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22,24课和课外诗歌十首的内容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后面的十首古诗是什么?
【观刈麦】(白居易·唐)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月夜】(刘方平·唐)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破阵子】(晏殊·宋)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浣溪沙】(苏轼)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字串7
【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朝天子·咏喇叭】(王磐·明)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1.《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族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是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2.《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3.《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4.《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5.《破阵子》 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
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
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6.《浣溪沙》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通假字)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
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7.《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8.《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9.《山坡羊 骊山怀古》 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旁一炬,
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
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10.《朝天子》 咏喇叭 王磐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而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
吹翻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1.观刈麦·白居易
庄稼人很少空闲日子,五月里家家加倍繁忙。
昨夜间一场南风吹过,那小麦铺满陇沟焦黄。
妇女们担着竹筩粟饭,孩童们提着瓦罐浆汤。
前行后撵去送晌到田里,小伙子们正操劳在南冈。
两脚被蒸腾着暑天的土气,脊梁被灼烤着火般的太阳。
力气耗尽了也不觉得热,只是贪图这夏日好天长。
更有那些穷苦的女人,抱着婴儿在他们一旁。
右手去捡那丢掉的麦穗,左臂悬挎着破烂的扁筐。
听她们相互间三言两语,禁不住引起我无限的悲伤:
"我家的收成全缴了税,拾这点漏儿压压饥荒。”
如今我有什么功劳德行,从来也不从事农耕蚕桑。
从九品吃禄米足三百石,每年到头来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真是暗自惭愧,整天到晚怎么也不能遗忘。
2.月夜·刘方平
译文: 夜半更深明月西挂照亮半边人家,北斗七星横卧南斗六星也已倾斜。今夜我忽然感到春天的温暖气息,还听得春虫叫声穿透绿色的窗纱。
题解:诗是抒写感受大自然物候变化的,清新而有情致。这类诗是诗人对外界自然事物、气候加以精细体察而萌发于心的一种敏感、灵感凝成的景象。诗的首二句是写仰望,寥廓天宇,月色空明,星斗阑干,暗隐时辰流转;后二句是写俯视,大地静谧,夜寒料峭,虫声新透,感知春之信息。构思新颖别致,不落窠臼,用语清丽细腻,妙然生趣。
3.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译文: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叮当作响,出门人踏上旅途,还一心想念故乡。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足迹凌乱,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照亮了驿站的泥墙。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凫雁,正嬉戏在明净的池塘。
【解题】商山,在今陕西省商县东南,亦称楚山。传说汉初“四皓”隐居此处。诗约作于唐宣宗大中未年诗人离开长安时。
【简析】此诗抒发了诗人的羁旅之愁。诗人选取寒秋时早行时于驿站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愁旅而思乡的情感,章法构思皆是标准的律诗模式。此诗成名主要在于第二联的成功。诗人选材典型,抓住了最能表现羁旅之思景物组合成一个意境,有声有形,形象感极强。诗人将十个名词,一一对应,一气排开,形成一联。句式新奇。而从总体看,这一联在诗中,又不是诗人刻意为之所致,而是自然而然的直书所见,它是行人对景物的一种条件反射,而这也只能是愁旅者的反应,因而,它又体现了诗人苦旅旅之感。在这一幅山中早行图中,行人之心与路途之景交汇在一起。
4.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释] [驿]驿站。[更著]又加上。[一任]任凭,不在乎。[群芳]普通的花卉,此处喻指政界中的群小。[碾]轧碎。
[译文] 驿站外的断桥边,寂寞地开放。已是黄昏时刻,她独自愁思,更加还有风雨摧残。她花开在百花之先,并非有意苦苦地争夺春光,听凭着群芳心生嫉妒。即使零落成泥,清香却如故。
[简要评析] 这是一首典型的“托物言志”的词章。作者以梅花自喻,借梅花孤高正直、操节自守、矢志不渝的高尚品质,抒发自己请缨无路、壮志难酬的苦闷和炽热的爱国情感,其实也正是作者一生标格孤高,绝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不渝的铮铮傲骨的真实写照,故历来为后人称颂。上片写梅花的遭遇:它植根的地方,是荒凉的驿亭外面,断桥旁边。驿亭是古代传递公文的人在行旅中途歇息的处所。加上黄昏时候的风风雨雨,这环境被渲染得多么冷落凄凉!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下片写梅花的品格:一任百花嫉妒,却无意与它们争春斗艳;即使凋零飘落,化为尘泥,依旧保持着清香。这首词上片写梅花在风雨交加的寒冬黄昏中孤独地开放着,这正是诗人不幸遭遇的形象化。全词用清俊的语言,白描的手法,形象地写出梅的品格、姿态,隐喻表达了诗人矢志不移,坚持理想的高尚品质。。陆游特别喜欢梅花,《剑南诗稿》中咏梅的诗很多,笔者未作精确的统计,凭印象也在百首以上。故他对梅的精神气质有深刻的理解。本词遗貌取神。并未对梅花作正面的描绘,只写了她的一种神韵,一种品格。 驿亭之外,靠近断桥的旁边,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却无人作主。每当日色西沉的时候,总要在内心泛起孤独的烦愁,特别是刮风下雨。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春,一意听凭百花去嫉妒。零落凋残变成泥又碾为灰尘,只有芳香依然如故。
5.破阵子·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
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
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
破阵子 译文
燕子飞来正赶上社祭之时,清明节后梨花纷飞。几片碧苔点缀着池中清水,黄鹂的歌声萦绕着树上枝叶,只见那柳絮飘飞 在采桑的路上邂逅巧笑着的东邻女伴。正惊疑着昨晚的春宵美梦,原来是今朝发现田中土肥草盛,不由得脸上生笑 。
6.浣溪沙 苏轼
籁籁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
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浣溪沙 译文
衣巾在风中簌簌作响,枣花随风飘落。村子的南北头响起剿车的支呀声,是衣着朴素的农民在卖黄瓜 路途遥远,酒意上心头,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艳阳高照,无奈口渴难忍。于是敲开一家村民的屋门,问可否给碗茶?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7.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黄昏后,在赏菊的东篱饮酒,
只觉阵阵幽香飘漾在衣袖。
不要以为饮酒赏菊就可以解忧,
你看那西风卷动帘脚,
露出个人儿来,比菊花还瘦。
【今译】
薄雾浓云笼罩着淡淡的哀愁,
瑞脑香烟燎绕在金兽炉口,
又度过了一个漫长的白昼。
百无聊赖中又是重阳佳节,
玉枕纱帐,半夜时候,
已觉凉意浸透。
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掠起烦愁直到白昼,龙脑的香料早已烧完了在炉金兽。美好的节日又到重阳,洁白的瓷枕,轻纱笼罩的床厨,昨日半夜的凉气刚刚浸透。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忱纱厨,半夜凉初透。
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别说不会消损神魂,珠帘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风,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
8.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9、《朝天子》咏喇叭
喇叭,锁哪,吹出的曲调短小,可是声音很大。宦官们坐的官船来来往往,多得像乱麻,全都倚仗着你来抬高名声身价。士兵听了士兵发愁,老百姓听了老百姓害怕,哪里去分辨什么是真和假?眼看着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水干了,鹅也飞光了!
喇叭,锁哪,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南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济南(今山东省历城县)人,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大词人。
创作背景:北固亭在镇江北固山头,下临长江,形势险峻。作者晚年任镇江知府时,登北固山,感慨历史的兴衰,因写此词。
内容评析:词的上片写作者在这里的山巅登楼远眺,他所日夜想要恢复的中原之地,却全然望而不见。见到的只是北固楼前的满眼风光。南北的交争,列朝的兴亡,这种永无休止的变化,正如奔腾东流的长江之水一般。这是作者囊括了时间和空间的全局,从宏观上发出的一种感慨。
京口是三国孙吴一度建都之地,吴主孙权年轻时便已做了统帅。他并不满足占有东南半壁江山,而还在不停地出战争雄。与他对阵的尽管是曹操、刘备那样的一世之雄,他也满不在乎。终令曹操也不能不赞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作者的言外之意是:如今南宋也占有东南半壁江山,而在掌握军政大权的人物中,可曾有一个能与孙权相比的呢?
本篇写景与抒情密切结合,大处落笔,视野开阔,气势宏伟。三问三答,自相呼应。用典自如,贴切无痕。
难词注释:兜鍪:战士的头盔,词中指代战士。
10.山坡羊·骊山怀古 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
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译文:在骊山上四处看看,阿房宫已经被一把火烧没了,当时的奢侈,现在在哪里?
只看见了萧疏的草,水萦纡,到现在遗留的仇恨象烟雾一样.
列国的周齐秦汉楚,这些国家,赢了的,都变成里头土;输了的,都变成了土。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pí)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xiè)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yí)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sè)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 )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xíng)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 )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huán)、灵也。侍中、尚书、长(zhǎng)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wén)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bēi)鄙(bǐ),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yòu)一年矣! 【“有”是通假字,通“又”,跟在数词后面表示约数。所以读yòu】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sù)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dù)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shù)竭驽(nú)钝,攘(rǎng)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jiù)。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zōu)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云。
你是否需要了解?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22,24课和课外诗歌十首的内容
唐雎不辱使命的故事展现了一个小国在面对强权时的坚定与智慧。秦王企图用五百里之地换取安陵,安陵君坚决拒绝,派遣唐雎出使秦国。面对秦王的威胁与质问,唐雎从容应对,用理性和勇气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回顾了先帝的恩情与自己的忠诚。他劝勉后主应广开言路,重视忠诚之士,避免个人...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22,24课和课外诗歌十首的内容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pí)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xiè)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人教版初三语文的古文中,有哪些是必背的?要正解,背少了就麻烦了_百度知...
人教版初三语文教材中,古文部分是学生必修的内容。在九年级上册,24课《出师表》是诸葛亮致后主刘禅的表文,表达了忠诚与期望,是三国时期的重要文献。25课《词五首》包括温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罢》、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李清照的《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和辛弃疾...
九年级上册语文24课翻译
译文:臣诸葛亮上言:先帝创立帝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已分成魏、蜀、吴三国,我们蜀国人力疲惫,物力又很缺乏,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然而,侍卫大臣们在宫廷内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疆场上舍身作战,这都是因为追念先帝在世时对他们的特殊待遇,想报效给陛下啊。
初中语文课文有红楼梦吗
《刘姥姥进大观园》是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4课的课文内容。在文中,刘姥姥对贾母的正房赞叹不已,她感叹道:“那柜子比我们一间房子还大还高。”随后,刘姥姥跟随众人游览了潇湘馆,贾母提议坐船,一行人便沿着池塘欣赏风景。在贾母的指示下,刘姥姥被安排在贾母身边用餐。凤姐与鸳鸯安排了一个“取笑儿...
九年级上册语文书,134页,第21排最后四个字
所以九年级上册语文书,第24课,134页,第21排最后四个字也算是一种隐晦的表白了。同类型的句子:1、“2769433”第201314个质数。2、“上海市南汇区文院街”那里的邮编是201314。3、“2002 TQ97”这是第201314号小行星。4、Excel表格中只有一个41278 把单元格格式改为日期型,就会变为2013-1-4。5...
九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人教版
第21课《陈涉世家》第22课《唐雎不辱使命》第23课《隆中对》第24课《出师表》第25课《词五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 1.《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
求九年级人教版语文书上下册所有的古诗 包括课后的(诗名也行)要所有...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山坡羊 骊山怀古、朝天子 咏喇叭 下册:24课《诗经》两首(关雎、蒹葭)课外古诗词:从军行、月下独酌、羌村三首(之三)、登楼、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望月有感、雁门太守行、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逝东、别云间 ...
初三上册语文书上的24课出师表课后题。人教版。不是答案 是题目_百度...
3.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4.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补阙(quē)漏,有所广益。二.课文中诸葛亮就国内政问题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哪几条建议?其中那一条是主要的?为什么?...
初三语文上册中第24课小石潭记的译文
潭中鱼约有一百条,好像都浮在空中,没有依靠。 阳光向下直射入潭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鱼影)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与游人互相逗乐。向潭的西南方向望去,(岸势)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像蛇爬行那样弯曲,忽明忽暗,一会儿显现,一会儿隐没,隐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