关系,透露出其分属不同的政治阵营,也可以叫政治对手;二是忠顺府地位远高于贾府,亲自登门,不可能是什么好事;三是久在官场的贾政嗅出了一丝麻烦的气味,举止有些惶恐。



长史官一见面,无一句寒暄,先发夺人道:“下官此来,并非擅造潭府,皆因奉王命而来,有一件事相求。看王爷面上,敢烦老大人做主,不但王爷知情,且连下官辈亦感谢不尽。”贾政完全就摸不着头脑,这到底出了什么事啊,我小小的一个从五品官,王爷有什么事竟然求到我头上来了。所以他起身赔笑说请大人指示,学生无不尊办。这时长史官是“冷笑”道:“也不必承办,只用大人一句话就完了。我们府里有一个做小旦的琪官……故此求老大人转谕令郎,请将琪官放回,一则可慰王爷谆谆奉恳,二则下官辈也可免操劳求觅之苦。”

这一听是非同小可,贾政连忙令人将宝玉拿来,宝玉一来,本想抵赖,说自己不知道啥是琪官,长史官就说了:“既云不知此人,那红汗巾子怎么到了公子腰里?”宝玉一听就懵了,和蒋玉菡互换汗巾子的事是很隐秘的,当时在场并没有旁人,后来薛蟠尾随,这件事就算他知道了,小说里已经交代这个小报告也和薛蟠无关,这就细思极恐了,难道怡红院里或是跟宝玉出门的小厮仆人有问题?宝玉就明白,如此私密的事,人家都知道,就别嘴硬了,来了个竹筒倒豆子,坦白从宽,交代出了蒋玉菡的藏身之所。长史官就说了:“……我且去找一回,若有了便罢,若没有,还要来请教。”这明着就是威胁呀!要是找不到琪官,荣国府肯定有麻烦的呀!



令人疑惑的是这位忠顺王府长史官的态度,尽管王府政治地位比荣国府高,可长史官盛气凌人的强硬态度还是不太正常的,贾府虽说已经到了第三代,政治权力已经边缘化了,可是这种开国之臣老牌贵族的体面朝野上下是要给的,此其一;其二,琪官不过一个小戏子,宝玉也才十三岁的少年,宝玉和琪官两个少年关系交好,就算有点不守规矩,也不至于搞得这么煞有其事吧!就说宝玉这么一个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少爷羔子,他哪有那些个心机呢?其三,这个事距离元春省亲只过去了三个半月的时间,你忠顺王府再高贵,也是皇帝的臣子,为这点子小事,你就跑到贵妃的娘家,对贵妃的父亲和弟弟威胁,就不怕贵妃娘娘给皇帝吹枕头风,对你王府不利吗?

显然这些因素,忠顺王府丝毫也不考虑,或者压根就嗤之以鼻,这说明了什么呢?就是所谓功臣之后、宝玉之幼、元妃之位,在忠顺王爷眼里,不过都是浮云!尤其是贾元春,她一定不得宠,如果她是皇帝放在心上的女人,别说是贵妃,就算是一个普通妃嫔,给他忠顺王爷八个胆,他的人也不敢对贾政如此放肆!



贾元春为了家族利益,进宫永不得见天日,没有了人伦之乐,更奢谈爱情,皇宫里能有什么像样的友谊呢!家族里并没有一人可以借贵妃之势振兴家族,贾元春的自我牺牲除了换来一世悲凉,毫无积极意义!



其实书中对她描写笔墨不多,着重省亲那一章,在这章中她到了贾家便一直哭泣,虽说是亲人见面格多欢喜,但也有可能是在深宫中不爱宠爱,心中凄苦。另外她封为妃子之后,家中其他人也没有得到晋升,由此可见,她并未受到皇帝的独宠,在宫中也就是众多妃子中一个。

元春抱怨的那句“当日送我去那不得见人的地方”,可见元春在宫中的日子实在不开心,元春并非是小肚鸡肠之人,断然不会因为琐碎小事发如此抱怨之语,可见宫中生活黑暗,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成了生活常态,更关键的是,元春并无皇上撑腰,否则此次省亲岂非应该是春风得意之姿态

忠顺王府到贾家去要琪官这件事可以说明元春在宫里并不受欢迎。因为如果元春受宠,王府的人不会那么肆无忌惮。


你是否需要了解?

《红楼梦》贾元春是如何死在繁华的宫闱?
在《红楼梦》中的贾元春是王夫人的女儿,也是贾宝玉的亲姐姐,是贾府的嫡大小姐,她有着怎么样的结局呢,她是怎么死的?72回凤姐梦见被夺一百匹锦,83回元春染恙,86回托梦给贾母,暗写元春在宫中处境十分凶险。95回元春之死,时辰十分明细,“是年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元妃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

...虎兕相逢大梦归。 20年指什么,榴花是指元春无子吗
榴花开处照宫闱意思是石榴多子,寓意多子多孙,然而元春只是榴花,不是榴子,说明她怀孕却没有生下孩子,或者是没来得及生下孩子就死了。出自:清代曹雪芹的《金陵十二钗正册——贾元春》原文: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译文:在宫中生活了二十多年,对人...

贾元春为什么会在宫内这么久?
帝王对贾元春的轻视也表示了对贾府的厌恶。在书中对于贾元春省亲的章节下了很多功夫,可见贾元春当时是封妃后的风光无限。但是当时的贾元春已经是美人迟暮,之所以二十多来都未曾受到帝王重视和贾府的势利有关。本身贾元春可以进宫也是以来家族的势利,但是到了贾宝玉这一辈贾府很明显人丁稀少而且也没有了...

《红楼梦》元春省亲是件无比荣耀的事,为什么安排在晚上?
《红楼梦》中的贾元春,在宫中默默无闻多年,突然被封为贤德妃,可谓富贵至极。但是,好不容易有富贵还乡的机会,却被安排在晚上。这不就是衣锦夜行吗?那时候没有路灯,虽然打着灯笼,也没办法看得清楚,其繁华热闹都大打折扣。那么问题来了,这么荣耀而适合广而告之大肆宣扬的事情,为什么要安排在...

《红楼梦》很多细节暗示贾元春在皇宫不得宠,那么皇帝为何
在《红楼梦》中,贾元春在皇宫的境遇似乎像极了衣帽间里的衣物。想象一位富有的贵族,拥有一个塞满各式衣物的大衣帽间,经常添置新衣。有一件衣物,因其设计与材质,穿着既舒适又美观,她会连续多日反复穿着,精心搭配珠宝、包包与鞋子,甚至为了与这件衣物相配,购买了新汽车。这便是得宠的象征。然而...

红楼死结贾元春判词之谜;贾元春《好事终》曲之谜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这四句话究竟蕴含着怎样的含义?每句词句背后可能隐藏着怎样的深层秘密,值得深入探讨。第一句“二十年来辨是非”,暗示元春在宫廷中经历了漫长岁月,对世事有了深刻的理解与判断。第二句“榴花开处照宫闱”,榴花象征着繁荣与吉祥,可能暗指元春在宫中的地位显赫。然...

为什么《红楼梦》贾元春在皇宫不快乐?
红楼梦里,贾元春是贵妃,她的生死与家族荣衰紧密关联,然而从其省亲一回可知,她在宫中的生活并不顺利,或者她从未得宠。元春在宫中的境遇一、元春省亲回家时的六次哭泣,表明她在宫中过的不快乐也不受宠元春封妃贾府很高兴,还把元春省亲的事宜当成了贾府最重要的事情,可是贾府营造的繁华景象没有...

可以从书中哪些细节中看出贾元春已经失宠?
在前八十回里作者有具体写了一段非常明显的在暗示我们元春已经失宠了,书中是这么描写的,贾琏:昨天那个周太监一张口就问我要一千两,我就回答的稍微慢了一点,他就黑着脸了,看来以后肯定会得罪不少人啊。在写这段之前还是写的贾母过大寿呢,从这之后作者就让我们明显的感觉到,整个贾家其实已经...

贾元春进宫一直默默无闻,为何在秦可卿死后就晋升了呢?
而在秦可卿死后,贾珍超规格的为秦可卿举办了葬礼,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安慰了皇帝的那颗愧疚的心。为了奖励贾府,于是他把在宫中做女史的贾府的女儿元春破格提拔了好几级,直接晋升为了贤德妃。如何证明元春的晋封和秦可卿葬礼办得好有关?证据一:秦可卿死后给凤姐托梦时,除了让凤姐为将来打算外,还说道“...

简述红楼梦中“元春省亲”的故事情节
就为元春省亲做准备。可是,这斥巨资、耗了一年多时间建造的省亲别墅,元春不过游幸了短短留个小时。而且按照规矩元春游幸过后就得将园子封锁起来,真真无异于哀梨蒸食、焚琴煮鹤。而令人不解的元春在这短短六小时的省亲过程,竟然哭泣了五次,这于红飞翠舞、笙歌鼎沸的场景中甚为诡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