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十字来描述金色的鱼钩的来历 金色的鱼钩在烈士纪念馆中假如你是讲解员你会怎样介绍它三十字
本文的内容是真实的,那枚珍贵的鱼钩现在珍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是老班长为了病中的三个小战士所用的渔具。
内容概述:这篇课文叙述了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班长接受并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牺牲了自己的事,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先写了指导员派老班长照顾三个病号过草地,再写老班长想尽办法钓鱼煮野菜汤给三个病号吃,最后写老班长牺牲了,“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保存起来,以教育后代。
作者简介:陆定一 (不是杨旭)(1932-1996)江苏无锡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党员。曾任旅大警备区政治部文化部文艺干事,1978年任江苏省作家协会副秘书长、《雨花》杂志副主编、创作研究室主任、书记处常处书记等职。著有报告文学集《检察官汤铁头》、《田野上的风》、《流星》,长篇报告文学《三峡之梦》、《荣氏兄弟》,短篇小说集《非正式谈判》,长篇小说《半个冒险家》等。1951年毕业于解放军无线电技术学校。历任解放军第二通信兵团电报站站长,旅大警备区政治部文化部文艺干事,《雨花》杂志副主编,江苏作家协会副秘书长,江苏作家协会书记处常务书记,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江苏省作家协会第二、三届常务理事及第四届理事。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地点简介:本文的发生地是在松潘草原,是红军长征“翻雪山,过草地”中的草原。自川主寺西行出黄胜关上尕尼台,即进入大草原。这里草场广阔、牧草茂盛,畜牧业十分发达,形成了川西北独特的草原游牧风光。这里属安多藏族(牧区藏族)聚居区,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遍布着大大小小庄严神秘的寺院庙宇,有着众多虔诚善良的佛教信徒,充满着浓厚的藏传佛教文化氛围。同时,该旅游区也是红军长征途经之地,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天然基地。 松潘草原四周山地海拔4000多公尺,草原平均海拔3400公尺,丘岗相对高度50~60公尺,谷地宽阔。 白河、黑河北流入黄河。黑河流域泥炭沼泽连片,中下游沼泽率多达20~30%,沼泽总面积3,000平方公里。草本泥炭沼泽的泥炭层有2、3公尺厚,最厚可达9~10公尺。气候寒冷,常年无夏,无绝对无霜期。丘岗地生长嵩草、驴蹄草等,丘间以苔草为主。在热量条件较好的盆地可栽培耐寒青稞、燕麦,也可培育贝母、大黄等药材。由于人类活动影响,沼泽截止至2013年为止还有退化迹象。
游客们,你们看着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能有什么发现或感慨吗?就是这个平凡的鱼钩却有着不平凡的故事。1935年秋,红军过草地时,许多战士得了肠胃病,掉队了。当时有一位老班长要照顾三个病号过草地,当年的老班长就是用这口用缝衣针弯成的鱼钩挽救了三个革命战士的生命。茫茫的草地,人烟稀少,鸟影绝迹,红军战士挨冻受饿缺衣少吃,前面有堵截,后面有国民党反动派的追兵。在这种艰苦的革命战争岁月里,老班长要照顾三个病号过草地谈何容易?老班长的身体也不好,但是他却用惊人的毅力照顾着三个病号,他用缝衣针弯成鱼钩到水塘边去钓鱼,把钓到的鱼熬成的汤给病号喝,自己硬咽着战友剩下的鱼骨头。他们走到草地的边缘时,老班长积劳成疾牺牲了,而他却能用他年轻的生命帮助三位病号走出了草地……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这金色的光芒正是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光辉写照。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才有这种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的崇高革命情操……
本文的内容是真实的,那枚珍贵的鱼钩现在珍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是老班长为了病中的三个小战士所用的渔具。内容概述:这篇课文叙述了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班长接受并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牺牲了自己的事,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先写了指导员派老班长照顾三个病号过草地,再写老班长想尽办法钓鱼煮野菜汤给三个病号吃,最后写老班长牺牲了,“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保存起来,以教育后代。
作者简介:陆定一 (不是杨旭)(1932-1996)江苏无锡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党员。曾任旅大警备区政治部文化部文艺干事,1978年任江苏省作家协会副秘书长、《雨花》杂志副主编、创作研究室主任、书记处常处书记等职。著有报告文学集《检察官汤铁头》、《田野上的风》、《流星》,长篇报告文学《三峡之梦》、《荣氏兄弟》,短篇小说集《非正式谈判》,长篇小说《半个冒险家》等。1951年毕业于解放军无线电技术学校。历任解放军第二通信兵团电报站站长,旅大警备区政治部文化部文艺干事,《雨花》杂志副主编,江苏作家协会副秘书长,江苏作家协会书记处常务书记,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江苏省作家协会第二、三届常务理事及第四届理事。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地点简介:本文的发生地是在松潘草原,是红军长征“翻雪山,过草地”中的草原。自川主寺西行出黄胜关上尕尼台,即进入大草原。这里草场广阔、牧草茂盛,畜牧业十分发达,形成了川西北独特的草原游牧风光。这里属安多藏族(牧区藏族)聚居区,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遍布着大大小小庄严神秘的寺院庙宇,有着众多虔诚善良的佛教信徒,充满着浓厚的藏传佛教文化氛围。同时,该旅游区也是红军长征途经之地,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天然基地。 松潘草原四周山地海拔4000多公尺,草原平均海拔3400公尺,丘岗相对高度50~60公尺,谷地宽阔。 白河、黑河北流入黄河。黑河流域泥炭沼泽连片,中下游沼泽率多达20~30%,沼泽总面积3,000平方公里。草本泥炭沼泽的泥炭层有2、3公尺厚,最厚可达9~10公尺。气候寒冷,常年无夏,无绝对无霜期。丘岗地生长嵩草、驴蹄草等,丘间以苔草为主。在热量条件较好的盆地可栽培耐寒青稞、燕麦,也可培育贝母、大黄等药材。
背景是红军长征,杨旭被老班长的舍己为人的精神而感动,从而写下了这篇文章
你是否需要了解?
用三十字来描述金色的鱼钩的来历
本文的内容是真实的,那枚珍贵的鱼钩现在珍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是老班长为了病中的三个小战士所用的渔具。内容概述:这篇课文叙述了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班长接受并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牺牲了自己的事,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这篇课文是...
给参观者介绍《金色的鱼钩》的来历
…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这金色的光芒正是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光辉写照。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才有这种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的崇高革命情操……
金色的鱼钩在烈士纪念馆中假如你是讲解员你会怎样介绍它三十字
这个鱼钩便是炊事班长牺牲后留下的。
金色的鱼钩的来历2oo字
这是发生在红军过草地时的一个感人的故事。1935年秋,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接受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地照顾好三个红军伤员,在即将走出草地时,他牺牲了的故事。《金色的鱼钩》这个动人的话剧分三部分来演的。演出了过草地时,指导员派老班长照顾三个伤员;伤员吃的是鱼肉和鱼汤,老班...
金色的鱼钩背景
是蒋介石与共产党的战争,共产党被迫长征。《金色的鱼钩》主要写的是在红军过草地时一位炊事班长为了让三个病号走出草地,将仅有的食物让给病号,自己光荣牺牲的故事。文章语言简练,朴实无华,记叙真实而生动,使人仿佛置身在那个时代的生活当中。看完以后,我深深地感动了。老班长啊,当指导员向你布置...
送分了!假如我是讲解员——《金色的鱼钩》
欢迎大家来到革命烈士纪念馆,我是这的解说员,现在我为大家解说“金色的鱼钩”,为大家简要介绍它的故事。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我和两个小同志得了肠胃病,走得慢,老班长留下照顾我们。才半个月,青稞面都吃完了,老班长为没吃的发愁时,他发现池塘边有鱼,便给我们钓鱼,做鱼汤喝。...
...革命烈士纪念管的讲解员,介绍一下"金色的鱼钩"的来历。
啊您们的胸怀就像海洋您们的身躯就像桥梁通向那美好的明天您们的足迹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您们好伟大啊您们给我们带来幸福我们要永远记住您们是谁让我们得到了这么优裕的生活是您们您们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您们用鲜血染红了红领巾染红了太阳照亮了大地照亮了我们的心我们向您们致敬勇敢的革命烈士革命烈士就...
《金色的鱼钩》中的老班长叫什么名字?
金色的鱼钩读后感400字 大家都知道红军长征的故事,我的语文课本上就有一篇红军长征时的感人文章:《金色的鱼钩》。翻开书页,我好像来到了一片碧绿的草原,一支军队浩浩荡荡地奔过来。 忽然我看见红军过草地时一位炊事班长为了让三个病号走出草地,将仅有的食物让给病号,自己却光荣牺牲了。看完以后,我...
金色的鱼钩杨旭简介
讲的是一位四十岁的老班长无微不至地照顾好三个病号走出一望无际的草地而牺牲了自己的故事。 最使人感动的是他千方百计地给三位病号吃上鲜美的鱼汤,自己却不吃。病号的身体一天天地好起来,老班长的身体却一天天瘦下去。当我读到老班长在吃剩下的鱼骨头和草根时,我的眼泪便簌簌地掉下来。 老...
怎么预习13课金色的鱼钩
外貌和名字的来历。第二部分(3——22自然段):青稞面吃完了,老班长想方设法钓鱼煮鲜鱼野菜汤给三个病号吃,而他自己没吃过一只鱼。第三部分(23——33自然段):讲走到草地边缘,老班长牺牲了。第四部分(34自然段):讲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保存起来。【课文笔记】【课文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