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名著”变成“四大名著”,为什么有3本被删掉? 七大名著变成了四大名著,有三本为什么被删掉了?
我们都知道我国的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但是其实在以前我们有七本名著,之所以被删了三本,是因为被删除的三本在当时不适合民众阅读。而且中国人有一种很古怪的“凑四”心理,不管什么东西都希望往四个上面凑,所以流传到现在我们就只有这“四大名著”了。
被开除出去的另外三本名著分别是《金瓶梅》、《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
金瓶梅的文学价值其实历来都被人津津乐道,甚至有人将它誉为《红楼梦》的鼻祖。我们都知道《红楼梦》是清朝的曹雪芹所著,而在《红楼梦》还未面世之前,《金瓶梅》才是和其他三本名著同列仙班的“四大奇书”。
最早提出“四大奇书”这个地位概念的是明朝末期的冯梦龙,但是《金瓶梅》不被世人所认可的原因也很简单粗暴,就是因为它的内容太过于露骨和低俗。以至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金瓶梅》都是被列为禁书的,即使在人们的言辞交谈中,也是把《金瓶梅》当作小黄书看待,对于其中所折射的现象,所隐含的思想并没有人真正去关注和剖析它。
而《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也是非常优秀的文学巨作,但是这两本书的内容和中心思想并不被统治者所认同。所以《红楼梦》出现之后,现在我们所熟知的“四大名著”就此算是正式确立下来了。
“七大名著”变成“四大名著”,为何有3本被删掉
七大名著指的是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以及《儒林外史》《金瓶梅》《聊斋志异》,后来这三本之所以被删掉,是因为这三本书各自都有显著的弊端。
提起中国的四大名著,大家马上就会想到《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曾经有人列出过七大名著,这额外的三本就是《聊斋志异》《儒林外史》《金瓶梅》。
这三本书之所以后来被人们删掉,是因为这三本书有比较明显的弊端。
《聊斋志异》这是一本以鬼怪题材的小说故事集,书中描写了很多男主与女鬼之间的爱情故事,也有一些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控诉,虽然这本书对鬼神的描写生动形象,性格鲜明,并且郭沫若还对此书做过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但是,这本书的弊端就在于作者对鬼神之说的过分依赖,虽然书中有不少对封建制度的反抗,但是却只敢借鬼神的身份去表现,而且这本书中描写的也是典型的男权主义。
这本书的作者是吴敬梓,他认为封建的科举制度拥有非常大的弊端,他在书中通过描写一些书生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科举制度的强烈不满,其实封建的科举制度也并非一无是处,在科举制度下,也培养出来了一些优秀的人才。这本书之所以也被删除,也正是因为他对封建科举的过激思想。
《金瓶梅》这本书的内容比较负面消极,内容也比较露骨,曾经被多个朝代列为禁书,这本书描述了很多社会的黑暗面,透过这本书我们能看到当时社会对女子的偏见和女子社会地位的低下。
而我们现在熟知的四大名著,已经涵盖了明清小说的主流类型,历史、神魔、世情、武侠。四大名著是在新中国成立之时,为了给国民一些文化熏陶,后由相关部门经过多番挑选而生。
说到四大名著,大家一定都不会陌生,而最早的时候我们是存在着“七大名著”的,后三本之所被删除也是因为其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影响有所偏颇,才被删减了。
一、被删减的七大名著
说到四大名著大家一定都知道是《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和《水浒传》这四本。可提到所谓的“七大名著”却让人有点迷糊,这被删减的三大名著又是哪三本呢?被删减的三大名著是明清时期的《儒林外史》、《金瓶梅》和《儒林外史》。这三本著作在当时的受欢迎程度不亚于前面所提及的四大名著,可这三本奇书在当时并不被统治者所喜爱,故多被宣布为禁书。
二、删减原因
晚明才子冯梦龙首先提出了“四大奇书”的说法,其中上榜的四本著作是《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和《金瓶梅》。这四本书在当时的社会影响力是巨大的,不仅在文人间被追捧万分,民间对于这几本书的故事改编也是有千万种。这引起了朝廷的注意,统治者在对这几本书进行严格审核后认为书中的部分章节是有煽动民众反统治的信条,文学是思想的表达,在统治者们一再的打压下,这些书慢慢被“封杀”了。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四大名著
清代后七大名著正式集齐,在原先的五大名著后加上了《儒林外史》和《聊斋志异》。这七本书在民国后普及地很广,但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部在对人民群众的文学艺术读本的审核后,对旧社会留下的文学作品也进行了质量考评,结合当时国内民众的阅读水平能力,考量这七本书中的故事情节对民众的影响,最终确定《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为我国的四大名著。
因为另外三本不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观看这三本书在三观还没有完全建立的时候,可能会对青少年产生影响,所以就只留下了适合大众观看的四大名著用来推广。
因为那三本书不适合给百姓阅读,对社会的发展没有有利的地方,所以删掉了。
“七大名著”变成“四大名著”,为何有3本被删掉
你是否需要了解?
”七大名著“变成”四大名著“,有哪三本被删掉了?
中国的四大名著,我相信小孩子应该都知道,分别是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以及三国演义,但是这四大名著也是从建国之后才被正式命名,在清朝中期的阶段四大名著当中本为七大名著,在后期变成了六大名著,而之所以变成了六大名著的原因,是因为金瓶梅这部作品在内容上略微的露骨,说句心里话,确实有那么一点点...
“七大名著”变成“四大名著”,为什么有3本被删掉?
七大名著指的是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以及《儒林外史》《金瓶梅》《聊斋志异》,后来这三本之所以被删掉,是因为这三本书各自都有显著的弊端。提起中国的四大名著,大家马上就会想到《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曾经有人列出过七大...
为何“七大名著”会变成“四大名著”?删减的三本有何不足之处?_百度知...
七大名著分别是:《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金瓶梅》和《儒林外史》。可是,后来我们经常提到的是四大名著,而非七大名著。为何会这样呢?事实上删减七大名著中的三大名著的大致原因有两个:1、之所以有四大名著的说法,是因为图书馆想要提高图书的销量。毕竟中国的书籍成...
有没有七大名著?为何变成了四大名著?
倘若是说到我国古代文学的代表之作,我想大家最多人想到的应该就是四大名著。其实在历史上,我国古代的这些小说都有7本都特别的有名,当年也被称之为“七大名著”,在建国之后有三本小说被开除了名著之列,而这三本小说分别是《金瓶梅》,《聊斋志异》和《儒林外传》。首先最早提出四大奇书这一概念的...
“七大名著”变成“四大名著”,被删掉的是哪些?
在我们的印象当中,经典的四大名著是《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和红楼梦,这四本小说是我国的经典著作,被世人所推崇和阅读。但是曾经也有过七大名著的说法,这被剔除的三本书是《儒林外史》、《聊斋志异》和《金瓶梅》。之所以变成了现在的四大名著,可能跟他们的可推广程度和影响力是有一定...
“七大名著”变成“四大名著”,为何有3本被删掉?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七大名著”变成“四大名著”,为何有3本被删掉?
据记载,“六大奇书”的说法一直延续到民国年间,后来随着民国民权思想的兴起,以及西方性开放思想的传入,又有不少人提出将《金瓶梅》和“六大名著”排列在一起,于是也就再次有了“七大名著”的说法。至于所谓“四大名著”的说法,其实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才有...
“七大名著”变成“四大名著”,为何有3本被删掉呢?
“四”在中国是一个很神奇的数字,很多东西都喜欢并列四个,比如四大发明,四书五经,四大天王,四库全书,而中国的传统名著本来是“七大名著”,后来也成为了“四大名著”,之所以有三本被删掉,除了“四”的魔力之外,还因为其他三本和中国的传统统治思想不符...
七大名著为何变成四大名著,这三部作品又是因何被删除的呢?
那么七大名著为何变成四大名著,这三部作品又是因何被删除的呢?四大名著。提起四大名著,大部分朋友都知道指的是《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国内老少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尤其现在四大名著还被拍成各种影视剧,更是加深了人们对四大名著的理解:比如《西游记》里无所不能的...
“七大名著”到“四大名著”,为何删掉了3本?
因为被删掉的那三本名著不符合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也不利益社会的稳定,所以就把原来的七大名著删减为四大名著了。其实书籍一直都是文化传播的载体,人们不仅要读书中的故事情节还要发出一些思考,以获得知识的积累和思想的升华。但是每个社会都会有一个主流的价值观,不管原本的名著是什么来头,但是只要与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