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故事新编)

作者&投稿:仍旺 2025-05-20
有一天,周瑜在帐中布下酒席,邀请诸葛亮前来做客。二人一面饮酒,一面聊天。他们起先是有说有笑的,到后来周瑜将话锋一转,开始滔滔不绝地谈起军事来了。

“我们要与曹军在水上交战,需用到弓箭,如今军中恰巧缺箭,请先生务必在十日内造出十万支箭来,可好?”

“十万支箭?”诸葛亮好像受了当头一棒,刚喝下的酒忽然吐出,溅湿了桌面。他瞪大了眼睛注视着周瑜,脸上的表情略微有些凝重。他万万没想到周瑜会如此狮子大开口。十万支箭,非同小可,莫说十日了,就是三十日都做不到。周瑜身为孙权身边非常器重的都督,自然不可能是傻子,怎么会连如此简单的道理都想不到呢?这明显就是周喻为害自己而设下的圈套。一想到这,诸葛亮微微皱起了眉头。

“怎么?先生做不到?”周瑜嘿嘿一笑,嘲讽道:“当日刘玄德不顾艰辛万苦,千里迢迢赶到深山密林,三顾茅庐才得了先生辅佐。他自以为这是如虎添翼,因为世人皆言先生足智多谋,便连我都深信不疑。然而今日一见,反倒觉得先生是浪得虚名——战争才刚开始,军中出了点事,你就手无缚鸡之力了。唉,真是枉费了刘玄德一片苦心呀!”

诸葛亮眼珠一转,计上心来,这时才松了口气,笑道:“都督所言差矣,区区这点小事,怎能难得倒我?这样吧,你给我三日时间,我定能造好十万支箭!”

“三日?”周瑜大吃一惊,“如今军情紧急,可不是开玩笑的时候呀!”

“我怎敢拿国家大事来开玩笑呢?我愿意立下军令状,倘若三日后交不出十万支箭,便由都督按军法处置!”

“好!”周瑜很高兴,遂忙吩附身旁的鲁肃道:“子敬,快取文房四宝来!”

“墨就不必拿来了,我身上正好有。”诸葛亮一边说着,一边从衣服里面掏出满满的一瓶墨汁来。周瑜见状,忍不住哈哈大笑:“区区一点墨水,先生跟我客气啥?”诸葛亮很淡定地说:“我自幼起便是如此,从不占别人便宜,哪怕是一分一亳。这是先天的习惯,没办法,还请都督成全!”周瑜道:“也罢,既是如此,那你便用自己的墨吧!”

少顷,鲁肃恭恭敬敬地将白纸、毛笔与砚台端到诸葛亮面前的桌上。诸葛亮将自己的墨汁倒入砚中,又提起毛笔蘸了一下,随即往纸上一字一句地写下军令状,写完后将其递与周瑜,接着转身离去。诸葛亮走后,周瑜对鲁肃说:“诸葛亮之智近于妖,如今居然像个白痴一样说要在三日内造好十万支箭,而且他还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莫非他聪明一世,糊涂一世?这样吧,你去打探打探,看看他打的是什么算盘!”

“遵命!”鲁肃于是转身离去。大约过了一刻钟的时间,鲁肃回来了,对周瑜说:“卧龙先生要我借他二十条船,每条船上浱军士三十人,各扎草人千余个,分布船舱两侧。说是这样便可在三日内造出十万支箭来。”周瑜听得一愣一愣的,不知诸葛亮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思考良久后,他恍然大悟,笑道:“诸葛亮想草船借箭,这招真是高呀,只可惜被我识破了!子敬,你可不要借他船,否则我的计划就泡汤了!”

“这⋯⋯”鲁肃眉头紧皱,很为难地说:“都督,我已答应要借他,人无信而不立呀!”

周瑜冷哼一声,道:“诸葛亮诡计多端,此人不除,对东吴有百害而无一利。凡事须以大局为重,失信又有何妨?”

“是!”鲁肃无奈,只好点头答应。

三天后,周瑜请诸葛亮到帐中,说:“三日期限已到,不知先生造好十万支箭否?”

诸葛亮嘴角微微上扬,答道:“启禀都督,三日内造十万箭,这简直是痴人说梦。我是人而非神,自然办不到,您还是另请高明吧!”

“什么?”尽管内心多么欢天喜地,周瑜表面上却故作恼怒,喝道:“大胆孔明,枉我对你信任万分,你居然敢违背我的命令,耽误军事。当日你已立下军令状,此刻我不得不将你依法处置。来人呀,把孔明拉下去斩了!”

“慢!”诸葛亮不慌不忙地说:“我什么时候立下军令状了,都督囗说无凭!”

“哈哈哈哈……”周瑜大笑道:“孔明,你想抵赖呀?没用的,我有人证物证在,你还是认了吧!”

“何为人证物证?”

“当日子敬在场,便是人证;而你立下的军令状,便是物证。”

“子敬是你的人,他说的话自然是顺你之意,因此算不得是人证!至于物证,你倒是拿出来给我看看呀。”

“好,你等着!”周瑜于是从袖中取出那张军令状来,打开一看,顿时亡魂失魄——这张纸居然是空白的!

原来,诸葛亮信不过鲁肃,为了以防万一,他刚开始就留了一手——那天诸葛亮立军令状用的墨水是特制的,写下的字过久会自动褪色。其原理是利用墨水的显色因子与空气中的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当墨水中的显色因子被改变时便会消色。如此一来,周瑜想陷害诸葛亮的计划便彻底泡汤了。


你是否需要了解?

草船借箭(故事新编)
大约过了一刻钟的时间,鲁肃回来了,对周瑜说:“卧龙先生要我借他二十条船,每条船上浱军士三十人,各扎草人千余个,分布船舱两侧。说是这样便可在三日内造出十万支箭来。”周瑜听得一愣一愣的,不知诸葛亮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思考良久后,他恍然大悟,笑道:“诸葛亮想草船借箭,这招真是高...

作文50篇??
故事新编中的北斗与赤壁:孔明草船借箭的意外结局 成功的秘诀在于勤劳、智慧和运气,这三个因素缺一不可。对诸葛亮这样才华横溢的人来说,成功几乎唾手可得。然而,即使是智慧如诸葛亮,运气有时也会影响到结果。草船借箭的故事中,如果缺少一点点运气,可能会出现五种意外结局。其一,曹军射的是火箭。

高考作文不可碰的十大雷区
今天在这里,我就来给大家讲一讲草船借箭,戈多大显神威的故事。十、死搅蛮缠类 有些考生作文写到最后连自己也感到底气不足,怎么办?于是铤而走险,对阅卷老师“软硬兼施”,看是说的冠冕堂皇,其实是死搅蛮缠。例如:2005年湖北卷《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最后说一句:老师,你就看着给个分数吧...

鲁迅怎么评价诸葛亮
鲁迅评价诸葛亮:刘备之德近乎伪,孔明之智近乎妖。意思是:刘备的德行像伪善,诸葛亮的智商像妖孽一样。近现代关于诸葛亮评价 孙中山:诸葛亮很有才能,所以在西蜀能够成立很好的政府,并且能够六出祁山去北伐,和吴魏鼎足而三。毛泽东: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

鲁迅生平简介,20-30字,急急急急急急!!!
鲁迅,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号豫才。浙江绍兴人。七岁开始读书,十二岁从寿镜吾老先生就读于三味书屋。十三岁那年家里发生一场很大的变故,经济状况渐入困顿,接着父亲一病不起,使他饱尝了冷眼和侮蔑的滋味,“看见世人的真面目”。鲁迅...

三国演义怎么造句
40、“《孙子兵法》有‘借粮于敌’,《三国演义》有‘草船借箭’,中国成语有‘借风使船’、‘借篷使风’、‘借水行舟’、‘借坡下驴’等。41、《三国演义》演绎历史沉思天下大势,近有《故事新编》以古喻今反思社会现象,无论是“我注六经”还是“六经注我”,都可以更好地让历史说话。42、实在...

古代含三的文学常识
6.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请写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的名称。例如: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空城计。 7.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赤壁之战(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深化而来的。 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成语: 三顾茅庐...

怎样利用素材写作文
近年来的优秀作文这样做的很多,例如2000年的《三个和尚新传》、2001年的《阿Q新传》、2003年的《魏延的控诉》、2006年的《“草船借箭”三解》等。 所谓旧例,就是指旧材料、老材料。不但是指那些古代的、近代的历时已久的人物和故事,而且是指那些经常出现在一般文章和作文之中,长期以来被人们广泛运用的素材。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
他写历史故事着重说明历史发展进程,又比较尊重历史事实,主要取材于《春秋》、《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正史”。像《三国演义》中的“桃园结义”、“草船借箭”之类的故事,他都没有采用。 2、文字的口语化。林先生是一位语言学家,对普通话有深入的研究。他是浙江宁波人,虽然只能说家乡的...

怎么做寓言故事新编小报
· 残杯冷炙 · 寸草春晖 · 草船借箭 · 乘风破浪 · 才高八斗 · 城狐社鼠 · 沧海桑田 · 草菅人命 · 草木皆兵 · 程门立雪 · 长驱直入 · 车水马龙 · 乘兴而来 · 沉鱼落雁 · 乘人之危 · 车载斗量 · 大笔如椽 · 打草惊蛇 · 雕虫小技 · 大材小用 · 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