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杭县历史沿革
上杭县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769年唐朝大历四年,当时在龙岩湖雷下堡设立了一个市场,因其地名蕴含《诗经·卫风·河广》中“一苇杭之”的意象,故命名为上杭场。九个世纪后,宋淳化五年(994年),这个市场升格为县,沿用原有名称,隶属于汀州。起初,县治设在秇梓堡(今永定县高陂乡北山),后迁至鳖沙、语口市、钟寮,最终在1168年(宋乾道四年)定址郭坊(今临江镇),因其地形特点,又称杭川。元代,上杭曾是忽必烈女鲁国公主的食邑地。
明清时期,上杭县作为巡漳南道、分守江漳道的驻地,到了清朝,成为汀州府的管辖范围。1913年,上杭隶属于汀漳道;1926年废除路道制后,直接归属于福建省。在革命战争时期,上杭是中央苏区的一部分,中共上杭支部和县委相继成立,涌现了蛟洋农民武装暴动和上杭苏维埃政府。古田镇和才溪乡是革命历史的重要里程碑,才溪乡被誉为全国著名的将军之乡,培养出众多将军。
上杭县与省会福州相距572公里,龙岩市86公里。自1987年以来,县城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规划扩展,规划区面积达到72平方公里。至2002年,城区面积扩大至7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和人均绿地面积显著提升,江滨园林城市的面貌初步显现。上杭县的空气质量始终保持国家一级标准,显示了其优良的生态环境。
2001年,上杭县获得了“全国创建文明城市”的高度赞誉,这标志着上杭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就。
扩展资料
上杭,语出《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该县是全国23个苏区县之一,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著名的革命老区。1955年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的将军有27人,占全省三分之一;是全国南方重点林区县之一,中国土纸生产重点县,中国重要的贵金属基地,国家烤烟出口基地和食用菌生产基地;是中国优秀旅游县,是闽、粤、赣三省提线木偶的发源地,有古田会议会址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之一)、梅花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上杭国家森林公园等。素有“建筑之乡”、“诗画之乡”、“山歌之乡”的美誉。
你是否需要了解?
上杭县历史沿革
1913年,上杭隶属于汀漳道;1926年废除路道制后,直接归属于福建省。在革命战争时期,上杭是中央苏区的一部分,中共上杭支部和县委相继成立,涌现了蛟洋农民武装暴动和上杭苏维埃政府。古田镇和才溪乡是革命历史的重要里程碑,才溪乡被誉为全国著名的将军之乡,培养出众多将军。上杭县与省会福州相距572公里...
上杭县的历史沿革
1913年(民国2年),为汀漳道辖县;1926年(民国15年),废除路道制,上杭县直属福建省。1934年(民国23年),上杭县属第七行政督察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上杭县是什么意思
历史沿革:唐大历四年析龙岩县胡雷下堡设上杭场,宋淳化五年升场为县。矿产资源:上杭县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包括铁、金、铜、石灰石、稀土、大理石、矿泉水、锌、钨、铀、铝、锡、瓷土、水晶、石墨、石膏、磷土等。土特产:当地的土特产主要有松香、木薯干片、乌梅、香菇、油桐、油茶、紫胶、棕...
上杭县第二中学历史沿革
上杭县第二中学的历史可追溯至1913年,当时名为“上杭县立中学”,由丘复议员倡议创办,以明伦堂和儒学署为初期校址。1923年,丘嘉谟校长时期,学校购买并修缮了丁锦堂的“状元别墅”作为新校舍,并改为高初中三年制。然而,1932年学校因驻军占用被迫迁至阳明别业。1934年,为适应农村教育的需要,学校改名...
上杭县明强中学历史沿革
1956年,张华接任校长,校名变为“上杭县第五中学”,直至1959年改名为“兰溪中学”。文革期间,学校经历了困难时期,但1970年随着形势变化,增设高中,学生人数激增,教育方针得以恢复。1984年,恢复“明强中学”校名,顺应改革开放,学校面貌焕然一新。1989年后,国家教育法出台,学校设施得到改善,1992年...
上杭县明强中学的历史沿革
创办的第二年,丘荷公先生以事烦辞去校长职务,聘省立上杭中学教员黄寿庆为校长,同时增聘了包千谷、卢虬章、庄澄澜、李月波、包镜春、李钟全、陈道光等为教员。1944年,正值抗日战争后期,物价习涨,学校经费困难,黄寿庆也于是年秋辞去校长职务,由张世琛接任。1949年,大陆解放,由于形势变化,张自感...
上杭县属于哪个省哪个市
历史沿革:1949年8月27日,上杭全境解放。9月17日,上杭县人民民主政府成立,隶属福建省第八行政督察专员搏散公署。1950年1月,县人民民主政府改称县人民政府。4月,隶属龙岩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0月,隶属龙岩专区专员公署。1951年11月,县人民政府改称县人民委员会。1968年10月25日,县成立革命委员会...
福建省上杭一中历史沿革
福建省上杭一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2年,当时由省议会议员丘复倡导创办,名为上杭县立中学,简称旧制中学。最初的招生规模并不大,招收初中新生30余人,学制为4年。首任校长傅赉弼,学校最初的校址设在孔庙明伦堂和儒学署,随后扩展至琴岗书院。1923年,丘嘉谟校长为了进一步发展教育,带领师生和社会人士...
旧县镇的历史沿革
1997年,面积160.1平方千米,人口2.7万,辖新坊、石院、扁山、福村、河东、龙溪、全坊、坝上、河西、尧埔、蓝田、铁场、铁东、石圳、角龙、迳美、谷坑、梅溪、水东、新康20个村委会。 2012年1月9日,福建省政府(闽政文[2012]2号)批准同意上杭县撤销蛟洋乡和旧县乡,设立蛟洋镇和旧县镇,以...
上杭县第二中学的发展简述
历史沿革☆“上杭县立中学”时期:(1913—1933)上杭二中的前身是“上杭县立中学”,创办于1913年4月2日(民国二年)开学上课,学制为四年。由当时省议会议员丘复(字荷公,本县兰溪镇人)在福州邀集旅省杭籍人士相商,倡议创办“上杭县立中学”,并推举留日师范毕业生葛调鼎(字筱汀,上杭县临江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