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书人教版 7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书重点内容总结归纳
1涿鹿之战:黄帝联合炎帝打败蚩尤
2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影响:炎黄部落走向联合,形成了华夏族的主体
3牧野之战:公元前1046,周武王打败商纣。特点:以少胜多,反抗暴政。影响:商朝灭亡,西周建立
4城濮之战:公元前632晋文公打败楚军,特点:退避三舍。影响: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5邲之战:楚庄王打败晋军,特点:问鼎中原。影响:楚庄王成为中原霸主
6桂陵之战:齐国围魏救赵
7马陵之战:齐国围魏救韩
8长平之战:秦国打败赵国。特点:纸上谈兵。影响:从此东方六国无力抵御秦国的进攻
9巨鹿之战:公元前207项羽打败秦军主力。特点:以少胜多,破釜沉舟。影响:在灭秦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10楚汉战争:刘邦打败项羽。特点:四面楚歌,楚河汉界。影响:西汉建立
11官渡之战:200曹操打败袁绍。特点:以少胜多。影响: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12赤壁之战:208孙刘联军打败曹操。特点:以少胜多。影响:促进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3淝水之战:383东晋打败了前秦。特点:以少胜多。影响:阻止前秦南下使江南地区的开发继续进行
历史(七年级上册)/新课标人教版 目录: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第3课 华夏之祖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讯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期中测试题
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
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18课 三国鼎立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第21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2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影响:炎黄部落走向联合,形成了华夏族的主体
3牧野之战:公元前1046,周武王打败商纣。特点:以少胜多,反抗暴政。影响:商朝灭亡,西周建立
4城濮之战:公元前632晋文公打败楚军,特点:退避三舍。影响: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5邲之战:楚庄王打败晋军,特点:问鼎中原。影响:楚庄王成为中原霸主
6桂陵之战:齐国围魏救赵
7马陵之战:齐国围魏救韩
8长平之战:秦国打败赵国。特点:纸上谈兵。影响:从此东方六国无力抵御秦国的进攻
9巨鹿之战:公元前207项羽打败秦军主力。特点:以少胜多,破釜沉舟。影响:在灭秦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10楚汉战争:刘邦打败项羽。特点:四面楚歌,楚河汉界。影响:西汉建立
11官渡之战:200曹操打败袁绍。特点:以少胜多。影响: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12赤壁之战:208孙刘联军打败曹操。特点:以少胜多。影响:促进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3淝水之战:383东晋打败了前秦。特点:以少胜多。影响:阻止前秦南下使江南地区的开发继续进行
1涿鹿之战:黄帝联合炎帝打败蚩尤
2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影响:炎黄部落走向联合,形成了华夏族的主体
3牧野之战:公元前1046,周武王打败商纣。特点:以少胜多,反抗暴政。影响:商朝灭亡,西周建立
4城濮之战:公元前632晋文公打败楚军,特点:退避三舍。影响: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5邲之战:楚庄王打败晋军,特点:问鼎中原。影响:楚庄王成为中原霸主
6桂陵之战:齐国围魏救赵
7马陵之战:齐国围魏救韩
8长平之战:秦国打败赵国。特点:纸上谈兵。影响:从此东方六国无力抵御秦国的进攻
9巨鹿之战:公元前207项羽打败秦军主力。特点:以少胜多,破釜沉舟。影响:在灭秦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10楚汉战争:刘邦打败项羽。特点:四面楚歌,楚河汉界。影响:西汉建立
11官渡之战:200曹操打败袁绍。特点:以少胜多。影响: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12赤壁之战:208孙刘联军打败曹操。特点:以少胜多。影响:促进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3淝水之战:383东晋打败了前秦。特点:以少胜多。影响:阻止前秦南下使江南地区的开发继续进行
你是否需要了解?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书中有多少个人名,他们的主要成就分别是什么...
七个,1涿鹿之战:黄帝联合炎帝打败蚩尤 2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 3牧野之战:公元前1046,周武王打败商纣 4城濮之战:公元前632晋文公打败楚军 5邲之战:楚庄王打败晋军 6桂陵之战:齐国围魏救赵 7马陵之战:齐国围魏救韩
七上历史书都讲了什么? 越详细越好
在中国历史的七年级上册中,第一章《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介绍了中国早期人类的发展,从元谋人到山顶洞人,勾勒出早期人类的生活面貌。第二章《原始的农耕生活》则将视角转向新石器时代的村落,展示了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生活与生产方式,揭示了农业文明的起源。第三章《华夏之祖》追溯了炎黄二帝等传说...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都江堰“都江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的作用...
在设计都江堰时,李冰巧妙地利用了中流作堰的方法,即在岷江峡内用石块砌成石埂,这便是都江鱼嘴,又被称为分水鱼嘴。鱼嘴工程的主要功能是将岷江水流一分为二,东边的水流称为内江,主要用于灌溉,西边的水流称为外江,是岷江的正流。在离碓的东侧,内江的水口被称为宝瓶口,具备调节水流的功能。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本目录
教材是七年级历史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课本目录有什么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编的七年级上册历史课本目录,感谢欣赏。七年级上册历史目录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
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第一课有哪些知识点
部编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一、单元提醒1.史前时期分为哪两个时期?旧石器时代和新时期时代。2.什么是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3.举出旧石器时代石器的代表。尖状器、刮削器、石锤、石砧4.什么是新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
七年级历史《三国鼎立》说课稿
七年级历史《三国鼎立》说课稿 以下是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三国鼎立》说课稿,欢迎大家阅读借鉴!《三国鼎立》说课稿 一、教学分析 A.教材分析 《三国鼎立》是《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的第一课。本课主要介绍了国家从分裂到局部统一的过渡时期的历史,上承汉文化,下...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全册)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1、元谋人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3、生活情况: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4、发现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2、北京人1、发现地点...
七年级上半学期历史书(人教版)中记载了哪些战争
炎黄战蚩尤;距今约四五千年.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公元前1600年.春秋争霸公元前770年.陈胜吴广起义;900多个农民 好象是着么多了,上初二了忘了好象 有
初一历史第七课课文
金色盛典历史 2022-11-21 · TA获得超过197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53 采纳率:96% 帮助的人:40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1.人教版初一上册第七课全文 那天早晨上学,我去得很晚,心里很怕墨尔本先生骂我,况且他说过要问我们分词。 可是我连一个字也说不上来。我想就别...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三国鼎立》教案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三国鼎立》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教案栏目。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三国鼎立》教案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