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州名人 涿州的历史名人,越想越好

作者&投稿:拱褚 2025-05-16
涿州有名人么?

古往今来,这里名流辈出、灿若群星:汉昭烈帝刘备,汉桓侯张飞,东汉名臣卢植,六祖禅师惠能,北魏时期著名地理学家、文学家郦道元,唐朝著名诗人卢照邻、贾岛,易学大师邵雍,南宋著名抗元将领张世杰,深受鲁迅推崇的现代诗人、学者冯至,当代著名剧作家张天民等皆出于此。 中日大战时期,傅作义曾经在涿州县城抵抗日军围困长达两个月之久,后因弹尽粮绝而被迫妥协,撤出涿州
http://baike.baidu.com/view/22470.htm#5

涿州历史   涿州人杰地灵,汉昭烈帝刘备、宋太祖赵匡胤、汉桓侯张飞、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苦吟诗人贾岛皆出于此,是三国时期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故地,中央电视台涿州影视基地、刘备故里、张飞古井、郦道元纪念馆、京都和京南两个高尔夫球场等景点对外开放,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投资八亿元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将使涿州构成集旅游、文化、商贸于一体的京郊型经济新格局,进一步丰富旅游资源,全面提升城市品位。
  250 多年前,清乾隆皇帝南巡路过涿州这块京畿重地时写下了“日边冲要无双地,天下繁难(音“南”)第一州”的诗句。如今的涿州,正以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承接着难得的发展机遇。特是 2005 年,涿州市被河北省政府确定为扩权县(市),被赋予与设区市相同的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这为涿州的腾飞插上了有力的翅膀。
  涿州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北京周边和河北省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县(市)之一。在 2300 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汉昭烈帝刘备、汉桓侯张飞、东汉政治家卢植、中国地理学之父郦道元、北宋哲学家邵雍、宋太祖赵匡胤、禅宗六祖慧能等一大批历史名人,使这座拥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的古城更加显得厚重、辉煌。
  涿州是“三国文化”的发祥地。刘备与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广为流传。“三国文化”在涿州产生着重要影响,至今,漫步街头还随处可见三国文化的遗迹。桃园饭店、桃园大街、三义小学、三义宫、张飞庙无不展示着涿州人对先祖的仰慕和对忠义、诚信思想的崇尚。
  以东汉政治家卢植为代表的卢氏,望出涿郡,名人辈出,千百年来,“文武兼备,诗礼传家”,成为在中国大陆除孔氏家族之外的另一支经久不衰的家族文化。
  与历史文化遥相呼应的是这些珍贵的古城遗迹。经专家认定的中国第一长石拱桥——永济桥;国家级重点文物——辽代双塔;具有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古建筑都将按照《涿州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保护与利用》整体规划得到全面挖掘和修复。
  一座历史文化资源集中、特色鲜明的涿州古城将以崭新的风貌重现在世人面前,成为“人文涿州”的精品名片。不同于北京的“皇城文化”,涿州在京郊正以无法克隆的历史文化优势抢占着旅游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先机。
  如果说,历史文化是城市文化环境与文化品位的重要内涵,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那么,在省级旅游度假区内具有国际水准的高尔夫球场和北方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为涿州现代文化品味的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成为京南独具特色的旅游热线。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五日,该市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授予的2007年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光荣称号。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涿州八景      涿州自古名人辈出,汉昭烈帝刘备,汉桓候张飞,东汉文学大家卢植,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北魏地理学家,被誉为世界地理学之祖的郦道元,易学大师邵康节,苦吟诗人贾岛,宋太祖赵匡胤等等皆出于涿州.同时,这里还是唐宋时期天下第一望族卢氏宗祠所在,子孙后代遍布世界各地,韩国前总统卢泰愚,现总统卢武炫均曾前往涿州卢氏宗祠认祖.与此同时,涿州风光更是引人入胜,其中最著名的就要属涿州八景了,有诗为证:
  通会灯市似火龙,双塔晴烟报主凶。
  拒马长虹行逆水,胡良晓月除夕明。
  邵村花田景优美,督亢秋成退肖兵
  楼桑春社松齐顶,盘坡积雪不易融。
  涿州八景之一
  ——通会灯市
  指正月十五元宵节闹花灯的场面。原城中有夹城,门名“通会”,夹城上有重楼三间,名“通会楼”。俗称鼓楼。楼上左鼓右钟,楼高四丈。二十里外即遥遥在目。每年正月十五是闹花灯之日,从通会楼至南门置72架木制等牌楼,十字路口置灯棚7座。每到此日,大街小巷,张灯结彩,耍龙灯、狮子、踩高跷、放鞭炮,真是火树齐开,星球碎挂,千家万户,燃烛通宵。元宵之夜,登上鼓楼,远眺长街,龙飞凤舞,颇为壮观。这一景象称为“通会灯市”。有诗为证:“春风初到月初圆,不夜城中沸管弦,万盏灯光双塔影,一时辉映鼓楼前”。
  涿州的元宵灯会,始于汉、兴于唐、盛于明清,是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古人曾云“南有扬州,北有涿州”,将涿州的花灯与闻名天下的扬州花灯相媲美。如今,传续千年的涿州灯会被更名为“中国涿州花灯节”,引来了北京、天津以及海内外几十万中外客商和游人一睹“千年灯节”的风采,人们在红红火火的元宵花灯节上感受着浓浓的新春气息。
  -“通会灯市”曾引来皇帝、亲王
  自古以来,在我国的许多地方都盛行在元宵节前后张挂花灯,喜庆新春。在涿州,元宵灯会又被称作“通会灯市”,并被誉为古涿州八景之首。所谓“通会”,即指通会楼,是涿州钟鼓楼的“学名”。这座楼建在城内南北中轴线的三分之二处,地势最高,在旧时是除双塔外的最高建筑,因而是全城的制高点。历史上,这里是最繁华热闹处。元宵灯会正是以此为中心,沿南北大街延伸开来,向东西巷陌辐射而去。
  从前每逢元宵佳节,涿州通会楼都要张灯结彩,装扮一新。楼南楼北的大街小巷里聚集着载歌载舞的花会表演者和拥挤的观灯人群。入夜,明月高悬、焰火升腾,千家万户燃烛通宵,好不热闹。
  涿州城里的老人们至今还对通会灯市充满了回忆。当时,在鼓楼南北大街的各个十字路口,都有搭建的灯棚,棚内悬挂着千变万化、千奇百怪的花灯,有活动的花灯、循环追逐的走马灯、玻璃制成的八卦九莲灯,等等。大人带着孩子,仰着头争先猜着灯谜,猜对了马上就能得到小奖品,拿到奖品的孩子高兴得又蹦又跳……
  相传,通会灯市还曾引起京城里达官显贵的注意,纷纷前来观赏。传说咸丰年间庆亲王在涿州观灯,因为人多拥挤,碰坏了一架牌楼灯,结果他赔偿给涿州三架牌楼灯,全是四柱三楼,黄瓦覆顶,因而被称为“金牌楼”。
  最令涿州人引以为豪的是,当年乾隆皇帝不但曾到涿州观灯,并且赋有诗作。
  后来通会楼在“文革”期间被毁,但传统的通会灯市依然保存了下来。每年元宵节,人们都会在原先通会楼前的鼓楼大街上挂起一串串红红的“南瓜灯”,在窄窄的街面上方悬挂半月形彩灯,孩子们一手拿着糖葫芦,一手牵着大人的手,见到漂亮花灯,不时高兴地叫好。
  -"南有扬州,北有涿州"的传说
  涿州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刘桂郁向记者讲起了"南有扬州,北有涿州"的传说。
  据说,元宵节的花灯从西汉时期就点燃了,唐代宫廷元宵节则更为热闹。据史书记载,当时花灯的制作在各地形成了相互攀比之势。灯匠艺人们挖空心思,大展奇能,花样越来越新鲜,制作越来越精巧,由此形成全国花灯的空前盛况。据传说,当时扬州花灯领先全国,为天下之最,引得玄宗皇帝微服前去扬州观灯。扬州灯匠为了保持当地花灯的声誉,制作技巧概不外传。谁知,当地巧匠中竟有一名涿州籍人士,名叫王兴,涿州为了与扬州争雄,便不惜重金、千方百计召回了王兴。这样一来,涿州花灯大放异彩,一跃而与扬州花灯并驾齐驱、闻名天下了。因此,当时人们称道民间花灯之盛,就有了"南有扬州,北有涿州"的说法。
  1992年,扬州花灯来到建于涿州的中国影视城,成功地举办了一届灯会。历史上的两个灯坛巨擘,经过千百年的竞争,终于走到了一起。
  -传统习俗,家家户户挂花灯
  在千百年的花灯文化的熏陶下,涿州寻常百姓家也都有张挂花灯的习俗。
  在几十年前,涿州的花灯并非只在“通会灯市”上才可以看到,到了春节,几乎每家门前都挂着自制的花灯。涿州一位年近六旬的花灯老艺人回忆说,农闲时候,人们用秸秆、竹皮等随处可见的材料,弯折几下再糊上红蜡纸就能做出一个喜庆的“南瓜灯”。手巧的人家还会在花灯上描画出梅花、牡丹等图案,让自家的花灯与众不同,有的还用玻璃等比较先进的材料制作花灯。
  正月里,街道两侧的店铺也会挂出各式各样的奇巧花灯。如糕点铺的大寿桃灯、鞋帽店的“鞋灯”“帽灯”、羊肉铺的羊头灯、烟店的烟袋灯、酒店的“武松打虎灯”,可谓千姿百态、各具匠心。如今这些自制的小型花灯已经见不到了,住进楼房的人们将买来的微型红灯笼悬挂在房间内,继续着对花灯的喜爱。
  涿州八景之二
  ——双塔晴烟
  指矗立在城内东北的双塔。此双塔建于辽代,这两座塔的建成,民间有着动人的传说。说是有两位巧手的姑嫂,一夜之间建成,实际上是佛教文化产物。所谓“双塔晴烟”,一是说:在风和日丽的天气里,远看双塔正象几缕青烟在蔚蓝的天幕上袅袅升起。二是说:在晴朗的天日,双塔顶部周围能看到几缕青烟。有诗记:“丰碑犹自纪金辽,双塔凌增逼九霄,佛火不明铃语寂,晴烟几缕逐飘”。
  涿州八景之三
  ——拒马长虹
  城北拒马河上的永济桥,拱跨度大,形状优美,飞跨拒马河两岸。桥的倒影映在河水中,宛如一道彩虹,因此,被称为“拒马长虹”。
  涿州八景之四
  ——胡良晓月
  城北十里胡良河横跨一座石桥,南来北往的行人登上这座石桥,都免不了停步,欣赏这里的景色。尤其是将近黎明时,当雄鸡报晓,天色微明,在晨光熹微中,静静的河水流着,水中映出一片残月,波光桥影,景情交融,引人入胜。故曰:“破晓事行役,去去之胡良。残月淡如水,天寒知欲霜。钟声逗曙色,宿火明渔庄。晨鸡时一鸣,隐隐腾朝阳”。
  涿州八景之五
  ——邵村花田
  城西北稻田区的百尺竿乡大、小邵村一带,地处胡良河流域,土地肥沃,水源充沛,小桥流水,沟渠纵横,誉为“小江南”。也是易学大家邵康节的故里.“邵村花田”是指这一带农田景色。每当稻田插秧后,方田披上新装,一块块莲花点缀,又有远处青山相衬,确实把人带入了“山光泼翠水托蓝,获稻分秧事事谙,十顷荷花万株柳,卜居须住小江南”的诗意中。
  涿州八景之六
  ——督亢秋成
  战国时期涿邑隶属燕国。督亢,即指当时涿州东南部大面积肥沃地带。荆轲刺秦王,奉督亢图入秦,因身单力薄,大功未成,被秦王杀死,空留下一个“图穷匕首见”的故事。有诗云:荆卿图督亢,献地秦人喜。风萧自古传,黄云复万里。丰年禾黍多,百室歌盈止。壮士何处寻,西风吹易水。“黄云复万里,丰年禾黍多”两句描述了督亢一带原野庄稼丰收的景象。
  涿州八景之七
  ——楼桑春社
  楼桑村在涿州城南十五里,为汉昭烈帝刘备故里。汉昭烈帝庙,庙宇宏广壮丽,工程浩大,庙貌巍然。主要神像,均为木制,尤为壮观。院中古柏参天,碑碣林立,花木繁茂,往来游人驱车过此徘徊瞻眺,流连忘返。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在这里举行盛大庙会,方圆数十里的乡邻,扶老携幼,纷纷到此赶庙,各家商号,争相开业,小商小贩,江湖艺人蜂拥而至。“父老相携载酒游,果然春社胜于秋”等前贤诗句,即当年写照。
  涿州八景之八
  ——盘坡积雪
  盘坡又称三坡,距涿州城二百里,涿州的“飞地”,前人对此有过“连云一白接天涯,积雪犹堆六出花,十丈红尘飞不到,玉山深处有人家”的吟咏。盘坡现为野三坡,隶属涞水县。
  另外,由于涿州的历史太过悠久,在这么多年里建制和属地等有很多次巨大变化,所以对于涿州八景也有许多不同的分类,现试举一例:
  涿州古八景
  通针疏雨 通会在州城之中,其上有庭堂幕次,左鼓右钟,昼有盘诘之卒,夜有击柝之人,警盗安民赖乎是矣.春秋降雨,郊原陇亩,浓云深锁,密霭不分,此门之上,蒙蒙,如丝,真城中之佳景也.
  楼桑春暮 楼桑在城西南十五里,是汉昭烈故里,庙貌巍然,风云惨淡,碑多名贤之题咏,殿有衮冕之庄严.方其春日暄妍,草木菁葱,高桑则童童羽葆,古柏则郁郁坚贞.加以禽声和鸣,烟云飞剑,盖一方之灵秀,钟于是矣.
  月池秋风 月池在城丁南二十里,约数十源.泓以成溪,湾以成池,斗折蛇曲,觳回轮转,清莹洞乇,锵金鸣玉,台珠玑之错落,清秋气爽,芰荷盛开,一川锦绮,十里清香.更以鸥鹭浮沉,锦鳞游泳,可谓游观之盛所矣!
  胡良晓月 湖梁在城北十里,垂杨树堤,蒲苇夹岸,若当晓月初升,则渔榔舣舟,歌声矣乃,樵夫子,逍遥于洄塘之侧,徜徉于曲渚之边,岂非佳致欤?
  龙安叠翠 龙安在城西四十里,回峦缭绕,深谷逶迤,自下而上,有记有堂.雨过则风光绚烂,洗涤如图.
  垩峪生云 垩峪在城西北五十里,风烟不减,黛色横空,草荣木茂,鹿呦鸟嘤,初夏一临,祥云密布,有形触石,无心出岫,奇峰律萃,一举成霖,景乎佳哉!
  盘坡夕照 盘坡在城西北三百余里,有上,中,下之分,西为表而东为里,俨若画屏,寸碧疑在端,堆螺又如水上,太阳西坠,紫绿万状,米南宫为之搁笔者也.(现涞水野三坡)
  房山晴雪 房山在城西 北五十里,北接居庸,东抵渔阳,西边紫荆,所谓"幽燕奥室"也,降冬冱寒,雪枫霰集,日光朋影,炫耀争辉,寻梅之兴,因之愈鼓,访戴之舟可以不回矣!(现北京房山区)

  涿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经济发达,文化灿烂,古迹众多。古往今来,这里名流辈出,灿若繁星。
  [卢植] (?——192),字子干,东汉涿郡涿县(今涿州市)人。这是小黄门左丰来广宗蛾军,以鲁植没有送礼卢植以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为历代所敬重。卢植后人,历代不衰,至今仍繁衍于海内外。
  [刘备](161——223),字玄德,东汉涿郡涿县人,故里在涿州城南大树楼桑村。三国蜀汉皇帝。公元221至223年在位。
  东汉远支皇族。幼贫,与母织席贩履为业。东汉末起兵,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和军阀争雄战争。先后投靠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后采用诸葛亮连孙拒曹的主张,与建安十三年(208)年联合孙权大败曹操与赤壁,乘势占领荆州,力量逐渐壮大。旋又夺取益州和汉,219年成汉中王。221年称帝,都成都,国号汉,年号章武。次年,率军进攻孙权,在夷陵之战中大败。章武三年(223)病危。四月,刘备死于白帝城,时年63岁,谥昭烈皇帝。
  [张飞](?——公元221年)字翼德,东汉涿郡涿县(今涿州市)人。故里在涿州市城南张飞店(现名忠义店)。三国蜀汉大将。东汉末年,为镇压黄巾农民起义,张飞、关羽和刘备在涿县桃园结义,随后聚集乡勇起兵涿县。
  建安十二年(207),刘备依附荆州刘表。曹操发兵取荆州,刘备败走夏口,至当阳长坂陂,曹兵把刘备等人打散,刘以张飞领20余骑兵断后,彰见曹兵迫近,据水断桥,嗔目横矛高吼:“身是张翼德,可来共决死。”以威武之势吓住曹兵,才是刘备得以脱身。后在进川路上,生获巴郡太守严颜。刘备战领益州后,冯长费为巴西太守。曹操派大将张郃取巴西,相持50余曰,大破张郃,张郃只带10余人逃还。
  章武元年(221),刘备在成都称帝,封张飞为西乡侯。同年东吴袭取了荆州,关羽被害。张飞随刘备发兵拟夺荆州并为关报仇,行前因打骂部下,为部将张达、范疆杀害。追谥桓侯
  [卢循](?——441),晋范阳郡涿县人,字于先,晋司空从事中郎卢谌之曾孙。东晋孙恩农民起义军首领之一,后发展成为岭南地方割据势力。
  [郦道元](约446——527),北魏范阳郡涿县人。故里在涿州市东道元村。道元,字善长,北魏平东将军、青州刺史、永宁侯郦范之子。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文学家。郦道元与太和十八年(494)步入仕途,不久承袭父位爵位,为永宁伯。后任太傅掾、书侍御史、冀州镇东府长史、鲁阳太守、东荆州太守、河南尹、御史中尉。其间曾两次持节进行行政区划建置更改和追讨叛军,最后死在关右大使任上,著成《水经注》40卷,为地理名著。文笔深峭,简洁生动,秀永传神,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后人对《水经注》研究有许多著述,被称为“郦学”。近时国外许多学者对“郦学”大量研究,曰本甚至在大学内开有“郦学”课。郦道元的文风对后世,特别对柳宗元等人山水游记写景手法有着一定影响。
  [卢照邻](约635——约689)唐著名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县(今涿州市)人。
  尤善长七言歌行,对推动七古的发展有贡献。杨炯誉之为“人间才杰”。代表作有《长安古意》诗笔纵横奔放,富丽而不浮艳,,为初唐脍炙人口的名篇。摆脱六朝诗风影响。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其号为“初唐四杰”。《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幽忧子》三卷,文集二十卷,以散失。明张燮辑有《幽忧子集》七卷,附录一卷,是比较完备的辑本。《旧唐书.文艺传上》为他立传。
  [贾岛](779——843)唐著名诗人,字阆仙,涿州范阳县人。
  贾岛家境贫寒,少时曾在瀛州(今河间)法普寺为僧,发明无本。后至东都洛阳,洛阳令禁止僧午后出寺,岛为此作诗自伤,当时监察御史韩愈见诗,深表同情,教导弃僧读书经科举进入仕途。岛遂还俗,但屡试不中。后曾经任长江(今四川遂宁西此)主簿、普州(今四川安岳县)司仓参军。后卒于普州任上终年44岁。
  [窦禹钧]五代时后周太常少卿右谏议大夫。生五子俱进士及第,后世家喻户晓之《三字经》有句“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即指他教子有方,义风家法,为一时典范,传颂至今。
  禹钧家素富有,常周济危困,在自家创办书院,聘请名师,购图书免费供远近寒士就读,在他的资助下,不少人得以成名。终年82岁,死后,宋代名臣、文学家范仲淹为他撰《窦谏议阴德碑》树于故里范阳墓在涿州团柳村。
  [赵匡胤](927——976),即宋太祖,涿州范阳县北台村(今涿州市)为其故里。他是中国宋王朝的创建者和开国皇帝。建元建隆,在位17年(960——976)。
  后汉乾佑元年(948),应募隶郭威。后周显德三年(956),积战功为殿前都指挥使,拜定国军节度使。后升殿前都点检,执掌兵权。恭帝即位该宋州归德军节度使。七年初,在陈桥发动兵变,代周称帝,创建宋朝,改元建隆。旋即平定李筠、李重进之乱。建隆二年,(961)及开宝二年(969),以杯酒释兵权方式,先后解除石守信等禁军将领及王彦超等节度使兵权。采取先南后北、先易后难、各个击破的战略,于乾德元年(963)平荆湖(荆南、湖南),三年平后蜀,开宝四年(971)平南汉,八年,平南唐。开宝间,又亲征北汉,不克。选将戍边要,加强对契丹防御。在进行统一战争同时,设参知政事为副相,以枢密使掌军政,三司使掌财政,以分宰相之权。加强禁军,削弱地方兵力;立更戍法,使兵将不相知。命文臣、京朝官出知州、县,并于各州置通判,分割知州权利;设监司掌管地方财权与司法。注意奖励农桑,蠲免五代以来部分杂赋;整治汴京(今河南开封)为中心的河运系统。他的一系列措施,积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割据混乱的局面,对宋初经济的恢复和社会安定,起了积极的作用。
  [邵雍](1011——1077)北宋哲学家。字尧夫,其先范阳(今河北涿州)人。自号安乐先生。30岁后游河南,隐居苏门山百源之上,人称百源先生,死后谥“康节”,又称康节先生。
  少随父徙居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居城西北苏门山,刻苦治学。出游河、汾、淮、汉,从学于李之才,研习《河图》《洛书》、宓牺八卦。晚居洛阳,与司马光、富弼、吕公著等交游。卒谥康节。杂糅《易传》及道教思想,构建象数学说,认为宇宙本原是“太极”,“太极”永恒不变;天地万物皆按其《先天图》运行变化;人类社会则以皇、帝、王、霸四期逐渐退化。著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等。
  [张世杰](?——1279)南宋著名抗元将领。范阳县(今涿州市)人。南宋德佑元年(1275),率部入临安(今浙江杭州),收复浙西诸城。元军迫临安,与文天祥主张背城决战,为陈宜中所阻。临安失守,率军由海路至福建,任枢密副使,坚持抗元。景炎三年(1278)任少傅、枢密副使,与元将张弘决战海上,兵败突围,与台风溺死。

  [冯铨] (1495-1672)字振鹭。明万历进士,受检讨。天启五年(1625),谄事魏忠贤,以礼部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内阁,不久即晋尚书,加少保兼太子太保。次年即免罢。崇祯初以谄事魏忠贤,赎徙为民。顺治元年(1644),降清,令以大学士原衔入内院佐理机务。次年,授宏文院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十三年,加太保致仕,仍留备顾问。十六年,改设内阁,命以原衔兼中和殿大学士。著有《瀛州赋》、《独鹿山房诗集》。
  [卢坤] (1772——1835),清顺天府涿州人,字静之,号厚生。清嘉庆、道光年间封疆大吏。嘉庆进士。历任兵部主事、湖北按察使、陕西巡抚等职。道光十年(1830)受湖广总督,督师镇压湖南江华瑶民赵金龙起义及广东各地瑶民起义,调两广总督。十四年英国侵略者律劳卑率舰入侵虎门,进迫黄埔,蛮横要求通商,他照例封舱停市,加强防范,有加强海防,调集水陆军坚拒。不久病死。赠兵部尚书。

  [王柳汀](1906-1974)原名王庆春,别号渔父。又从齐白石、王雪涛等名家学画,专攻花鸟。早期有《王柳汀花鸟集》问世。建国后曾为贵阳师范学院美术系副教授,北京全国美术展曾有其作品,1983年《河北画集》有作品入选。病逝于贵阳。

  [冯至](1905-1993)诗人,翻译家。192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35获德国海贷山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曾任同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西语系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为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作协第三、四届副主席,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一、二届会长,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会会长。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1980年当选为瑞典皇家文学、历史、文物研究院外籍院士。 1981年当选色联邦德国麦因茨科学与文学研究员通讯院士。1983年获联邦德国学科院歌德奖章。1985年获民主德国格林兄的文学奖金。1986年当选为奥地利科学院通讯院士。著有《昨曰之歌》、《十年诗抄》、《论歌德》,议有《海涅诗选》、《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张天民] 1933年7月7曰生,河北涿州市人,青年时代在北京第四中学读书,1952年9月至1954年7月参加工作,197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9月至1954年七月在中央电影学校(北京电影学院前身)做编辑工作,1956年3月至1983年1月,他在长春电影制片厂工作了27年,一步一个脚印的在风风雨雨中成长起来;1986年3月至1988年11月调人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任中央电视台分党组成员、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主任。张天民同志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92年被评定为国家一级编剧,同年成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张天民同志是我国知名度很高的剧作家和诗人,是我国影视界最有硬性的剧作家之一。他先后担任中国电影文学会常务副会长、会长、电视剧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影学会理事等社会职务,为中国影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张天民同志是一位有大无畏革命精神的优秀剧作家。在“十年动乱”期间,围绕电影《创业》所张开的与“四人帮”斗争中,张天民同志勇敢地站在战斗第一线,冒着生命危险向“四人帮”发出了战斗檄文,有力的支持和参加了邓小平同志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无产阶级革命家与“四人帮”反党集团进行的殊死斗争。毛泽东主席对电影《创业》的批示,标志着“四人帮”推行的错误文艺方针的失败,对党在社会主义时期的调整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五十年来,他孜孜不倦,笔耕不止,是一位不知疲倦的文学艺术创作家;他以他的勤奋和聪慧,以他的深邃和洞察,创作出一大批受喜爱的诗集、短篇、中篇、长篇小说、电影剧本、电影连续剧剧本,其中在当时社会产生较大影响的作品有:短篇小说《小五更》、《路考》等、电影剧本《鸿雁》《创业》、《春泥》《开国大典》等、电视连续剧本《武则天》、《潘汉年》、《中国命运的决战》、《秦始皇》、《青年毛泽东》等,这些组品种有的被收入学校教科书,有的被译成多国文字发行,而更多的作品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播出,在评奖中获金鸡奖、百花径、华表奖、飞天奖、金鹰奖等,他本人也获得最佳编剧奖。

涿州历代名人
涿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经济发达,文化灿烂,古迹众多。古往今来,这里名流辈出,灿若繁星。
[卢植] (?——192),字子干,东汉涿郡涿县(今涿州市)人。这是小黄门左丰来广宗蛾军,以鲁植没有送礼卢植以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为历代所敬重。卢植后人,历代不衰,至今仍繁衍于海内外。
[刘备](161——223),字玄德,东汉涿郡涿县人,故里在涿州城南大树楼桑村。三国蜀汉皇帝。公元221至223年在位。
东汉远支皇族。幼贫,与母织席贩履为业。东汉末起兵,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和军阀争雄战争。先后投靠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后采用诸葛亮连孙拒曹的主张,与建安十三年(208)年联合孙权大败曹操与赤壁,乘势占领荆州,力量逐渐壮大。旋又夺取益州和汉,219年成汉中王。221年称帝,都成都,国号汉,年号章武。次年,率军进攻孙权,在夷陵之战中大败。章武三年(223)病危。四月,刘备死于白帝城,时年63岁,谥昭烈皇帝。
[张飞](?——公元221年)字翼德,东汉涿郡涿县(今涿州市)人。故里在涿州市城南张飞店(现名忠义店)。三国蜀汉大将。东汉末年,为镇压黄巾农民起义,张飞、关羽和刘备在涿县桃园结义,随后聚集乡勇起兵涿县。
建安十二年(207),刘备依附荆州刘表。曹操发兵取荆州,刘备败走夏口,至当阳长坂陂,曹兵把刘备等人打散,刘以张飞领20余骑兵断后,彰见曹兵迫近,据水断桥,嗔目横矛高吼:“身是张翼德,可来共决死。”以威武之势吓住曹兵,才是刘备得以脱身。后在进川路上,生获巴郡太守严颜。刘备战领益州后,冯长费为巴西太守。曹操派大将张郃取巴西,相持50余曰,大破张郃,张郃只带10余人逃还。
章武元年(221),刘备在成都称帝,封张飞为西乡侯。同年东吴袭取了荆州,关羽被害。张飞随刘备发兵拟夺荆州并为关报仇,行前因打骂部下,为部将张达、范疆杀害。追谥桓侯
[卢循](?——441),晋范阳郡涿县人,字于先,晋司空从事中郎卢谌之曾孙。东晋孙恩农民起义军首领之一,后发展成为岭南地方割据势力。
[郦道元](约446——527),北魏范阳郡涿县人。故里在涿州市东道元村。道元,字善长,北魏平东将军、青州刺史、永宁侯郦范之子。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文学家。郦道元与太和十八年(494)步入仕途,不久承袭父位爵位,为永宁伯。后任太傅掾、书侍御史、冀州镇东府长史、鲁阳太守、东荆州太守、河南尹、御史中尉。其间曾两次持节进行行政区划建置更改和追讨叛军,最后死在关右大使任上,著成《水经注》40卷,为地理名著。文笔深峭,简洁生动,秀永传神,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后人对《水经注》研究有许多著述,被称为“郦学”。近时国外许多学者对“郦学”大量研究,曰本甚至在大学内开有“郦学”课。郦道元的文风对后世,特别对柳宗元等人山水游记写景手法有着一定影响。
[卢照邻](约635——约689)唐著名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县(今涿州市)人。
尤善长七言歌行,对推动七古的发展有贡献。杨炯誉之为“人间才杰”。代表作有《长安古意》诗笔纵横奔放,富丽而不浮艳,,为初唐脍炙人口的名篇。摆脱六朝诗风影响。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其号为“初唐四杰”。《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幽忧子》三卷,文集二十卷,以散失。明张燮辑有《幽忧子集》七卷,附录一卷,是比较完备的辑本。《旧唐书.文艺传上》为他立传。
[贾岛](779——843)唐著名诗人,字阆仙,涿州范阳县人。
贾岛家境贫寒,少时曾在瀛州(今河间)法普寺为僧,发明无本。后至东都洛阳,洛阳令禁止僧午后出寺,岛为此作诗自伤,当时监察御史韩愈见诗,深表同情,教导弃僧读书经科举进入仕途。岛遂还俗,但屡试不中。后曾经任长江(今四川遂宁西此)主簿、普州(今四川安岳县)司仓参军。后卒于普州任上终年44岁。
[窦禹钧]五代时后周太常少卿右谏议大夫。生五子俱进士及第,后世家喻户晓之《三字经》有句“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即指他教子有方,义风家法,为一时典范,传颂至今。
禹钧家素富有,常周济危困,在自家创办书院,聘请名师,购图书免费供远近寒士就读,在他的资助下,不少人得以成名。终年82岁,死后,宋代名臣、文学家范仲淹为他撰《窦谏议阴德碑》树于故里范阳墓在涿州团柳村。
[赵匡胤](927——976),即宋太祖,涿州范阳县北台村(今涿州市)为其故里。他是中国宋王朝的创建者和开国皇帝。建元建隆,在位17年(960——976)。
后汉乾佑元年(948),应募隶郭威。后周显德三年(956),积战功为殿前都指挥使,拜定国军节度使。后升殿前都点检,执掌兵权。恭帝即位该宋州归德军节度使。七年初,在陈桥发动兵变,代周称帝,创建宋朝,改元建隆。旋即平定李筠、李重进之乱。建隆二年,(961)及开宝二年(969),以杯酒释兵权方式,先后解除石守信等禁军将领及王彦超等节度使兵权。采取先南后北、先易后难、各个击破的战略,于乾德元年(963)平荆湖(荆南、湖南),三年平后蜀,开宝四年(971)平南汉,八年,平南唐。开宝间,又亲征北汉,不克。选将戍边要,加强对契丹防御。在进行统一战争同时,设参知政事为副相,以枢密使掌军政,三司使掌财政,以分宰相之权。加强禁军,削弱地方兵力;立更戍法,使兵将不相知。命文臣、京朝官出知州、县,并于各州置通判,分割知州权利;设监司掌管地方财权与司法。注意奖励农桑,蠲免五代以来部分杂赋;整治汴京(今河南开封)为中心的河运系统。他的一系列措施,积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割据混乱的局面,对宋初经济的恢复和社会安定,起了积极的作用。
[邵雍](1011——1077)北宋哲学家。字尧夫,其先范阳(今河北涿州)人。自号安乐先生。30岁后游河南,隐居苏门山百源之上,人称百源先生,死后谥“康节”,又称康节先生。
少随父徙居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居城西北苏门山,刻苦治学。出游河、汾、淮、汉,从学于李之才,研习《河图》《洛书》、宓牺八卦。晚居洛阳,与司马光、富弼、吕公著等交游。卒谥康节。杂糅《易传》及道教思想,构建象数学说,认为宇宙本原是“太极”,“太极”永恒不变;天地万物皆按其《先天图》运行变化;人类社会则以皇、帝、王、霸四期逐渐退化。著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等。
[张世杰](?——1279)南宋著名抗元将领。范阳县(今涿州市)人。南宋德佑元年(1275),率部入临安(今浙江杭州),收复浙西诸城。元军迫临安,与文天祥主张背城决战,为陈宜中所阻。临安失守,率军由海路至福建,任枢密副使,坚持抗元。景炎三年(1278)任少傅、枢密副使,与元将张弘决战海上,兵败突围,与台风溺死。

[冯铨] (1495-1672)字振鹭。明万历进士,受检讨。天启五年(1625),谄事魏忠贤,以礼部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内阁,不久即晋尚书,加少保兼太子太保。次年即免罢。崇祯初以谄事魏忠贤,赎徙为民。顺治元年(1644),降清,令以大学士原衔入内院佐理机务。次年,授宏文院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十三年,加太保致仕,仍留备顾问。十六年,改设内阁,命以原衔兼中和殿大学士。著有《瀛州赋》、《独鹿山房诗集》。
[卢坤] (1772——1835),清顺天府涿州人,字静之,号厚生。清嘉庆、道光年间封疆大吏。嘉庆进士。历任兵部主事、湖北按察使、陕西巡抚等职。道光十年(1830)受湖广总督,督师镇压湖南江华瑶民赵金龙起义及广东各地瑶民起义,调两广总督。十四年英国侵略者律劳卑率舰入侵虎门,进迫黄埔,蛮横要求通商,他照例封舱停市,加强防范,有加强海防,调集水陆军坚拒。不久病死。赠兵部尚书。

[王柳汀](1906-1974)原名王庆春,别号渔父。又从齐白石、王雪涛等名家学画,专攻花鸟。早期有《王柳汀花鸟集》问世。建国后曾为贵阳师范学院美术系副教授,北京全国美术展曾有其作品,1983年《河北画集》有作品入选。病逝于贵阳。

[冯至](1905-1993)诗人,翻译家。192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35获德国海贷山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曾任同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西语系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为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作协第三、四届副主席,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一、二届会长,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会会长。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1980年当选为瑞典皇家文学、历史、文物研究院外籍院士。 1981年当选色联邦德国麦因茨科学与文学研究员通讯院士。1983年获联邦德国学科院歌德奖章。1985年获民主德国格林兄的文学奖金。1986年当选为奥地利科学院通讯院士。著有《昨曰之歌》、《十年诗抄》、《论歌德》,议有《海涅诗选》、《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张天民] 1933年7月7曰生,河北涿州市人,青年时代在北京第四中学读书,1952年9月至1954年7月参加工作,197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9月至1954年七月在中央电影学校(北京电影学院前身)做编辑工作,1956年3月至1983年1月,他在长春电影制片厂工作了27年,一步一个脚印的在风风雨雨中成长起来;1986年3月至1988年11月调人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任中央电视台分党组成员、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主任。张天民同志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92年被评定为国家一级编剧,同年成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张天民同志是我国知名度很高的剧作家和诗人,是我国影视界最有硬性的剧作家之一。他先后担任中国电影文学会常务副会长、会长、电视剧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影学会理事等社会职务,为中国影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张天民同志是一位有大无畏革命精神的优秀剧作家。在“十年动乱”期间,围绕电影《创业》所张开的与“四人帮”斗争中,张天民同志勇敢地站在战斗第一线,冒着生命危险向“四人帮”发出了战斗檄文,有力的支持和参加了邓小平同志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无产阶级革命家与“四人帮”反党集团进行的殊死斗争。毛泽东主席对电影《创业》的批示,标志着“四人帮”推行的错误文艺方针的失败,对党在社会主义时期的调整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五十年来,他孜孜不倦,笔耕不止,是一位不知疲倦的文学艺术创作家;他以他的勤奋和聪慧,以他的深邃和洞察,创作出一大批受喜爱的诗集、短篇、中篇、长篇小说、电影剧本、电影连续剧剧本,其中在当时社会产生较大影响的作品有:短篇小说《小五更》、《路考》等、电影剧本《鸿雁》《创业》、《春泥》《开国大典》等、电视连续剧本《武则天》、《潘汉年》、《中国命运的决战》、《秦始皇》、《青年毛泽东》等,这些组品种有的被收入学校教科书,有的被译成多国文字发行,而更多的作品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播出,在评奖中获金鸡奖、百花径、华表奖、飞天奖、金鹰奖等,他本人也获得最佳编剧奖。

http://heiwangzi.b.lunqun.com/read.php?tid=133433&fpage=1

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192/533697.shtml

http://blog.sina.com.cn/u/547e1146010004y4

http://news.sina.com.cn/c/2005-07-23/21076511146s.shtml



是史铁生不配嘛,他也是出生在那的,也非常有名

名人很多


你是否需要了解?

河北省涿州市有过什么名人?
张飞 范阳

涿州产生了哪两个皇帝
涿州是“三国文化”的发祥地。刘备与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广为流传。“三国文化”在涿州产生着重要影响,至今,漫步街头还随处可见三国文化的遗迹。桃园饭店、桃园大街、三义小学、三义宫、张飞庙无不展示着涿州人对先祖的仰慕和对忠义、诚信思想的崇尚。涿州人杰地灵,汉昭烈帝刘备、汉桓侯张飞...

河北省保定籍三国名人:涿州市二十二人,容城县一人,高阳县三人_百度知 ...
涿州市的二十二位三国名人出自两地,其中属于涿州市区的有八人,他们分别是卢植、卢毓、张飞、张苞、张绍、张遵、张特和简雍。属于涿州市林家屯镇的三国名人有十四人,均为蜀汉皇帝刘备家族成员,具体名单为:刘备、刘禅、刘永、刘理、刘璿、刘瑶、刘琮、刘瓒、刘谌、刘恂、刘虔、刘胤、刘辑和刘晨。仅有的...

河北有哪些历史名人
河北历史上的名人有:1、扁鹊,名秦越人,勃海莫人,春秋战国时代名医;2、蔺相如,战国名相,河北曲阳县人,英勇大义,智慧宏达,千古佳谈;3、廉颇,战国四大名将,慷慨重义,以勇气闻于诸侯。生于公元前327年卒于公元前243年,赵国杰出的军事将领;4、毛遂,赵国贤士,毛遂自荐,出使不辱使命,为...

涿州卢家堂卢武铉来过吗
涿州自古名人辈出,汉昭烈帝刘备,汉桓候张飞,东汉文学大家卢植,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北魏地理学家,被誉为世界地理学之祖的郦道元,易学大师邵康节,苦吟诗人贾岛,宋太祖赵匡胤等等皆出于涿州.同时,这里还是唐宋时期天下第一望族卢氏宗祠所在,子孙后代遍布世界各地,韩国前总统卢泰愚,现总统卢武炫均...

姓卢的名人名字大全
1、卢芳:东汉时期曾被封为代王,新莽末年自称武帝曾孙刘文伯,联合三水地区羌、胡贵族起兵。后匈奴单于立其为帝。公元40年投降东汉,被封为代王。卢芳是卢氏唯一称帝的人。2、卢植:河北省涿州人,东汉官吏、学者。通古今学,刚毅有大节,常怀济世志。董卓专权用事,议谋废立,众皆唯唯,植独抗论...

涿州是哪个省的哪个市
涿州地处河北省中部、保定市北部,位于京、津、保三角地带,京畿南大门。涿州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在行政划分上,涿州属于保定市代管的县级市,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最前沿和雄安新区的重要辐射区。此外,涿州还涌现出刘备、张飞、卢植、郦道元等一大批历史名人,为这座...

姓南的历史名人
南姓名人历史上有很多,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南陔。南陔,字仲丘,是涿郡人,也就是现在的河北涿州人。他是南北朝时期北朝北魏到东魏的著名文学家,其作品被誉为“词藻富赡,音韵和谐”。南陔的作品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对后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除了南陔,南姓名人还有南齐的南巨川,他是...

关于张姓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1、张飞,字益德,涿郡(今河北保定涿州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飞勇武过人,与结拜兄弟关羽并称为“万人敌”。关羽年长数岁,张飞兄事之。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刘备在涿县组织起了一支义勇军参与扑灭黄巾军的战争,张飞与关羽一起加入,随刘备辗转各地。刘备入蜀后,张飞与诸葛亮、赵云进军西川...

涿州市在哪
涿州市的著名人物更是星光熠熠,包括刘备、张飞、赵匡胤、郦道元等历史名人。这些人物不仅为涿州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底蕴,也使其成为了历史文化名城。如今,涿州市在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中,既保留了古老的文化传统,又积极融入现代发展。这座城市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繁荣的经济,成为了华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