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的来历和战事是怎样的? 赵云的著名战役

作者&投稿:闵于 2025-05-23
赵云的来历和战事是怎样的?从哪里解读才能更好理解?

这个问题首先要看你想看到怎样的赵云。



赵云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但在比较正统的史书如《三国志》中,赵云能力并不显突出,大抵是个保镖统领,类似于许褚典韦,当然,这是因为陈寿是奉魏为正统。
而在《三国演义》中,扬刘的罗贯中又把赵云写的太过神乎其神,长坂坡百万军中七进七出其实是虚构的,再加上蜀本身没有史,所以对赵云的看法只是笔者一家之言,赵云出身比较多的是认为他师从童渊,与北地枪王张绣是同门弟子。
再说说赵云本身,前期的确算是刘备的侍卫长,不过刘备生涯前期一直颠沛流离,也没有长时间属于自己的军队,所以赵云做侍卫长并不能说明什么,而在刘备入川之时留赵云守荆州则可看出赵云的能力所在,能镇守后方的将领莫不是文武双全,有大智慧。
而且赵云和黄忠被称为刘备的“爪牙”,这并不是贬义词,而是凸显的赵云的冲击力和率领骑兵的能力,是先锋大将的不二人选。
如果想看到更有血有肉的赵云,建议你去读三国演义

赵云成名的战役是:长坂坡之战。
长坂坡之战简介: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亲自率军南下荆州。当年八月,刘表病逝,次子刘琮即位后即不战而降,却不敢将此事告知给刘备,刘备对此事也并不知情。
刘备有所发觉后,遣人去问刘琮,刘琮令宋忠召刘备宣旨。而当时曹操军已经到达宛城,刘备听闻大惊,又耻杀宋忠,于是率众逃亡。
九月,曹操听闻刘备逃亡的消息,怕刘备先一步占领江陵,于是派出曹纯领精骑五千急袭江陵,在当阳附近追上刘备军。
曹操派遣曹纯率领五千号称天下骁锐的虎豹骑追击刘备军。刘备军与民众十余万,粮食辎重繁多,行军迟缓,曹军虎豹骑在当阳长坂追上刘备军,刘备军虽拥大众,但披甲者少,迅速被曹操军击溃,慌乱中,刘备仅率赵云、张飞、诸葛亮等数十骑逃走。
奔走间,又遗失了赵云,当时有人对刘备说,赵云已经北降曹操,但刘备并未相信,并挥短戟打那个放谣言的人,说“子龙不弃我也。”同时,刘备令张飞去断后,张飞召集散卒二十余骑去长板桥断后。
而此时,赵云并非是慌乱走失,而是转身杀回曹军,去寻找刘备妻子,赵云单枪匹马,全然不惧曹操的虎豹骑,虽然遗失了刘备的两个女儿,但总算找到了刘备的妻子甘夫人以及幼子刘禅救了他们出来,得以和刘备相聚。

扩展资料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白马将军公孙瓒。期间结识了汉室皇亲刘备,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世而离开。赵云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后,在邺城与刘备相见,从此追随刘备。
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除了四处征战,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
除此之外,赵云于平定益州时引霍去病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又于关羽张飞被害之后劝谏刘备不要伐吴,被后世赞为有大臣局量的儒将,甚至被认为是三国时期的完美人物 。
赵云去世后,于蜀汉景耀四年(261年)被追谥为“顺平候”,其“常胜将军”的形象在后世被广为流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赵云

一提到赵云大家想到的就是长板坡上单骑救阿斗,七进七出的英雄人物,然而相对于《三国演义》来说,正史中记载的赵云却远没有那么风光??

三国志通俗演义,俗称三国演义,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武将莫过于五虎大将军关张赵马黄等五人了。三国演义的文学价值、艺术价值甚至娱乐价值都是不容置疑的,但演义毕竟是一部小说,虽然大约不甚违背史实,毕竟大部分内容仍然出自于作者所杜撰。而后人不察,往往有错把小说情节当史实的情形发生。更甚者,现代人的悲哀之一,是许多人对于本国历史的认识竟然全然仰赖日本的漫画及电玩。好比“关羽早年为私塾教师”、“赵云曾经挫败文丑”、孙夫人“弓腰姬”的称号??都是日本人搞出来的,不少国人却误以为出自于演义、甚至以为出自史实,令人嘘唏不已。又如日人所谓“关羽为刘备早期的军师”,于演义虽非无稽(如关羽自请留守徐州时,刘备因早晚要与关羽议事而犹豫),却是史册所无,宜明辨之。

三国演义中,刘备亲赐五虎大将军的称号予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人,赵云仅次于关张位居第三。孰不知,史传中赵云不但终其一生位阶始终较关张低上许多,甚至尚不及马超、黄忠。实际上,演义中除了孔明之外,溢美最多的人物恐怕就是赵云了。

细数演义里赵云武勇的事迹,其武艺高超,遭遇强敌无数而未尝一败,甚至数度击败曹魏名将张?;在汉水河畔勇救老黄忠时,“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吓得徐晃、张?不敢抵挡,任其在万军之中来去自如,如入无人之境;当阳长坡,赵云于百万曹军中怀抱阿斗,还能连杀曹营名将五十人后从容离去,其神威盖世,简直无人能及!演义中击杀敌军将领之多,实无人出赵云之右!奈何这些事迹,泰半都是子虚乌有。演义中赵云所杀敌将,几乎全部都是演义虚构出来的;其中当阳救主、汉水退敌虽然见载于史册,却也绝无演义渲染的那么夸张。

赵云的武勇在刘备阵营是被肯定的。蜀书杨戏传中记载了杨戏对赵云的评价,其中就有“猛将之烈”四个字。然而出了蜀汉,知道赵云的人恐怕就不多了。演义描述敌方对刘备阵营的忌惮,动辄排出“诸葛孔明之智,关张赵云之勇”,然而我们看到赤壁战后周瑜写给孙权的信,其中却只有提到“枭雄”刘备和关张两头“熊虎”。大概在周瑜心目中,孔明这个刚出茅庐的年轻小伙子只是蒋干那类言利辞倒、长袖善舞的辩士吧!至于赵云,周瑜可能根本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就算有,也不会放在心上吧。今人大都知道演义中周瑜因为孔明的关系而被丑化不少,却很少有人注意到因赵云而被演义贬抑的人。演义安排张?遭逢赵云在先、遇孔明于后,真不知道该说是张?的悲哀抑或是荣幸!演义中张?屡受挫于赵云,史传中张?却从来没有跟赵云对垒过。我甚至怀疑张?知不知道世界上有赵云这个人。

刘备领汉中王,演义说他封关张赵马黄为五虎将,实情却是刘备擢升关羽、张飞、马超、黄忠为前、右、左、后将军,赵云则仍然担任入益州时因功升任的翊军将军。不妨比较一下成书较早的三国志平话中的描写。按平话中的赵云已经是五虎大将之一,但仍然依照史实列于五人之末;而赵云在平话中用的枪虽有涯角枪的美誉谓其天涯海角无对也,却败于张飞的丈八神枪在先、又被铁臂将军张益击败于后。由张飞听到赵云被张益击败的消息之后“大怒出战”张益的情节,更隐隐透露出了早期三国故事中赵云所扮演的角色。

史实中的当阳长坡建安十三年(西元二零八年),曹操挥师南下,刘备让关羽由水路赶往江陵,自己带着十万百姓南逃,百姓脚程缓慢,一天只能走十余里路程。曹操大军开到襄阳时发现刘备已经远离,于是曹操点了乐进、曹纯等将,亲自率领五千名精锐骑兵急追,“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终于在当阳长坡追到了刘备军。刘备留下二十名骑兵给张飞断后,自己带着孔明、赵云等人在三十余骑的护卫下逃走。按照往例,刘备每次仓皇逃跑无不抛妻弃子,此时也不例外,惟独这一次刘备身边多了一个胆大心细的赵子龙,甘夫人和刘禅才没有被曹军俘虏。

史册中关于赵云当阳救主的记载,就只有蜀书赵云传:“??(刘备)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和蜀书二主妃子传:“??(刘备)弃后(甘夫人)及后主,赖赵云保护,得免于难。”这样两句话而已。既没有百万曹军,也没有夏侯恩先送性命再送宝剑,更没有糜夫人投井自尽??。然而,现实虽然不像小说那样极尽夸张渲染之能事,但谁也不能否认在十万慌乱的人群中、背后又是五千名号称曹军精锐中的精锐的虎豹骑,要怀抱一个婴孩并且保护一名女子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情,足可证明赵云的胆大、心细、武艺超群。反倒是如果赵云面对的真的是八十三万大军,他还能够“怀抱后主,直透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那何只是神勇而已,简直就是神话了。

史册对赵云的记载大抵如是,没有力斩五将的英勇,没有力敌万人的壮举,也没有担当过什么显赫的职务。但从汉水空营退敌(注3)中,我们看到了赵云的胆识和急智;孔明兵败街亭,赵云率领佯攻箕谷的军队撤退,“云身自断后,军资什物,略无所弃,兵将无缘相失”(裴松之注引云别传),又是一次胆大心细的表现。凡此种种,赵云虽然不像演义中所描写的那么光芒万丈,仍不失为一员良将。

灌、滕之徒欤景耀四年(西元二六一年),追谥赵云为顺平侯。据裴松之注引云别传:“后主诏曰:“云昔从先帝,功绩既着。朕以幼冲,涉途艰难,赖恃忠顺,济于危险。夫谥法所以叙元勋也,外议云宜谥。”大将军姜维等议??按谥法,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祸定乱曰平,应谥云曰顺平侯。

相对于关张死于个性上的缺失、马超祸及全族,陈寿对黄忠、赵云的评价是:“强挚壮猛,并为爪牙,其灌、滕之徒欤!”灌指灌婴(注4),滕指滕侯夏侯婴。夏侯婴和刘邦是交情绝佳的老朋友,刘邦起兵之后夏侯婴便一直担任为刘邦驾车的工作;刘邦在一次大败之后,眼见背后追兵甚紧,于是将子女抛下车以求减轻车子的负担,夏侯婴却勒马停车抱回两个孩子,同样的情形连续发生三次之后刘邦才作罢。陈寿或许因而以夏侯婴比拟赵云。而灌婴、夏侯婴的另一个共同点则是并未遭到刘邦猜忌,一生隆宠,死于文帝之时。纵观赵云的一生,虽然没有演义的那么夸张,但是也不失为一代良将、他的可能职位应该是刘备的保镖。






你是否需要了解?

三国赵云怎么死的正解
他是在斜口之战中因兵力悬殊败给曹真后,退守汉中时病逝的。这一记载显示了赵云在晚年仍然活跃于战场,最终因战事失利和年老体衰而去世,享年59岁。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三国演义》是文学作品,其中包含了较多的艺术加工和夸张手法,因此与正史中的记载存在差异。在正史研究中,应以正史记载为准。

三国演义中赵云有哪些事迹?
△另附小统计一下,史书有记载的赵云参与过的大大小小战事. *遂与瓒征讨(公孙瓒好战) *瓒遣先主为田楷拒袁绍,云遂随从(刘备屡立战功) *博望坡之战(生擒夏侯兰) *当阳之役,义贯金石. *赤壁之战后,赵云随刘备夺取贵阳、长沙等四郡 *亮率云,飞俱溯江西上,分定郡县。至江州,破巴郡等. *赵云独自帅军从...

赵云作为常胜将军,有哪些著名的战役?
一、赵云的主要战役有两扶幼主、扫荡西川、汉水之战等战役。二、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刘备兵败,向南逃往江陵,曹操派麾下精骑快马追赶,终于在当阳长阪附近追上了刘备。此时情势危急,刘备便丢下妻儿,仅带着张飞、诸葛亮、赵云等数十骑向南逃逸,而赵云却反而向北进入曹军势力之中。当有人看到...

赵云真的很厉害吗?
史书有记载的赵云参与过的大大小小战事.与瓒征讨袁绍(公孙瓒好战)瓒遣先主为田楷拒袁绍,云遂随从(刘备屡立战功)博望坡之战(生擒夏侯兰)当阳之役,义贯金石(从5000虎豹骑中保护并救出了阿斗和甘夫人,刘备两个女儿被俘)赤壁之战后,赵云随刘备夺取桂阳、长沙等四郡 亮率云,飞俱溯江西上,分...

赵云——被埋没的英雄
这时,站在一处制高点的曹操发现了在人群里切菜砍瓜的赵云,向左右问道:“此人是谁?”左右立遣传令官下去查看战事。不一会,左右向回报:“禀丞相,此将是刘备的贴身侍卫,赵云。” “好,这个人,我要了,不准放冷箭,给我活捉了。”曹操拍手叫好。看看,这就是当时曹操听到赵云仅是刘备的侍卫时的激动表现,在任用贤...

赵云在箕谷战败,到底是兵弱敌强,还是不戒之失呢?
蜀汉建兴六年(228年),赵云跟随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诸葛亮和赵云分兵两路。一路,诸葛亮让赵云当主将,指挥军队从斜谷道进兵,做疑兵,并且,对外宣称,就是从这里进攻;而另一路,诸葛亮本人亲自率蜀汉军主力,进攻祁山。战事开打,魏国派大将曹真率魏军主力抵挡赵云,赵云在箕谷和曹真军主力较量。然而...

历史上真正的赵云厉害吗 赵云的师傅是谁
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留在赢中,以翊军将军省份监督江州。从这些战事来看,可见赵云的武力是多么的了得。姜维跟赵云打过一次,大家也都是知道的,那时候姜维20多岁而赵云已经是60多岁了,一个60多岁的赵云还能跟一个20多岁的姜维打得不相上下,这也可以看出赵云的武力是多么强大和了得。假设赵云跟姜维一...

三国时期的赵子龙是怎样死的??原因是什么?
三国时期的赵子龙是寿终正寝的,是正常死亡的。

曹操攻打徐州,关羽降了,张飞跑了,赵云在哪里?
原来果然是赵子龙。玄德、关公俱下马相见,问其何由至此。云曰:“云自别使君,不想公孙瓒不听人言,以致兵败自焚,袁绍屡次招云,云想绍亦非用人之人,因此未往。后欲至徐州投使君,又闻徐州失守,云长已归曹操,使君又在袁绍处。云几番欲来相投,只恐袁绍见怪。四海飘零,无容身之地。前偶过...

三国演义中赵云是哪里人?多少岁死呢?
赵云的长寿对于那个时代而言,是颇为罕见的。三国时期,战争频繁,生活条件艰苦,能够活到72岁,不仅说明了赵云个人的体质极佳,也与他长期保持的谨慎和修养有关。赵云不仅武艺高强,还以忠诚、智勇双全著称,一生中经历无数战事,却始终能全身而退,这背后或许也有他个人修养和生活的秘密。赵云去世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