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胸开阔的故事3个 心胸宽广的事例或故事有哪些?
这是一个母亲教育孩子的故事,虽然故事的主人公是外国人,但它告诉人们的道理却是相同的,那就是: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心里有他人的人。
鲍勃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在其学校生活的每个阶段,他都是深受其他学生拥戴的学生领袖。但在他身上却丝毫不见一些“佼佼者”身上常见的清高、孤傲、盛气凌人,相反,他为人谦和,从内心深处尊重欣赏他身边的每一个人。一天晚上,他邀请几个朋友到他的房间里吃晚餐。在吃饭过程中,一个朋友发现了他桌子上的一个座右铭。座右铭只有三个字:我第三。这三个字被镶嵌在一个精致的框架里,朋友们觉得很奇怪,便缠着鲍勃问个不停。鲍勃无奈,只好给大家解释起来:在我离开家的前一天晚上,妈妈给了我这个精美的框架,并嘱咐我一定要将它放在我每天都能看到的地方。我希望我能永远记住这句话,记住妈妈对这句话的解释。“我的儿子”,妈妈告诉我,“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上帝第一,别人第二,你永远只是第三。”
由于宗教与信仰的不同,鲍勃的妈妈让儿子记住上帝第一,别人第二,而你自己只是第三。引申这种含义,我们应该以这样的方式来告诫孩子:祖国第一,别人第二,而我们自己只是第三。
当今的独生子女在每一个家庭里大都享有无尚的“特权”,有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三对夫妻的精心照顾,大家都围绕着这个中心转,所以大多数的独生子女大都以自我为中心,很少去想他人、考虑自己之外的事情。当这一代孩子成人走向社会之后,又有多少人能够以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智来溶入社会、建设国家呢?!我始终不能相信:一个心里没有他人的人会有国家、会有他人?一个不能扫自己屋的人何以能扫天下、服务社会、贡献国家?鲍勃母亲尚且能如此教育自己的儿子,我们何尝不能呢?!
让我们的孩子心里都有祖国、有他人,装下除了自己以外的更多的东西,宽阔自己的心胸、完善自己的心智、健全自己的体魄,成为一个利国利民利家利已的人。
心胸宽广:韩信受胯下之辱,韩信未作大将军之前,被县城的一个无赖拦住,要求他从胯下钻过去。韩信居然就钻了过去。后来韩信发达,回到故乡,那个无赖吓得要死。韩信没有报复他,还让他做了军队里的领队。
心胸狭窄: 拿破仑
拿破仑称得上是一位伟人,但是正是因为他心胸狭窄,失去了世界霸主的地位,以失败而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
两个世纪前的某一天,美国发明家富尔顿来到了金碧辉煌的凡尔赛宫,他刚发明了蒸汽机铁甲战船,正兴致勃勃地向拿破仑建议,用之取代当时法国的木制舰船。毫无疑问,蒸汽机铁甲战船比木制战船要先进得多,威力也不可同日而语。眼看拿破仑就要被富尔顿说动,准备采纳富尔顿的建议时,拿破仑脸色陡变,两眼放射出难以抑制的怒火,眼睛直逼向富尔顿。合作告吹了,而莫名其妙的富尔顿也许永远不会知道,他失败的原因完全在于他毫不在意地顺口恭维了拿破仑一句:“伟大的陛下,您将成为世界上真正最高大的人!”在这里,富尔顿想表达的是“高贵”、“崇高”的意思,但他一不留神把法语的“高贵”、“崇高”一词说成了“高大”,恰恰富尔顿自己身材高大,这一下正好击中了拿破仑最自卑、最害怕被别人嘲笑的生理短处——个子很矮。
拿破仑又自卑又嫉恨,他对高个子的富尔顿咆哮道:“滚吧!先生!我不认为你是个骗子,但认为你是十足的蠢货!”这之后,富尔顿的发明专利被英国购买,自此英国凭借强大的海军,确立了世界海上霸主的地位,法国却远远落在了后面。直到上个世纪30年代末,爱因斯坦在建议美国总统罗斯福迅速研制原子弹的信里,才又一次重提旧事:“总统先生,如果1803年拿破仑接受了你们的富尔顿关于建造蒸汽机军舰的建议,今天的世界格局将不会是这样!”
拿破仑仅仅因为容忍不了别人无意间使用的“高大”一词,就拒绝了一项伟大的发明,也失去了一个称霸世界的绝好机会。因为他心胸狭窄,所以他失去了一个时代。
心胸开阔故事三则:
1、唐太宗明主之量
在封建皇帝中,唐太宗的胸怀最宽宏,他不仅能听取各种不同的意见,从善如流,而且鼓励群臣净谏,择其善者而从之。对于反对他的人,甚至是要求他下台让位的人,他也不治他的罪,反而宽恕他。
《资治通鉴·唐纪》记载:齐州人段志冲上奏、要唐太宗让位给太子李治。李治知道了,深感不安,因为怕这件事会牵连自己,便向唐太宗边哭边申明,这件半与自己无关。大臣长孙尤忌等人认为:段志冲这样做是大逆不道,要求唐太宗把他杀了。但是,唐太宗不同意,他认为:如果自己有罪,那就说明段志冲是忠直的;如果自己无罪,那就说明段志冲是狂妄的。这就像一尺的雾遮不了辽阔无涯的天,一寸的云盖不住太阳的光辉一样,这对我有什么损失呢?唐太宗涵养之深,容量之大,可见一斑。
2、韩信受胯下之辱
韩信未作大将军之前,被县城的一个无赖拦住,要求他从胯下钻过去。韩信居然就钻了过去。后来韩信发达,回到故乡,那个无赖吓得要死。韩信没有报复他,还让他做了军队里的领队。
3、张英与六尺墙
张英 ,康熙年间任首辅军机大臣。《桐城县志略》载文说,张英在北京朝廷任职时,张在安徽桐城的家人和邻居因建房占地闹起纠纷,互不相让。
张家人便给当大官的张英写信讲了此事,请他出面干涉。张英看信后,并没有倚仗自己官威欺压邻居,而是回信说:“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家人看完,便主动让出三尺空地。邻居也深受感动,也将墙退回三尺,两家和好如初,这就是“六尺巷”的由来,至今传为美谈。
石勒雅量待下
石勒是十六国时后赵的创建者,他幼时为人佣耕。后来当过农奴、奴隶,因世乱又为穷所迫当强盗,以抢掠起家,发展到拥有一支十万人的军队。他虽然不识文字,但能听读书人的建议。例如,他请张宾作为自己的谋士,对他言听计从,从而使他从只知猛冲猛杀到以智取胜。与此同时,他能稚量待下,故使将士为他效死力而一统北方。石勒建立后赵登上皇帝位后,对昔日的仇敌能宽恕相待。有一次,他回到故乡,与乡亲们对饮欢歌。石勒在家的时候,有位邻居叫李阳,两家为了争夺麻田,经常互相殴打。
现在,石勒当了皇帝,要报复李阳何等容易。然而,石勒不是那种胸襟狭窄的小人,他在席间没见到李阳,便问李阳哪里去了,又说:“争麻斗殴是平民百姓区区小事,我现在崇信于天下,怎么会为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记仇。”便派人去找李阳来。李阳来到后,石勒与他举杯欢饮,抚摸着他的手臂说:“过去,我吃过你的老拳,你也尝过我的毒手,我们是不打不相识,越打越亲密啊。”说罢,又赏赐李阳一间住宅,并封他为参军都尉。
郑鲜之因校正过失而受宠
刘裕是南朝宋国的创建者,刘裕本来就是靠打杀起家的,从没有读过书,当然不涉经史。因此,他当宰相的时候,难免会经常说错话。因碍于他是宰相,所以没有人敢纠正他。但是,郑鲜之对刘裕的谬论却没有放过,往往跟刘裕争得面红耳赤,不肯让步,直到刘裕理屈词穷,承认错处为止。所以,有时刘裕感到很狼狈,脸色都变了,几乎要发作,但始终不便发作出来。他曾经对人说:“我本来是个不学无术的人,言义难免有过失之处,我的部下都不敢提出来指正,只有郑鲜之敢向我提意见,我倒是很感谢他的。”当时,人们称之为“格妄”,也就是因校正过失而受宠的意思。事实上,刘裕一直很敬重郑鲜之的。
例如,刘裕北伐时,任郑鲜之为右长史;郑鲜之的曾祖墓在开封,相去三百里,郑鲜之请求去拜墓,刘裕为保他的安全,派骑兵护送他。以后,刘裕创建宋国称帝,鲜之升任太常,都官尚书。即使这时刘裕贵为皇帝,在他面前,郑鲜之仍言无所隐,而刘裕也仍宠信如昔。如果刘裕的胸襟狭窄,他是不可能这样做的。
今天,我看了一个关于“心胸宽广”的小故事——?以德报怨?,主要讲述梁国的人和楚国的人都在地里种了西瓜,梁国人很勤劳,所以瓜种得很好;楚国人很懒惰,瓜长得又瘦又弱惨不忍睹。楚国人觉得很没面子。
在一天晚上,偷偷把梁国的瓜秧都扯断了。梁国人开始很生气,但是听了宋就的话后,梁国人非但没有以牙还牙,还帮楚国的西瓜浇水,楚国人见了,感到十分惭愧,并向梁国人道歉,从此两国成了友好邻邦。
从这个故事中,我明白了心胸宽广也是一种美德,我们要心胸宽广。有时我们会因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闹得同学之间不开心,比起梁国的人,我们那些事都不算事,要是都能学梁国人一样以德服人,同学之间相处一定可以非常融洽。
司马光《资治通鉴》记载,武则天时代的宰相娄师德以仁厚宽恕、恭勤不怠闻名于世,司马光评价他“宽厚清慎,犯而不校”。凤阁侍郎李昭德骂他是乡巴佬,他笑着说:我不当乡巴佬,谁当乡巴佬呢?当时的名相狄仁杰也瞧不起娄师德,想把他排挤出朝廷,他也不计较。后来武则天告诉狄仁杰:“我之所以了解你,正是娄师德向我推荐的。”狄仁杰听了惭愧不已。
三国时的曹植说:“天称其高者,以无不覆;地称其广者,以无不载;日月称其明者,以无不照;江海称其大者,以无不容。”这是何等恢宏的气度,多么宽广的胸禁!
春秋时期,五霸之首齐桓公曾经与管仲结下一箭之仇,但是他却不计前嫌,既往不咎,拜管仲为相,称他为“仲父”,最终齐桓公靠管仲等人的得力辅佐,完成了称霸天下的大业。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970807.html
再加一句
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心胸开阔的故事
1.司马光《资治通鉴》记载,武则天时代的宰相娄师德以仁厚宽恕、恭勤不怠闻名于世,司马光评价他“宽厚清慎,犯而不校”。凤阁侍郎李昭德骂他是乡巴佬,他笑着说:我不当乡巴佬,谁当乡巴佬呢?当时的名相狄仁杰也瞧不起娄师德,想把他排挤出朝廷,他也不计较。后来武则天告诉狄仁杰:“我之所以了解你,正是娄师德向我推荐的。”狄仁杰听了惭愧不已。
2.三国时的曹植说:“天称其高者,以无不覆;地称其广者,以无不载;日月称其明者,以无不照;江海称其大者,以无不容。”这是何等恢宏的气度,多么宽广的胸禁!
3.春秋时期,五霸之首齐桓公曾经与管仲结下一箭之仇,但是他却不计前嫌,既往不咎,拜管仲为相,称他为“仲父”,最终齐桓公靠管仲等人的得力辅佐,完成了称霸天下的大业。
晋文公
你是否需要了解?
...有个著名的“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发...
1.为人要心胸开阔,不可以嫉贤妒能,要多多听取他人意见,不能自恃事业有成,眼中便容不得沙子。为人臣子,不是力排异己,而是举荐贤明之士。不要怕别人比你强而盖住你的风头,只要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再结合自己的长处,就可以超过别人!2.情绪的好坏对人有重要作用。生气便伤肝,乐观向上的情绪...
过度包容铸成大错的历史故事
历史上包容别人的人,必定心胸开阔。前秦的苻坚就是这样的人,对于被其击败的各路豪杰,均采取包容的态度,不但从不杀戮,而且经常会给予重用。在前秦国力强盛的时候,这没有问题,但是等到前秦受到挫折的时候,问题就来了。公元383年,前秦以绝对优势的兵力给了东晋,北方立即陷入混乱。先前被征服的鲜卑...
做人应该胸襟开阔
做人应该胸襟开阔 做人应该胸襟开阔。 一个的人对事情的判断的高度决定了 一个人前进的方向, 也是未来的职业定位。 在学生时代我们就应该有自己的宽容,能够规划相对应的规划。看看做人应该胸襟开阔。 做人应该胸襟开阔1 1、做人应该胸襟开阔 大家可能都看过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知道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周瑜在...
心旷神怡成语故事
通过写上一自然段“若夫霪雨霏霏...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形成对比。这时,你就会觉得心胸开阔,豁然开朗,精神十分愉快;这时,所有的一切荣辱得失全都忘却,这时举起酒杯面对清风,举杯畅饮,这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
宽容的议论文作文10篇
宽容是理解和接纳,是一种高雅的品质。它不仅能化解矛盾,还能让人心胸开阔,如同林肯通过钉子的故事,学会了控制脾气和宽容,最终成为伟大的领导者。正如欧文所说,宽容是伟大精神的体现。总结起来,宽容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美德,它能使我们的人际关系更加融洽,让我们的世界充满爱与和谐。让我们学会用...
刘备,张飞,关羽这三个人的性格特点各是什么?
刘备:笼络豪杰,深得人心。识人善用,君臣融洽。坚韧不拔,终成大事。宽以待人,心胸广阔。张飞:勇武过人,粗中有细,重情义。对有学问的人很礼遇,惜英雄重英雄,脾气暴躁,对士兵非常严厉。关羽:他集忠于君,善与友,正义,武力,智慧,勇气,毅力,大志于一身。他集骄傲,狂妄,轻敌,自大于一...
唐太宗容忍魏征的故事论证了什么
唐太宗容忍魏征的事例论证了以下几个方面:1、论证了唐太宗是一个心胸开阔,能够虚心纳谏的君主;2、论证了熟为人知的道理,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3、论证了宽容是一个人文明素养的具体体现,也是事业成功的保证。史书记载,贞观元年,李世民登上帝位,任命魏徵为尚书左丞,李世民有...
将相和的三个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分别是谁?
蔺相如:在外交上他面对秦王,能智勇双全、不畏强暴,在处理与廉颇的关系上,他表现了他顾全大局、心胸开阔的特点.廉颇:他首先是一个爱国的人,有才能的人,他打仗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但他又有些小心眼,妒忌蔺相如的职位高,但当他明白事情真相后,他又能知错就改.所以说他是一个岁有缺点但瑕不掩...
岳飞心胸到底有多开阔,妻子改嫁后,他为何还送钱资助她?
我们都知道岳飞是一个心胸开阔的人,他的前妻刘氏虽然成了他的前妻,但是两个人的关系其实还是不错的。他的前妻刘氏在战乱中抛弃了婆婆和儿子,改嫁了韩世忠手下的一个小校。但由于岳飞是一个忠义之人,所以说他依然花了500贯去资助她。宋代的那么多将领里面只有岳飞,仅仅只有一个妻子,而终身没有纳...
胸怀宽广800字话题作文5篇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胸怀宽广800字(四) 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做一个心胸宽广的人,让生活更美好些吧。 心胸宽广的人,不会对生活中的鸡毛蒜皮斤斤计较,于是,他就活的云淡风轻,活的潇洒自如。我想做一个心胸宽广的人,可是,做一个心胸宽广的人,又谈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