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都有哪些地方作为首都? 从古至今北京有几次被定为都城?

作者&投稿:象政 2025-05-13
北京从古至今都有哪些名称??

  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它有着不同的称谓,大致有20多个别称。

  蓟: 据史书载,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后,封帝尧之后于蓟,封召公奭于燕。另外一种说法称周朝以前就有燕国,后燕并蓟,以蓟城为国都,这就是现在北京的前身。秦灭燕后,设蓟县,故址在今北京城。


  幽州: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见于《尚书·舜典》:“燕曰幽州。”两汉、魏、晋、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带。
  燕都: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战国七雄中有燕国,据说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名,其国都称为“燕都”。后在一些古籍中多用为北京的别称,上世纪80年代曾出版过一种北京文史类刊物,其名就叫《燕都》。

  日下:始见于《晋书》,颍川距晋国都洛阳极近,故称日下。后唐朝诗人王勃作《滕王阁序》时有“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之句,即运用此典故,此后便以“日下”为国都代称。清人朱彝尊的《日下旧闻》和乾隆年间成书的《日下旧闻考》等都将“日下”指代北京。
  幽都:唐代曾设置幽都县,辽时也曾设置过幽都府,所治在今天的北京一带。

  燕京: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自称燕帝,以范阳(今河北涿州)为燕京。安史之乱平定后,罢燕京。后北京的正式命名虽屡变动,而燕京却被广泛使用。这也是北京最常用的别称。

  春明:起源于唐代,唐朝首都长安的正门(东门)名为春明门,古人认为东方主春,于是后人遂以“春明”作为首都别称,北京成为国都后,也曾被称为“春明”。清人孙承泽著有《春明梦余录》,盖其意即此。

  京城:唐天宝元年(742年)前,称长安为京城,北京成为国都后,也称其称为京城,也是人们称呼北京最常用的代名词。

  南京:辽会同元年(938年),将原来的幽州升为幽都府,建号南京,又称燕京,作为辽的陪都。当时辽的首都在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部)。

  燕山:北宋宣和四年(1123年),宋、金联合伐辽,攻占燕京。宋、金议和后,燕京回归北宋,建燕山府(因临近燕山脚下),故燕京又称燕山。

  中都:宋宣和六年(1125年),金人南侵,占领宋燕山府。金贞元元年(1153年)金人迁都燕京,改称中都,所治均在今天北京西南一带。

  大兴:金将燕京改为中都,又设大兴府,在今北京东南部。

  大都:元代以金的离宫(今北海公园)为中心重建新城,至元九年(1272年)改称大都。

  汗八里:元时蒙古人称大都为汗八里,蒙语为“汗城”,即可汗所居之处。故元朝定都北京后也称汗八里,马可·波罗在他著的游记中就称大都(北京)为汗八里。

  北平: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灭元后,为记载平定北方的功绩,将元大都改称北平。

  北京: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永乐皇帝)称帝后,将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建北京城,并迁都于此,这是正式命名为北京的开始。

  京师: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改称京师,直至清代。京师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大雅·公刘》,后世遂称国都为京师。还有一种说法,陕西凤翔有山曰京,有水曰师,因周文王和武王在此建都,故统名为京师,以后便将京师当成国都的代称。

  宛平:这是老北京人对北京的泛称,其实明清的宛平县治只是今天的北京西南部。

  京兆:民国二年(1913年)废顺天府,翌年置京兆地方,直隶中央,民国十七年废京兆,改北京为北平。

  此外,北京还有广阳、涿郡、渔阳、析津和顺天府等别称。

西安,古称长安,又曾称西都、西京、大兴城、京兆城、奉元城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时最久的城市。从奴隶制臻于鼎盛的西周,到封建社会达到巅峰状态的唐王朝,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2个王朝在这里建都达1100余年之久。又曾为赤眉、绿林、大齐(黄巢)、大顺(李自成)等农民起义政权的都城。自公元前约11世纪至公元9世纪末,西安曾长期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并历来为地方行政机关----州、郡、府、路、省和长安、咸宁两县的治所。在多数朝代,西安属于郡、府级建制-京兆府(郡)辖区,元代改京兆为安西路(后改奉元路),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废奉元路设西安府,西安即由此而得名。1928年,在西安首次设市,1948年由省辖市改为国民政府行政院辖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安市曾经是陕甘宁边区辖市、西北行政区辖市、中央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从1954年以来,一直为陕西省省会所在地,现属副省级城市,辖新城、碑林、莲湖、灞桥、未央、雁塔、阎良、临潼八区及长安、蓝田、周至、户县、高陵五县。

中国历代首都: 夏——阳城(今河南登封东) 商——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 都城在亳,(今河南商丘北),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 西周——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 东周——洛邑(今河南洛阳) 春秋战国时期 秦:西犬丘\平阳\雍\泾阳\栎阳\咸阳 晋:绛\新田\屯留\端氏 楚:郢\陈丘\巨阳\寿春 齐:临淄(今山东淄博) 燕:临易\蓟(今北京) 宋:商丘\睢阳 鲁:曲阜 郑:新郑 赵:晋阳(今山西太原)\中牟\邯郸 魏:安邑\大梁(今河南开封) 韩:平阳\宜阳\阳翟\新郑 秦——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 西汉——长安(今陕西西安) 东汉——洛阳(今河南洛阳) 三国:魏——洛阳(今河南洛阳) 蜀——成都(今四川成都) 吴——建业(今江苏南京) 西晋——洛阳(今河南洛阳) 东晋——建康(今江苏南京) 东晋十六国时期: 成(汉)(303~347):成都 汉(前赵)(304~329):离石\左国城\蒲子\平阳 前凉(301~376):姑臧(今甘肃武威) 后赵(319~351):襄国(今河北邢台)\邺 前燕(337~370):龙城(今辽宁西部)\蓟\邺 前秦(351~394):长安 后燕(384~407):中山\龙城 后秦(384~417):长安 西秦(385~431):勇士\金城\苑川\南安(今甘肃南部) 后凉(386~403):姑臧 南凉(397~414):广武\乐都\西平\姑臧 北凉(397~439):建康(非今江苏南京)\张掖\姑臧 南燕(398~410):滑台\广固(今山东境内) 西凉(400~421):敦煌\酒泉 夏(407~431):高平\统万 北燕(410~436):龙城 冉魏(350~352):邺 西燕(384~394):长子 翟魏(386~391):滑台 隋——大兴(今陕西西安) 唐——长安(今陕西西安) 五代十国时期: 前蜀\后蜀:成都 楚:潭州长沙府 南汉:广州兴王府 闽:福州长乐府 吴越:杭州西府 吴:扬州江都府 南唐:西都江宁府(今江苏南京)\(东都江都府) 南平(荆南):荆州江陵府 北汉:太原 后晋:东京开封府 北宋——东京(今河南开封) 南宋——临安(今浙江杭州) 西夏——兴庆府(今宁夏银川东南) 辽——上京(今辽宁巴林左旗) 金——中都(今北京、开封等地) 元——大都(今北京) 明——北京(今北京) 清——北京(今北京)

中国古代都城从历史文献记载,从夏代开始以来,大约有217座。我统计过一个数,但是呢绝对不止217个王朝。统一的王朝没有,有的就是分裂王朝。 其中包括边疆地区。比如包括像黑龙江和吉林交界的渤海国,在公元七到九世纪的渤海七八九世纪的渤海国。还有像我们云南的南诏、大理这些国家,还有新疆地区地方性的,当时也叫国。其实“国”的概念不一样,可能到现在我们把“国”理解为非常严肃的东西。我们现在“国”就跟地图上画的这个一样,是公鸡。其实在最早的时候,就比这个相当于中心地区就中原和现在华北、华中北部、华东的北部、西北的东部这一带,据历史记载,当时有万国,万邦万国。当时那个“国”实际比现在县还小,几乎相当于一个乡。那时候实际还不是我们现在理解意义的国、国家。真正我们从历史上理解为已经进入国家的这个时期的都城,已经有217座。既包括传统的大一统帝国的内地的这些都城,也包括周边地区的一些地方政权的都城。 根据建都时间长短,现在一般认为建都时间最长的,在中国这217座都城里,最长的就是西安,现在的西安。我们总说古都西安,北京的一条街,最主要的一条街长安街。实际就是以西安的古名命名的,它建都大约在一千年以上。 其次就是接近于西安的建都在九百年以上就是北京,这是建都时间第二长的。第三个就是洛阳,洛阳建都也在八百多年以上。再以下其他一些都城时间都比较短了,从第三名到第四名一下差了一倍,剩下都是三四百年或者一二百年,有的是几年。应该说中国的最主要的都城,建都最长的千年以上的西安,九百年以上的北京,八百年以上的是洛阳。 根据建都时间的长短,现在从20世纪初,中国提出了一个叫“五大古都”。“五大古都”呢,我们知道就是西安、北京、洛阳、南京和开封。就是传统所说的“五大古都”。“五大古都”一直流传了很长时间,大约在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开始在学术界流行,在群众中也开始宣传。到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有了“六大古都”之说。“六大古都”加了个谁呢?加了个“杭州”。杭州就是现在南宋时期的临安。到了八十年代,又加了一个叫“安阳”,河南的安阳。它是安阳殷墟,我们说殷墟的首都,建都一百多年。当然后来曹操它的附近,有个三台叫铜雀台。曹操的都城实际也属于安阳附近,但那不是统一帝国的首都。这也就形成我们现在所说的,大家在市场上经常看到的一本书上写的“中国七大古都”。 在“七大古都”里头,占统一王朝都城的王朝年代里头,最多的也是西安、洛阳和北京。大家有时间你们可以查一查中国的历史年表。你算一算统一王朝年代一共多少?作为都城的年代多少?作为都城就是王朝那个年代是多少?比如西汉王朝从它建立到它灭亡也就是都城的存在时期,这样的话你可以计算出来它所占的百分比。应该说“七大古都”里有三大古都在中国历史上又具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这也就是我们多年来历史工作者、考古工作者为什么对西安、洛阳、北京,当然也包括我们早期从事研究的安阳,这些古都特别重视的原因。工作开展应该说也是比较多的。


你是否需要了解?

北京从古至今都叫过什么名字? 需要朝代和名称.
3. 大都:元朝时期,北京成为帝国的首都,被称为大都。4. 北平:明朝初期,北京被改为北平府,后来成为明朝的首都。5. 北京:明朝永乐年间,北京正式成为明朝的首都,名称一直沿用至今。6. 顺天府:清朝时期,北京称为顺天府。这些名称反映了北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变迁。从古至今,北京一直...

北京从古至今都叫过什么名字?
2、幽州:古代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见于《尚书·舜典》:“燕曰幽州。”两汉、魏、晋、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带。3、燕都: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战国七雄中有燕国,其国都称为“燕都”。后在一些古籍中多用为北京的别称。4、日下:始见于《晋书》,指距离国都洛阳极近...

北京在历史上有哪些称呼?
北京的历史名称丰富多样,从古至今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变化。最初,这里被称为蓟城,这一名称源自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时间推移,这一地区逐渐发展为燕都,成为燕国的都城。到了北魏时期,这里被命名为涿郡,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隋唐时期。直至唐朝,涿郡又被改称为幽州,此后幽州成为了这一地区的代名词,直到...

为什么古代首都的选址不在南方?
首都是一个国家的心脏,是政治、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中心,可是纵观我国从古至今的定都基本上都在北方,比如汉代的定都在长安、北宋的定都在开封、元朝的定都在北京、清朝的定都在沈阳,那么为什么古代的首都选址大多都在北方而不在南方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析一下原因,小伙伴们快来学习了解一下...

南京为什么能够成为六朝的古都?
除此之外,南京的地理形势有龙卧虎的特点,农为钟山,虎为石山,所以南京之所以能够被作为古都,也是因为这些原因所导致的,除此之外,南京由于在长江以南,所以从古至今,南京就能够作为军事要塞而存在,尤其是作为古都更如此,如果作为一个国家的首都,不能够获得很好的安全,那么基本上是很难让皇帝选择...

北京从古至今的历史
1. 北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早在数十万年前,北京地区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如“北京猿人”等古人类遗址的发现,证明了这片土地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2. 进入封建王朝时期,北京的历史地位愈发凸显。辽朝时期,北京作为陪都,称“南京”,已有了都城的雏形。金朝更是将北京定为中都,作为国家的...

长安和洛阳哪个更适合定都
从古至今都城都是很重要的地方,它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朝历代对于都城的选择都很慎重。在众多的古都当中长安与洛阳地位很特殊,二者都做过都城,且相似处又很多,哪哪座城市更适合做都城呢。长安是现在西安,古代先后经历了二十一个朝代,它处于关中平原,地势平坦,东西约长五百余里,面积很大,...

从古至今唯一没改名的城市!邯郸有什么历史文化?
邯郸被誉为成语之都是有原因的。在隋朝之前,邯郸是夏、商、周等多个朝代的都城之一。中国成语的产生主要集中在春秋至隋朝这一时间段内,而现如今流传的80%的成语都产生于那个时期。邯郸,古称邺城,地处黄河与漳河的交汇处。自从大禹治水后,黄河改道,广袤的华北平原成为农耕社会时期中国先祖的最佳聚集...

从古至今,我们首都南京叫过什么名字 从古至今,我们首都南京叫过什么名...
不管是44种还是60多种,这都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这是南京见证2500年中国历史、独步中国南方而作为古都城市的最好例证。两三千年来,南京历经数十个朝代,并曾作为其中十三个大小政权的首都,是名副其实的“南方第一都会”。前一阶段(2006年5月开始),在南京市博物馆举办了一个名为“...

从古至今北京的名称
东晋十六国时期,这三个郡的辖地经历了多次变动。在燕国时期,称为燕郡;渔阳郡有时设立有时撤销;而北平郡的辖地相对稳定。元魏时期,今天的北京地区属于燕郡,也是幽州州治的所在地。渔阳郡则属于幽州。隋朝时期,渔阳郡的治所迁回到现在的蓟县。今天的北京地区属于涿郡,其辖地广泛,从天津向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