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周瑜,有那么小气吗?

作者&投稿:延歪 2025-05-20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撸灰飞湮灭”,为了衬托出孔明之才德,演义上才这么写的。 

我们受了太多三国演义的影响,其实,赤壁之战中诸葛亮的贡献有限,很多都是后人牵强附会上去的,以东南风为例,那个季节,其实是东风、南风多,少西北风;作者反其道而行,欺骗了我们啊。而夺取荆州的过程中,周瑜也是战功赫赫,后来基于孙刘联盟的需要,孙权把夺来的那些地盘分了些给刘备,这才是刘备借荆州的由来。至于孙尚香,那是笼络刘备的手段,并不是传说中的赔了夫人又折兵。

周瑜和诸葛亮的故事想必绝大部分人都是耳熟能详的,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描写出来诸葛亮的非人之智和周瑜那异常狭小的气量,但是很多人都知道周瑜其实并非是一个气量狭小之人。《三国演义》中的周瑜虽然智计百出,但是却气量狭小,特别是一句“既生瑜,何生亮”完美的诠释了一个小气周郎的形象。

历史上的周瑜胸襟广阔,气度宽宏。老将程普因周瑜年轻,对他不服,多次当面侮辱他,周瑜都不跟他计较,程普最后被周瑜的才华和品德所折服,感动得说:“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和他成为好友。周瑜与诸葛亮并没有多少的交集,也谈不上像小说里演义的那样“智斗”。周瑜在江陵之战后,给孙权提“西取益州,北进襄樊”的战略,只可惜病逝了。 或许,正是周瑜的早逝,成就了他人生的完美,完美的毫无瑕疵,完美的让人嫉妒。如果周瑜不病逝,他的战略宏图里,应该不会答应刘备借南郡,以他的智谋与指挥能力,取益州该比刘备轻松些点吧?那刘备会怎样呢?不得不说,周瑜早亡,也是一种遗憾。 



周瑜精通音律,雅量高致,即使在喝醉时也能听出曲中的谬误,因此史书记载民谣云:“曲有误,周郎顾”、“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没有,要知道三国演义它是小说,并非是真实的历史。小说都有主人公,主人公以外的配角就会或多或少被作者赋予一些缺点,而罗贯中就赋予了周瑜小气的缺点。

历史上真实的周瑜,没那么小气。历史上的周瑜是一个胸怀坦荡,有勇有谋,礼贤下士的儒将形象。

周瑜不算小气,程普经常以自己年老盛气凌人,又居功自傲,但周瑜都忍了。


你是否需要了解?

演义中的周瑜气量狭小,真实历史上也是这样吗?
今天第一位出场的名将,就是周瑜。说起周瑜,人们心目中想起的两个标签就是“既生瑜,何生亮”和“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小说《三国演义》把周瑜描述成一个心胸极度狭窄的人,最后是被诸葛亮气死的。那么历史上真正的周瑜是什么形象的,真的是心胸狭窄吗?历史上的周瑜非但不心胸狭窄,...

“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历史上的周瑜到底是心眼小还是心眼大呢?
但是在历史上周瑜十分宽容大度。“三气周瑜”是不存在的。从周瑜与诸葛亮在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以及他们俩在赤壁之战前后的政治地位、历史作用看,真正的起决定作用的是周瑜而不是孔明。才华横溢、精明老到的周瑜,其风采实际上远远盖过了初出茅芦的诸葛亮。周瑜他大方,送给孙策几千兵马孙策也正是凭借...

三国演义为什么把周瑜写成气度狭小之人?
为什么罗贯中会对东吴的仇恨会体现在周瑜身上?这其中有一个秘闻。据说罗贯中有个姓周的朋友,两人因为周姓朋友的小气而断绝交往。而这位姓周的朋友经常自称是周公瑾的后代,为了报复这个朋友,罗贯中将周瑜写成了一个气量狭小之人。实际上,真正的周瑜是一个如玉君子。《三国志》中记载,周瑜曾与程普不合...

《三国演义》中写诸葛亮“三气周瑜”,历史上的周瑜的气量果真如此之小...
三国演义里面的三气周瑜写的很精彩,不过真实的历史上三气周瑜是虚构的不存在的,真实的周瑜不小气,反而心胸开阔,精通音乐,还是个帅哥。三国演义里的一气周瑜说的是周瑜和诸葛亮约定周瑜夺取南郡失败,诸葛亮再攻取南郡。周瑜第一次夺取南郡失败,诸葛亮乘机夺取咯南郡,周瑜被气的摔下了马,旧病复发...

周瑜在三国演义中被气死,正史中的周瑜是怎么样的?
正史中的周瑜是突然暴毙而死的,并不是说被诸葛亮给活活气死的,历史上的周瑜没有那么小气,反而是很大气的一个人。其实很多人都被《三国演义》给误导了,以为周瑜真的是那种小肚鸡肠,极度嫉妒诸葛亮才能的人,很多人都没有明白,《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是一部艺术品,并不是真实的历史记录,...

一代风流名将周瑜,真的如《三国演义》所说是被诸葛亮气死的吗?
反而会让很多人搞不明白,认为周瑜是不是就是那么的小气呢,其实并不然终于并不是一个很小气的人,周瑜的才学气度相貌都是一等一的好,他在东吴的历史上记载里十分的大气,而且也十分的厉害。可以说为东吴立下了赫赫战功,他的功劳真的是功不可没。只是他和诸葛亮之间真的没有什么关系。至于历史上...

周瑜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真的气量小到被气死吗?
但这毕竟是文学艺术的创作,并非真实的历史,真实的周瑜是病逝而非气死,既然如此,说他气量小也很可能并不成立。那么,在正史的记载中,周瑜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看《三国演义》看多了,都知道周瑜的度量很小,最终是被诸葛亮活活气死,历史上的周瑜确实是这么的吗? 周瑜(175—210)字公瑾,三国时东吴大将,年轻时...

千古风流话周郎,三国周郎是真的气量小吗?
于是我们后人根据《三国演义》的艺术加工把周瑜误读为一个心胸狭隘,小肚鸡肠,嫉贤妒能之人,事实上周瑜不但不小气还是个胸襟宽广,多谋善断的儒将风范。正史《三国志》有记载,周瑜“性度恢弘,大率为人”,礼贤下士,深得大家爱戴,《江表传》曾记载:周瑜和东吴大将程普有过矛盾,程普大家都熟悉,...

三国演义中的周瑜,他真的是因小气而死吗?
历史上真实的周瑜并不是因小气而死,恰恰相反,据史书记载,周瑜是一个心胸开朗,眼光非常长远的一个人,他一生都在谋划着如何巩固、扩大江东的政权。周瑜真正的死因根据史书记载推测,周瑜在准备带领江东军队攻打四川的时候,路途中积劳成疾,得病而死。人们对于周瑜小气的评价,主要来源于三国演义的描述,...

历史上的周瑜,真的如同《三国演义》中那般心胸狭窄吗?
书中人物属于带有虚构色彩的文学形象,并非历史真相。读过《三国演义》或看过此类电视剧的人,大概能用一个词概括周瑜的最大特点——心胸狭窄,如三气周瑜,既生瑜何生亮,周郎妙计赔了夫人又折兵。而在真实的历史上,周瑜是一位雅量高致,心胸宽广的优秀统帅。首先,最能体现周瑜雅量高致的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