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疫情曾经发生在什么时候 人类历史上出现过什么超大型传染病,当时的情况如何?
地震破坏的轻重程度用烈度来表示,而地震能量的大小则根据地震仪观测记录的地震波的强弱程度来计算,计算出来的结果就是震级。
1960年5月21日(星期六)早晨6点多钟,南美洲智利阿劳科半岛南端太平洋深海沟,突然发生一次7.9级强烈破坏性地震,居民们刚起床不久就被震得昏头转向,房倒屋塌,死伤甚众,幸存者慌忙逃离残破的房舍,半小时后又发生一次同样强烈的地震。第二天是个灾难更为深重的星期天,快到下午3点又发生一次更大的地震,11分钟后使地球发抖的特大地震惊天动地地发生了。智利从南到北600公里海岸的城镇变成废墟,沿海土地下沉一两米,地下沙水冒出地面淹没大片土地,再加上接踵而来的暴雨造成的河水泛滥、平静了五十多年的普惠火山持续几个星期的喷发、大海啸的反复洗劫和不断发生的强烈余震,使智利人民和太平洋沿岸各国人民陷于严重的震灾和水患之中。一个月内共发生225次强烈地震,其中10次超过7级,3次超过8级,最大一次地震达到9.5级,这是世界上震级最高、强烈地震次数最多的大地震群。
震级是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一个科学标度。1935年,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首先创立震级概念和测定方法,他使用伍德—安德生式扭力摆地震仪,观测美国加州南部1000公里范围内的地震。这种地震仪可以把地震波的振动放大2800倍。在距离震中100公里的地方,当地震仪记录下来的地震波水平平均振幅为1微米(即0.001毫米)时,里克特规定这样大小的地震为零级地震;以它为标准推算比它大或比它小的其他地震的震级,称为里氏震级。因为里克特观测到的地震波是在地球内部向四面八方传播的地震纵波和横波(统称为地震体波),用它们测定的震级就叫做里氏体波震级,用英文字母ML表示。
1945年,美国地震学家古登堡在观测1000公里范围以外的远地震时,发现地震波中振动周期20秒左右沿地表层传播(不通过地球内部)的地震面波最强烈。后来对于1000公里以外地震的震级就用地震面波来测定,因为其基本原理和方法仍然是里克特创立的,所以这样测定的震级称为里氏面波震级,用英文字母MS来表示。
观测分析和理论研究证明,震级与地震波类型、地震台地基条件、震源情况、地震波传向地震台的方位、地震波传播途中遇到的地质构造情况、地震台使用的地震仪类型及性能等因素密切相关。每次地震只应该有一个震级数值,但由于各地的上述具体情况不同,国内外各地地震台测定的同一次地震震级数值就有差异。例如,1976年7月28日河北省唐山大地震,美国地震报告定为7.9级,美国地质调查所测定为8.2级,美国帕斯登纳地震台测定为7.6级,美国帕默地震台测定为8.2级,美国檀香山地震台测定为8.0级,美国夏威夷地震台测定为8.1级,日本地震报告定为8.0级,日本长野地震台测定为7.5级,瑞典乌普萨拉地震台测定为8.1级,日本气象厅测定为7.5~8.2级,原香港英国皇家地震台测定为8.0~8.2级,原苏联莫斯科地震台测定为7.7级等等,最大相差0.7级。由于唐山大地震很大,我国地震台使用的微震仪记录全部超出限度,不能用来测定震级,只能使用少数强震仪的记录来测定,西安地震台测定为7.8级,兰州地震台测定为7.7级,成都地震台测定为7.9级,渡口地震台测定为7.6级,最大相差仅0.3级。根据以上各地震台测定结果的平均数值,唐山大地震的震级即定为7.8级,这与用其他方法估算的结果基本相同。
各种震级可以通化为一个基本的物理量——地震波能量E。1956年,古登堡给出里氏震级与地震波能量的关系,各级地震的地震波能量大致是:
震级相差1级,地震波能量相差31~32倍。最小的-7.9级地震与迄今观测到的最大的9.5级地震,地震波能量相差100多亿亿亿倍。全世界每年地震波释放出来的总能量平均为约1018焦耳。1960年智利特大地震群的地震波能量超过1019焦耳,超过全世界年平均释放的地震波能量的数十倍,相当于1945年美国投向日本广岛原子弹威力的5000万倍,足以影响地球自转速率、地极运动,激发地球的自由振荡,所以地震那几天,整个地球颤抖不已,太平洋的海水振荡了一个星期之久,如此巨大的地震波能量,实际上还不到地震释放总能量的1%。在震源处,绝大部分地震能量主要以热能、机械能、化学能、电磁波能、位能、势能等多种形式释放转换掉,但这些能量至今还无法直接测定。
一、像羊群一样地死亡着 雅典大瘟疫
“人们像羊群一样地死亡着。病人裸着身体在街上游荡,寻找水喝直到倒地而死。由于吃了躺得到处都是的人尸,狗、乌鸦和大雕也死于此病。存活下来的人不是没了指头、脚趾、眼睛,就是丧失了记忆。”公元前430年的一天,希腊史学家修昔底德如此记录了这场席卷整个雅典的瘟疫。
这场瘟疫是人类历史上记载较详尽的最早的一次重大疾病,直接导致了近1/4的居民死亡。
二、多种瘟疫集体爆发 安东尼瘟疫
公元2世纪中期,伤寒、天花、麻疹以及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等多种瘟疫,一起袭击了安东尼统治下的罗马帝国。罗马史学家迪奥卡称,当时罗马一天就有2000人染病而死,相当于被传染人数的1/4。最后,整场瘟疫导致罗马本土1/3人口死亡,总死亡人数估计高达500万。
三、世界第一次大规模鼠疫 查士丁尼瘟疫
世界第一次大规模鼠疫,开始于公元541年,最初是先在东罗马帝国属地的埃及爆发,接着迅速传播到了首都君士坦丁堡及其他地区。君士坦丁堡40%的城市居民在此次瘟疫中死亡。大量尸体不论男女、长幼和贵贱,覆压了近百层,埋葬在一起。这场鼠疫继续肆虐了半个世纪,1/4的东罗马帝国人口死于鼠疫。
四、肆虐三百年,死亡近两亿 欧洲黑死病
“黑死病”于1347年在西西里群岛爆发后,在3年内横扫欧洲,并在20年间导致2500万欧洲人死亡。患者没有任何治愈的可能,皮肤出现许多黑斑,死亡过程极其痛苦,故称为“黑死病”。
此病在随后300年间多次在欧洲卷土重来,后世学者估计,共有多达2亿人死于这场瘟疫。
五、人类史上最大的种族杀 灭绝印第安人的天花
被史学家甚至称为“人类史上最大的种族屠杀”事件不是靠枪炮实现的,而是天花。15世纪末,欧洲人踏上美洲大陆时,这里居住着2000-3000万原住民,约100年后,原住民人口剩下不到100万人。
研究者指出,欧洲殖民者把天花患者用过的毯子送给了印第安人。随后,瘟疫肆虐,由欧洲传来的腮腺炎、麻疹、霍乱、淋病和黄热病等病也接踵而至。
18世纪70年代,英国医生爱德华·琴纳发现了牛痘,人类终于能够抵御天花病毒。
六、惟一强制免疫的疾病 肆虐两个世纪的黄热病
1648年,墨西哥的Yucatan半岛首次爆发大规模黄热病。此后的两个世纪里,黄热病在美洲、非洲及少数欧洲国家流行,故又称为“美洲瘟疫”。此病传播媒介为伊蚊,是出血症的重要起因。
黄热病目前是世界卫生组织惟一强制免疫的疾病。(进入一感染国,或从感染国出境去一非感染国时,必须出示黄热病免疫接种证书。)
七、无法估量的损失 霍乱横行的19世纪
霍乱共有7次世界性大流行的记录。第一次始于1817年,随后的5次爆发,均发生在19世纪,故被称为“最令人害怕、最引人注目的19世纪世界病”。
霍乱导致的死亡人数无法估量,仅仅印度,在100年间就死亡3800万人,欧洲则仅在1831年里就死亡90万人。
英国医生约翰·斯诺在1832年英国霍乱平息之后,追查到了伦敦霍乱爆发的根源——一台已经被污水污染的水泵,由此证实了水源为霍乱途径之一。
八、20世纪人类的噩梦 西班牙大流感
由禽流感病毒变异引起的“西班牙大流感”,是20世纪人类的噩梦。1918年3月,“西班牙大流感”首先爆发于美国堪萨斯州的芬森军营,在一年之内席卷全球,患病人数超过5亿,死亡人数近4000万,相当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的4倍。
九、战争的帮凶 俄国斑疹伤寒
1917年10月俄国“十月革命”前后,俄国斑疹伤寒严重流行,约300万人死亡。斑疹伤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虱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军每况愈下,军纪松懈,而疏于驱除虱子,最后导致东战线上发生大规模斑疹伤寒的流行。蔓延到俄国境内,适逢俄国因革命而动荡不堪,瘟疫迅速传开。
十、仍在肆虐的瘟疫 疟疾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殖民非洲、亚洲等地的欧洲部队发生了疟疾大流行,特别是在东非的英军,感染疟疾丧生者达10万以上。
现在,疟疾已成为全球最普遍、最严重的热带疾病之一,每年全球约有3亿宗病例发生,导致超过100万人死亡。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研制出疟疾疫苗被认为是“不切实际的”,但2006年,Joe Cohen发明了首个有效的疟疾疫苗。
世界上最大的疫情曾经发生1918年。
1918年3月4日一处位于美国堪萨斯州的军营发生流感,接着中国、西班牙、英国都发生了流感。当时的症状只有头痛、高烧、肌肉酸痛和食欲不振而已。
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是人类历史上最致命的传染病,在1918~1919年曾经造成全世界约10亿人感染,2千5百万到4千万人死亡(当时世界人口约17亿人);其全球平均致死率约为2.5%-5%,和一般流感的0.1%比较起来较为致命。
扩展资料:
流行的范围和影响:
此流感蔓延全球,从阿拉斯加的爱斯基摩部落到太平洋中央的萨摩亚岛,无一幸免;许多爱斯基摩部落是一村一村的死绝,在萨摩亚死亡率更高达25%。亚马逊河口的马拉若岛是当时世界上唯一没有感染报告的人类聚集地。
这一波的大流感也传入台湾,在当时造成约4万余人的死亡。第一波流感于1918年6月初在基隆开始出现,然后蔓延全岛,至9月下旬消失,没有特别显著的死亡率。10月下旬,第二波流感又开始从基隆出现,并借由海运传入花莲港和澎湖,至12月中旬结束,造成约77万人感染,25,394人死亡。
1919年12月,第三波流感又从基隆开始出现,1920年2月底结束,造成约14余万人感染,19,244人死亡。日本人社群最先爆发疫情,再传给台湾人;先在城镇发生,再往乡村扩散。
当时台湾医疗资源缺乏,在台湾367万人中,只有732名受过4年医学教育的西医师。日本人患者受到较好的医疗照顾,因此死亡率较低,死亡率为1.1%;台湾汉人为3.3%、台湾原住民则为3.5%。
麻萨诸塞州的 Emery Hill,放尸体的帐篷,1919年5月29日西班牙流感夺去2千5百万到4千万(一说7千万或一亿)条生命,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还多,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提早结束的原因之一,因为各国都已经没有额外的兵力作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
在国外损失严重的是中世纪的黑死病,而在中国影响巨大的则是东汉末年的伤寒瘟疫。根据历史的记载,中国历史上较大规模的瘟疫有700多次。许多种类的瘟疫,如天花、鼠疫、霍乱、斑疹伤寒等传染病、流行病都曾袭击过这片土地。不过古人限于对疾病的认识水平,常把这类瘟疫通称为“疫”或“疫疠”。而出现于东汉末年的瘟疫来势凶猛,为祸剧烈,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三国家时期著名政治家兼诗人曹操曾伤感地写到:铠甲生虮虱,百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诗中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当时的惨景。东汉末年的大瘟疫,当时人们统称“伤寒”。据有关史料记载,这种疾病的主要症状为:由动物(马、牛、羊等)作为病毒宿主传播、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发病急、来势猛、死亡率很高;患者常常会因高热而气喘,最后导致死亡;有些患者身上还出现血斑淤块,望之生畏。
面对可怕瘟疫,绝望的人们只能束手待毙。后世历史学家经统计,公元119年-217年这近100年间,曾发生几十次大瘟疫。而东汉末年这场大瘟疫连绵数十年不断,死亡人数根本无从统计。在瘟疫流行期间,家破人亡,十室九空,十分悲惨。曾经繁华的中原地区,一度凋敝。著名诗人曹植《说疫气》称当时的惨状“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
当时著名医家张仲景亲历了这场大瘟疫,他在著《伤寒论》时回忆道:他的家族人口多达200余人,但在不到10年的瘟疫行期间,竟有2/3的人口死去,而死于伤寒的有七成之多。东汉王朝的首都洛阳,有一半人的生命被瘟疫无情夺走。
文学上,著名的“建安七子”,在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中原地区大瘟疫中,竟有四人染病而死,他们是徐干、陈琳、应玚、刘桢,死时都很年轻。以至于曹丕后来沉痛地回忆说:“一时俱逝,痛可言邪!……零落略尽,言之伤心。”
根据古代较为权威的官方记载,瘟疫爆发前的汉桓帝永寿年(公元157年),全国人口为5650万,而在经历了持续的大规模的瘟疫后,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全国人口仅存1600余万,百余年间全国人口锐减了3/4。瘟疫最严重的中原地区,到三国末,其人口仅为汉代的1/10。可见瘟疫所带来的损失触目惊心。自然,这其间也与当时战争频繁有关,但显然死于瘟疫的人远在战争之上。
晋代历史学家裴松之曾指出:这场瘟疫“自中原酷乱,至于建安、数十年生民殆尽。比至小康,皆百死之余耳”。晋咸宁元年(公元275年十二月)洛阳发生的瘟疫也造成人口大量锐减。据《晋书》的记载:“是月大疫,洛阳死者大半。”瘟疫之酷于战争,以见一斑。
东汉末年这场灾难空前的大瘟疫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是改变了人们的信仰。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与死亡,人们的忧惧心理陡然而生。如建安七子中的王桀在《七哀》诗中写道:“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就连大英雄曹操也发生“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慨叹。两汉时期,人们谈论的主题是经学和政治伦理,但在魏晋时代,人们更关注个人生命存在的意义,所以文学作品中充满慨叹人生苦短、生死无常的空旷、悲怆、虚玄的气氛。束手无策的人们转而求助于神怪仙人,这又导致了宗教的极度盛行。
其次是引发了一系列社会动乱。公元184年,张角等三兄弟趁民间大疫流行,揭竿而起。他以咒符水为民众疗疾,博得民众拥戴,十余年间,徒众达数十万,这就是著名的“黄巾起义”。黄巾起义后37年,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
再次是影响了局部战争的进程。据文献记载,整个三国时期,发生瘟疫次数多达22次。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著名的赤壁之战。曹操统帅的20多万大军,在作战过程中,由于突遭瘟疫,战斗力急剧下降。《三国志》记载:“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假如曹操军队没有瘟疫的影响,三国时期的历史或许会改写。
468年,中国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及安徽发生疫病,14—15万人死亡。
747—749年,君士坦丁堡瘟疫使该城瘫痪,瘟疫蔓延到卡拉布里亚、希腊和西西里,死亡20万人。
1097年9—12月,巴勒斯坦和埃及在第一次十字军远征时发生瘟疫和饥荒,死亡10万人。
1348—1666年,在欧洲一直被称为“黑死病”的淋巴腺鼠疫造成2500万人死亡,是历史上最大的灾难之一。
1358年,山西及河北发生疫病,死亡人数超过20万。
1520年,墨西哥因西班牙人进入发生天花,300余万人死亡,此后50年,墨西哥因天花又丧失了近2000万人。
1530年,土耳其发生严重斑疹伤寒传染病,死亡10万人。
1544年,匈牙利布达佩斯斑疹伤寒流行造成围攻该城的霍阿奇姆帝国军队死亡3万人。
1545年,古巴发生斑疹伤寒传染病,死亡25万人。
1560年,巴西发生天花流行病,死亡数百万人。
1575—1577年,在当时的新大陆墨西哥高原发生斑疹伤寒大流行,死亡约200万人。
1600年,俄国发生饥荒和瘟疫,死亡50万人,另外在利沃尼亚还有3万人死亡。
1603—1604年,英格兰发生瘟疫,仅伦敦就死亡5万人。
1611年,君士坦丁堡大遭鼠疫之害,死亡20万人。
1630年,意大利文斯发生瘟疫,并向北蔓延到蒂罗尔,死亡50万人。
1664年,伦敦大瘟疫,为制止烧三天大火净化空气,延续到1666年9月,死亡10万人。
1672年,意大利那不勒斯发生淋巴腺鼠疫,死亡40万人;法国里昂6万人死亡。
1711年,奥地利和德国流行淋巴腺鼠疫,死亡50万人。
1760年,叙利亚发生历史上最严重的瘟疫,阿贝马里蒂有记载的死亡人数就达10万。
1772—1855年,中国云南省有31个县、市流行鼠疫,25.3万人死于该病。
1792年,埃及发生瘟疫,死亡80万人。
1799年,非洲因瘟疫流行死亡30万人。
1826—1837年,欧洲发生霍乱传染病,仅1831年就死亡90万人,共死亡数百万人。
1840—1862年,世界霍乱流行,持续20余年,死亡数百万人。
1847—1948年,伦敦流行性感冒死亡1.5万人;1851—1855年,肺结核流行,一年内5万人,共死亡25万人。
1856—1900年,中国云南全省有86个县流行鼠疫,共计死亡73万多人。
1863-1875年,霍乱流行10年之久,1866年东欧就死亡30多万人,死亡人口超过千万。
1884—1953年,中国福建57个县、市中有71万多人死于鼠疫。
1887—1919年,中国内蒙东部52万人死于鼠疫。
1889—1890年,世界发生流行性感冒,波及全球人口的40%,死亡千百万人。
1892—1899年,1923—1925年,第六次世界霍乱大流行,死亡千百万人。
1903年1—8月,印度广大地区发生瘟疫,死亡60万人,其中旁遮普邦死亡13万人。1904—1905年,孟买及西北部各省和旁遮普邦发生瘟疫,平均每周死亡1.8万人,有几周超过4万人,计死亡100万人。1906—1907年,印度瘟疫继续流行,死亡167.27万人。
1908年,印度持续长时间的瘟疫开始趋于平息,死亡14.87万人。
1910—1913年,中国和印度发生淋巴腺鼠疫,流行期间,死亡数百万人。
1914—1924年,俄国因饥荒和流行性感冒,死亡2000万人。
1915年,塞尔维亚流行斑疹伤寒,半年就死亡15万人。
1917年10月革命前后,俄国斑疹伤寒严重流行,约300万人死亡。,
1917—1919年,流感印度1300万、美洲50多万和非欧无数人的生命,计死亡2500万人。
1921年印度霍乱流行,造成50万人死亡。同期发生淋巴腺鼠疫,造成数百万人死亡。
1924年,印度再次发生霍乱,死30万人。
1926—1930年,印度天花造成惊人的疾病灾害,死亡50万人。
1918年10月31日,日美国和国外的公共卫生官员估计,正向全球蔓延的流感会夺走2000万或更多人的性命。流感病菌首先出现在西班牙,迅速传染于欧洲部队和美军之中,并且严重危及着体质虚弱的民众。瘟疫从欧洲迅速传到亚洲,估计仅中国就有数百万人被夺去生命。
1580年,人类首次对流感的暴发有了详尽记载,此后比较著名的流感有以下几次:
1918年—1919,西班牙流感(病毒类型H1N1)。这次流感与以往不同,除了老人和儿童,20岁到40岁的青壮年也被列入易感行列。
1957年—1958年,亚洲流感(病毒类型H2N2)。1957年2月22日,在中国贵州首次发生,三四月间席卷全国,之后波及多个国家,全球至少100万人死亡。
1968年—1969年,香港流感(病毒类型H3N2)。1968年7月,香港突发流感,发病人数多达50万,至少波及世界55个国家和地区,造成全球150万~200万人死亡。
1977年—1978年,俄罗斯流感(病毒类型H1N1)。1977年11月至1978年1月在前苏联流行。引发此次流感的病毒为1950年病毒株的变异体,在该病毒株流行期生活过的人具有一定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所以,尽管此次流感暴发,但成年人均为轻微感染,而在校青少年发病率很高。
影响较大的疫情有好多次
黑死病
黑死病(Black Death或Black Plague医学称之bubonic Plague)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瘟疫之一。起源于亚洲西南部,约在1340年代散布到欧洲,而“黑死病”之名是当时欧洲的称呼。这场瘟疫在全世界造成了大约7500万人死亡,其中2500万为欧洲人。根据估计,中世纪欧洲约有三分之一的人死于黑死病。
http://baike.baidu.com/view/70725.htm
1918大流感
在1918年横扫世界的大流感中,大约有 5000万—1亿人丧生。这个数字远高于历年来命丧艾滋病的人数总和,但这场被称为“全球性世纪瘟疫”的大流感也带来了美国医学研究、人才培养乃至整个自然科学研究领域的巨大变革。
http://baike.baidu.com/view/2340628.htm
黑死病(Black Death或Black Plague医学称之bubonic Plague)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瘟疫之一。起源于亚洲西南部,约在1340年代散布到欧洲,而“黑死病”之名是当时欧洲的称呼。这场瘟疫在全世界造成了大约7500万人死亡,其中2500万为欧洲人。根据估计,中世纪欧洲约有三分之一的人死于黑死病
你是否需要了解?
介绍一下历史上曾发生的严重瘟疫?
介绍一下历史上曾发生的严重瘟疫? 中国或者外国都行,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发生过严重的传染病流行?像是欧洲的鼠疫那样的事情,我需要这方面的详细史料。或者你看过这方面的文章,推荐一下也行。... 中国或者外国都行,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发生过严重的传染病流行?像是欧洲的鼠疫那样的事情,我需要这方面的详细史料...
世界十大瘟疫一览表
世界十大瘟疫包括雅典鼠疫、古罗马安东尼瘟疫、查士丁尼瘟疫、黑死病、美洲大瘟疫、米兰大瘟疫、伦敦大瘟疫、马赛大瘟疫、西班牙流感和新冠疫情等 其中,雅典鼠疫发生在公元前430年至前427年,导致近半人口死亡,整个雅典几乎被摧毁。黑死病则是在14世纪欧洲爆发,造成约2500万人丧生,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致命...
新冠之前的两次疫情是什么
新冠疫情之前在我国境内发生了两次疫情是:2003年的非典疫情,后来流感疫情。
90年到22年都有哪些疫情
3. 1926年至1931年,乌干达地区经历了鼠疫的大流行,死亡率高达90%。4. 1989年,中国西藏江达县爆发了20世纪下半叶最严重的肠炭疽疫情。5. 2003年,非典型肺炎(SARS)疫情爆发。2002年11月,广东省佛山市出现了世界上首例SARS病例,随后疫情迅速蔓延。6.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
疫情最为严重的情况出现在哪一年
新冠疫情在不同地区严重程度的高峰期有所不同,但就全球范围而言,2020 - 2022年期间疫情形势都极为严峻。2020年:年初疫情在全球迅速扩散,许多国家和地区面临医疗资源紧张、感染人数急剧上升的局面,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肺炎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21年:变异毒株不断出现,如德尔塔毒株...
世界历史上几大瘟疫的病原体是什么?
而今日重提防治结核病,是因为最新资料表明,全世界结核病人死亡人数已由1990年的250万增至2000年的350万。75%的结核病死亡发生在最具生产力的年龄组(15至45岁),全球已有20亿人受到结核病感染,每年感染率为1%,即每年有约6500万人受到结核病感染。第三次鼠疫 第三次鼠疫大流行始于19世纪末(1894年)...
历史瘟疫一般多久才会消失?
病毒大多不会消失,一直伴人类常在,甚至人类灭绝了都会在。了解下印第安人濒临灭绝原因,不仅仅是遭到欧洲入侵人的屠杀,更因为欧洲人带来了病毒,而原地土著居民没有各种病毒的抗体,大量死灭就发生了。2、人类伤亡最大的疫情是战争 3、麻风病,应该是有几千年了,发病时间不详,在上世纪80年代基本上...
埃博拉病毒致死人数
埃博拉(Ebola virus)是人类历史上致死率最高的病毒,死亡率在50%至90%之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病毒之一,即“第四级病毒”。埃博拉病毒可引起急性严重疾病,若不加治疗往往会致命。埃博拉病毒病是在1976年同时爆发的两起疫情中首次出现的,一起在现在的南苏丹恩扎拉,另一起在...
全球一共发生过四次大流行病,都是怎样的?
旅行禁令席卷全球,英国预计将进入疫情“延迟”阶段。世卫组织总干事特德罗斯·阿丹诺姆·格布雷耶苏斯(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博士指出,不采取行动和全球感染率增长了三倍是将病毒升级为大流行病的原因。但是,这意味着什么?它以前多久发生一次?历史上最严重的四次大流行...
世界上死人最多的病毒
东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西元二一七年)一场瘟疫横扫中国,那时文坛「建安七子」中的徐干、陈琳、应瑒、刘桢、王粲都在同一年死于瘟疫。其实除了中国,外国历史上也有许多至今仍令人触目惊心的瘟疫发生,其中破坏性最大的要属鼠疫的世界性大流行。可怕的黑死病 历史上首次鼠疫大流行发生於西元六世纪,起源於中东,流行中心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