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刘备手下官职最高的武将文官分别是谁? 十二卫大将军是干什么的,官位大不大。唐朝时武将和文臣最高官是...

作者&投稿:弓幸 2025-05-23
刘备建立蜀汉时,官职最高的武将、文臣分别是谁呢?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汉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公元219年,刘备取得汉中之战的胜利,并派遣刘封、孟达等占领上庸。同年,刘备进位汉中王。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曹丕篡汉建魏后,于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由此,对于奋斗了数十年的刘备,终于在公元221年称帝,并建立了蜀汉。在刘备称帝时,手下的文臣和武将基本上都是支持,毕竟刘备从汉中王变成汉昭烈帝后,也可以给手下赐予更高的官职了。那么,问题来了,刘备建立蜀汉时,官职最高的武将、文臣分别是谁?

一方面,就武将来说,在刘备称帝时,关羽已经被东吴将士斩杀后,如果关羽没有被杀的话,那么,刘备建立蜀汉时,关羽毫无悬念地成为武将第一人。不过,在关羽去世后,马超成为蜀汉官职最高的武将了。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公元215年,刘备攻打刘璋时,马超率众投降,合兵包围成都。在此之后,马超参加汉中之战,在汉中之战取得胜利后,马超又上表尊封刘备为汉中王,迁左将军。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封马超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进封斄乡侯。

对于马超担任的骠骑将军,骠骑将军,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开始设立,以霍去病为之,金印紫绶,位同三公。骠骑将军为二品或从一品,一般低于大将军,(西汉霍去病任骠骑将军,俸禄与大将军等)。由此,在武将中,骠骑将军是仅次于大将军和大司马的。而在刘备建立蜀汉时,并没有设立大将军、大司马或者太尉等武将官职。因此,骠骑将军的马超,自然是武将中官职最高的了。此外,就张飞来说,在刘备称帝时被册封为车骑将军,在武将中的排名仅次于骠骑将军的马超。

另一方面,就文臣来说,在刘备建立蜀汉时,诸葛亮是官职最高的文臣。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魏黄初二年(221年),群臣听到汉献帝被害的消息,劝已成为汉中王的刘备登基为帝,刘备不答应,诸葛亮用耿纯游说刘秀登基的故事劝刘备。
也即在劝说刘备称帝上,诸葛亮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诸葛亮的劝说下,于是刘备才答应即帝位,是为蜀昭烈帝。刘备称帝时,任诸葛亮为丞相、录尚书事,假节。众所周知,就丞相来说,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下了。而且,在汉末三国时期,丞相实际上不是常设的官职了,比如曹丕建立曹魏后,就不设立丞相这一官职了。

在汉末三国时期,武将的名号,主要分为重号将军和杂号将军这两大类型。杂号将军,又称列将军。中国古代武将官职的一种统称,始于汉代,盛行于南北朝,唐以后逐渐衰微。自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为重号将军,为皇帝麾下的最高级武官。此外即众多的杂号将军。由此,非常明显的是,重号将军虽然地位较高,可是其数量却是相对有限的。在此基础上,设立更加灵活的杂号将军,自然在汉末三国时期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比如在刘备麾下的武将中,关羽的荡寇将军,张飞的征虏将军,就都属于杂号将军的范围。至于本文所要说的翊军将军,则是刘备为赵云特别设立的一个官职,在赵云去世后,蜀国只有一人曾担任此职。

翊军将军是古代武将官职,为三国时期刘备首创,授予赵云。东汉许慎撰写的《说文解字》将“翊”字解释为“飞貌”,即起飞的样子;“翊”又通“翼”,《三国志》里同时有“翊赞季兴”和“翼赞王室”的记载;“翊”又引申为“辅佐”的意思,如翊佐、翊亮等。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郡真定县(今河北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中原。在此背景下,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白马将军公孙瓒。众所周知,公孙瓒是刘备的老同学,后者也曾投靠公孙瓒。因为这一缘故,赵云得以介绍了汉室后裔刘备,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世而离开。赵云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后,在邺城与刘备相见,从此追随刘备。

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除了四处征战,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翊军将军督江州。公元214年,刘备攻下成都之后,任命赵云为翊军将军。对于翊军将军来说,是刘备特别为赵云设立的官职,也即是对赵云多年功劳的肯定和嘉奖。
最后,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刘备东征大军败于夷陵,刘备由秭归逃回永安,赵云进军至永安,而吴军已退。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刘备病逝永安宫。后主刘禅继位,改元建兴。赵云由中护军、征南将军,迁为镇东将军,并封为永昌亭侯。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出兵北伐,宣称将由斜谷道出兵,并令赵云、邓芝为疑军,占据箕谷。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战中,赵云及时聚拢部队,固守箕谷,没有造成大的损失。建兴七年(公元229年),赵云去世。

另一方面,霍弋(生卒年不详),字绍先,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人,霍峻之子,三国时期蜀汉至西晋初时将领。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立刘禅为太子,霍弋被刘备任命为太子舍人。章武三年(223年),刘备去世,太子刘禅即位。刘禅即位后,任用霍弋为谒者,伴随刘禅左右掌管传达等事。由此,非常明显的是,霍弋可谓后主刘禅非常信任的一员武将。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汉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公元219年,刘备取得汉中之战的胜利,并派遣刘封、孟达等占领上庸。同年,刘备进位汉中王。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曹丕篡汉建魏后,于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由此,对于奋斗了数十年的刘备,终于在公元221年称帝,并建立了蜀汉。在刘备称帝时,手下的文臣和武将基本上都是支持,毕竟刘备从汉中王变成汉昭烈帝后,也可以给手下赐予更高的官职了。那么,问题来了,刘备建立蜀汉时,官职最高的武将、文臣分别是谁?


一方面,就武将来说,在刘备称帝时,关羽已经被东吴将士斩杀后,如果关羽没有被杀的话,那么,刘备建立蜀汉时,关羽毫无悬念地成为武将第一人。不过,在关羽去世后,马超成为蜀汉官职最高的武将了。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公元215年,刘备攻打刘璋时,马超率众投降,合兵包围成都。在此之后,马超参加汉中之战,在汉中之战取得胜利后,马超又上表尊封刘备为汉中王,迁左将军。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封马超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进封斄乡侯。


对于马超担任的骠骑将军,骠骑将军,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开始设立,以霍去病为之,金印紫绶,位同三公。骠骑将军为二品或从一品,一般低于大将军,(西汉霍去病任骠骑将军,俸禄与大将军等)。由此,在武将中,骠骑将军是仅次于大将军和大司马的。而在刘备建立蜀汉时,并没有设立大将军、大司马或者太尉等武将官职。因此,骠骑将军的马超,自然是武将中官职最高的了。此外,就张飞来说,在刘备称帝时被册封为车骑将军,在武将中的排名仅次于骠骑将军的马超。


另一方面,就文臣来说,在刘备建立蜀汉时,诸葛亮是官职最高的文臣。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魏黄初二年(221年),群臣听到汉献帝被害的消息,劝已成为汉中王的刘备登基为帝,刘备不答应,诸葛亮用耿纯游说刘秀登基的故事劝刘备。也即在劝说刘备称帝上,诸葛亮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诸葛亮的劝说下,于是刘备才答应即帝位,是为蜀昭烈帝。刘备称帝时,任诸葛亮为丞相、录尚书事,假节。众所周知,就丞相来说,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下了。而且,在汉末三国时期,丞相实际上不是常设的官职了,比如曹丕建立曹魏后,就不设立丞相这一官职了。


最后,就蜀汉来说,在诸葛亮病逝后,后主刘禅也没有设立丞相这一官职了,这是因为丞相的权力太大,可能会对皇帝造成威胁。此外,在刘备称帝时,有两位文臣的官职是比较接近诸葛亮的,这两人分别是许靖和刘巴。就许靖来说,在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任命许靖为司徒,位列三公,对于担任司徒的许靖,在官职品级上是非常接近丞相诸葛亮的,甚至在名义上可以和诸葛亮平起平坐了。至于刘巴,则是在法正去世后担任尚书令这一官职。在汉末三国时期,尚书令在地位上非常接近丞相,比如诸葛亮去世后,后主刘禅就让蒋琬、费祎等人担任尚书令,而在曹魏,陈群、司马懿等大臣,担任的也是尚书令(录尚书事)这一官职。



刘备手下官职最高的武将,当然就是关羽了,官职最高的文官,当然就是诸葛亮,这两人,一个是他的结拜兄弟,一个是他的得力军师,都是他十分重视的人。

文官当中最高的当然是非诸葛亮莫属了,被刘备封为“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武将当中当然非张飞莫属了,不仅是车骑将军,更是“司隶校尉”仅次于诸葛亮。

五虎上将包含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文官包含孙乾、简雍、诸葛亮,马良、庞统。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刘备在建立蜀汉的时候手下最高的武将、文官分别是马超和诸葛亮。说道马超大家会很陌生,但是这位马超将军的武功和军事素养方面是得到了历史的认可的,并且后人还把马超和关羽、张飞、赵云、黄忠并称为刘备手下的五虎上将。而说道诸葛亮,相信学过《出师表》的人们对这个在三国时期智多近妖,在政事上仿佛是开了挂一般,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三国时期的大佬并陌生。


你是否需要了解?

求《三国演义》里面某个国家所有的文官武将的名字(附上官职)
关羽(前将军)张飞(左将军)马超(右将军)黄忠(后将军)诸葛亮(丞相)蒋婉(丞相)姜维(大将军)王平(裨将军)向宠(前将军)郭嘉(军师祭酒)曹操(丞相)王允(司徒)李肃(骑都尉)袁绍(渤海太守)鲍信(济南相)桥瑁(东郡太守)刘备(豫州牧)庞统(副军师)郤正(尚书令)魏延(征西大将军...

三国时期的官吏设置是怎样的?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中央官职机构设置是怎样的?可以列表说明一下么?最好再说明每个官职的职权还有历任人物!谢谢!答得好有加分!最好能够这样,用表格的形式:例:蜀汉皇帝:刘备丞相:诸葛亮(总领全国政务)骠骑将军:马超(最高等级将领)三楼的朋友,那么文官设置呢?而且最好能够区分国家………:……(………)………如果...

刘备手下的两位猛将,一个抗衡吕布,一个胜过关羽,为何没被重用?_百度知 ...
刘备能够有这么大的势力,与他身边的一群文官武将是分不开的。除此以外,还有两个人在刘备的手下,一个是赵云,另一个是胜过关羽的马超。可惜这二人并没有受到重用。马超,与关羽、张飞、黄忠、赵云,被称为五虎上将。马超投靠刘备的时间比较晚。马超没有得到重用,源于马超是后来投靠刘备的。虽然说...

求《三国演义》每个国家文官武将的名字!(附上官职)
2007-10-20 求《三国演义》里面某个国家所有的文官武将的名字(附上官职) 13 2013-12-06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排名(分文官、武将) 34 2009-10-12 关于三国时文官武将的官职大小排列 144 2011-07-23 求《三国演义》中魏蜀吴期中一方10个主要任务,写出名字、字号... 8 2010-05-20 求三国里所有名将的名字...

三国时期文官武将从大到小是怎样的
三国官职列表三公之上丞相:战国时始置,为百官之长。东汉不设丞相,董卓曾任相国。建安十三年(208)复置,曹操自任丞相。“丞”与“承”相通,“丞相”就是承君主的旨意来处理国家事务的人。三国皆置丞相,以蜀汉丞相权位最重。太傅:辅弼国君之官,为上公,地位高于三公,作为重臣参与朝政,掌管全国的军政大权。曹叡即...

给点三国时赵子龙的详细资料,最好就是他一生的传奇经历!
三国之中,曹瞒对门阀制度最不感冒,“青梅煮酒论英雄”时把袁氏的“四世三公”称为“冢中枯骨”。他手下的战将中,除曹氏、夏侯氏外,典韦、许褚是草莽豪强,徐晃、张辽、文聘是降将。而刘备早期无人可用,顾不上讲究门第。但卧龙一到,这套玩意儿就又活了。魏、蜀、吴三国,蜀汉对门阀制度的坚持...

三国时期的文官和武将的排名
三国时期的武将官职繁多,其中大将军位居首位,其官职地位有时在三公之上,有时在三公之下。大将军之下为骠骑将军,再下为车骑将军、卫将军。中郎将为汉朝武官的最高级别,平时一般武官所能获得的最高官职,品秩为“比二千石”,掌管皇家卫队,属光禄勋管辖。到三国时期,大量武将被封为将军,中郎将...

论三国诸侯。
官职:冀州牧 简介:家族四世三公,前期势力最大的军阀 麾下文臣武将:文臣:田丰、审配、逢纪、许攸、沮授、郭图、陈琳、辛毗、辛评等 武将:颜良、文丑、张郃、韩猛、高览(四庭一柱)、鞠义、淳于琼等 孙坚:字:文台 身份:汉末群雄之一 占据:长沙等地 官职:长沙太守 简介:大军事家...

三国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四将军排名
史料记载:"由汉至三国,军号泛滥,然则始终以大骠车卫、四征前后左右为最高。“征西”、“车骑”之制,可见《宋书·百官志》:“魏世车骑为都督,仪与四征同。若不为都督,虽持节属四征者,与前后左右杂号将军同。其或散还从文官之例,则位次三司。“四征,魏武帝置,秩二千石。黄初中,位次...

三国时期封官等级大小是怎么排列的?
给事中:秦时始置,西汉沿置,东汉省,魏复置。为将军、列侯、九卿,以及黄门郎、谒者等的加官。 都督:三国始置都督和大都督,为领兵官,其中大都督为最高军事统帅。 校事:曹操临时设置的小吏,负责伺察群臣的微过小罪。 监冶谒者:三国时魏置,掌管冶铁的专官 御史大夫:掌管弹劾、纠察的官员,其位仅次于丞相。 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