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相关资料

作者&投稿:郁法 2025-05-19
1. 在三国时期,曹操率军东征,孙权和刘备联合抗曹。周瑜心胸狭窄,妒忌诸葛亮才干,要求他在十天内赶制十万支箭。诸葛亮答应三天完成,并立下军令状。
2. 诸葛亮请求鲁肃借给他二十只船,每只船上30个军士,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船上摆放一千多个草把子。他让鲁肃不要告诉周瑜,鲁肃照办了。
3. 到了第三天四更时分,诸葛亮请鲁肃一同前往取箭。他让船队向曹军水寨进发,并在大雾中擂鼓呐喊。曹操以为敌军来犯,下令万箭齐发。
4. 等到天亮,诸葛亮下令返回,船上的草把子上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箭。他们共获箭十万支,超出了诸葛亮的要求。
5. 周瑜得知此事后,感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自愧不如。
6. 《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故事是虚构的,正史上并无此事。周瑜在历史上气量宽宏,与演义中的形象不同。
7. “草船借箭”这个成语比喻利用别人的力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你是否需要了解?

草船借箭的背景是什么?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内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鲁肃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二十条草船诱敌,终于“借”到了十万余支箭。 史书原文 据《三国志》记载:十八年正月,曹...

草船借箭的资料简短
《三国志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写得可谓曲折有致,颇为吸引读者,也更好地塑造了诸葛亮这个“多智而近妖”(章学诚语)的人物形象。“草船借箭”的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就不在此赘述了。孔明草船借箭 但是,历史上诸葛亮就从来没有过“草船借箭”的事情。《三国志演义》中孔明借箭的...

草船借箭50字左右典故
诸葛亮事后请鲁肃帮他借船、军士和草把子,并请鲁肃一起去取箭。这天,大雾漫天,对面看不清人。天还没亮,诸葛亮下令开船靠近曹营,并让军士擂鼓呐喊。曹操叫弓弩手朝来船射箭,船两边都插满了箭.诸葛亮下令回师,10万支箭“借”到了手,周瑜得知借箭的经过后长叹一声:"我真不如他!"...

关于草船借箭的资料
第三天夜里,诸葛亮和鲁肃乘船北上,靠近曹操的水军大营。由于大雾弥漫,曹操的军队误以为遭遇敌袭,便万箭齐发,射在船上的草把子上。等到天亮,雾散了,诸葛亮下令返回,船上的草把子上已经插满了箭,总共有十万多支。鲁肃将借箭的经过告诉周瑜,周瑜惊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承认自己不如他。这个故事...

草船借箭的起因和结果分别是什么?
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让他十天造十万只箭。经过:诸葛亮请鲁肃去去取箭。结果:最后诸葛亮取得了箭,周瑜自叹不如。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

草船借箭的背景资料
因水中交战需要箭,周瑜要诸葛亮在十天内负责赶造十万支箭,哪知诸葛亮只要三天,还愿立下军令状,完不成任务甘受处罚。周瑜想,三天不可能造出十万支箭,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来除掉诸葛亮。于是就上演了草船借箭。历史原型 《三国志·吴书·孙权传》“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馀。(裴松之注)魏略曰...

草船借箭主要内容概括
立下奇功。简评:根据我国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改编的《草船借箭》一文,生动的记叙了孙、刘联合抗曹期间,周瑜心胸狭窄,妒忌诸葛亮的才杆,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为借[]来陷害诸葛亮,诸葛亮同周瑜斗智斗勇,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成功,挫败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草船借箭》的相关资料
诸葛亮“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故事之一。读了这段故事,常常使人对诸葛亮的聪明才智赞叹不已。然而,诸葛亮的一生并没有干过这件事。那么,这个故事是不是罗贯中凭空杜撰的呢?那也不是,因为他确有所本。 根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裴松之注,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正月,曹操与孙权对垒...

草船借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叫士兵擂鼓呐喊。曹操以为对方来进攻,又因雾大怕中埋伏,就从旱寨派六千名弓箭手朝江中放箭,雨点般的箭纷纷射在草靶子上。太阳出来了,雾要散了,诸葛亮命船赶紧往回开。此时顺风顺水,曹操想追也来不及。这时船的两边草靶子上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箭,每只船上至少五、六千支。

《三国演义》的草船借箭的主要内容50字的有没有啊?
主要内容: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十天造好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