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古代交战时,一方挂免战牌,另一方就不能进攻?
为何古代交战时,一方挂免战牌,另一方就不能进攻?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一起看下去。
我们在查阅史料的时候,可以发现一件事,史书上对于战争,一般都记载得比较粗略。大概就是时间、地点、人物,最后简单交代一下结果就完了。反而在一些文学艺术中,战争被描写得十分详尽。
比如《三国演义》如此著名的原因之一,就是里面的人物活灵活现,每一场战争,都从头到尾详细描述,甚至包括人物的内心想法。每当我们看的时候,都感觉身临其境。
相信大家还记得,在五丈原之战中,诸葛亮与司马懿相持了百日。司马懿自知实力不如诸葛亮,于是高挂免战牌,诸葛亮为了逼他出兵,便天天派人到阵前辱骂对方。最后诸葛亮还将女人用的头巾、服饰等物,送去羞辱司马懿,可司马懿还是没有出兵。
最终诸葛亮因粮草不济,无奈退兵。这一战虽然也被称为经典,可不免也让人存有疑虑。司马懿坚守不出的原因,诸葛亮不可能不知道,既然他知道对方打不过自己,为何不去强攻呢?有人就会说了,人家不是挂了免战牌吗,诸葛亮自然不敢进攻。
那么为何古代交战时,一方挂免战牌,另一方就不能进攻了呢?明明是打仗,输了就可能危及性命,为什么还如此讲规则。这样的话,那些打不过的一方,只要挂免战牌,不是就可以保持不败了吗?
这就要讲到古代战争的礼仪了。其实古时候打仗,并不是你想怎样就怎样,作战双方,必须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和礼仪。那么有人会说了,打仗还要什么礼仪,都是胜利者说了算,作者一定是在胡扯。
其实不然,笔者这样说,自然是有依据的。那么接下来,笔者就为大家说说,古代打仗都有什么礼仪。
第一,如果你想攻打别的国家,必须要出师有名。比如你可以说,对方国家君王不仁,导致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你起兵的原因,就是为了解救百姓什么的。
第二,要派使者去到敌国,双方要协商,此战是否非打不可。如果可以避免一场战争,那自然是好的,如果非打不可,那么双方会约定交战时间、地点。并且不管双方关系多么恶劣,都是不能伤害来使的。
第三,约战时间一到,双方要同时摆阵,如果对方阵型未摆好,也是不能出兵的。比如泓水之战中,宋襄公率军攻打郑国,郑国向楚国求助。结果宋襄公与楚国军队在泓水相遇,楚军准备渡过泓水河。
当时楚军人多,宋国人少,就有人向宋襄公建议:“彼众我寡,及其未济击之。”可宋襄公却说:“我们号称仁义之师,怎么能趁别人渡河之际攻打呢?”
等到楚军渡过泓水河,宋襄公仍然不急着攻打,而是坚持等对方站好队形。结果宋军不敌楚军,宋襄公也被人射了一箭。宋襄公这就是在遵守战争礼仪。
第四,如果在交战之时,对方有国君去世,在举行丧礼期间,也是不能出兵的。也就是说,不能乘人之危。换种情况也是一样,就好比别人挂免战牌,或是坚守不出,你也只能等着,不能强行进攻。
第五,等到结果一出,有一方获胜以后,双方的战争就要立即停止。获胜的一方,不能对失败方赶尽杀绝。而输掉的一方,也必须接受事实。甚至在失败方逃跑时,获胜方还要帮助其逃跑。
听起来似乎难以让人理解,那么笔者举一个例子。在晋楚邲之战中,晋军被楚军打得落荒而逃。在逃跑过程中,晋军的车陷入泥坑,怎么都出不来,楚军便教他们修好车。之后晋军继续驾车逃跑,楚军继续追赶,晋军还转过头说:“吾不如大国之数奔也。”
以上就是春秋时期战争的规则及礼仪。表面上来看,似乎让人难以置信,可这些都是有史料为据的。为何会这样呢?笔者认为,这和春秋时期整个社会运行有关。
从西周开始,就以《周礼》来作为社会规则,即使是战争,也要遵守一定的礼仪。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人们都遵守这样的礼仪。如果不遵守,即使打仗胜利了,也是不能服众的。
人们认为,胜利固然重要,可赢得有尊严更加重要。既能以光彩的手段打赢对方,还能给对方留足颜面,甚至饶对方一命,这样的人,最能受到大家的推崇。
你是否需要了解?
为何古代交战时,一方挂免战牌,另一方就不能进攻?
第四,如果在交战之时,对方有国君去世,在举行丧礼期间,也是不能出兵的。也就是说,不能乘人之危。换种情况也是一样,就好比别人挂免战牌,或是坚守不出,你也只能等着,不能强行进攻。第五,等到结果一出,有一方获胜以后,双方的战争就要立即停止。获胜的一方,不能对失败方赶尽杀绝。而输掉的...
为啥两军交战时在城门挂上免战牌,对方就能立马停止进攻?
免战牌官方的解释就是,双方对战时向敌方宣布要求停战的牌子,在各种古装剧里面,免战牌只要挂上,对方就不进攻了。有趣的是往往这个牌子出来之后,敌方的将领就会在城门下面不停的大骂,而挂免战牌的一方就好似没听见一样不去理会。有时候一骂就能好几天,直到对方的将领受不了,选择开城门迎战。好似在过...
古代打仗为何一方挂“免战牌”,双方都休战?对方非要打会如何?_百度知 ...
开战之后,假如一方不想打了,需要事先说明,也就是挂免战牌。为了防止一方不遵守规则,一般会挂免战牌的都是有据可守的,比如说依靠着城池或者是山寨,这样即使是对方不遵守规则,强行攻打,也能守住根据地。我们都知道,攻城战一般是最难打的,因为有高高的城墙,接着城墙的掩护,对方可以轻易守住城池,...
古代战场上,为何一方挂上“免战牌”,敌人便不进攻了?
事实上,这些规矩都是有原因的。首先,免战牌生效的时候,双方军队一定都是具有一定气节的,尽管常说兵不厌诈,但若是真的遵守战场规则,那还是代表了对于敌人的尊重,尽管弱势的一方挂出来免战牌躲在城中,优势一方依旧可以选择包围这座城,或是死守门口,始终窝在城内的话,也代表这个城池已经失守了,...
为什么古代打仗一方挂免战牌,双方都会休战呢
一般来说,挂起免战牌迫使对方休战,也是有着一定条件限制的。通常交战双方基本上都是势均力敌,而且挂起免战牌的一方要么是据城而守,要么是有大营作为依托。另一方就算不愿意休战,也没有实力发起强攻。所以,有时候就算知道对方诈降,也只能是无计可施。从楚国和晋国之间的“邲之战”也可以...
古代战争时挂出“免战牌”,对方就真的不会攻打了吗?
之所以不挂牌的另一个国家也会休战,是因为在春秋时期,非常讲究礼和信。古人非常重视美德和信用,提倡君子作风。总体来说,古代人是这样思考问题,已经挂上免战牌了,就不可能去攻打这个国家,毕竟礼和信的这种信念比打仗本身更加的重要。就好比说在公元前的638年,宋襄公去讨伐臣服在楚国下的郑国。当郑国...
古时打仗一方高挂免战牌,另外一方为什么就无可奈何?
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因为免战牌并没有什么特殊的魔力,在与对方进行交战的时候,并不会看到对方挂出免战牌就会停止战争。因为打仗讲究的是快速,一旦给了敌人休息的机会,同样就会阻碍自己军队获得战争的胜利。对敌人的同情就是对自己的残忍,所以古代人也并没有那么傻会给敌人这种休息的机会。要知道双方...
古时打仗一方高挂免战牌,另外一方为何就无可奈何?不能强攻吗?_百度知 ...
交战双方互下国书,说明战争的理由与目的,然后约定时间、地点决战;两军相遇后先列阵,再相互申明战争的理由与目的,如果有一方服软认输则不用再战;如果双方无法达成协议,那就击鼓而进,鸣金而退,一天就决定出胜负了。在战争中一方高挂免战牌,对方就不会再进攻,而是约定时间再战。当时各国都遵守这些...
古代战争时,在城墙上高挂免战牌后,敌人就不进攻了吗?
所谓的“免战牌”,或许这是古代打仗时候的一种礼仪,如果当一方不符合与敌方作战的条件的话,他们就可以在城楼上挂着免战牌,古代人非常讲信用,敌方看到的话,就会退出城门之外,回到自己的战营。“免战牌”是何物?我们经常在古装战争剧中看到,两方交战,只要有一方挂免战牌,另...
古时打仗一方高挂免战牌,另外一方为何就无可奈何?不能强攻吗?_百度知 ...
“免战牌”这个“代名词”就出现了。同样,双方将领阵前单挑,真实战争中起到这一作用的往往是双方第一排的士兵。古代双方交战,高挂免战牌可能不会起到任何作用,但“免战牌”这个概念被用到了我们的生活中就非常实用了,遇到争吵、辩论时一旦“挂起”免战牌,通常会得到“鸣金收兵”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