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琼是怎么死的 秦琼与罗成是怎么死的?
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秦琼因病去世。
秦琼(?—638年),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隋末唐初名将。初为隋将,先后在来护儿、张须陀、裴仁基帐下任职,因勇武过人而远近闻名。后随裴仁基投奔瓦岗军领袖李密,瓦岗败亡后转投王世充,因见王世充为人奸诈,与程咬金等人一起投奔李唐。
武德九年(626年),秦琼参与玄武门事变,随李世民诛杀李建成、李元吉,事后被拜为左武卫大将军,食实封七百户。后来秦琼经常生病,每逢病时就对人说:“我戎马一生,历经大小战斗二百余阵,屡受重伤,前前后后流的血能都有几斛多,怎么会不生病呢!”
投唐后随李世民南征北战,是一个能在万马军中取敌将首级的勇将,但也因此浑身是伤。唐统一后,秦琼久病缠身,于贞观十二年(638)病逝。生前官至左武卫大将军、翼国公,死后追赠为徐州都督、胡国公,谥曰“壮”。贞观十七年被列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扩展资料
秦琼被李世民封官加爵后,自此,秦琼没有再领兵出征,多年以来缠绵病榻,身体十分虚弱,他曾对别人言道,“我从少年时代起就戎马倥偬,经历过大小二百多次战斗,屡次身受重伤,计量我前后流出的鲜血,总有几斛之多,怎能不生病呢”,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秦琼因病去世,追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墓前雕刻石人、石马,以彰显其显赫的战功和超人的武功,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唐太宗改封秦琼为胡国公,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唐太宗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放进了凌烟阁,画像与真人一般大小,去世多年的秦琼也名列其中,成为永垂青史的大唐英雄。
战马、长枪、剽悍勇武的男人、鲜血染红的沙场,秦琼的形象充满了男人的血性,充满了气吞山河的阳刚,他如同一种振聋发聩的声音,让今人反思我们民族失落已久的精神和梦想,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唐人的无比自信,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唐人的豪情万丈,智、信、仁、勇、严,他样样具备,是他聚焦了我们无限向往的铁血大唐,豪杰辈出,逐鹿天下,英雄的传奇久久在我们心中风云激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琼
因病而死。
唐武德九年 (626)六月,秦王李世民被立为太子,八月接王位,改号贞观,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唐太宗。秦琼也因有功,拜为左武卫大将军,赐给七百户的封邑。后来,秦琼多病缠身,自谓:自幼戎马转战,身经大战二百余次,光流的血也足足有几十斗之多,元气大伤,怎能不病??到贞观十二年(638)终于因病去世。
扩展资料
秦琼(?—638年),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隋末唐初名将。初为隋将,先后在来护儿、张须陀、裴仁基帐下任职,因勇武过人而远近闻名。
后随裴仁基投奔瓦岗军领袖李密,瓦岗败亡后转投王世充,因见王世充为人奸诈,与程咬金等人一起投奔李唐。投唐后随李世民南征北战,是一个能在万马军中取敌将首级的勇将,但也因此浑身是伤。
贞观十二年(638年),秦琼病死,被追赠为徐州都督,陪葬昭陵。李世民特意下令在秦琼墓前造石人马,用以彰显秦琼的战功。
贞观十三年(639年),秦琼改封为胡国公。十七年(643年),李世民命阎立本画秦琼等二十四名功臣的画像挂入凌烟阁,以供自己怀念,后人景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秦琼
秦琼不仅在唐王朝创建伊始立下了赫赫战功,而且在唐王朝内部斗争的“玄武门之变”中,坚决站在秦王李世民一边,一起诛杀了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为李世民当太子夺皇位扫清了道路。唐武德九年(626)六月,秦王李世民被立为太子,八月接王位,改号贞观,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唐太宗。秦琼也因有功,拜为左武卫大将军,赐给七百户的封邑。后来,秦琼多病缠身,自谓:自幼戎马转战,身经大战二百余次,光流的血也足足有几十斗之多,元气大伤,怎能不病?到贞观十二年(638)终于因病去世。死后赠徐州都督,改封胡国公,并陪葬昭陵。“太宗特令所司就其茔内立石人石马,以旌战阵之功焉。”(《旧唐书》本传)他的画像也上了表彰大功臣的凌烟阁。秦琼的传奇人生后被演义进了戏剧以及说唱文学之中,并且被人们誉为“山东好汉”。济南一地也附会出了不少关于秦琼的遗迹,像秦琼卖马槐、秦琼府、秦琼墓等等。至今在济南王龙潭仍留有“唐左武卫大将军胡国公秦叔宝故宅”的石碑。
采纳哦
病死的资料:秦琼(?~638年)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唐朝开国将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与尉迟恭为传统门神。济南五龙潭有其故居。历史上的秦琼以勇猛彪悍著称。最初是隋将来护儿部将,后随张须陀讨伐李密。兵败,张须陀战死,秦叔宝归裴仁基部下,又随裴投降李密,得到重用,被任用为帐内骠骑。李密失败后,投降王世充,因不满王的为人,于619年(唐高宗武德二年)同程知节等人一起投唐,被分配到秦王李世民帐下。参加了李世民的历次征战,每战必先,常于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626年(武德九年),参与玄武门之变,事后被封为左武卫大将军。秦琼晚年因历次作战负伤太多而疾病缠身,常对人说:“吾少长戎马,所经二百余阵,屡中重疮。计吾前后出血亦数斛矣,安得不病乎?(注1)”贞观十二年(638年),任徐州都督的秦琼去世,陪葬昭陵。贞观十三年(639年),秦琼被追封为胡国公。贞观十七年(643年),秦琼与长孙无忌等人被图形凌烟阁,封为唐开国二十四功臣之一。注1:"我少年时代就戎马倥偬,打过大小二百多次战斗。数次重伤,计量我前后流血量,大概有几斛,怎么能不生病呢?"
秦琼是久病吐血而亡.
是病死的
你是否需要了解?
隋唐演义里的秦琼是怎么死的 隋唐演义简介
1、隋唐演义里的秦琼是病死的,秦琼经常生病,每逢病时就对人说:“我戎马一生,历经大小战斗二百余阵,屡受重伤,前前后后流的血能都有几斛多,怎么会不生病呢!” 贞观十二年(638年),秦琼病死,被追赠为徐州都督,陪葬昭陵。李世民特意下令在秦琼墓前造石人马,用以彰显秦琼的战功。2、《隋唐演义》是...
秦琼是怎么死的
秦琼去世前,每逢疾病发作,总是对人说:“我戎马一生,历经大小战斗二百余阵,屡受重伤,前前后后流的血能有几斛多,怎么会不生病呢!”贞观十二年(638年),秦琼去世,追赠为徐州都督、胡国公,陪葬昭陵。贞观十三年(639年),秦琼被列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秦琼一生征战,为唐朝的...
历史上的秦琼秦叔宝 秦琼是怎么死的
秦琼,这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隋末唐初将领,以英勇善战而闻名,他的生命最终以疾病画上了句号。在漫长的军旅生涯中,秦琼经历了无数战斗,身经百战,伤痕累累,仿佛他的辉煌战绩就是他身体的代价。他的坚韧与勇气,使他在战场上无所畏惧,但这也累积了严重的伤病。到了贞观十二年(638年),秦琼的身体...
秦琼是怎么死的
隋末唐初名将,初为隋将,先后在来护儿、张须陀、裴仁基帐下任职,因勇武过人而远近闻名。后随裴仁基投奔瓦岗李密,又转投王世充,因见王世充为人奸诈,最后与程咬金等加入李唐。随李世民南征北战,是一个能在万众之取敌将首级的勇将,但也因此浑身是伤。唐统一后,秦琼久病缠身,于贞观十二年病死...
秦琼隋唐演义怎么死的
秦琼因病长期缠身,最终在贞观十二年不幸离世。秦琼,字叔宝,出生于齐州历城,是隋末唐初时期的杰出将领。他起初在隋朝军中效力,历任来护儿、张须陀、裴仁基麾下,因勇猛善战而声名远播。后来,他追随裴仁基投奔了瓦岗军领袖李密。然而,瓦岗败亡后,他又转而投靠王世充。然而,王世充为人狡诈,秦琼与...
秦琼怎么死的
有三种说法:1 悲哀致死: 秦琼非常孝顺,在《隋唐演义》中写到,秦母年过百岁,无病而终,秦琼异常悲痛,没几日,也死了,死时年过九旬。为此,武则天休朝三天。 2 正常死亡:秦叔宝:(?~638) 中国唐初名将。名琼,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以勇悍著称,深受李世民器重。唐武德九年,助...
隋唐演义里的秦琼是怎么死的
秦琼的死不仅是一种对誓言的坚持,更是对彼此间深厚情谊的见证。他以这种方式离开人世,似乎是为了提醒世人,忠诚与承诺的重要性。尽管《隋唐演义》中的故事多为虚构,但这一情节却让人难以忘怀,它通过极端的方式展现了忠诚与承诺的力量。在《隋唐演义》的江湖中,秦琼与罗成的故事流传甚广,他们之间的...
隋唐演义里的秦琼是怎么死的
秦琼的死因在历史上存在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他在贞观十年跟随唐太宗征讨高丽,回到洛阳宫后因病去世。另一种说法是他因多年征战,身受重伤,元气大伤,最终在贞观十二年病逝。还有一种观点是他可能因为多次战斗和征伐导致身体透支过度,从而英年早逝。尽管具体死因难以确定,但秦琼作为唐朝的名将,为...
秦琼是怎么死的
与尉迟恭为传统门神。贞观十二年(638年),秦琼病死,追赠徐州都督、胡国公,谥曰壮。贞观十七年(643年),列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秦琼的死亡原因主要是疾病。他在长期的征战中,身体受到了严重的损伤,留下了许多伤疤。这些旧伤在新的环境中,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如气候变化、劳累过度等...
秦琼是怎么死的?秦琼死的原因
秦琼 是怎么死的? 秦琼 死的原因 隋末唐初,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秦琼 也曾是这些英雄好汉中的一员,估计他一生中最正确的决定,就是追随了李世民。那么,这位曾经驰骋疆场的唐初名将 秦琼 是怎么死的? 秦琼 的死因是什么?秦琼 之死 秦琼 ,字叔宝,生年不详,卒于公元638年。 秦琼 初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