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黄河是怎样变化教学设计
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
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可是一查黄河近2000年来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黄河在近2000间来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人们不禁要问: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说来有趣,在数千年到数万年前,黄土高原乃至黄河流域,自然条件是很好的,可与今日的江淮流域比美。那时候,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尤其是下游一带自然条件更好。因此,我们的祖先才选择这里生息繁衍。
可是,后来黄河变了,它开始变得凶猛暴烈起来,折腾得两岸百姓叫苦不迭。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大河,其含沙量相当于长江的68倍。黄河每年从中上游带到下游的泥沙总重量达16亿吨,其中12亿吨被搬到了大海,4亿吨则沉积在下游河道中。问题就出在这4亿吨泥沙上。它使黄河的河床逐年升高,结果有的河段高出两岸农田3-4米,有的甚至高出10米以上,使黄河成了悬河。每到洪水季节,黄河这些地段的堤坝很容易决口,造成可怕的大水灾。
据科学家研究,黄河发生变化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气温转寒,暴雨集中。加上黄土本身结构松散,很容易受侵蚀和崩塌,助长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二是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护层,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每年,黄河流域每平方公里就有4000吨宝贵的土壤被侵蚀掉,相当于一年破坏耕地550万亩!更严重的是,水土流失使土壤的肥力显著下降,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越是减产,人们就越要多开垦荒地;越多垦荒,水土流失就越严重。这样越垦越穷,越穷越垦,黄河中的泥沙也就越来越多,因而黄河决口、改道的次数也就越来越频繁。
把黄河治理好,关键是要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新中国成立后,科学家已经为治理黄河设计了方案。他们认为黄土高原地区应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一定要保护好森林资源,使失去的植被尽快恢复。要使人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破坏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自杀行为;要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同时还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这样数管齐下,一定能防止水土流失,黄河变好的梦想一定能成为现实。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的过去和现在,知道黄河变化的原因及其内在的联系,从中受到启示,培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语句。
3、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的重点:了解黄河的变化过程
教学的难点:理解造成黄河变化的原因
【教材版本】
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材分析】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是一篇阅读课文,课文介绍了黄河变化的过程、变化的原因及其治理的方案,告诉人们要维护大自然,维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办,课文先写了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的苦难,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但原先它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从黄河的含沙量的现状分析黄河变化的原因;最后是科学家设计了治理黄河的方案。
【教学重点】
自学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黄河变化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明白为什么要维护大自然。
【教学难点】
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给人类怎样的教训。
【教学准备】
《黄河颂》录音带和抗洪资料。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黄河颂》录音带导入
黄河是母亲河,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今天俺们一起来了解它的过去和现在。
二、初读课文,了解黄河的变化
1、学会本课生字词:
⑴ 读字,读准音,记住形。
⑵ 读读词,明其义。
2、小组合作学习,找出黄河原来是什么样子的?后来有哪些变化?想象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以自身喜欢的方式进行汇报。
三、汇报学习效果,理解大自然与人类的关系
汇报形式:
1、资料展示(抗洪)。
2、绘画演示。
四、设计治理方案,增强环保意识
1、说说科学家为治理黄河所设计的方案。
2、小组合作,为治理黄河提建议。
【板书】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原来 现在
气候温暖 自 人 含沙量大
森林茂密 然 为 河床抬高
土地肥沃 因 原 经常决口
素 因
(摇篮) 原因 (祸河)
你是否需要了解?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组第10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ppt课件_百度...
第二部分,作者追溯了黄河的历史,指出黄河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强调了其文化价值。第三部分,作者深入剖析了黄河变化的原因,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揭示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巨大影响。第四部分,则介绍了科学家们设计的治理方案,旨在通过科技手段改善黄河的现状。文章的写作顺序清晰,从黄河...
四年级下册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主要内容
四年级下册第十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的主要内容 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可是一查黄河近2000年来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黄河在近2000间来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人们不禁要问: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四年级语文书下册第三单元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主要内容
新中国成立后,科学家已经为治理黄河设计了方案。他们认为黄土高原地区应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一定要保护好森林资源,使失去的植被尽快恢复。要使人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破坏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自杀行为;要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同时还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这样数管齐下,一定能防止水土流失,黄河变好的...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新中国成立后,科学家已经为治理黄河设计了方案。他们认为黄土高原地区应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一定要保护好森林资源,使失去的植被尽快恢复。要使人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破坏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自杀行为;要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同时还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这样数管齐下,一定能防止水土流失,黄河变好的...
小学四年级下册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新中国成立后,科学家已经为治理黄河设计了方案。他们认为黄土高原地区应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一定要保护好森林资源,使失去的植被尽快恢复。要使人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破坏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自杀行为;要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同时还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这样数管齐下,一定能防止水土流失,黄河变好的...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十课讲了一件什么事?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十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讲了一件关于黄河变化及其影响,并提出治理方案的事情。具体来说:黄河的变化:课文首先描述了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的苦难,指出它曾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但同时强调黄河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对中华民族有着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变化的原因:...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原因
课文先写了黄河给两岸的人民带来了苦难,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但它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从黄河含沙量的现状分析黄河变化的原因;最后写科学家设计治理黄河的方案。课文字里行间包含着强烈的优患意识,告诉人们要保护环境。 问题二:小学四年级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原因 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自然...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 第10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一文主要讲了
段落大意:全文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的苦难。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黄河为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第三部分(第4~6自然段):黄河变化的原因。第四部分(第7自然段):科学家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写作顺序:课文先写了黄河给两岸的人民带来了苦难,是一条...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黄河是怎样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科学家已经为治理黄河设计了方案。他们认为黄土高原地区应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一定要保护好森林资源,使失去的植被尽快恢复。要使人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破坏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自杀行为;要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同时还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这样数管齐下,一定能防止水土流失,黄河变好的...
四年级下册语文目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中的胡杨的自述短文答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 接着从黄河的含沙量的现状分析黄河变化的原因、绘画演示。【课时】一课时,增强环保意识1。 【教学难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给人类怎样的教训,读准音?想象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说说科学家为治理黄河所设计的方案。2,理解大自然与人类的关系汇报形式,了解黄河的变化1,课文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