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苗是谁 三苗是指的什么?
三苗是中国传说中黄帝至尧舜禹时代的古族名,又叫“苗民”、“有苗”,主要分布在洞庭湖(今湖南北部)和彭蠡湖(今江西鄱阳湖)之间,即长江中游以南一带。黄帝时,三苗部落参加过九黎的部落联盟,有的文献说三苗是“九黎之后”。尧时,三苗作乱,尧发兵征讨,作战于丹水(今丹江),打败三苗。三苗可能在这时参加了尧的部落联盟。有文献说三苗的首领驩兜是“尧臣”,被称为“诸侯”。后来,三苗不服,多次为乱,尧遂将他们的一部分人众流放到西北的三危山,将其首领驩兜流放到崇山。舜代尧为部落联盟首领以后,三苗不服,舜乃整军振旅,没有经过战争而臣服了三苗。禹时,三苗不服,禹与三苗进行了一场历时70天的大战,大败苗师,从此三苗衰微下去。此后,史籍中不再见三苗的活动。
希望能够帮到您!
中国传说中黄帝至尧舜禹时代的古族名。又叫“苗民”、“有苗”。主要分布在洞庭湖(今湖南北部)和彭蠡湖(今江西鄱阳湖)之间,即长江中游以南一带。梁启超认为,三苗的苗就是蛮,系一音之转,尧舜时称三苗,春秋时称蛮。
中国上古传说中黄帝至尧舜禹时代的古族名。又叫“苗民”、“有苗”。主要分布在洞庭湖(今湖南北部)和彭蠡湖(今江西鄱阳湖)之间,即长江中游以南一带。梁启超认为,三苗的苗就是蛮,系一音之转,尧舜时称三苗,春秋时称蛮。 当禹的夏部落联盟跨入奴隶社会时,三苗已有“君子”、“小人”之分,开始有了阶级分化。有的文献记载三苗 “惟作五虐之刑”,最早发明了刑罚。三苗有“髽首”的习俗,即把麻和头发合编成结。
三苗,与欢兜、共工、鲧合称为“四罪”。
史记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一》中记载,“欢兜进言共工,尧曰不可而试之工师,共工果淫辟。四岳举鲧治鸿水,尧以为不可,岳强请试之,试之而无功,故百姓不便。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欢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四罪而天下咸服。”
在此引用解惠全、张德萍的译注:“欢兜曾举荐共工,尧说‘不行’,而欢兜还是试用他做工师,共工果然放纵邪僻。四岳曾举荐鲧去治洪水,尧说‘不行’,而四岳硬说要试试看,试过后却没有成效,所以百官都以为不适宜。三苗在江、淮流域及荆州一带多次作乱。这时舜巡视回来向尧帝报告,请求把共工流放到幽陵,以便改变北狄的风俗;把欢兜流放到崇山,以便改变南蛮的风俗;把三苗迁徙大三危山,以便改变西戎的风俗;把鲧流放到羽山,以便改变东夷的风俗。惩办了这四个罪人,天下都悦服了。”这也许就是三苗被迁的原因,也是历史上对三苗的一种说法。
传说
在中国传说中“三苗”是黄帝至尧舜禹时代的古族名。
黄帝时,三苗部落参加过九黎的部落联盟,有的文献说三苗是“九黎之后”。尧时,三苗作乱,尧发兵征讨,作战于丹水(今丹江),打败三苗。三苗可能在这时参加了尧的部落联盟。有文献说三苗的首领驩兜是“尧臣”,被称为“诸侯”。后来,三苗不服,多次为乱,尧遂将他们的一部分人众流放到西北的三危山,将其首领驩兜流放到崇山。舜代尧为部落联盟首领以后,三苗不服,舜乃整军振旅,没有经过战争而臣服了三苗。禹时,三苗不服,禹与三苗进行了一场历时70天的大战,大败苗师,从此三苗衰微下去。此后,史籍中不再见三苗的活动。如今有的学者认为,现代的苗族就是三苗的后裔。章太炎、吕思勉等与此看法不同,认为现代的苗族与三苗无关。
3神话传说编辑
传说时期南方氏族部落集团。又称“三苗”、“有苗”、“苗民”。分布在“江、淮、荆州”“左洞庭﹑右彭蠡”之地,略当今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一带。学者多认为与今苗瑶民族有远源关系。《山海经》说:“颛顼生驩头,驩头生苗民。”汉魏学者多言三苗是以蚩尤为君的九黎部落後裔,则三苗可溯源到黄帝时的蚩尤。今世苗族传说中还可找到关于头、蚩尤的史影。文献载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应是有八十一个氏族。他们以金作兵,勇敢善战,威震天下,曾与炎帝、黄帝两部落集团进行战争,被黄帝杀于涿鹿(今河北涿鹿东南)。三苗北向发展虽然受阻,但在尧、舜、禹时期仍为华夏集团劲敌。尧曾与三苗战於丹水一带,并将其部分人放逐于三危,舜也曾对三苗进行分化迁徙,并终因南征三苗,死于苍梧,连尸骨也未运还。因而禹不能不再次征伐三苗,乘天灾人祸同时降临三苗之机,大败苗师,三苗从此衰微。在历次战争中,不少苗民沦为奴隶,“子孙为隶,不夷于民”,被强制劳役。这些苗民的后裔,也是形成汉族的先民之一。《六韬》说:“尧伐有苗于丹水之浦”,《吕氏春秋·召类》则说为“尧战丹水以服南蛮”。可见三苗又被称为南蛮,夏商以后便统一用“蛮”进行记述,而不再见“三苗”的记载了。也有学者认为古书中的三
仪礼
苗本在北方,与后世的南蛮无关。
4考古发现编辑
随着考古学的进展,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三苗很可能就是天门石家河文化的主人。他们在长江中游建立了巨大的城市,宗教、水利设施异常发达。大约前2000年,该文化被中原龙山文化取代。
图为门板湾古城遗址(屈家岭文化)的房屋图,这是三苗时期居住遗址中保存最好的一座。
板湾古城遗址
5地理位置编辑
在湖南岳阳、湖北武昌及江西九江一带。《书禹贡》:三苗丕叙。《史记正义》:吴起云,三苗之国,左洞庭而右彭蠡,今江州鄂州岳州也。
6相关事件编辑
距今4000多年前,华夏集团黄帝的后代,经过长期争战,先后形成了以尧、舜、禹为领袖的北方部落联盟,为掠夺财富和奴隶,与南方苗蛮集团的三苗部落进行了长期战争。开始,尧在丹水(今陕、豫、鄂境之丹江) 打败三苗,三苗不服。舜时,为伐三苗,一面发展生产,巩固联盟内部团结,一面大习武事。经过三年准备,舜亲征三苗,一直打到今洞庭湖一带。但两大集团决定性的一仗是禹伐三苗。当时,三苗地区发生大地震,禹乘机发动大规 模进攻。他在誓师动员时说:“三苗不敬鬼神,滥用刑罚,违背天意作乱,上天现在号令我们要对它进行讨伐。” 交战开始,战斗十分激烈,互有胜负。突然,战场雷电交加,三苗领袖不幸被箭射中,苗师大乱,溃不成军。从此,三苗部落逐渐衰亡。
舜征三苗“道死苍梧”后,禹对三苗进行了更大规模的讨伐。《墨子·非攻》详细刻度了这场战争的经过:“昔者三苗大乱,天命殛之,日妊宵出,雨血三朝,龙生于庙,犬哭乎市,夏冰,地坼及泉,五谷变化,民乃大振。高阳乃命玄宫,禹亲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四电诱祗,有神人面鸟身,若瑾以待,搤矢有苗之祥,苗师大乱,后乃遂几(微)。禹既已克有三苗,焉磨为山川,别物上下,卿制大极,而神民不违,天下乃静。则此禹之所以征有三苗也。”《墨子·兼爱》还记录禹也征前的誓言:“济济有众,咸听朕言:非惟小子(按即禹),敢行称乱,蠢兹有苗,用天之罚,若予既率尔群对(邦)诸群(辟),以征有苗。”从誓言来看,此时的禹不仅接替了舜的地位,而且比舜更有权威,俨然国王。这是阶级社会取代氏族社会的重要信息。经过这次摧毁性的打击,三苗后世就此衰微,即所谓“后乃遂几”,三苗之地也纳入了夏王朝的直接控制之下,而作为三苗北疆的随枣走廊一带,自然是首当其冲了。这一变化在江汉地区原始文化发展序列中也有所表现:夏初,夏文化的影响通过南阳盆地,沿着随枣走廊,达到了长江之滨。如在河南淅川下王岗(即“丹水之浦”)、湖北宜昌白庙子、随州西花园和黄陂盘龙城等遗址中,均发现了一些早于商,晚于龙山文化而与二里头文化相同或相似的陶器。如二里头文化中比较典型析器物如橄榄形罐、口沿捏花边的(或称鸡冠形)罐、澄滤器、三足盘、四足方鼎等,在这些遗址中也能见到。这大概是禹占领三苗地区在考古上的反映。
7历史沿革编辑
中国长江以南的江西省境内,自从汉朝到唐朝以来,就有很多以危为姓的人家,根据历代学者的考证,他们都是三苗的后裔。东汉学者王符所著的《潜夫论》上说:“危氏,三苗之后”,正是这个意思。
苗族是三苗的后裔,自古以来就遍布于如今的四川、云南、西藏、贵州、湖南、广西及琼州等地,与汉人毗邻而居,关系非常密切。 《舜典》的“传”中,曾将当时三苗的来龙去脉加以介绍说:“三苗,国名,缙云氏之后,为诸侯,号饕餮。”另外,其《名义考》也指出:“三苗建国在长沙,而所治则江南,荆、扬也。”由《舜典》的这些文献看来,古代的三苗本来是痊于江南的一个国家,是由缙云氏的后裔所建,而所谓缙云氏,则是黄帝时的夏官之名,其封地就在今浙江省缙云山的仙都山一带,算是黄帝名下的一个诸侯。如此看来,三苗在此时期有一部分与黄帝的华夏集团融合,形成后来的汉族人,所以现代汉族人的祖先并不是单一的只有炎黄二帝,还有上古时期的其他部落,同理,由三苗部落所形成的现代的民族——汉族和苗族是有着浓厚血缘关系的。
江西的危姓最早就是三苗的后裔。
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军崛起,横行江淮,874年,江西抚州富绅危全讽、危仔倡兄弟,招募同乡青壮年,组织武装,以保家卫乡为名,筑城自卫。877年,黄巢大将柳彦璋率军从九江南下攻取抚州,因当时城中缺兵无备,经不住起义军的围攻,不多时就被拿下。不久,黄巢大军北上,危全讽协助抚州刺史钟传追击柳彦璋于象牙潭,斩其将黄可思、李道谦。因此战之功,危全讽被任命为讨捕将,盗首黄天撼、朱从立聚众起兵,在南丰、黎川、崇仁、宜黄一带活动,对抗官府,危全讽奉命前往镇压,将其收编在麾下,充实壮大了自己的军事实力,此后危全讽又在南城县修筑土城,派兵驻守,保卫赣东地区,危全讽协助朝廷镇压黄巢叛乱可谓是汉人中的功臣。
宋代的靖康年间,徽、钦二帝被金兵北虏,江西光泽地方发生了一件十分感人的事,就是有一位叫作危翁一的老樵夫,竟然在痛哭了3天3夜之后,骨立而死,由此可见当时汉人的悲壮。
你是否需要了解?
这4个姓氏,或许并非炎黄之后,极有可能是蚩尤的后代,哪四个?
在此之后的九黎族与炎黄部落进行了融合,但也有一部分九黎族的民众去往了更远的地方生存,他们又形成了新的部落联盟,史书上称之为——三苗。正如《国语·郑注》所记载:苗复九黎之德……三苗,九黎之后也。宋代之后,对于三苗后人也有着清晰的记载:考红苗蟠据楚、蜀、黔三省之界,即古三苗遗种也...
《异战》李云慕是谁演的
中文名:陈键锋 外文名:Sammul Chan 别 名:陈恩耀、三苗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星 座:金牛座 血 型:O型 身 高:183cm 出生地:香港 职 业:演员 宗 教:基督教 籍 贯:广东潮州 毕业院校:培正中学 出生日期:1978年5月4日 代表作品:《学警雄心》、《...
上古四大凶兽谁是老大
上古四大凶兽分别是 分别是四名“大恶人”的化身,也就是指三苗、驩兜、鲧与共工,他们都因为反抗权力者而被杀,死后精神不灭,被当权者侮为“邪魔”,也就是四大魔兽,分别对应:饕餮(tāotiè),混沌,穷奇和梼杌(táowù)。上古四大凶兽老大是谁 饕餮是...
蚩尤是谁 蚩尤是什么人
3、蚩尤与九黎、三苗 蚩尤乃九黎首领,记载颇多,偶有争议。蚩尤代表的九黎与另一部落集团三苗的关系,根据《尚书》与《国语》等多种古籍及其传、注记载,三苗出自九黎,而为九黎之后。九黎战败,族人流散,演变为三苗,三苗和当代的苗族无关。《六韬》说:“尧伐有苗于丹水之浦”,《吕氏春秋·召类...
侗族瑶族苗族是谁的后人?
1. 苗瑶民族被推测为蚩尤的后裔,他们从九黎族向南迁移后,逐渐形成了三苗部落。2. 三苗部落后来分化为苗、瑶、畲三个族群。最初,三苗只是一个部落,之后才分裂为三个不同的民族。3. 侗族是骆越民族的一个分支,这意味着侗族与壮族属于同一民族族群。
为什么古文中愚蠢的大多是楚人
楚人多是谁的后代?蚩尤的后代,被称为三苗一组,在上古时期的涿鹿大战之战中,蚩尤战败,身死,四散逃亡,很多逃到了湖北,被称为三苗一族。炎黄二帝派人继续追踪、围剿,战争常年不直止。所谓成者王侯败者寇,失败者的后代还谈什么荣誉,一定会被胜利者污蔑,不会说他们好话,转化成文字肯定也是...
蚩尤是谁蚩尤是什么人
关于蚩尤与炎帝的关系,有观点认为蚩尤曾属于炎帝或加入以炎帝为首的部落联盟。但后来与炎帝发生冲突,并击败了炎帝。一些史学家认为蚩尤和炎帝是同一人,这与蚩尤后世的图腾形象相符。蚩尤与黄帝的战争被视为正义与邪恶的斗争,这是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国社会中的普遍观念。蚩尤是九黎族的首领,与三苗部落...
小苗是谁?
楼主,你好~是香港演员:陈键锋。【原名】: 陈恩耀 【英文名】:Sammul Chan 【粉丝名称】:苗迷,苗粉 【苗迷对其爱称】:苗苗、三苗、老大、VIP、皇上、吃货苗、考证控、青见人子、小呆,无钱大师 【生日】:1978年5月4日 【星座】:金牛座 【生肖】:马 【血型】:O型 【身高】:183cm 【...
苗族的祖先是谁?
贵州、湖南的苗族将蚩尤视为自己的祖先。据传,蚩尤是“九黎”之君,五千年前,九黎部落与黄帝部落发生了冲突,最终失败并退出黄河下游,占据了长江中、下游,逐渐形成了“三苗”。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苗族的先民大部分迁移到了湘、鄂、川、黔等地。在海南,苗族则是16世纪从广西迁移过去的士兵后裔。
圣姑最后嫁给了商均吗
圣姑最后没有嫁给商均。《大禹》中,舜给自己的儿子安排的任务是出兵三苗,收服三苗后他爱上了一个女子圣姑,但是这个女子并不中意他,她选择嫁给已经有家室的禹做妻子。商均的母亲有意撮合圣姑与他,多次提出上门提亲,被商均拒绝了,因为商均发现了圣姑与禹走得相近,两人感情深厚。商均虽是深爱着圣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