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成语出自三国演义

作者&投稿:衷郭 2025-05-20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


一、草船借箭


* 解释:源自《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智斗曹操的故事。借箭过程中,诸葛亮利用草船巧妙借得箭矢,这一成语现常用来形容借用他人的力量或智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二、舌战群儒


* 解释:出自《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东吴诸多谋士的辩论场景。这一成语用来形容与他人激烈争论,能言善辩,有理有据。


三、过五关斩六将


* 解释:描述了《三国演义》中关羽在获得君主刘备的赐刀后,决心追随刘备并一路过关斩将的情景。该成语用来形容经历重重困难和阻碍,最终实现目标的过程。


四、桃园三结义


* 解释:出自《三国演义》的开头部分,讲述了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在桃园结义的故事。这一成语现在用来形容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和共同的誓言。


五、空城计


* 解释:源自《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面对敌军时的智计。当诸葛亮在城楼上弹琴时,敌方误以为有埋伏而退兵。这一成语现在常用来表示利用智谋应对危急局面。




你是否需要了解?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有三顾茅庐、舌战群儒、草船借箭、望梅止渴、初出茅庐、乐不思蜀、妄自菲薄、一手包办等。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解以及民间三国故事传说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

出自三国的成语有哪些
出自三国的成语有:1. 桃园结义 成语来自三国演义,它是指彼此诚心结盟并以重义的誓言达成共识的一种友好形式。在古代战争频发的时代,人们通过结义的方式,建立起牢固的友情和信任关系。桃园结义这一成语被用来形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团结。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更是让人记忆犹新。后来的人们还...

谁知道有哪些成语是出自于三国演义里的?
髀肉复生 2、后患无穷 3、如鱼得水 4、三顾茅庐 5、初出茅庐 6、虎踞龙盘 7、集思广益 8、鞠躬尽瘁 9、望梅止渴 10\才占八斗 13、七步之才 14、超群绝伦 15、一身是胆 17、巢毁卵破 18、坚壁清野 19、如嚼鸡肋 20、老牛舐犊 21、势如破竹 22、车载斗量 23、断头将军 ...

出自三国演义中的成语有哪些
出自三国演义中的成语有:草船借箭、过五关斩六将、望梅止渴、舌战群儒、三顾茅庐、乐不思蜀等等。扩展阅读:相关成语的释义:1、草船借箭:源自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
还有“乐不思蜀”,原指蜀后主刘禅甘心为虏不思复国,后来用以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这些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表达,也体现了《三国演义》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三顾茅庐”是《三国演义》中最具代表性的成语之一。它讲述了刘备为了寻求诸葛亮的帮助,...

有哪些出自三国演义的数字成语
一身是胆(赵云),三足鼎立,三顾茅庐(刘备诸葛亮),士别三日(吕蒙),过五关斩六将(关羽),七擒七纵(诸葛亮孟获),七步成章(曹植),才高八斗(曹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及其含义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丰富的故事情节和独特的人物形象,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更以其深刻的哲理和生动的语言,衍生出许多广为流传的成语。“三顾茅庐”便是一例。它原本描述刘备为求贤才,三次亲自上山拜访隐士诸葛亮的故事,后来逐渐演变成形容求才若渴的成语。这一成语...

源自三国演义的成语
【出处】三国志魏志何晏传注:「晏方用事,自以为一时才俊,常为名士品目。」 回肠荡气 【出处】魏文帝大墙上蒿行:「感心动耳,荡气回肠。」 《三国演义》不仅展现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卓绝的军事和政治谋略,摇曳多姿的人物风采,而且“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其中有不少广为流传的成语典故。 三顾茅庐 东汉末年,诸葛...

哪些成语出自三国演义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 一、草船借箭 解释:源自《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智斗曹操的故事。借箭过程中,诸葛亮利用草船巧妙借得箭矢,这一成语现常用来形容借用他人的力量或智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二、舌战群儒 解释:出自《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东吴诸多谋士的辩论场景。这一成语用来形容与他人激烈争论,能言...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及故事
三国演义不仅展现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卓绝的军事和政治谋略,还蕴含了大量广为流传的成语典故。以下是一些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及其故事概述:1. **三顾茅庐**:东汉末年,诸葛亮隐居隆中草屋,刘备为请他出山辅助,不畏艰辛,先后三次拜访,最终打动诸葛亮出山。后用以形容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