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有哪些人物和故事 《三国演义》里面有哪些著名的人物和故事?

作者&投稿:诸葛法 2025-05-20
三国演义里有哪些人物及小故事简答

三国演义人物:刘备、关羽、张飞、赵云、曹操、吕蒙、诸葛亮、吕布

故事: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刘备:三顾茅庐
关羽:温酒斩华雄,败走麦城,过五关斩六将;张飞:长坂坡喝退曹军
赵云:单骑救主
曹操:手持七星刀刺董
吕蒙:白衣渡江
诸葛亮:六出祁山,七擒孟获,草船借箭
吕布:三英战吕布
以上为主要人物的事件,具体故事可上百度搜索

  关羽 (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
  诸葛亮(草船借箭)(七擒孟获)(安居平五路)(三气周俞
  赵云 (单骑救主)
  刘备 (马越檀溪)
  张飞 (义释严颜)
  黄忠 (力斩夏侯渊)( 巧夺定军山 )
  马超 (兴兵血恨)
  桃园三结义(刘备 关羽 张飞)

  怒鞭督邮(张飞 督邮)

  温酒斩华雄(关羽 华雄)

  三英战吕布(刘备 关羽 张飞 吕布)

  连环计(王允 貂蝉 董卓 吕布)

  三让徐州(陶谦 刘备)

  淯水之战(曹操 典韦 张绣 胡车儿 曹安民 曹昂)

  辕门射戟(吕布 刘备 纪灵)

  煮酒论英雄(曹操 刘备)

  过五关斩六将(关羽 孔秀 韩福 孟坦 卞喜 王植 秦琪)

  千里走单骑(关羽 曹操)

  古城相会(刘备 关羽 张飞 赵云)

  官渡之战(曹操 袁绍)

  三顾茅庐(诸葛亮 刘备)

  大战长坂坡(赵云 张飞)

  舌战群儒(诸葛亮 张昭 虞翻 步骘 薛综 陆绩 程秉 严畯 )

  群英会(蒋干 周瑜 曹操)

  草船借箭(诸葛亮 鲁肃 曹操)

  火烧赤壁(周瑜 曹操 诸葛亮)

  三气周瑜(诸葛亮 周瑜)

  割须弃袍(曹操 马超)

  截江夺阿斗(赵云 张飞 孙尚香 周善)

  定军山之战(黄忠 夏侯渊 张郃)

  败走麦城(关羽 关平 潘璋 马忠 孙权)

  白衣渡江(吕蒙)

  火烧连营七百里(陆逊 刘备)

  白帝城托孤(诸葛亮 刘备)

  七擒孟获(诸葛亮 孟获)

  失街亭(马谡 王平 司马懿 张郃)

  空城计(诸葛亮 司马懿)

  杨修之死(曹操 杨修) 【内容简介】
  本书从《三国志》中择取五十多个著名人物加以叙说。《三国志》作者陈寿是西晋人。《三国志》分魏、蜀、吴三志,共六十五卷。原文较简略,南朝宋时裴松之为之作注,博引群书,补充了大量的史料,这便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三国志》。 从《三国志人物故事》中,您可以看到许多熟悉而陌生的人物和故事,因为这些在《三国演义》里有一些,但《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改编虚构过了的,不是史实,仅仅是故事。本书则不同,本叙述的全是史实,是真实的历史再现。

  【目录信息】

  1 曹操:乱世之奸雄
  2 刘备:仁义近伪
  3 孙权:独步江东
  4 曹丕:才众德乏
  5 刘禅:亦智亦愚
  6 董卓:西凉豺狼
  7 袁绍:好谋无断
  8 袁术:沐猴而冠
  9 刘表:虚名无实
  10 孙策:江东英雄
  11 陶谦;奸猾政客
  12 吕布:虎鹰无谋
  13 张鲁:从教主到军阀
  14 曹植:悔生帝王家
  15 诸葛亮:两朝开济治世才

1、诸葛亮

草船借箭,七擒七纵,白帝托孤,鞠躬尽瘁,如鱼得水 。

2、刘备

三顾茅庐,桃园结义,髀肉复生,后患无穷,三让徐州 。

3、关羽

刮骨疗毒,单刀赴会,过五关,斩六将,身在曹营心在汉,超群绝伦  。

4、曹操。

得陇望蜀,望梅止渴,挟天子以令诸侯,说曹操,曹操就到,三分天下  。

5、周瑜

一时瑜亮,周郎顾曲,指囷相赠 ,如饮醇醪,火烧赤壁 。

张飞

古城会 长坂坡瞒天过海,义释严颜,挑灯战马超,义释严颜,三英战吕布。

扩展资料:

三国演义核心人物:

1、曹操

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黄巾军起义爆发时,任骑都尉,参加剿除黄巾军。从建安二年到十六年(197-211年),先后用兵打败吕布、袁术、袁绍等豪强,统一北方。

曾在赤壁被周瑜、诸葛亮用火攻战败。建安二十一年,受封为魏王,四年后,病死于洛阳。形象上是一个既凶残奸诈又有雄才大略的政治野心家和军事家的艺术典型。

但小说在揭露和批判他的恶德的同时,又充分表现了他作为一个奸雄的才智与胆略,他具有卓然超越于董卓、袁绍等人之上的政治远见和政治气度。

他深通兵法,善于用兵,施谋用策,以弱胜强,先后消灭了除刘备、孙权以外的大小军阀,统一了大半个中国。人生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2、司马懿    

字仲达,东汉末期河内温孝敬里(今河南温县西)人。在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后,曹操称魏王,立曹丕为太子,司马懿被任用的太子中庶子。经常与曹丕谈论大事,研究谋略,深为曹丕信服。

曹丕只当了六年皇帝就死了,病危之时把辅佐曹睿之重任交给了司马懿、曹真、陈群三人。曹睿即位,是为明帝,他封司马懿为舞阳侯。227年2月,驻守新城(今湖北房县)的将领孟达有叛魏归蜀之意。孟达本为蜀将,是叛变之后归附魏国的。

司马懿当机立断,魏军进城杀孟达,俘叛军万余,新城仍为魏占有。231年春,诸葛亮率十万大军第四次出祁山北伐曹魏,司马懿与诸葛亮祁山斗智,成功抵制了诸葛亮的进攻。239年春,魏明帝病危,不日,明帝死,八岁的曹芳即位。

249年正月,曹爽兄弟挟小皇帝外出拜谒高平陵,暂离京城。司马懿当机立断,发动高平陵之变,诛杀了曹爽一派。251年,把持朝政的司马懿病死,但由于他攻于心计,老谋深算,司马氏的势力早已在朝中深深地扎下了根基,所以他的死对朝政并无震动。其子孙仍把握曹氏朝政。

3、刘备    

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备少年与公孙瓒拜卢植为师求学,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与关羽、张飞先后救援过北海孔融、徐州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

刘备早期颠沛流离,投靠过多个诸侯,后于赤壁之战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再夺汉中。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为替关张二人复仇发兵出击东吴,被陆逊在夷陵火烧连营,因此惨败使汉国元气大伤。

公元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终年63岁。后世有众多文艺作品以其为主角,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庙为纪念。 

4、诸葛亮    

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时值曹操一统北方,孙权虎踞江东,刘表和刘璋控制荆、益二州,但无所作为。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依附荆州牧刘表的刘备三顾茅庐向诸葛亮求教,诸葛亮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

建安十三年秋,曹操率大军进取荆州,刘备兵败。在此紧急关头,诸葛亮赶赴柴桑,同鲁肃、周瑜等劝孙权与刘备联盟,大败曹操于赤壁。建安十六年,刘备以助刘璋为名,率兵数万入益州,于次年与刘备会师,攻取成都。

蜀汉章武二年(222),刘备兵败夷陵(今湖北宜昌境),次年病亡。诸葛亮奉遗命辅佐后主刘禅。建兴三年(225年)进军南中。采用攻心为上、攻战为下的方略,使孟获等心悦诚服。

五年春,诸葛亮上《出师表》,自统大军10万,进驻汉中,准备攻魏,六出祁山,于建兴十二年春统军进驻五丈原,与司马懿所率20万魏军对峙于渭水南。八月,因积劳成疾,卒于军中。    

参考链接:三国演义(罗贯中著长篇小说)_百度百科



一、曹操

误杀吕伯奢:

最为民间所不满意的是曹操说了这样一句话:宁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所以一个人宁肯自己对不起普天下的人,也不能让天下的人对不起自己,这个人就太坏了,所以老百姓讨厌曹操。那么我们就要搞清楚这个事情是事实,还是不是事实;如果不是事实,那岂不是一桩冤案吗;如果是冤案的话,我们岂不是就该给曹操平反吗。

那么这个事情史书上的记载是矛盾的,大体上是这样一个故事:就是曹操因为董卓要迫害他,曹操从京城里逃出来,路过了他一个老朋友家,这个老朋友的名字叫吕伯奢,曹操到吕伯奢家里的时候吕伯奢本人不在,于是就发生了曹操杀吕伯奢一家的惨案。

二、诸葛亮

孔明冲撞恩师:

诸葛亮在水镜先生那学了3年。先生说明天考试。许多学生都去背东东.就诸葛亮不背.第二天。先生说谁要是经过允许出了水镜庄,就可出师了。许多学生都傻了。诸葛亮却在睡觉。考试快结束了。诸葛亮一把抓住了水镜先生的衣角,并说你这老书呆子出歪题为难我们,快还3年学费来。

于是司马徽就把他赶出去了。他拿了木棍跑到老师那,跪倒地上说,方才为了考试不得已冲撞恩师,罪该万死,弟子愿受重罚。水镜先生把他扶起后,说你可以出师了。

三、关羽

过五关斩六将:

找老刘的路上,有五个关隘,各有一将把守。老关过了五个关,杀了五个将。为什么说斩六将呢?因为第五个关的守将是秦琪,他被老关干掉后,其舅舅蔡阳怒了,追老关要报仇。于是老关把他一起砍了。所以就是斩六将。

四、张飞

桃园三结义:

东汉未年,朝政腐败,再加上连年灾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刘备有意拯救百姓,张飞、关羽又愿与刘备共同千一番事业。三人情投意合,选定张飞庄后一桃园。此时正值桃花盛开,景色美丽,张飞准备了青牛白马,作为祭品,焚香礼拜,宣誓完毕;三个人按年岁认了兄弟。刘备年长做了大哥,关羽第二,张飞最小做了弟弟。这便是《三国演义》中著名的“桃园结义”。

五、董卓

董卓率兵入京:

何进不听曹操之劝,从袁绍计,欲召四方之士除宦官。西凉刺史董卓得诏进发,何进中十常侍之计入宫被斩,袁绍、曹操入宫杀宦官,宦官劫少帝和陈留王,去北邙山,闵贡找回,半路遇董卓。卓引兵横行就都,欲废少帝立陈留王,遭荆州刺史丁原等反对,丁原领义儿吕布讨卓,李肃为卓说吕布投卓为子。



1、诸葛亮

草船借箭,七擒七纵,白帝托孤,鞠躬尽瘁,如鱼得水 。

2、刘备

三顾茅庐,桃园结义,髀肉复生,后患无穷,三让徐州 。

3、关羽

刮骨疗毒,单刀赴会,过五关,斩六将,身在曹营心在汉,超群绝伦  。

4、曹操。

得陇望蜀,望梅止渴,挟天子以令诸侯,说曹操,曹操就到,三分天下  。

5、周瑜

一时瑜亮,周郎顾曲,指囷相赠 ,如饮醇醪,火烧赤壁 。

张飞

古城会 长坂坡瞒天过海,义释严颜,挑灯战马超,义释严颜,三英战吕布。



扩展资料:

三国演义核心人物:

1、曹操

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黄巾军起义爆发时,任骑都尉,参加剿除黄巾军。从建安二年到十六年(197-211年),先后用兵打败吕布、袁术、袁绍等豪强,统一北方。

曾在赤壁被周瑜、诸葛亮用火攻战败。建安二十一年,受封为魏王,四年后,病死于洛阳。形象上是一个既凶残奸诈又有雄才大略的政治野心家和军事家的艺术典型。

但小说在揭露和批判他的恶德的同时,又充分表现了他作为一个奸雄的才智与胆略,他具有卓然超越于董卓、袁绍等人之上的政治远见和政治气度。

他深通兵法,善于用兵,施谋用策,以弱胜强,先后消灭了除刘备、孙权以外的大小军阀,统一了大半个中国。人生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2、司马懿

字仲达,东汉末期河内温孝敬里(今河南温县西)人。在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后,曹操称魏王,立曹丕为太子,司马懿被任用的太子中庶子。经常与曹丕谈论大事,研究谋略,深为曹丕信服。

曹丕只当了六年皇帝就死了,病危之时把辅佐曹睿之重任交给了司马懿、曹真、陈群三人。曹睿即位,是为明帝,他封司马懿为舞阳侯。227年2月,驻守新城(今湖北房县)的将领孟达有叛魏归蜀之意。孟达本为蜀将,是叛变之后归附魏国的。

司马懿当机立断,魏军进城杀孟达,俘叛军万余,新城仍为魏占有。231年春,诸葛亮率十万大军第四次出祁山北伐曹魏,司马懿与诸葛亮祁山斗智,成功抵制了诸葛亮的进攻。239年春,魏明帝病危,不日,明帝死,八岁的曹芳即位。

249年正月,曹爽兄弟挟小皇帝外出拜谒高平陵,暂离京城。司马懿当机立断,发动高平陵之变,诛杀了曹爽一派。251年,把持朝政的司马懿病死,但由于他攻于心计,老谋深算,司马氏的势力早已在朝中深深地扎下了根基,所以他的死对朝政并无震动。其子孙仍把握曹氏朝政。

3、刘备

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备少年与公孙瓒拜卢植为师求学,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与关羽、张飞先后救援过北海孔融、徐州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

刘备早期颠沛流离,投靠过多个诸侯,后于赤壁之战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再夺汉中。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为替关张二人复仇发兵出击东吴,被陆逊在夷陵火烧连营,因此惨败使汉国元气大伤。

公元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终年63岁。后世有众多文艺作品以其为主角,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庙为纪念。

4、诸葛亮

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时值曹操一统北方,孙权虎踞江东,刘表和刘璋控制荆、益二州,但无所作为。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依附荆州牧刘表的刘备三顾茅庐向诸葛亮求教,诸葛亮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

建安十三年秋,曹操率大军进取荆州,刘备兵败。在此紧急关头,诸葛亮赶赴柴桑,同鲁肃、周瑜等劝孙权与刘备联盟,大败曹操于赤壁。建安十六年,刘备以助刘璋为名,率兵数万入益州,于次年与刘备会师,攻取成都。

蜀汉章武二年(222),刘备兵败夷陵(今湖北宜昌境),次年病亡。诸葛亮奉遗命辅佐后主刘禅。建兴三年(225年)进军南中。采用攻心为上、攻战为下的方略,使孟获等心悦诚服。

五年春,诸葛亮上《出师表》,自统大军10万,进驻汉中,准备攻魏,六出祁山,于建兴十二年春统军进驻五丈原,与司马懿所率20万魏军对峙于渭水南。八月,因积劳成疾,卒于军中。

1、诸葛亮
草船借箭,七擒七纵,白帝托孤,鞠躬尽瘁,如鱼得水 。
2、刘备
三顾茅庐,桃园结义,髀肉复生,后患无穷,三让徐州 。
3、关羽
刮骨疗毒,单刀赴会,过五关,斩六将,身在曹营心在汉,超群绝伦  。
4、曹操。
得陇望蜀,望梅止渴,挟天子以令诸侯,说曹操,曹操就到,三分天下  。
5、周瑜
一时瑜亮,周郎顾曲,指囷相赠 ,如饮醇醪,火烧赤壁 。
张飞
古城会 长坂坡瞒天过海,义释严颜,挑灯战马超,义释严颜,三英战吕布。
扩展资料:
三国演义核心人物:
1、曹操
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黄巾军起义爆发时,任骑都尉,参加剿除黄巾军。从建安二年到十六年(197-211年),先后用兵打败吕布、袁术、袁绍等豪强,统一北方。
曾在赤壁被周瑜、诸葛亮用火攻战败。建安二十一年,受封为魏王,四年后,病死于洛阳。形象上是一个既凶残奸诈又有雄才大略的政治野心家和军事家的艺术典型。
但小说在揭露和批判他的恶德的同时,又充分表现了他作为一个奸雄的才智与胆略,他具有卓然超越于董卓、袁绍等人之上的政治远见和政治气度。
他深通兵法,善于用兵,施谋用策,以弱胜强,先后消灭了除刘备、孙权以外的大小军阀,统一了大半个中国。人生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2、司马懿
字仲达,东汉末期河内温孝敬里(今河南温县西)人。在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后,曹操称魏王,立曹丕为太子,司马懿被任用的太子中庶子。经常与曹丕谈论大事,研究谋略,深为曹丕信服。
曹丕只当了六年皇帝就死了,病危之时把辅佐曹睿之重任交给了司马懿、曹真、陈群三人。曹睿即位,是为明帝,他封司马懿为舞阳侯。227年2月,驻守新城(今湖北房县)的将领孟达有叛魏归蜀之意。孟达本为蜀将,是叛变之后归附魏国的。
司马懿当机立断,魏军进城杀孟达,俘叛军万余,新城仍为魏占有。231年春,诸葛亮率十万大军第四次出祁山北伐曹魏,司马懿与诸葛亮祁山斗智,成功抵制了诸葛亮的进攻。239年春,魏明帝病危,不日,明帝死,八岁的曹芳即位。
249年正月,曹爽兄弟挟小皇帝外出拜谒高平陵,暂离京城。司马懿当机立断,发动高平陵之变,诛杀了曹爽一派。251年,把持朝政的司马懿病死,但由于他攻于心计,老谋深算,司马氏的势力早已在朝中深深地扎下了根基,所以他的死对朝政并无震动。其子孙仍把握曹氏朝政。
3、刘备
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备少年与公孙瓒拜卢植为师求学,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与关羽、张飞先后救援过北海孔融、徐州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
刘备早期颠沛流离,投靠过多个诸侯,后于赤壁之战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再夺汉中。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为替关张二人复仇发兵出击东吴,被陆逊在夷陵火烧连营,因此惨败使汉国元气大伤。
公元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终年63岁。后世有众多文艺作品以其为主角,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庙为纪念。
4、诸葛亮
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时值曹操一统北方,孙权虎踞江东,刘表和刘璋控制荆、益二州,但无所作为。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依附荆州牧刘表的刘备三顾茅庐向诸葛亮求教,诸葛亮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
建安十三年秋,曹操率大军进取荆州,刘备兵败。在此紧急关头,诸葛亮赶赴柴桑,同鲁肃、周瑜等劝孙权与刘备联盟,大败曹操于赤壁。建安十六年,刘备以助刘璋为名,率兵数万入益州,于次年与刘备会师,攻取成都。
蜀汉章武二年(222),刘备兵败夷陵(今湖北宜昌境),次年病亡。诸葛亮奉遗命辅佐后主刘禅。建兴三年(225年)进军南中。采用攻心为上、攻战为下的方略,使孟获等心悦诚服。
五年春,诸葛亮上《出师表》,自统大军10万,进驻汉中,准备攻魏,六出祁山,于建兴十二年春统军进驻五丈原,与司马懿所率20万魏军对峙于渭水南。八月,因积劳成疾,卒于军中。

备(161-223),221年至223年在位。蜀汉照烈皇帝,字玄德,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少年时孤独贫困,与母亲贩鞋子、织草席为生,后与关羽、张飞于桃园结义为异姓兄弟。剿除黄巾军有功,任安喜县尉。经常寄人篱下,先后投靠过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建安十二年(207),徐庶荐举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为军师,率军攻占了荆州、益州、汉中。于公元221年正式称帝,定都成都,国号汉,年号章武,史称“蜀汉”。在替关羽、张飞报仇时,大举进攻吴国,被东吴陆逊用火攻打败,不久病死于白帝城,享年63岁。

2、诸葛亮,生于公元一八一年,死于公元二三四年。三国时蜀国政治家、军事家、天下奇才。字孔明,琅琊郡(今山东省沂南)人,号“卧龙 ”先


你是否需要了解?

三国演义10个人物性格及故事
三国演义中10个人物性格及故事包括:曹操的奸诈与权谋,刘备的仁义与坚韧,孙权的英明与果断,关羽的忠诚与勇猛,张飞的豪放与直率,诸葛亮的智慧与远见,周瑜的英俊与机智,吕布的勇猛与多变,司马懿的深沉与谋略,以及赵云的忠诚与勇猛。1. 曹操: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一个奸诈、权谋的代表。他善于利用...

三国演义人物故事有哪些?
《三国演义》人物故事有:1、曹操谯水击蛟:曹操十岁那年,在龙潭中游泳,突然遇到一条凶猛的鳄鱼。鳄鱼张牙舞爪地向曹操攻击,但曹操毫不畏惧,沉着地与鳄鱼周旋。鳄鱼无法下口,于是逃掉了。曹操回家后,没有向家人提起鳄鱼的事。后来,有个大人看见一条蛇而恐惧畏缩,曹操大笑,天真地说:“我在...

《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和对应情节?
吕布——辕门射戟 刘备——三顾茅庐 诸葛亮——赤壁借东风 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 张飞——当阳桥头吼退百万兵 赵云——长坂坡单骑救主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 张辽——威震逍遥津 陆逊——火烧连营 曹操——青梅煮酒 孙权——飞跃小师桥

三国中的人物故事有哪些? 详细一点的
黄盖与周瑜,苦肉计与火烧赤壁,展现了他们智慧与勇气的完美结合。他们的故事,不仅为三国历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成为了后人研究与传颂的经典。尽管三国演义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蜀国的功绩,但通过阅读《三国志》等正史,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与英雄人物的故事。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他们的...

三国演义中七位主要英雄人物的五个故事
空城计 三国中后期,诸葛亮出兵讨伐魏国,由于要地街亭失手,导致满盘皆输。诸葛亮被迫撤兵,司马懿大军追至,这时孔明手下的将领士兵基本都分配军务调完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于是他命令偃旗息鼓,大开城门,独自在城楼上弹琴。司马懿疑心有伏兵。调头就撤兵。诸葛亮躲过一劫!失街亭 就是在...

三国演义里有哪些英雄人物?
三国演义中人物:刘备(字玄德) ;关羽(字云长) ;张飞(字翼德) ;赵云(字子龙); 诸葛亮(字孔明); 曹操(字孟德);孙权(字仲谋);黄忠(字汉升); 周瑜(字公瑾); 孙权(字仲谋);许攸(字子远) ;马超(字孟起); 徐庶(字颍川); 鲁肃(字子敬) 等 。1,刘备事迹:...

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故事
主要人物形象 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姜维,赵云,周瑜,孙权,鲁肃,曹操(夏侯敦,吕布,杨修,曹丕,孙皓,司马炎,司马懿,马超,黄盖,庞统,王允)空城计 三国中后期,诸葛亮出兵讨伐魏国,由于要地街亭失守,导致满盘皆输。诸葛亮被迫撤兵,司马懿大军追至,这时孔明手下的将领士兵基本都分配军务...

《三国演义》的人物故事有哪些?
《三国演义》中,各个人物的故事丰富多彩,他们的事迹如同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珠。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些精彩纷呈的人物传奇:首先,诸葛亮以其智谋著称,他的故事包括草船借箭、七擒七纵、白帝托孤与鞠躬尽瘁,如同鱼得水般游刃有余,展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忠诚的品质。刘备的仁德和雄心并存,三顾茅庐、...

《三国演义》里面有哪些人物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写出《三国演义》中十位英雄人物的相关故事
诸葛亮虽然身患疾病,行动不便,但却仍然坚持为蜀汉出谋划策。他的智慧和谋略,使得他在三国时期成为了蜀汉的重要谋士。孙权有一个妹妹,她聪明伶俐,深得孙权的喜爱。她的聪明才智,也为孙权的统治提供了不少帮助。周瑜和黄盖之间的配合非常默契。他们之间的友谊和信任,使得他们在赤壁之战中取得了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