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史上重名的名人,他们都有哪些?你知道吗?

作者&投稿:边方 2025-05-13

汉朝有个大臣,叫冯唐,活着活着就老了。时下有个作家,也叫冯唐,写着写着就火了。

这是两个重名的古今人物——

西汉之冯唐,因为直言,得罪了汉文帝,被晾一边好多年。等到汉武帝征贤时,老冯再次被举荐,惜乎已是八九十岁的老棺材了。武帝没办法,只好任命其子冯遂为郎,代冯唐出征匈奴。后来,王勃写了句“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把他重新带火;苏轼词“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又使得“冯唐”声名远播,成为“老来难得志”的代名词。

今日之冯唐,是个笔名,本叫张海鹏,一人角色横跨三界:“70后”作家、妇科博士、大企业军师。这个冯唐,是否因为两千年前冯唐而改名,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新名字对他出名是有帮助的。只要稍有点文史知识的人,都知道“冯唐”的典故。

历史上,因为推崇古人而改名的,不在少数。比如司马相如,之前叫司马长卿,因为仰慕战国蔺相如,而改名为司马相如。待他“赋”甲天下,新名字叫得呱呱响,旧名字倒没几人记得了。不仅如此,改名后的司马相如,历史地位甚至超越了蔺相如。

当然也有人,是因为工作需要而改名的。如现代先烈李白,原名李华初,是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李侠”的原型,“李白”系隐蔽战线工作需要而取。与“床前明月光”的李白相比,一个干革命的,一个写诗文的,两个李白虽混不搭界,却都在历史上留下了声名。

但是后改名字,造成重名,也未必都是讨巧的。  南朝齐国有个叫董蛮的直阁将军。齐武帝公子萧子响履新刺史,邀他相伴,同行荆州。董蛮连连摆手:“殿下啊,您如此疯癫,我怎敢跟您后面混呢?”萧子响说:“你丫敢说这话,证明你自己才很蛮很疯癫了!”武帝萧赜得知,更为不悦,发了个调头:“这家伙名蛮,一点不文雅含蓄,我看还是改叫仲舒好了!”皇帝一句话,董蛮成了董仲舒。有好事者拿大儒董仲舒作比,让董蛮发表改名感言。董自豪不已:“昔日仲舒,自己起的名,纯属自娱自乐;我这个仲舒不一样,天子封的,自然霸气侧漏!”  可是,这个董蛮董仲舒,在之后的史书中几乎销声匿迹。当然,他得感谢南宋洪迈。要不是《容斋随笔》记了几句,后世可能都不知道有这号人。

跨朝代的人物重名,后一人顶多被拿来开开涮,兴许还能赚点人气。可同朝代的人重名,就不免闹出尴尬了。好在我们是一个具有娱乐精神的民族。  写过《石灰吟》的民族英雄于谦,从小即才华出众。14岁那年,他赴杭州赶考,碰巧主考官名“虞谦”。考前点名,主考官连叫三声“于谦”,于谦皆不应。主考官火了,对着于说:“喊你名字,为嘛不应?”于谦恭敬地说:“没想到和您这大考官同名,我不敢回答呀!”主考官笑笑,吟了一联:“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魏无忌是战国时“窃符救赵”的信陵君,长孙无忌是唐太宗长孙皇后之兄。考官藉此宽慰于谦,言下之意是你不要顾忌。于谦一听,灵机一动,对了下联:“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拿文采斐然的司马相如,与“完璧归赵”的蔺相如作比,于谦的接联既表达自谦,也暗含超越前人的抱负。不知郭德纲的搭档、相声演员于谦,若生在明朝,是不是也有同样横溢的才智。

清初两江总督于成龙,以廉政出名,被誉为“天下第一廉吏”。在他22岁时,诞生了另一个“于成龙”,此人后来官至江宁知府。由于都处于康熙时代,为了便于区分,人们习惯叫廉吏“大于成龙”,把江宁知府唤作“小于成龙”。






隋朝时期的李密和西晋时期的李密,西汉名将卫青和明朝的卫青,兵仙韩信和西汉时期的韩信,蜀汉的马忠和东吴的马忠,宦官汪直和大盗汪直。这些人我知道。

历史上重名的名人:1、孟光:位是东汉章帝时人,女,隐士梁鸿之妻,有“举案齐眉”的贤德;另一位是三国时蜀国的大司农,协助诸葛亮南征北伐建立了特大的成绩。2、孟敏:一位是东汉时的隐士,拒绝了三公的征召,甘心过隐居生活;一位是南北朝时期,后凉国建立前期,担任敦煌太守;3、孟浩然:一位是唐代大诗人;另一位是金国执政官;4、卫青:一位是西汉名将;另一位是明代抗倭大将;5、马忠:一位是蜀汉将领;另一位是东吴将领;6、于谦:一位是明朝英雄;另一位是相声演员;7、韩信:一位是西汉功臣;另一位是西汉初年的诸侯五;

比如,西汉名将卫青和明代抗倭大将卫青。西汉名将,武帝时的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卫青的首次出征奇袭龙城,打破了自汉初以来匈奴不败的神话,曾七战七胜,以武钢车阵大破伊稚斜单于主力,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贡献。永乐十八年,平定浦台妖妇林三妻唐赛儿叛乱。后擢为青山东都指挥使,在海上备兵抵御倭寇。
李密,隋唐时期的群雄之一,隋末天下大乱时,李密成为瓦岗军首领,屡败隋军。西晋名人李密师从当时著名学者谯周,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传》。初仕蜀汉为尚书郎。

1、韩信(汉初兵仙)VS韩信(汉初韩王)2、张骞(前164年―前114年),汉代的外交家和张骞(1853年5月25日—1926年7月17日)清末状元3、李密(隋唐英雄)VS李密(西晋名人)4.汪直(明朝宦官)VS汪直(明朝著名海盗)5、马忠(蜀汉将领)VS马忠(东吴将领)等等还有许多。


你是否需要了解?

盘点历史上重名的名人,他们都有哪些?你知道吗?
今日之冯唐,是个笔名,本叫张海鹏,一人角色横跨三界:“70后”作家、妇科博士、大企业军师。这个冯唐,是否因为两千年前冯唐而改名,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新名字对他出名是有帮助的。只要稍有点文史知识的人,都知道“冯唐”的典故。历史上,因为推崇古人而改名的,不在少数。比如司马相如,之前叫司...

历史上有哪些名字相同或相近导致容易混淆的著名人物?
在我党我军的 历史 上有两个名字都叫李达的著名人物,他俩一个是我党的创始人之一,一个是我军有名的智囊、开国上将,这两个人虽然一文一武,领域不同,但如果只说名字,有时还真不知道说的是哪一位。 李达——我党的主要创建者和早期领导人之一 1948年初,正在湖南大学任教的李达,突然收到一封让他欢呼雀跃的...

有哪些重名的历史名人
张骞(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人,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被誉为“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张骞通西域,妇孺皆知。他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物种到中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

你知道哪些重名的名人?
李纲,字文纪,初名李瑗,隋唐时名臣,观州蓨(今河北景县)人。隋唐名臣,曾当过隋唐两朝三个太子的师傅,李渊建唐称帝后,拜李纲为礼部尚书,兼太子詹事。后因李建成日渐骄纵,李纲奋而辞职。李世民即位后,李纲又出山担任李承乾的老师 ,备受崇重。贞观五年逝世,皇太子亲自为他立碑。有子李少植、...

中国历史上有没有同名的历史名人?
一位孟业是生活在西晋武帝的时代,担任幽州刺史,据说体重有一千斤,成了中国古代官员体重之最;一位孟业生活在南北朝北齐的时代,担任东郡太守,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使农业大丰收,其中一茎产出了九颗麦穗的成绩,是史书上记载一茎上产麦穗最多的一次;一位是五代后汉隐帝刘承祐时的供奉官,曾经企图...

历史上有哪些同名同姓的名人?
陈毅元帅和开国少将陈沂,同名同姓,只是音同字不同,其实,陈沂原名也叫陈毅,一度曾有大陈毅、小陈毅之称呼,后来为了不重名,小陈毅改名为陈沂。陈毅元帅,四川乐至人,生于1901年8月26日,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

...众多三国同名网友来祝贺,他们的名字都是真的吗?
其实这些名人后人,还分布,就像诸葛亮的后人,主要分布在南方。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西部有一个诸葛八卦村,原来叫高隆村,是目前发现最大诸葛亮的后人居住地方。从高空俯瞰,这个村子就是一个八卦村,给人一种神秘感觉。虽然历经了数百年岁月,依然是人丁兴旺,哪怕房子越来越多,但是九宫八卦局的总体布局...

据说胡雪岩生前妻妾成群,他破产死后,这些女人去了哪里?他有子女吗
历史上有没有重名的两个人,而且两个人还很厉害的?历史上重名的名人一麻袋,尤其是两汉、魏晋时期,你到大街上叫一声“王咸”、“刘章”、“陈参”,估计有一圈人扭头冲你“哎”。甚至一个家族内,儿子跟孙子,侄子跟女婿都同名,抓狂不?下面举几对同名的历史名人,再告诉你一个古人多重名的原因。刘邦帐下有两个...

淮安区历代名人
沈坤,明代状元,抗倭有功,后遭诬陷,死于狱中。筱文艳,淮剧表演艺术家,以其精湛的技艺和对淮剧的贡献而为人称颂。淮安的历史名人不仅是该城的骄傲,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军事到文学,从医学到艺术,这些人物以其独特的成就和非凡的影响力,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故事,如同璀璨...

你身边有没有和历史人物重名的人?
我身边有一个同学就叫刘备,感觉特别的搞笑,跟历史上的刘备是完全同名同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