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贴春联始于哪个朝代?

作者&投稿:萧影 2025-05-22
春节贴春联的汉族民俗起源于宋代,并在明代广泛流行。传说中,五代时期后蜀国君主孟昶喜欢创新,他在公元964年的除夕,命令学士辛寅逊在桃木板上书写了对联,作为桃符挂在卧室门框上。这对对联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被认为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标志着桃符形式和内容的转变,从此桃符不仅用于避邪驱灾,还增添了祈福和祝愿的意味。
到了宋代,桃木板上书写对联已经普及。王安石的《元日》诗中描述了除夕夜家家户户更换桃符的景象:“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同时,随着门神的出现和红纸春联的使用,桃符原本驱邪避灾的职责逐渐被门神取代,而春联的内容则演变为表达人们对于来年好运和丰收的期盼。


你是否需要了解?

贴春联的由来和寓意是什么?
春联来源于桃符。春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从风格不同、内容丰富的对联中,可以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淳厚的乡风民俗和浓郁的年味。还能增加节日气氛,春联象征着喜庆欢乐。春节贴春联的中国民俗起于宋代并在明代开始盛行。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

...有谁知道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哪个朝代?A唐朝、B宋朝、C明朝_百度...
春联源于桃符,始于周代;五代时,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但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且是由国家要求的。所以,严格地讲应是明朝。

贴春联大约始于多少年前
直到明代,春联才正式改名为“春联”。据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记载,春联的设置始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据说朱元璋曾下令要求家家户户在除夕前贴上春联,他自己也常常亲自书写春联,鼓励臣民参与。朱元璋的这种做法极大地推动了春联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朱元璋酷爱对联,不仅自己书写春联,还常常鼓励臣民也...

贴春联和门神的由来是?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朱元璋对春联的大力提倡,也正是因为他的大力提倡,推动了春联的普遍盛行。春节贴门神的习俗始于周代。根据史料记载,周代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祀门”的活动,而且是极为重要的一项典礼。上到天子,下到庶民,都要对门神加以礼敬。在门神的传说中,神荼和郁垒二神的传说在民间早有...

贴春联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寓意和象征
贴春联是我国一项历史悠久的春节习俗,现今许多人都知晓春节期间需贴春联,却鲜少深入了解这一习俗背后的意义。那么,贴春联究竟起源于何时?它又蕴含了哪些寓意和象征?下面,让我们依据老黄历的解析,一同探寻答案!春联的起源 春联最初与贴桃符有关,其目的是为了驱邪避妖。相传,古时候有一种凶猛的...

贴春联和门神习俗由来20字
贴春联的起源是挂桃符,在春节的时候,为驱避鬼怪,便在桃木板上画上两个神像,这就是桃符。贴门神是因为唐太宗半夜睡不着,尉迟恭和秦琼自荐当守门的,保护他的安全,然后他俩就成了门神。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

春节贴春联这一民俗在哪个朝代开始的?
春联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的“桃符”。所谓桃符,是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的桃木板。当时的桃符并不是过年时候才悬挂,是平时就一直悬挂在大门的,桃符上面写上“神荼”,“郁垒”二神名,以驱鬼避邪。以此为开端,过年的春联慢慢形成。到汉朝,有相关记载言明,桃符是在正月初一悬挂的,具有辟邪驱鬼...

贴春联是什么传统节日
1、在我国,每逢春节, 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和一个福字贴在门上, 为春节增 加喜庆的气氛。因此,在新年前,准备春联和福字是必 不可少的。2、据说,我国在新年前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 多年前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 春联的原始形式就 是人们所说的“...

为什么过年要贴春联?
”由于皇帝身体力行,再加上文人墨客的喜爱,广大群众的传播,春节贴春联便作为风俗习惯流传下来。我们称张贴在大门、中门及窗户两侧的红色「春联」为「对联」。有的人会自己动手写对联,有的人则用买的。春联上的对仗句均是吉祥话。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

为什么春节要贴春联? 要扫尘,还有春节的来历的什么?
”由于皇帝身体力行,再加上文人墨客的喜爱,广大群众的传播,春节贴春联便作为风俗习惯流传下来。我们称张贴在大门、中门及窗户两侧的红色「春联」为「对联」。有的人会自己动手写对联,有的人则用买的。春联上的对仗句均是吉祥话。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