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山东有九州.八府.一百单八县都是有哪些啊 谁知道山东9州10府108县指的都是哪些地方?

作者&投稿:窦风 2025-05-15
山东九州六府一百单八县具体指哪些?

山东省:沿明制,为省。省治济南府。
--------------------------------------------------------------------------------
山东巡抚: 顺治元年(1644)设山东巡抚,驻济南府;九年(1652)领全省;
乾隆八年(1741)加提督衔。
山东布政司:初沿明制,设山东布政司左、右布政使,驻济南府;康熙六年(1667)只设布政使。
山东按察司:初沿明制,设山东按察司,驻济南府;
宣统二年(1910)改设山东提法司。
--------------------------------------------------------------------------------
济东泰武临道:康熙九年(1670)置济东道,驻济南府,无所属;十三年(1674)济南府、东昌府聊城等九州县来属;
移驻德州;十八年(1679)复移驻济南府;五十八年(1719)东昌府全境来属;
雍正二年(1724)增领武定州/武定府、滨州、泰安州/泰安府;八年(1730)增领濮州、高唐州;十二
年(1734)东平州来属;同年滨州、高唐州降;十三年(1735)濮州、东平州降;
乾隆四十一年(1776)增领临清州,更名济东泰武临道。
兖沂曹济道: 清初置东兖道,驻沂州;
康熙九年(1670)置济宁道,驻济宁州,专营河务;十三年(1674)兖州府、东昌府堂邑等九州县来属
东兖道;五十三年(1714)裁东兖道入济宁道,更名兖宁道;五十八年(1719)东昌府九州县另属;
雍正二年(1724)增领曹州、沂州、济宁州;余年(1730)增领东平州,而济州宁降;九年(1731)置兖
莒沂道,驻济宁州,兖州府、沂州、莒州来属,兖宁道更名曹东道;十二年(1734)裁曹东
道,曹州/曹州府来属兖沂曹道,更名兖沂曹道,移驻兖州府;
乾隆四十一年(1776)增领济宁州,更名兖沂曹济道;
光绪二十八年(1902)移驻济宁州。
登莱青胶道: 清初置登州海防道、莱州海防道、青州道,分驻登州府、莱州府、青州府,分领登州府、莱州府、
青州府;
康熙五年(1666)裁莱州道入登州道,更名登莱道;三十九年(1700)裁青州道入,更名登莱青道;
雍正七年末(1730)增领莒州;九年(1731)莒州另属;
同治二年(1863)移驻福山县烟台①。
光绪三十一年(1905)增领胶州,更名登莱青胶道。
--------------------------------------------------------------------------------
济南府:冲繁难,首府。
历城县:冲繁难,倚郭。
章邱县:繁疲难。明章丘县,雍正三年(1725)更名。
邹平县:疲。
淄川县:简。
长山县:简。
新城县:简。
齐河县:冲繁难。
齐东县:疲难。
济阳县:疲难。
禹城县:冲。明属府,雍正八年(1728)改属高唐州,十二年(1732)复属府。县丞驻禹城桥。
临邑县:简。明属府,雍正八年(1728)改属高唐州,十二年(1732)复属府。
长清县:冲繁疲难。明属府,雍正二年(1724)改属泰安直隶州,十二年(1734)复属府。县丞驻章夏镇。
陵 县:简。明属府,雍正八年(1728)改属高唐州,十二年(1732)复属储。
德 州:冲繁难。州判驻边临镇。
德平县:难。明属德州,雍正三年(1725)直属府。
平原县:冲。明属德州,雍正三年(1725)直属府,八年(1728)改属高唐州,十二年(1732)复属府。

东昌府:冲繁。
聊城县:冲繁难,倚郭。
堂邑县:冲疲。
博平县:冲繁。
荏平县:冲繁难。
清平县:冲繁。
莘 县:简。
冠 县:冲繁难。
馆陶县:简。明属临清州,雍正三年(1725)直属府。
高唐州:冲繁难。明属府,雍正八年(1730)升直隶州;十二年(1732)复降属府。
恩 县:冲繁疲难。县丞驻四女寺。

泰安府:冲繁难。明泰安州属济南府,雍正二年(1724)升直隶州,十三年(1735)升府。
泰安县:冲繁疲难,倚郭。雍正十三年(1735)以泰安州本辖置县。府通判驻娄德。
肥城县:简。明属济南府,雍正十二年(1734)改属直隶州。
新泰县:冲繁。
莱芜县:简。
东平州:冲繁难。明属济南府,雍正八年(1730)升直隶州;十三年(1735)降属府。
东阿县:冲繁。明属东平州,雍正三年(1725)直属兖州府,八年(1730)复属东平直隶州,十三年(1735)改属府。
平阴县:冲繁。明属东平州,雍正三年(1725)直属兖州府,八年(1730)复属东平直隶州,十三年(1735)改属府。

武定府:繁难。明武定州属济南府,雍正二年(1724)升直隶州,十二年(1734)升府。
惠民县:冲繁难,倚郭。雍正十二年(1734)以武定州本辖置县。
青城县:简。明属济南府,雍正十二年(1734)改属府。
阳信县:疲。
海丰县:简。
乐陵县:疲难。
商河县:繁疲难。明属州,清初改属济南府,雍正十二年(1734)复属府。
滨 州:繁难。明属济南府,雍正二年(1724)升直隶州,十二年(1724)降属府。
利津县:繁。明属滨州,雍正二年(1724)属滨州直隶州,十二年(1734)改属府。
霑化县:难。明属滨州,雍正二年(1724)属滨州直隶州,十二年(1734)改属府。
蒲台县:疲难。明属滨州,雍正二年(1724)属滨州直隶州,十二年(1734)改属府。

兖州府:冲繁难。
滋阳县:冲繁难,倚郭。
曲阜县:简。
宁阳县:简。
邹 县:冲繁。县丞驻辛庄。
泗水县:简。乾隆十九年(1754)割沂州府兰山县元宵屯来属。
滕 县:冲繁疲难。府通判驻泇河。
峄 县:冲繁难。
汶上县:冲繁难。明属东平州,雍正三年(1725)直属府;乾隆四十一年(1776)改属济宁直隶州,四十五年(1780)
复属府。县丞驻柴城镇。
阳谷县:冲繁疲难。明属东平州,雍正三年(1725)直属府,八年(1730)复属东平直隶州,十三年(1735)复属府。
县丞驻阿城。
寿张县:疲难。明属东平州,雍正三年(1725)直属府,八年(1730)复属东平直隶州,十三年(1735)复属府。

沂州府:冲繁难。明沂州属兖州府,雍正二年(1724)升直隶州,十二年(1734)升府。
兰山县:冲繁难,倚郭。雍正十二年(1724)以沂州本辖置县。
郯城县:冲繁难。沂郯海赣同知驻大兴镇,乾隆三十八年改设府通判。
费 县:简。
莒 州:简。明属青州府,雍正二年(1724)升直隶州,十二年(1734)降属府。
沂水县:冲繁。明属青州府,雍正二年(1724)改属莒州直隶州,十二年(1734)改属府。县丞驻东里店。
蒙阴县:冲。明属莒州,雍正二年(1724)属莒州直隶州,十二年(1734)改属府。
日照县:简。明属莒州,雍正二年(1724)属莒州直隶州,十二年(1734)改属府。
安东卫:明在胶州境,乾隆七年(1742)省入日照县。

曹州府:繁疲难。明曹州属兖州府,雍正二年(1724)升直隶州,十三年(1735)升府。
菏泽县:繁疲难,倚郭。雍正十三年(1735)以曹州本辖置县。
单 县:繁疲难。明属兖州府,雍正十三年(1735)改属府。
钜野县:繁疲难。明属济宁州,雍正二年(1724)属济宁直隶州,八年(1730)改属直隶州。
郓城县:简。明属济宁州,雍正二年(1724)属济宁直隶州,八年(1730)改属兖州府,十三年(1735)改属府。
城武县:简。明属兖州府,雍正十三年(1735)改属府。
曹 县:繁疲难。县丞驻刘家口。
定陶县:简。
濮 州:繁疲难。明属东昌府,雍正八年(1730)升直隶州,十三年(1735)降属府。
范 县:简。明属濮州,雍正三年(1725)直属东昌府,八年(1730)复属濮州直隶州,十三年(1735)改属府。
观城县:简。明属濮州,雍正三年(1725)直属东昌府,八年(1730)复属濮州直隶州,十三年(1735)改属府。
朝城县:简。明属濮州,雍正三年(1725)直属东昌府,八年(1730)复属濮州直隶州,十三年(1735)改属府。

登州府:冲繁。
蓬莱县:冲繁,倚郭。
黄 县:繁。
福山县:冲繁。
栖霞县:简。
招远县:简。
莱阳县:冲繁。县丞驻姜山集。
宁海州:冲繁。顺治十六年省宁海卫入。
文登县:冲繁。明属宁海州,雍正三年(1725)直属府。十二年省威海卫(在文登县)、靖海卫(在文登县)入。
荣成县:简。明成山卫(在文登县),雍正十二年(1734)改置县。顺治十二年省寻山所(在文登县)入。
海阳县:简。明大嵩卫(在莱阳县),雍正十二年(1734)改置县。

莱州府:冲繁。
掖 县:冲繁,倚郭。县丞驻朱桥。
平度州:简。州同驻灰埠镇。
潍 县:冲繁难。明属平度州,雍正十二年(1734)直属府。
昌邑县:冲繁。明属平度州,雍正十二年(1734)直属府。

青州府:冲繁难。
益都县:冲繁难,倚郭。县丞驻金岭镇。
博山县:简。雍正十二年(1734)析益都、淄川、莱芜三县于益都县颜神镇置县。
临淄县:简。
博兴县:简。
高苑县:简。
乐安县:冲繁。
寿光县:冲繁难。
临朐县:简。
安邱县:繁难。明安丘县,雍正三年(1725)更名。县丞驻景芝。
昌乐县:冲繁。
诸城县:冲繁难。

临清直隶州:冲繁难。明临清州属东昌府,乾隆四十一年(1776)升直隶州。
本 辖:
武城县:冲繁。明属高唐州,雍正三年(1725)直属东昌府,乾隆四十一年(1776)改属直隶州。
夏津县:疲。明属高唐州,雍正三年(1725)直属东昌府,乾隆四十一年(1776)改属直隶州。
邱 县:简。明属州,雍正三年(1725)直属东昌府,同年更名;乾隆四十一年(1776)改属直隶州。

济宁直隶州:冲繁难。明属兖州府,雍正二年(1724)升直隶州,八年(1730)属兖州府;乾隆四十一年(1776)复升直
隶州。
本 辖:
金乡县:简。明属兖州府,乾隆四十一年(1776)改属直隶州。
嘉祥县:简。明属州,雍正二年(1724)属直隶州,八年(1730)改属曹州直隶州,十三年(1735)改属兖州府;乾隆
四十一年(1776)复属直隶州。
鱼台县:冲繁难。明属兖州府,乾隆四十五年(1780)改属直隶州。

胶州直隶州:冲繁难。明胶州属莱州府,光绪三十一年(1905)升直隶州。
本 辖:雍正十二年省灵山卫(在胶州)入。
高密县:简。
即墨县:冲繁。

山东荣成在南北朝隶属光州,唐宋朝隶属登州,金元朝隶属宁海州,之后就没有什么州了。
这个问题等于是在问荣成的历史沿革了,其详细如下:
殷商“有日夜出东莱”之莱国(于境内筑不夜城)。
春秋,齐灭莱,改不夜城名夜易。
秦,属齐郡昌阳县。
西汉,高帝六年(前201年)置不夜县。
东汉,不夜县并入东莱郡昌阳县。
后汉三国,属魏国长广郡昌阳县。
晋初属长广郡;元康八年(298年)改属牟平郡。
南北朝:北齐天统四年(568年)拆分牟平、观阳县地置文登、地属文登县,隶光州长广郡。
后周至隋,皆属东莱郡文登县。
唐,武德四年(621年)置登州,地属河南道登州文登县。
宋,隶京东东路登州东牟郡文登县。
金、元,属山东东路宁海州文登县。
明,于境内置成山、靖海两卫,境内大部属屯区,隶山东都指挥使司及五军督都府的左军都督府。
清,初卫设守备署,除屯地外,其它盖属文登县地。
民国元年(1912年)荣成隶山东省胶东道;1927年直隶山东省;1937年隶属于山东省第七专员督察公署。。。以下略。

府是唐朝至清朝的行政区划,但是唐至清山东都不是九州、八府、一百单八县的。

明清山东下辖6府15州89县。6府是济南、东昌、兖州、青州、登州、莱州。此外,河间府、大名府部分县也在今山东境内。15州有临清州、济宁州、胶州、滨州、高唐州、德州、东平州、濮州、莒州、宁海州、恩州、冠洲、曹州、金州、复州。89县名字多有改动。

扩展资料:

古代山东:

现代意义上的山东特指太行山之东的齐鲁两地,成为行政区划的名称始于金代。这里所说的齐鲁两地,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鲁国的主要势力范围。

齐鲁两国作为周公、姜太公的封地,具有相同的文化属性,在政治、经济上互通,春秋末期就形成了齐鲁文化圈,并且因孔子、孟子等贤人倍出,讲究教化,承袭传统,所以自古就有“齐鲁大地,礼仪之邦”之称。

至金代,“山东”作为特指的行政区划名称首次出现,范围就是当年齐鲁两国所含的广大土地。元朝时,山西作为特指的行政区划名称也首次出现,这里的山西并不是指当年的秦国。山东、山西的“山”是指太行山。到了清朝时,山东省、山西省的名称被固定下来并且延续至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东承宣布政使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府 (汉字)



山东的“九州十府一百单八县“九州十府一百单八县”是民间的说法。山东自明建省以来,只有清朝时是十府,具体名单是: 济南府、泰安府、东昌府、曹州府、兖州府、沂州府、青州府、莱州府、登州府、武定府。 至于九州,则具体不详,按清时山东各直隶州加散州共十州,具体名单是: 临清州、济宁州、胶州、滨州、高唐州、德州、东平州、濮州、莒州、宁海州。 而一百单八县,则是在民国的时候,民初,山东废府州,各直隶州和散州都改为县,当时山东全省共计107县,后来因黄河改道,濮县黄河以南的部分析置鄄城县,从此至共和国成立,山东正好是108县(期间中共成立的一些县未算),具体名单是: 历城县、章丘县、长清县、齐东县、济阳县、齐河县、禹城县、临邑县、邹平县、长山县、淄川县、桓台县、德县、陵县、德平县、平原县、惠民县、乐陵县、无棣县、阳信县、沾化县、商河县、滨县、利津县、蒲台县、青城县、聊城县、堂邑县、博平县、茌平县、清平县、高唐县、恩县、莘县、冠县、馆陶县、临清县、武城县、夏津县、丘县、菏泽县、定陶县、城武县、曹县、单县、巨野县、郓城县、濮县、鄄城县、范县、朝城县、观城县、滋阳县、宁阳县、汶上县、曲阜县、泗水县、邹县、滕县、峄县、寿张县、阳谷县、济宁县、嘉祥县、金乡县、鱼台县、临沂县、郯城县、费县、沂水县、蒙阴县、莒县、日照县、泰安县、肥城县、莱芜县、新泰县、东平县、东阿县、平阴县、益都县、博兴县、广饶县、高苑县、临淄县、博山县、寿光县、临朐县、昌乐县、安丘县、诸城县、掖县、昌邑县、潍县、平度县、高密县、胶县、即墨县、蓬莱县、黄县、招远县、莱阳县、栖霞县、福山县、牟平县、海阳县、文登县、荣成县。

此为民间的说法。山东自明建省以来,只有清朝时是十府,分别是:济南府、泰安府、东昌府、曹州府、兖州府、沂州府、青州府、莱州府、登州府、武定府。 至于九州,则具体不详,按清时山东各直隶州加散州共十州,分别是:临清州、济宁州、胶州、滨州、高唐州、德州、东平州、濮州、莒州、宁海州。 而一百单八县,则是在民国的时候,民初,山东废府州,各直隶州和散州都改为县,当时山东全省共计107县,后来因黄河改道,濮县黄河以南的部分析置鄄城县,从此至共和国成立,山东正好是108县(期间中共成立的一些县未算),分别是: 历城县、章丘县、长清县、齐东县、济阳县、齐河县、禹城县、临邑县、邹平县、长山县、淄川县、桓台县、德县、陵县、德平县、平原县、惠民县、乐陵县、无棣县、阳信县、沾化县、商河县、滨县、利津县、蒲台县、青城县、聊城县、堂邑县、博平县、茌平县、清平县、高唐县、恩县、莘县、冠县、馆陶县、临清县、武城县、夏津县、丘县、菏泽县、定陶县、城武县、曹县、单县、巨野县、郓城县、濮县、鄄城县、范县、朝城县、观城县、滋阳县、宁阳县、汶上县、曲阜县、泗水县、邹县、滕县、峄县、寿张县、阳谷县、济宁县、嘉祥县、金乡县、鱼台县、临沂县、郯城县、费县、沂水县、蒙阴县、莒县、日照县、泰安县、肥城县、莱芜县、新泰县、东平县、东阿县、平阴县、益都县、博兴县、广饶县、高苑县、临淄县、博山县、寿光县、临朐县、昌乐县、安丘县、诸城县、掖县、昌邑县、潍县、平度县、高密县、胶县、即墨县、蓬莱县、黄县、招远县、莱阳县、栖霞县、福山县、牟平县、海阳县、文登县、荣成县。

是九州、六府、一百单八县。其实没那么多。而九、六、一百零八都是阳数,你说的这种说法是评书里常用的夸张表达。

登州,青州,胶州,兖州,曹州,腾州,,宾州,德州,莱州,


你是否需要了解?

古代军队的有关知识,越多越好,知道的欢迎不吝赐教,非常之感谢。
在天下各地设置“军府”若干,“府兵”由各地军府从所在州县的农民中挑选,年二十入役、六十免役,平时在家生产、农闲训练(在唐代,“府兵”还要到京师“番上”)。但是,“军府”只是管理“府兵”的户籍和日常训练, 既不能统领“番上”的“府兵”,更没有战时指挥权。番上府兵,由十六卫大将军统领;战时指挥权,在...

含数字的成语50个
瞬息万变千恩万谢 千山万水千难万险 千红万紫 千门万户 千仓万箱 千头万绪 千丝万缕 千军万马 千言万语千辛万苦 千呼万唤 千岩万壑 千变万化 千秋万代 千秋万岁 千差万别 千真万确综合成语【单】 单刀直入 单枪匹马 单鹄寡凫 势单力薄 祸不单行 寡鹄单凫 形只影单【半】 半斤八两 ...

表示数字成语有哪些
求三年之艾七上八下 七扭八歪 七步之才七长八短 七死八活 七日来复七次量衣一次裁 七擒七纵 七行俱下七青八黄 七颠八倒 七拼八凑七折八扣 七十二行 七手八脚七事八事 七情六欲 七病八痛八字开头的成语八砖学士 八竿子打不着 八难三灾八万四千 八面受敌 八纮同轨八府巡按 八方支持 ...

带数字的成语有哪些?
三迭阳关 三迭:反复歌唱某一句;阳关:古关名,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南。原指古代送别的曲调。后也比喻离别。 三对六面 指有关双方在证人或中间人在场时,办理...八府巡按 八方支持 八窗玲珑 八字没一撇 八字打开 八珍玉食 八音迭奏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八面张罗 八面圆通 八面莹澈 八面威风 八面玲珑 八面见光 八...

斤八什么四字成语有哪些
2. 含八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五花八门、七上八下、八仙过海、四面八方、横七竖八、四平八稳、七零八落、正儿八经、四通八达、七老八十、八拜之交、七七八八、块儿八毛、半斤八两、十有八九、乱七八糟、千儿八百、杂七杂八、八面玲珑、七嘴八舌、老八辈子、胡说八道、七拼八凑、九州...

求姓氏'段'的来历.
据《史记·老子列传》所载,老子之子宗,春秋时为魏国将领,受封于段干,人称段干木,后代有以单姓段为...明代有山西大槐树籍段姓迁于山东、河南、河北、甘肃、陕西、湖北等地。清代段姓无大规模迁徙之举,...元灭后理国,得四郡八府,蛮部三十有七,设大理都元帅府,仍录段氏子孙,世守其地,段氏自段实暨段...

民国初杭州城的十大城门分别叫什么,具体那些位置
“三保”设有灶保三名,役使四名,属于杭州府的“干部”编制,负责盐场的“稽煎缉私”。盐的制作,全在这些稽缉人员的眼皮下进行。盐场的产出,除了配给仁和、钱塘、余杭三县的“肩引”(“肩”挑夫;“引”销盐凭证)每“引”一百斤外,剩下的盐全由官府出币收买。这一种“引”,每八天一换,核对盐贩的身份。

《玉堂春》剧本完整故事
回答:第四场 监 会 昨日里公堂上曾把案审 玉堂春这一案定有原因 沈洪死并非是她把毒进 这其中有屈折真假难分 皮氏女赵建生还有春锦 她约同王婆儿同谋害人 因*情生嫉妒心肠毒狠 皮氏女害夫君不假是真 玉堂春在下边十分悲愤 王按院坐上边暗自伤心 观见他二人言来语去 眉目传情心相印 玉堂春必...

写出从数字为开头的成语 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九州四海 狂三诈四 连三并四 拉三扯四 连三接四 六通四达 六通四辟 狼烟四起 暮四朝三 名扬...八:八百孤寒 八拜之交 八窗玲珑 八斗之才 八方风雨 八方呼应 八府巡按 八方支持 八方支援 八公...十世单传 三十而立 十死九活 十室九空 十室九匮 十生九死 三十六策,走为上策 三十六行 三十...

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组成的词语有哪些
七青八黄 七颠八倒 七拼八凑 七折八扣 七十二行 七手八脚 七事八事 七情六欲 七病八痛八字开头的成语八砖学士 八竿子打不着 八难三灾 八万四千 八面受敌 八纮同轨 八府巡按 八方支持 八窗玲珑 八字没一撇 八字打开 八珍玉食 八音迭奏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八面张罗 八面圆通 八面莹澈 八面威风 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