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主要影响有哪些?? 老舍作品主要描述了什么?
老舍致力于文学的普及和曲艺的改造,是民间曲艺改革的一位先驱者。在中国现代作家之中,老舍是唯一一个能够身体力行地将文学与曲艺进行结合,长时间地关注曲艺发展,并且在新中国成立后亲自参与了曲艺,尤其是主要曲种(相声)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作家。解放初期,老舍作为知名的作家,积极投身于相声的社会主义改造,与罗常培、吕叔湘、吴晓铃等学者会同孙玉奎、刘德智、侯宝林等相声演员一起组成相声改进小组,通过撰写大量作品和理论文章,不仅指导相声摆脱了解放初期由于其旧有形式和内容所造成的生存危机,而且使相声乃至曲艺这门艺术形式完成了在新社会、新形势下的自身定位,奠定了其艺术地位,为之后新相声的发展定下了基调,并且一直影响到了今天相声的发展。 老舍的《茶馆》、《龙须沟》奠定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独特的风格,创立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剧学派。《龙须沟》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剧学派建立的奠基之作,剧本为演出建立了一个现实主义的,形象鲜明的,强调从生活中塑造一个鲜明形象的基础。这对我国的话剧事业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成长起到了一个最基础的关键作用,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风格,被北京人艺的导演、演员所继承并沿用至今。 在创作题材的角度看老舍的文艺影响,从老舍的创作经历可以看到,从最初的《老张的哲学》、《二马》和《赵子曰》就以北京的生活和北京人在海外的生活为题材,到后来重新回到北京的市民生活题材的《离婚》、《牛天赐传》,再到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以及《我这一辈子》和《月牙儿》、《柳家大院》等中短篇小说,他最有特点和艺术成就的作品都与北京这座城市有关。因此,可以说老舍是“京味小说”的源头,是北京文化孕育了老舍的创作,而老舍笔下的市民世界又最能体现北京文化的人文景观,甚至成为一种文化史象征,一说到北京文化,就不能不联想到老舍的文学世界。老舍的小说有序和完整的构建了一个艺术上的“北平世界”,同时小说中的小吃、建筑和语言都是现如今挖掘和开拓北京文化的重要源泉。同时在批判国民性的道路上,老舍也有自己的开拓,比起鲁迅对国民心理机制的发掘,老舍对中国心理和行为的研究及描写不免失至肤浅,但也有鲁迅所不及之处显示出老舍自己的特点---既有原有的纯中国环境中中国人的缺点,也有中国人在外国人面前的心理和行为的病态和适当,后者是老舍独有的开拓,这种方式在以后批判中也是鲜见的,这种批判因此也构成和补充了一部完整的现代国民性批判史,对后来的批判具有借鉴意义。 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该故居是老舍解放后居住的地方,是老舍先生1950年由美国归国后,自己花钱购买的一个普通的四合小院。老舍在此创作了《茶馆》等20余部剧作。该故居1984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列为北京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老舍夫人回国捐献了部分老舍的字画、古董,同年有偿捐献了老舍故居予国家,第二年在国务院的批准下在故居的原址正式建成老舍纪念馆。 位于英国伦敦市圣詹姆斯花园31号,老舍在英国担任讲师的1925—1928三年间在此居住,老舍在这里完成了长篇《老张的哲学》和《赵子曰》。
从老舍的创作经历可以看到,从他最初的《老张的哲学》、《二马》和《赵子曰》就以北京的生活和北京人在海外的生活为题材,到后来重新回到北京的市民生活题材的《离婚》、《牛天赐传》,再到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以及《我这一辈子》和《月牙儿》、《柳家大院》等中短篇小说,他最有特点和艺术成就的作品都与北京这座城市有关。因此,我们可以说,老舍是"京味小说"的源头,是北京文化孕育了老舍的创作,而老舍笔下的市民世界又最能体现北京文化的人文景观,甚至成为一种文化史象征,一说到北京文化,就不能不联想到老舍的文学世界。
从老舍的创作经历可以看到,他最有特点和艺术成就的作品都与北京这座城市有关。"擅于运用俗白而富有生活情趣的北京地方语言写作,敏于描绘北京的风光、习俗及人物个性,敢于以喜剧风格来演示悲剧故事,等等,都教文坛感受到了缕缕新气息。这些特点的形成,与老舍自幼濡染着的京城文化分不开。清初以来近三百年,大批满洲人屯居京城,他们在由满族母语改操汉语之后,培养起了对北京话切磋玩味的普遍嗜好,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隶满洲内务府正白旗),到《儿女英雄传》作者文康(隶满洲镶红旗),都是这种语言造诣的典范体现者,老舍是该传统的现代继承人"(黄修己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册,第328-329页,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因此,可以说,老舍是现代"京味小说"的源头,是北京文化孕育了老舍。
老舍与京派小说的关系:
老舍是北京人,却不是京派的成员。虽然,从老舍作品所表现出的风格特点看,老舍与京派有许多接近之处,如老舍和京派作家都格外重视为现代文明探索病源,习惯于用文化来分割不同阶层的人,在老舍看来,祥子的悲剧在于病态的城市文明对人性的伤害,而在这部小说中,老舍又正是通过一个乡下来的人力车夫(祥子)的眼光来看待城市的。因此,作者在批判的同时,又试图以"道德审视"的角度对现代文明病的病源进行了探讨;又如老舍和京派作家描写的也是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人的命运和在文化制约中的世态人情,写得最好的人物也都是"老中国儿女"或"乡土中国"的子民。但是,老舍走的却是"俗文化"的路子,正因为老舍的"俗",由于他作品的"北京味儿"、幽默风,以及以北京话为基础的语言,使他远离当时的"新文艺腔",在现代作家中独具一格,成为了把"乡土中国"社会变革过程中的小市民阶层的命运、思想、心理用文学形式表现出来并取得巨大成功的第一人。
最大的功绩是两个:一是组织和领导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团结了全国的抗战文人,使这一时期成为现代文学史上文艺界团结得最好的时期之一;二是致力于文学的普及和曲艺的改造,成为民间曲艺改革的一位先驱者。
在八年的时间里,老舍创作了:
一、长篇小说三部半:《火葬》、《四世同堂》三部曲的第一部《惶惑》、第二部《偷生》、半部《蜕》;
二、中短篇小说集两部半:《火车集》、《贫血集》和《东海巴山集》的巴山部分;
三、长诗集《创北篇》;
四、话剧九部,其中独立完成六部,合作三部;
五、通俗文艺作品集《三四一》;
六、散文、杂文、短诗、歌词、报告、论文、评论、回忆录、鼓词、相声、太平歌词、河南坠子、公开的书信等。这一类作品,据不完全统计,有310余篇。
上述作品,除回忆录外,大大小小每篇都和抗战有关,这个事实说明老舍的确实现了他要为抗战极尽全力的诺言。
官话就不抄了,我找了些名人名家对老舍的评价,参考一下吧:
我是通过老舍的小说来了解北京,并且爱上北京这座城市的。除了对老舍小说中的语词感兴趣外,我对北京的地名也充满了兴趣。所以没有到北京之前,我对北京的地名已经很熟悉,一到北京就感到格外地亲切。北京城的可爱,除了历史、文物、风景之外,老舍也是北京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老觉得文学史对老舍的评价没有到位,仍然偏重于意识形态的标准。就文学本体的价值而言,老舍和鲁迅是一样的高峰,如果就语言的影响而言,他仅次于毛泽东、鲁迅,他们对中国社会文化特别是语言的影响,随处可见。以前我不明白汪曾祺、林斤澜为什么老爱模仿京腔说话,也不明白北京人艺的艺术家为什么那么推崇老舍,但你到了北京,你就会发现老舍与这座城市是那样地融到一起,你会发现北京话是那么的迷人。---王干
老舍是一个讽刺小说家,对国家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都以讽刺出之。然而决不如鲁迅那么刻薄,反而令人觉得他是一个可亲可爱的长者,这或者要感谢他那北方人的忠厚气质。鲁迅小说里没有一个好人,老舍小说里的李子荣、张大哥、丁二爷,都十分可爱。他口角边虽常常挂着讥嘲的笑意,眼里却蕴着两眶热泪。——苏雪林《幽默作家老舍》
鲁迅说过老舍“油滑”,叫我这半吊子北京人看,这是南方人对北京话的偏见,那不是老舍油滑,而是北京人就这么说话。老舍的作品有时给人感觉软,绕半天圈子不切题,正是有些失之厚道,舍不得,对北京小市民太热爱。他也没法儿不这样,那些人没一个外人,都是亲戚里道街里街坊的。——王朔《我看老舍》
老舍的小说让我明白了�小说是生活不是“文采”。---王干
你是否需要了解?
老舍都为中国做了些什么?
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老舍致力于文学的普及和曲艺的改造,是民间曲艺改革的一位先驱者。在中国现代作家之中,老舍是唯一一个能够身体力行地将文学与曲艺进行结合,长时间地关注曲艺发展,并且在新中国成立后亲自参与了曲艺,尤其是主要曲种(相声)的社会主义...
老舍是现代还是当代
老舍是现代文学家。具体来说:时间定位:老舍活跃于20世纪的中国,这一时期在中国文学史上被划分为现代文学时期。文学地位: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作品和贡献被广泛认可和研究。作品影响:老舍的作品如《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至今仍被广泛阅读,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老舍的话剧代表作《茶馆》为中国当代文学提供了哪些重要的思想艺术启示...
8. 突破舞台限制:老舍通过人物活动的矛盾冲突,以及横断面的剧情设计,实现了对舞台表现力的突破,为后来的戏剧创作提供了新的空间想象。《茶馆》的艺术成就,不仅在于其艺术形式的创新,更在于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社会批判精神,这些都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舍的资料(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人物)
老舍,原名舒庆春,生于1899年,北京人。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20世纪中国文坛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的代表作有《骆驼祥子》、《茶馆》、《四世同堂》等。老舍的父亲是一名书法家,母亲是一名教师。在他还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便带着他和妹妹一起生活。由于家庭贫困,他...
老舍的代表作,他的文学地位是什么
老舍,原名舒庆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家。他的创作生涯始于五四运动时期,那时他虽然对这场运动有所接触,但并未直接参与其中。五四运动所倡导的民主、科学和个性解放的思想,对老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1922年,老舍辞去了小学校长的职务,到天津南开学校...
关于老舍的资料
老舍的作品涉及小说、散文、戏剧、翻译等多个领域,其中以戏剧创作最为著名。他的代表作有《茶馆》、《骆驼祥子》、《雷雨》等。这些作品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种种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对于当时的文学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老舍的文学思想 老舍的文学思想主要...
关于老舍《正红旗下》的影响。
《正红旗下》可能成为老舍先生最伟大的作品,如果先生有机会将其写完的话。 老舍在这部作品中以自传为线索,表现社会风习与历史的变迁,与他过去的写作不同的是,他在这部作品中对本民族的历史——清末旗人的生活习气作了出色的表现。对这一目的来说,自传性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观察、进入历史与审视民族风...
关于老舍的故事有哪些
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和深刻的社会启示。同时,他的创作手法和风格也为后世作家提供了借鉴和启示。以上是关于老舍的一些故事和作品情节的介绍,通过这些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老舍的生平经历、代表作品以及作品的影响。老舍的故事不仅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而且富有艺术价值,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人文财富。
老舍有什么的称号
“人民艺术家”这一称号,是对老舍艺术成就的高度评价。这一称号的获得,不仅是因为他在文学创作上的卓越贡献,更是因为他的作品深入人心,真实地反映了人民的情感和生活的变迁。他的文学作品具有深厚的人民情怀,展现了对普通百姓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三、老舍作品的影响力 老舍的作品具有...
作家老舍,应该如何评价他的文学水平和地位?
从中国文化近代发展的趋势和对人们的影响程度,无疑,老舍是占有明显上锋的。老舍,作为一代文学名匠,其代表作《茶馆》,《骆驼祥子》《龙须沟》已足足影响一代人。其细腻的人物刻画、语言修辞是当今无人能比的。而作为当今文学发展史上莫言获诺奖,无可厚非,是世界文学对中国文学发展的肯定。但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