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知少年凌云志全诗的作者是谁 须知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

作者&投稿:舌研 2025-05-14
“须知少年凌云志”这句话的作者是谁?

悔余生
原文
须知少日拿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题三十小像》
释义
拿云志:凌云大志。拿,牵引,攫取。应记住年轻时的凌云大志,曾决心要做人间第一流的人物,干出人间第一流的成绩。
相似诗句
(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4)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5)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6)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7)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8)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这句话的意思是 “应记住在年少时候的凌云大志 曾经扬言决心做最豪贵的人物 做出人间最一流的成绩。” 这句话是告诉我们 年轻人应该身怀大志

这首诗歌的作者是清代诗人吴庆坻,原诗如下:

须知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

哪晓岁月蹉跎过,依旧名利两无收。

译文:

回想年轻时的凌云大志,曾决心要做人间第一流的人物,干出人间第一流的成绩。

哪里知道时光以白白地耽误过去,依然像从前一样名声和利益都没有收获。

扩展资料:

诗人在时光飞逝的无奈中,产生了暮年将至、壮志难酬的悲感。他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所不能实现的一切都写入文中,通过诗句表达出来。随着时间的流逝,诗人感叹自身年岁日高,早就力不从心了,从前的志向与豪情到现在都消失殆尽,从而悲凉不已。他悲伤的不是自己年岁日高,面临死亡,而是自己的理想抱负还没有实现的苦闷。

清代也是异族统治的时期,诗人正属于清初那一群由明代进入到清代的遗民诗人,他们不满清王朝的统治,企图反抗清朝的统治,恢复明朝,但是复国无望。

诗人受传统思想及爱国主义的熏陶,一心想救世救民,恢复明朝,但是以一己之力推翻一个朝代是何其艰难,他的壮志难酬不仅仅自身的壮志难酬,而且是恢复王朝的豪情壮志难以实现,是更大的志向。



须知少年凌云志是错误的,正确的诗句是须知少日拏云志,作者是清代吴庆坻。


『全诗原文』

食肉何曾尽虎头,卅年书剑海天秋。

文章幸未逢黄祖,襆被今犹窘马周。

自是汝才难用世,岂真吾相不当侯。

须知少日拏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


『诗句出处』

清代吴庆坻的《题三十计小象》


『全诗译文』

身居高位者何曾都有虎头之相?为何读书三十年依旧一事无成、如海天之秋一样凄凉。

庆幸没有遇到黄祖这样残害读书人的武夫,如今的行装却也窘迫的犹如当年的马周。

自认为是才能没有得到施展,难道真的是没长着封侯的面相?

要知道,少年时就立下上揽云霄之志,曾许诺要做人世间第一流人物。


『全诗注释』

卅:数字三十的中文代用字。

襆被:指用包袱裹束衣被,意为整理行装。

才:才能。

拏:拿。


『创作背景』

吴庆坻是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写这首诗的时候30岁,当时还没中进士,所以诗中有一些怀才不遇的牢骚。他后来做过翰林院编修、四川学政,官职不低。他在湖南提学使任上,曾到日本考察,在湖南办了学堂。《湖南通志》中对这位杭州的官员非常感激。
  

辛亥革命后,吴庆坻搬家到上海,与樊增祥、沈增植等大家交游。两年后,与沈增植等受邀请编纂《浙江通志》,才回到了杭州老家。1924年,在杭州居学官巷病逝,终年77岁。


『作者介绍』

吴庆坻,字子修,钱塘人。光绪丙戌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湖南提学使。有《补松庐诗录》。


『全诗赏析』

首联前一句用“虎头食肉”之典,古人认为虎头这种相貌特征是荣华富贵之相,这里诗人说自己虽有虎头之相,但无富贵之命。“书剑”代指学业事业,海天之秋,则是一幅凄凉之况,三十年依旧一事无成。

颔联又用了两个典故。前一句的黄祖,是三国时期的江夏太守,那时候人们都看重名士,一般不会杀有名气的读书人,但黄祖却把名士祢衡给杀了。所以诗人的意思是说自己没有遇到这样粗暴的武夫,或许其中也有自比名士的意义。

后一句则是很明显自比马周了,马周十分受唐太宗李世民赏识,有“四请马周”的美谈,当然是李世民派人去的。马周入朝之后,节节高升,官至中书令、太子右庶子,代理礼部尚书,不过早年他却非常窘迫,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颈联则是直抒胸臆,感叹自己怀才不遇,生不逢时,命中注定不能封侯拜相。这里也用到了一个典故,汉代李广百战而不能封侯,恨道:岂吾相不当侯邪?难道我这个相貌天生不能封侯吗?言外之意是自己已经有了封侯的功绩,但没有封侯的结果,这是外界因素,而不是自身因素。

尾联则是想起自己少年曾立下的大志,上文已经释义。整首诗就是一首典型怀才不遇的情感,是作者落榜之后的愤懑。



须知少日拿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 【出处】清·悔余生《题三十小像》 【讲解】拿云志:凌云大志。拿,牵引,抉取。应记住年轻时的凌云大志,曾决心要做人间第一流的人物,干出人间第一流的成绩。




你是否需要了解?

自诩人间第一流的原诗
“须知少时凌云志,自许人间第一流”这两句诗是光绪十二年进士吴庆坻所写。其原文是:须知少时凌云志,自许人间第一流。哪知岁月蹉跎过,依旧名利两无收。诗的大意是不要忘了年轻时立下的凌云大志,曾决心要做世界上第一流的人物。哪知时光如水却白白的被耽误,如今依然像从前一样名声和利益都没...

梅余生是谁的诗?
须知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哪晓岁月蹉跎过,依然名利两无收。译文:应记住年轻时的凌云大志,曾决心要做人间第一流的人物,干出人间第一流的成绩。哪里知道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却依然没有做出来什么成绩。吴庆坻(1848—1924)清朝,字子修,又字敬疆,号补松老人。现在广为流传的是本诗的前...

须知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什么意思
要知道,少年时就立下上揽云霄之志,曾许诺要做人世间第一流人物。这两句诗出自于清代诗人吴庆坻的《题三十计小象》,整首诗的原文如下:食肉何曾尽虎头,卅年书剑海天秋。文章幸未逢黄祖,襆被今犹窘马周。自是汝才难用世,岂真吾相不当侯。须知少日拏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整首诗说的是什么...

须知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的意思 须知少年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什 ...
须知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出自哪首诗 这句话是后来人的新作,而原诗的名字是《题三十小像》,出自清代吴庆坻之手,一共五首,这是第一首,原文如下:食肉何曾尽虎头,卅年书剑海天秋。文章幸未逢黄祖,襆被今犹窘马周。自是汝才难用世,岂真吾相不当侯?须知少日拏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 ...

须知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是什么意思
“须知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的意思是:应记住在年少的时候曾经扬起了远大理想,当时曾立志要做人间第一流的人物,干出人间第一流的成绩。这句诗出自清代诗人悔余生的《题三十小象》,全诗写出了诗人心中高昂的志向,突显了诗人心中的豪情,也展现了诗人的自信与骄傲。其中“须知...

须知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
自是汝才难用世,岂真吾相不当侯?须知少日拏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须知少日拏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意思是:应记住年轻时的凌云大志,曾决心要做人间第一流的人物,干出人间第一流的成绩。传闻,这是满清遗老吴庆坻的诗集《悔余生》中的一首:“须知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哪晓岁月...

人中第一流的诗句
“须知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这句诗出自清末著名诗人悔余生的《题三十小象》。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年轻时的壮志凌云,以及对人间卓越成就的期许。然而岁月无情,时光荏苒,诗人在诗中叹息,感叹自己年岁渐长,却未能达到最初的梦想,功名与利益都未能有所收获。吴庆坻,字子修,又字敬疆,号补松...

少年自有青云志当许天下第一流什么意思 少年自有青云志当许天下第一...
2、《悔余生诗》全诗为:须知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哪晓岁月蹉跎过,依旧名利两无收。翻译为:年少的时候不要忘记自己的伟大志向,要下定决心做世间上一流的人物。哪里知道时光匆匆而过悄悄流失,依然像从前一样名誉和利益都没有收获。3、赏析: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崇尚的理想的执著追求,和对...

不求青云志,但叹做人长什么意思
曾许人间第一流。”这句诗出自《悔余生诗》,作者是吴庆坻。《悔余生诗》全诗为:须知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哪晓岁月蹉跎过,依旧名利两无收。翻译为:年少的时候不要忘记自己的伟大志向,要下定决心做世间上一流的人物。哪里知道时光匆匆而过悄悄流失,依然像从前一样名誉和利益都没有收获。

需知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什么意思 需知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
1、需知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意思是:应当牢记自己年轻时许下的凌云壮志,要决心成为人间第一流的人物。2、诗句化用了吴庆坻的《题三十小像》其一,原文为:食肉何曾尽虎头,卅年书剑海天秋。文章幸未逢黄祖,襆被今犹窘马周。自是汝才难用世,岂真吾相不当侯 须知少日拏云志,曾许人间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