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孙策手下有多少大将

作者&投稿:曾受 2025-05-20

孙策手下

孙策是孙坚的儿子,少年时居住在江淮间,年少就已经有些名气。孙坚死后投靠袁术,后用玉玺换回孙坚的人马,亲自领兵马转战江东。仅用八年时间就统一江东,被封为吴候。孙策年纪轻轻就有如此出色的成就,这也与他善于识人用人有关,那么孙策的手下都有哪些人?

孙策手下程普

据史料记载,孙坚曾给孙策留下的大将有:程普、黄盖、韩当和朱治。除此之外还有宗族之人,孙坚的弟弟孙静,孙策的堂哥孙贲、孙河。孙策的军中帐下名将有校尉吕范、部司马黄盖、别部司马韩当、别部司马蒋钦、司马凌操、周泰、小将吕蒙、陈武。文臣则有张昭、张、秦松、陈端、陆绩,后来孙策又收服太史慈等人。这些人为后来孙策统一江东打下基础,并且为后来孙权执掌吴国也立下了功劳。

孙策的部下在东汉末年是很出名的,他的手下败将曹操都很喜欢。这也可以反面印证孙策手下的厉害。据说孙策的手下败将刘繇,曹操见了都要礼让三分。其实后来刘繇也成为了吴国的一员,被孙策收为麾下。像刘繇开始就任骑都尉,最后做了吴国的尚书,成为吴国最高决策层的成员。

孙策善用兵军纪严明,又得周瑜、张等当代名士支持与辅佐,统一江东是势在必得的。孙策善于用人识人,周瑜既是他的部下又是他的朋友。孙策与周瑜是结拜兄弟,而且分的大小二乔,也可见孙策深深受到部下的拥护。

孙策太史慈

孙策太史慈是历史中的两位知名人物。在三国演义中也多有提及。孙策是东汉末年孙坚长子,也是后来吴国君王孙权的哥哥,为孙家确立在江东的地位立下汗功劳。太史慈是东汉名将,原是刘鹞的部下,后来被孙策收于军下,成了他的大将军。为后来孙权奠定王位也立下了功劳,帮助孙权治理南方。

太史慈剧照

孙策太史慈的友谊建立在彼此赏识和信任的基础上,留下很多佳话,还产生了一个习俗,就是在南方人家里喜欢挂猪腿肉!据说是为了纪念孙策和太史慈,也是希望能为家庭带来庇佑和幸福。

具体来说孙策和太史慈这两个人物的相识源于一场小战争,当年孙策脱离袁术管制之后占山为王,想召集各路英雄司机东山再起。于是要成立强盗联盟,消息被刘鹞知道了,便让太史慈去请他。两人一见面因为误会就打起来。孙策从小习武,太史慈也是东汉名将,两人打的难舍难分,100多回合也不分胜负。经过这场战争。孙策很赏识太史慈的能力,太史慈为孙策留的肉也舍不得吃,悬挂风干拜祭起来,便说要拜太史慈为大将军。太史慈对于孙策对自己的认可也很感动,便承诺会山寨之后会带自己的人马投奔孙策,孙策一点都没有犹豫便让太史慈回了山寨。

据说当太史慈回山寨时,孙策的一些手下说,太史慈只是说说而已不可信。孙策则很信任太史慈,并亲自于第二天中午带人在辕门外等。可见对太史慈的重视。太史慈也没食言,第二天真的带领人马投奔了孙策。

孙策大战太史慈

孙策是谁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孙坚的儿子,三国鼎立时期吴国君王孙权的长兄。但是太史慈是谁呢?历史上关于三国之间的战争很多,但大多是孙策与刘备,曹操之间的争霸之争。对于孙策和太史慈之间的战争介绍甚少,那么谁是太史慈?他们之间又是怎么回事?其实孙策和太史慈并不是敌人,相反还是孙策的大将军,为孙家称霸江东立下过汗马功劳。

孙策剧照

关于孙策大战太史慈的典故还要从孙策和太史慈的认识说起。古语说的不打不相识,用在孙策和太史慈身上时最恰当不过的。孙坚死后孙策投宿袁术门下,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吃不饱,穿不暖,想脱离袁术的管制,便拿家传玉溪与袁术换了些兵马,自己占山为王去了。

孙策毕竟有志向,想成立强盗联盟,消息传到刘鹞的耳朵里,就想请孙策来他山上喝酒,便派太史慈去请孙策。太史慈性子直,嘴巴笨,让孙策产生误会以为他要抓自己,两人打了起来。打着打着太史慈想我是奉命请你喝酒,你不来我就抢你的头盔,盛些肉给你留着吧,于是用孙策的头盔盛了一块猪后腿肉留给孙策。孙策后来知道了真相,就请太史慈去他家喝酒。

孙策后来看见太史慈为自己留的那块肉,很感动,便把肉供奉起来。并且拜太史慈为大将军,从此太史慈跟随孙策南征北战,结下深厚友谊。据说在黄山一带,家家墙上都挂着猪后腿肉的习俗来源于此。孙策大战太史慈结交了挚友,留下一段佳话。

如果孙策不死

孙策是汉末三国时期江东的著名武将,在三国时期二十四名将之中排名第九,人称“小霸王”。孙策不仅勇武过人,还有一定的谋算韬略,在武力收复江东各郡之后,还大胆启用智士能臣把江东治理的井井有条,日益繁荣。很多三国迷都曾感慨,如果孙策不死,那么,三国的历史必然会被改写。

影视剧新三国演义中的孙策剧照

孙策临终前曾对孙权说,若论两军对垒,争夺天下,你不如我;若论选贤任能,守护基业,我不如你,看在父亲和我创业艰难的份上,你一定要好好地干。对此很多人深以为然,但是从史料上全面来分析,孙策的这番话是非常谦虚的,甚至是很明显为了鼓励孙权而说的,其实还隐隐表现出担心孙权会因父兄的光环备受压力,甚至放弃、堕落。

历史上的孙策不仅能征善战,17岁就随父亲征战沙场,屡立军功,胸有韬略,《三国志》中更是评价他“性阔达听受,善於用人”,由此可见,孙策毫不逊色孙权,也是知人善任,能够安邦定国的,堪称是集文治武功之大成者。

如果孙策能够继续开拓江东大业,那么江东的发展将不可 *** ,甚至于后期最为强大的魏国都难与之争锋。孙策少年雄心,一定不甘心死守江东,必然会以为父报仇之机,夺取荆州,占据兵家必争之地,并逐步谋图中原,甚至直指曹操都,而最终的胜负恐怕也很难料定。所以,如果孙策不死,甚至只要再多活十年,恐怕就没有所谓的三分天下,孙刘结亲联合抗曹了。

孙策以玺借袁兵

孙策以玺借袁兵这里的玉玺是指大汉的传国玉玺,当年群雄讨伐董卓时,孙策的父亲孙坚率先打入洛阳,在一口枯井之中发现了一个宝盒,其中正是传国玉玺。这时出现许多抢夺传国玉玺的人,孙策的弟弟孙权认为,玉玺不过是一块招致灾祸的石头不要也罢。但孙坚不舍得抛弃玉玺,为了保住玉玺从而丧命,这时玉玺才到了孙策手里。

孙策剧照

孙坚死后孙策走投无路腹背受敌,暂时投靠了袁术,几年后遇到周瑜,此时周瑜欲与孙策成大事。由于孙策的才华及背景,在战役中帮袁术屡立战功,还有了“小霸王”的称号。袁术不愿放孙策离去,但是却对孙策缺乏信任。于是孙策与周瑜商量后想出了一条妙计,就是把袁术梦寐以求的玉玺作为抵押,向袁术借兵。

果不其然,当孙策向袁术献上玉玺时袁术就丧失了理智,当场就同意了,借了孙策几千精兵。孙策毫不犹豫带着向袁术借的兵马火速赶往了自己的老家江南,向袁术借的这几千精兵为以后孙策创建的吴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是吴国发展成以后三国鼎立局面的开端。

以上就是我个人理解的孙策以玺借袁兵这个典故的由来,现在这个典故多用于指那些目光短浅的人。告诫后人不要把一些东西看的太重,要学会取舍。不要吝啬付出,不要害怕失去,要明白很多事情,放弃也是一种回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孙策图片

孙策是汉末乃至三国时期比较著名的武将,无论是是历史书籍、野史故事,还是影视作品都对孙策有着很多的记录和描绘,甚至还有一些画像、图片直接勾勒出了一代武将的雄姿风采。孙策,字伯符,吴郡(现在的浙江)富春人,他孙坚的长子,孙权的长兄,人称“小霸王”。

孙策图片

孙策的父亲孙坚在袁术的命令下攻打荆州刘表,不幸中箭身亡,孙策为继承父亲孙坚的遗业,忍辱负重,继续在袁术帐下效命。后来,孙策以父亲孙坚意外获得传国玉玺为质,以为父报仇为名向袁术借兵,并彻底脱离了袁术,带领一众旧部横扫江东,并最终统一了江东。但可惜的是,孙策在收复江东后的一次狩猎中为刺客所伤,不治身亡,死时只有二十六岁。

历史上,孙策图片不多,大多为手执武器的站立像,或者是征战杀敌的骑马像,但无论哪种图片,首先都肯定了孙策的长相,孙策长相英俊,风流倜傥,与周瑜并称于世,周瑜叫“周郎”,孙策叫“孙郎”,可见其举止风流。另外,人们对于孙策的认知都是基于他在战争中的表现而来的,所以几乎所有的图片都是孙策的戎装像,鲜有便装的图片,更没有和妻子大乔一起的图片。

孙策堪称是汉末三国时期的少年英雄,大业未成却含恨而逝,不仅留下了娇妻幼子和刚刚起步的孙吴帝业,更是为后人留下了无尽的遐想和惋惜。




你是否需要了解?

孙权手下的大将有哪些
第1名:太史慈(兵器:双铁戟,座驾:疾云)战绩:号称双戟无敌的子义兄。北海解围,大战程普,孙策,指东不打西,近战,远程攻击能力都超强,东吴第一武将非他末属 第2名:甘宁(武器:星月刀,冰铁铃铛(暗器)坐驾:闪电)战绩:射杀凌操,射杀黄祖,一合斩马延张凯,20合败曹洪,不数合平乐进,...

吴国所有大将排名?
抚育其孤,又使张承为之作铭诔。9.周泰 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今安徽凤台)人。三国时期吴国武将。孙策平定江东时即成为东吴的将领,曾经多次保护孙权免受敌军的攻击。后来孙权为了表彰周泰为了东吴出生入死的功绩,而赐给他青罗伞盖。还有些蒋欣,祖茂,陆抗,虞翻什么的,不用列入了吧 望采纳 ...

孙权手下的大将有哪些
3、孙策,袁术手下曾经的第一武将,射杀陈生,大战太史慈,刺死周听,3、孙策,袁术手下曾经的第一武将,射杀陈生,大战太史慈,刺死周听,中毒箭情况下仍将许贡手三刺客击杀。4、周泰,10余合败曹仁,1合斩张南,尝于江面上一跃至曹船,需口五进五出,救出孙权。5、徐盛。东吴少有的悍将。只身上...

在三国中,东吴拥有四大都督,还有哪三大将才?
不过如果要说十二虎臣中谁最居有大将之才,此人不是程普而是蒋钦:蒋钦在孙策平定江东期间效力于麾下,东吴平定境内山越叛乱的第一功臣是贺齐,第二功臣则当属蒋钦,早在孙策时期蒋钦就有“钦督万兵”的经历(赤壁之战孙权最先也才给周瑜三万人)。因为蒋钦功劳很大,所以孙策特意为他创立了...

吕蒙的死到底和孙权有没有关系?
吕蒙命短,去世的时候刚刚42岁。关于他的死,史料众说纷纭,但是流传甚广的是,吕蒙是被孙权毒死的。这事能是真的吗?今天,汉字君就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吕蒙年少的时候,是依靠姐夫邓当起家的。当时,郑当是孙策手下的大将。孙策死后,孙权继位,吕蒙逐渐受到重用。在东吴,共计有三位执政者,孙坚、...

孙权手下的大将有哪些
孙权手下的大将主要包括以下几位:太史慈:号称双戟无敌,近战和远程攻击能力都很强,曾在北海解围,并与孙策等人大战。甘宁:全能型武将,无论是水战还是骑兵战都有经典战例,曾射杀凌操、黄祖,并在战斗中击败曹洪、乐进等名将。周泰:以勇猛著称,曾在江面上一跃至曹船,多次进出敌阵救出孙权,战斗表现...

孙策生平
4、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孙策二十一岁,向袁术请求往东部前线为正与刘繇对峙的舅舅吴景、堂哥孙贲助战,袁术以孙策为团长衔代将军职(折冲校尉,行殄寇将军),给孙策士兵一千余人,马几十匹。这就是奠基东吴的开始和本钱。孙策率军渡江攻下刘繇军将领樊能、于麋的牛渚军营,缴获了邸阁的粮食、武器...

周瑜黄盖孙策可以临时组一队吗
周瑜、黄盖都是孙策手下大将,帮助孙策建立了孙吴政权,是东吴开国功臣。他们这样的组合是最佳组合,绝配!黄盖是孙策父亲孙坚的老部将,跟随孙坚多年,东征西讨,是孙坚的得力干将。孙坚去世后,又辅佐其长子孙策,建功主业,尤其是在赤壁大战中,以身作饵,诈降诱曹操中计,为战役胜利立下头功!周瑜是...

历史解密:小霸王孙策为何能快速夺取江东六郡?
正是张帮助孙策决定未来的人生方向在江东。在演义当中,张和张昭二人几乎合一,而详写张昭,略写张。而相比东吴文有张昭,武有周瑜,又详写周瑜,略写张昭。《三国演义》有着严重的美化武将和谋士而淡化政治家的色彩。而本回中最精彩的是小霸王孙策和对手刘繇手下大将东莱太史慈的一番打斗。太史慈笃烈...

东吴的5大猛将,孙策在里面的实力能排第一吗?
TOP、4 太史慈 太史慈身长七尺七寸,美须髯,猿臂善射,弦不虚发,是个真正的神射手。原为刘繇部下,后被孙策收降,自此太史慈为孙氏大将,助其扫荡江东。当时有刘表从子刘磐,十分骁勇,数度作寇于艾、西安诸县。孙策于是分海昏、建昌作左右共六县,并以太史慈为建昌都尉,兼治海昏,并督诸将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