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医从文的名人有哪些? 弃医从文方可救国,那些弃医从文的名字都有哪些
弃医从文的名人有:
1、郭沫若
郭沫若也曾留学日本,并获医学学士学位,后来,由于青年时期患肠伤寒而造成两耳重听所带来的生理上的限制,更由于“五四”运动给整个中华民族所带来的觉醒,促使他下定决心决心弃医从文。
2、渡边淳一
1933年出生于日本北海道,札幌医科大学毕业,医学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整形外科讲师,后弃医从文,著作有《失乐园》。
3、柯南·道尔
福尔摩斯之父——柯南·道尔毕业于爱丁堡医科大学,由于对医务并不热衷,于1891年弃医从文,专门从事侦探小说写作,并成功塑造了福尔摩斯这一家喻户晓的人物。
4、布尔加科夫
苏联俄罗斯作家。1916年基辅大学医疗系毕业后被派往农村医院,后转至县城,在维亚济马市迎接了十月革命。
1918年回基辅开业行医,1920年弃医从文,开始写作生涯,著作有长篇小说《大师和玛格丽特》(1966)。直到逝世,其他著作有剧本《莫里哀》(1936)、传记体小说《莫里哀》(1962)等。
5、约翰·济慈
英国19世纪初著名诗人。他曾习医,后因热爱文学而放弃行医。他只活了26 岁,因患肺病而病逝于罗马。他比较著名的诗,包括《夜莺颂》、《希腊 古瓮颂》《无情的妖女》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郭沫若
百度百科-渡边淳一
百度百科-柯南·道尔
百度百科-布尔加科夫
百度百科-约翰·济慈
鲁迅、郁达夫、郭沫若、契柯夫
弃医从文的名人有:
1、郭沫若
郭沫若也曾留学日本,并获医学学士学位,后来,由于青年时期患肠伤寒而造成两耳重听所带来的生理上的限制,更由于“五四”运动给整个中华民族所带来的觉醒,促使他下定决心决心弃医从文。
2、渡边淳一
1933年出生于日本北海道,札幌医科大学毕业,医学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整形外科讲师,后弃医从文,著作有《失乐园》。
3、柯南·道尔
福尔摩斯之父——柯南·道尔毕业于爱丁堡医科大学,由于对医务并不热衷,于1891年弃医从文,专门从事侦探小说写作,并成功塑造了福尔摩斯这一家喻户晓的人物。
4、布尔加科夫
苏联俄罗斯作家。1916年基辅大学医疗系毕业后被派往农村医院,后转至县城,在维亚济马市迎接了十月革命。
1918年回基辅开业行医,1920年弃医从文,开始写作生涯,著作有长篇小说《大师和玛格丽特》(1966)。直到逝世,其他著作有剧本《莫里哀》(1936)、传记体小说《莫里哀》(1962)等。
5、约翰·济慈
英国19世纪初著名诗人。他曾习医,后因热爱文学而放弃行医。他只活了26 岁,因患肺病而病逝于罗马。他比较著名的诗,包括《夜莺颂》、《希腊 古瓮颂》《无情的妖女》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郭沫若
百度百科-渡边淳一
百度百科-柯南·道尔
百度百科-布尔加科夫
百度百科-约翰·济慈
1.鲁迅。
毕业于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师从藤野先生,为此他还专门写了一篇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来怀念恩师。
鲁迅因课间观“日俄战争教育片”,深受刺激,决定弃医从文。文章的原话是这样写的: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2. 孙中山
中华民国国父,先生曾就读香港西医书院,是名肄业生,后弃医投身革命,成立中国同盟会,领导发动辛亥革命,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开创中华民国,为了改造中国耗尽毕生的精力。
3. 余华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获得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代表作有《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十八岁出门远行》等。他父亲曾是一名外科医生,也是一名防疫站医生。受他父亲影响,余华中学毕业后,曾当过牙医,人送外号“余拔牙”,五年后弃医从文,先后进县文化馆和嘉兴文联,2008年创作《兄弟》。
4. 罗大佑
华语流行乐教父,出生于医生世家,毕业于台北中华医学院,而且曾在台北一家医院执业,放射科医生。但最终因对音乐的热爱难以割舍,辞职成为职业音乐人。创作出《童年》、《光阴的故事》、《你的样子》《恋曲 1990》、《亚细亚的孤儿》、《东方之珠》、《明天会更好》等脍炙人口的歌曲,每首歌都是经典。
5. 窦唯
音乐家,歌手,作曲家,音乐制作人。曾在 1985 年进入职高,学的是精神病护理专业。所以你在窦唯的不少音乐里能感到医院的神秘气氛也不奇怪了。
6. 冯唐
有着多重身份的冯唐,一个重要身份是当代作家。代表作《万物生长》、《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不二》。冯唐原名张海鹏,是个不折不扣的医学博士。就读于协和医科大学,获临床医学博士,妇科肿瘤专业。
7. 毕淑敏
出生于1952 年,当代作家。曾担任内科主治医师、卫生所所长,从事医学工作 20 年。46 岁的时候攻读心理学博士未能毕业,后考取注册心理咨询师。看了她的经历感觉真是很了不起,因为这么长的从业经历,毕淑敏的作品很多都与医生这个职业有关,代表作品《红处方》。
8. 池莉
弃医从文的女作家中,较为人熟悉的另一位,是池莉。池莉于1957年生于湖北 ,1974 年高中毕业,为下放知青,1976 年就读于冶金医学院(现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1979年毕业后在武钢职业卫生防预站工作三年,担任流行病医生。初出茅庐之作《烦恼人生》就是基于在武钢当医生时的感受。代表作有《生活秀》、《怀念声名狼藉的日子》等。话说,《生活秀》还曾被拍成电影电视剧,一度火的不得了。
9. 张洪量
台湾歌手、音乐家、词曲创作人、牙科种稙牙专科医师、历史学社会人类学作家、未来趋势思想家、电影导演。出生于台湾新竹,幼年曾定居苗栗。毕业于台北医学院牙医学系(现称台北医学大学),以及纽约大学电影学系电影制作硕士,主修导演。
10. 邰正宵
1966年出生于香港,祖籍安徽当涂(今属马鞍山)人。毕业于台湾高雄医学院医学技术系,中国香港男歌手。1988年参加校园民歌比赛获奖,因而进入歌坛成为歌手。1994年起相继以《九百九十九朵玫瑰》、《千纸鹤》、《一千零一夜》一曲曲令人心动的情歌走红于歌坛,被誉为情歌王子、玫瑰王子。
11. 费翔
1978年从台北士林美国学校毕业,以优异成绩考入美国斯坦福大学,开始念医科。一年后改学戏剧,后考入纽约专攻舞台表演的史丹佛大学戏剧系求学。1987年费翔在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以《故乡的云》、《冬天里的一把火》而一唱成名。
还有杨千嬅、许嵩、费孝通、郁达夫、冰心、郭沫若;国外的名人还有渡边淳一,美籍阿富汗裔作家胡赛尼、奥委会主席罗格,英国作家毛姆,俄国作家契诃夫,英国作家柯南道尔等,他们都有过学医经历。
扩展资料: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弃医从文的名人有鲁迅、孙中山、郭沫若等。
基本简介:
1、鲁迅弃医从文
1906年,留学日本的鲁迅观看幻灯片:一个中国人给俄军做侦探被日军捕获,正被砍头,一群虽强壮但麻木不仁的中国人正津津有味地围观。日本学生拍手欢呼万岁,声震屋瓦,深深刺痛了鲁迅,他于是愤然离开。在《呐喊・自序》里,鲁迅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鲁迅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要改变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悲剧命运,首要的是改变所有中国人的精神和国民性,而善于改变中国人的精神的,则首先是文学和艺术。于是鲁迅弃医从文,
2、孙中山弃医从文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小小的日本,竟打败了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堂堂中国。清政府被迫签订了空前苛刻的“中日马关条约”,中国不仅要付出巨额赔款,还要割让大片领土。这一切都深深地刺痛了孙中山。他下定决心,放弃行医,做一个职业革命家,把自己的一生贡献给救国救民的大业。
3、郭沫若弃医从文
1914年春,郭沫若离开四川,来到日本开始了他的10年留学生涯。最初,他认为学医可以报效祖国,也可以为人治病,功德无量。因此决定报考医学。
当时报考的有近千人,仅仅录取40名。在录取名单上,郭沫若排名第七位。出人意料的是,在他大学毕业的时候,他已经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又因为他少年时期发烧引起的重听后遗症,不利于行医,于是他毅然地放弃了医生的职业,全身心地投身到文学创作中。
鲁迅,郁达夫,契柯夫,冰心,郭沫若等
弃医从文的名人,最著名的就是鲁迅他在日本学医的时候看到了中国的落后,果断的弃医从文治愈,还有没有别的名称这个就要慢慢查询了
你是否需要了解?
中国哪四大名人弃医从文(政)?
细数那些「弃医从文」的青年才俊 最近风风雨雨的事情发生好多,好多医生朋友的朋友圈,都开始说,人心学医转行的名人有很多。国父孙中山弃医从政、鲁迅先生弃医从文这些典故想必大家都知道。今天说说当代中国文艺和文化圈有学医背景的名人。罗大佑 有着「华语流行乐教父」的罗大佑出生于医生世家。他毕业于...
鲁迅弃医从文的故事60字?
鲁迅弃医从文的故事60字,如下:鲁迅在日本时有次看见日本枪毙中国人,围观的中国人麻木不仁,使鲁迅认识到要想改变国人的麻木,唤醒国人,医术是不行的,从而弃医从文。
放弃成功的名人事例
有时候,执着是一种负担,放弃是一种解脱。以下是我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放弃成功的名人事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放弃成功的名人事例篇1:鲁迅弃医从文的故事 在中国被称为“东亚病夫”的黑暗年代,鲁迅抱着医学救国的热情东渡日本留学。当他从电影中看到中国人被日寇砍头示众、周围却挤满了...
有什么关于坚持的名人故事呢?
1、鲁迅弃医从文。鲁迅原抱着医学救国的初衷东渡日本学医的。当他从日本人放的电影中,看到中国人被日军砍头示众,周围却挤满了麻木不佳的同胞看热闹,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觉得:“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健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或看客,病死多少也不必以为不幸的。”他认为,能改变人的精神...
有关有志者事竟成的名人事例
1、鲁迅弃医从文 青年时期鲁迅,曾到日本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医,希望以医救国。学校放灯片。有时穿插放映一些时事幻灯片。有一次放映有关日俄战争的纪录片,画面上出现很多中国人围观一个被说成是俄国间谍的中国人,这个人将砍头示众,周围人在看热闹,画面上观众体格强壮而精神麻木。鲁迅深受刺激,心情...
不走寻常路近代事例有什么,(名人的)
1、鲁迅弃医从文 早年学医是为了想单纯地通过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从而使自己的祖国强大起来,摆脱被奴役的命运,后来,鲁迅先生发现一个国家想要强大起来,就必须要有一定的思想觉悟。否则就算再强壮,也只有落得像牛一样被奴役的悲惨命运,所以,鲁迅先生才弃医从文,为的就是从思想上解放中国人名,自由...
鲁迅弃医从文的故事
鲁迅在日本学医期间,一次课堂放映的影片中,一个被误认为俄国侦探的中国人即将被处决,围观的中国人竟无动于衷,面露麻木。这触动了鲁迅,他身边的一位日本同学评论说,这样的国民精神状态预示着中国的未来。鲁迅因此深刻认识到,仅仅通过医学治疗无法改变中国人的精神麻木,中国更需要的是精神层面的觉醒...
鲁迅曾弃医从文,还有哪些名人曾有像他一样的转变?
鲁迅曾毅然决定弃医从文,这一选择不仅影响了他个人的命运,也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在日本留学期间,目睹了同胞们因病痛而遭受的苦难,心中萌生了通过文学唤醒民众意识的想法。与鲁迅相似,孙中山也曾有过弃医从政的经历。1892年,孙中山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成为一名外科医生。然而,他很快...
鲁迅弃医从文概括50字
有责任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变革。总之,鲁迅弃医从文是他个人生涯的重要转折点,也是他为社会进步和民族振兴所作出的重要贡献。他认识到医学的局限性,并决定利用文学的力量来唤醒国人的意识,推动社会的变革。这一决定彰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和对文学的坚定信念。
鲁迅弃医从文概括50字
鲁迅早年学医是为了想单纯地通过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从而使自己的祖国强大起来,摆脱被奴役的命运。后来,鲁迅先生发现一个国家想要强大起来,就必须要有一定的思想觉悟,否则就算再强壮,也只有落得像牛一样被奴役的悲惨命运,所以,鲁迅先生才弃医从文,为的就是从思想上解放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