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东吴的九州十八郡是那些地方? 甘肃九州十八县是哪些?

作者&投稿:叶浩 2025-05-15
“九州十八郡”指的是哪?“南七北六”是哪十三省?

九州是指古中国行政意义上的疆域,《禹贡》中指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十八郡,即直隶、江苏、安徽、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基本疆域范围与秦帝国差不多,加上河西走廊与云贵地区。
南七北六是指:山东布政司、山西布政司、河南布政司、陕西布政司、四川布政司、江西布政司湖广布政司、浙江布政司、福建布政司、广东布政司、广西布政司、云南布政司、贵州布政司、另加(废除):交阯布政司。
武侠小说里常有"南七省,北六省"的说法,其实这里所提到的“省”,说的是明代在全国设置的承宣布政使司,是根据元朝的行中书省改革而来。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将原行中书省一分为三,其中负责一省民事事务的部分列出,设立"承宣布政使司",后经一系列变革调整,形成两京十三省的说法。十三省是为洪武年间设立的而后无大变动的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

1.九州是指古中国行政意义上的疆域,《禹贡》中指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十八府即孙中山当年所说的中国本部十八行省,为汉族传统区域,即直隶、江苏、安徽、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基本疆域范围与秦帝国差不多,加上河西走廊与云贵地区。2.当时的省比现在大
湖广等于现在的湖北+湖南
南直隶等于现在的江苏+安徽
山东兼管辽东
陕西兼管甘肃+部分青海
明朝在吉林、黑龙江、西藏的治理不稳定,依靠当地部族首领进行统治
内蒙、新疆大部分地区不属于明朝政府管辖

幽州:分置涿郡、代、渔阳、上谷、辽西、玄菟、乐浪、右北平、燕国、辽东等十郡一国,下辖69县,属魏地。约於今河北、辽宁与北朝鲜。

冀州:分置魏郡、广平、钜鹿、常山、博陵、渤海、河间、清河、赵国、中山国等九郡二国,下辖123县,属魏地。约於今河北、山西东部、河南省黄河以北,辽宁省辽河以西之地。

并州:分置太原、上党、乐平、西河、雁门、新兴等六郡,下辖44县,属魏地。约於今山西省与陕西省部分。

青州:分置齐郡、济南、乐安、北海、城阳、东莱、平原等七郡,下辖62县,属魏地。约於今山东省与辽宁省辽河以东之境。

兖州:分置东郡、济阴、山阳、泰山、济北国、陈留国、任城国、东平国等四郡四国,下辖71县,属魏地。约於今山东省西界与河南省东北。

豫州:分置颍川、汝南、弋阳、陈郡、谯郡、鲁郡、梁国、沛国等六郡二国,下辖94县,属魏地。约於今河南省。

徐州:分置彭城、下邳、东海、琅琊、东莞、广陵等六郡,下辖50县,属魏地。约於今江苏省、山东省南境、安徽之宿、泗二县之地。

雍州:分置京兆、冯翊、扶风、北地、新平、陇西、天水、南安、广魏、安定、武都、阴平等十二郡,下辖70县,属魏地。约於今陕西省、甘肃省东部。

凉州:分置金城、西平、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西海等七郡,下辖44县,属魏地。约於今甘肃省。

荆州:南阳、南乡、江夏、襄阳、等四郡65县属魏地;南郡、武陵、长沙、零陵、贵阳等五郡102县属吴地。约於今湖南、湖北、广西北境、贵州东北部、四川东部以及广东连县等地,腹地颇大。

益州:分置蜀郡、犍为、朱提、越隽、牂柯、建宁、永昌、汉中、广汉、梓潼、巴郡、巴西、巴东等十三郡,下辖146县,属蜀地。约於今四川、贵州、云南及陕西汉中盆地。

扬州:九江、庐江等二郡十四县属魏地;丹阳、会稽、建安、吴郡、豫章、庐陵、庐陵南部等七郡146县属吴地。约於今江苏省南、安徽、江西、浙江、福建数省之地。

交州:分置交趾、九真、日南、南海、苍梧、合蒲、珠崖、郁林、桂林、等九郡,下辖104县,属吴地。约於今广西、广东二省与越南国。

江东六郡八十一州中的州相当于LZ所指出的县.
所谓八十一州是明朝时的地域划分了..罗老夫子写书时没有注意到时代差别,所以造成了这个错误.按照东汉末年的划分应该是庐江郡、丹阳郡、吴郡、会稽郡、豫章郡、庐陵郡这六郡.
你问是否是郡下辖州,可以肯定告诉你不是.在东汉时分十三州,各有州牧刺史,而州下有郡,郡下有县,这是先秦以来的定制,郡县制阁下总该知道.所以实际上江东是六郡,郡下有九十二县而已.
自汉以后慢慢州就多了起来,不像原本只有十三刺史部.而三国后期孙权又把交州分为了交,广两部.这样就又多出一州.至于唐朝之时州就更是数不胜数了,往往一州只相当与汉时一郡而已,徒有其名.而汉时一州则覆盖地域甚广,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些诸侯州牧刺史等等会有很大的势力了.

东汉全国设十三州,一州所辖郡、国多少不等。每州设刺史或州牧一人,巡察所属郡、国,督察郡、县官吏和地方豪强,纠举不法,弹劾污吏。东汉灵帝中平五年,选朝廷重臣出任州牧。从此,州逐渐变成行政区,州牧也成为常设的一方军政长官。东汉末年,各州或置牧,或置刺史,以资望轻重为转移。
司隶州
东汉州名。亦称司隶校尉部。东汉时辖郡七,县一百零六。治所,即州行政机构所在地,在洛阳县。洛阳故城址在今河南洛阳东北。司隶州的辖境相当于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西南部及陕西渭河平原。
青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十一,县六十五。治所临淄县,故城址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北。辖境相当于今山东临南以东的北部地区。
幽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十一,县九十。治所蓟县,在今北京大兴县西南。辖境相当于今北京市、河北北部、辽宁南部及朝鲜西北部。
徐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五,县六十二。治所郯县,在今山东都城县。汉末移治下邳,在今江苏邳县东。三国曹魏移治彭城,即今江苏徐州。辖境相当于今江苏长江以北及山东南部地区。
冀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九,县一百。治所邺县,在今河北临漳西南。三国曹魏移治信都县,在今河北冀县。辖地相当于今河北中部和南部、山东西部、河南北部。
荆州
东汉州名。辖郡七,县一百一十七。治所汉寿县,在今湖南汉寿县北。汉末移治襄阳县,在今湖北襄樊市。辖境相当于今湖北、湖南大部,及河南、贵州、广东、广西等省的一小部分。
扬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六,县九十二。治所历阳,在今安徽和县。汉末移治寿春,在今安徽寿县。辖境相当于今安徽淮河和江苏长江以南及江西、浙江、福建三省,湖北东部、河南东南部。
兖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八,县八十。治所昌邑县,在今山东金乡西北。辖境相当于今山东西南及河南东部。
豫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六,县九十七。治所谯县,在今安徽亳州。辖境相当于今淮河以北伏牛山以东的河南东部,安徽北部。
凉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十二,县九十八。治所陇县,在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三国营魏移治姑臧县,在今甘肃武威县。辖境相当于今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和青海湟水流域,及陕西西部。
益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十二,县一百一十八。治所雒县,在今四川广汉。汉末移治成都,在今四川成都。辖境相当于今四川、云南、贵州大部,及陕西、甘肃、湖北的一小部分。
并州
东汉州名。辖郡九,县九十八。治所晋阳,在今山西太原西南。辖境相当于今山西、内蒙古自治区、河北、陕西的部分地区。
交州
东汉州名。辖郡七,苍太十六。治所龙编,在今越南河内以北。三国孙吴移治番禺,在今广东广州。辖境相当于今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大部分,及越南的一部分地区。
雍州
东汉州名。东汉兴平元年分凉州和三辅地区置。辖郡九。治所长安,在今陕西西安西北。辖境相当于今陕西中部、甘肃东南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及青海黄河以南的一部分。
西州
即凉州。因地处中原之西部而称西州。
荆襄九郡
即荆州。荆州曾以襄阳为治所,故以此相称。东汉初,荆州置七郡,后增置襄阳和章陵二郡。
九郡四十二州
指荆州。按:当为九郡四十二县。东汉荆州共辖县实为一百一十七。四十二实为南阳、江夏、襄阳三郡所辖县数目。
江东八十一州
江东六郡实为九十二县。
广州
州名。东吴所置。辖十郡、国。治所番禺,在今广东广州南。辖境相当于今广东、广西。
蔡颇
即蔡州、颖川。按:蔡州,本汉代汝南郡地,隋代置蔡州,治所在今河南汝县。二地:处颖水、汝水上游,顺二水可达淮河,抵寿春。
陇右
指陇山以西地区,即凉州。相当于今陕西陇县西部甘肃一带。


你是否需要了解?

描写周瑜的诗句,成语,或句子。
五、池中之物 三国时期,曹操盘踞在北方,孙权占据着江南九州十八郡,都有自己的势利,而当时的刘备却还无地立足。后来,刘备听从军师诸葛亮的建议,采用了“联吴抗曹”的策略,终于在赤壁一战中将曹操打败。当时,吴国大将周瑜认为这正是扩大吴国势力的重要时期,因此打败曹操后,马上过江攻打南郡。虽然...

中国历史上的九洲是指哪九洲?
九州,不同时代有不同州名版本,一般为《禹贡》中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后来又有十二州说,即从冀州分出并州,从青州分出营州,从雍州分出梁州。一般地说,“九州”泛指中国。例如: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悲。(《己亥杂诗》) 九州之称,由来已久。“九州”原是虚指,后来才...

三国时期,东吴理直气壮的要荆州是否合理呢?
在孙权、刘备瓜分荆州的过程中有绝对理直气壮的理由,刘备和孙权是处于同盟状态下进行军事行动,两军在进攻荆州过程中的一切功劳都需要再分配,周瑜军在夺取荆州时出力最多是毋庸置疑的事情,只不过《三国演义》刻意抹黑孙吴,影响到后人对荆州问题的判断,从《三国志》进行解读,不难说清荆州归属权问题。

三国时期的荆州范围到底有多大?
荆州范围囊括当今的湖南全境、湖北全境、河南南部地区、广东全境、越南北部地区。荆州,是汉文典籍《禹贡》所描述的汉地九州之一,大体相当于今湖北湖南二省全境。东汉时期荆州下辖7个郡,分别为南阳郡(治所在湖北襄阳)、南郡(治所在江陵,湖北荆州)、江夏郡(治所在江夏,湖北武汉)、武陵郡(治所在...

汉末三国为什么东汉会分三国
东汉末年分为三国。本文主要阐释《三国演义》中从东汉末年到三国的过程,东汉末年中国被分为哪三个国家?东汉末年三国的记载是怎样的?东汉末年,分为魏、蜀、吴三个国家,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行政区划,为什么东汉末年三国是分的?因为东汉末年有三股势力,这三股势力势均力敌,无法统一,所以形成了...

三国时期孙刘的“荆州之争”到底怎么回事?荆州到底属于谁?
就应该将荆州归还。如今东吴只是要求归还三个郡,刘备方面也不愿意。2、刘备方面的看法 荆州在谁的手中,就归谁所有。刘备方面的理论是,土地无主,唯有德者居之。刘备方面认为自家是汉室宗亲,天下都应该是自己的,甚至东吴也应该是汉家的臣子。那么区区荆州的土地,当然应该是归刘备阵营所有了 ...

三国时期最著名的九个景点介绍
2、落凤坡 落凤坡,位于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县白马关镇的庞统祠旁约2公里处,是小说《三国演义》中描写的庞统战死沙场的地方。如今是新恢复的古驿道终端,两旁是乡村,此地风景优美,气候温和,民风纯朴。祠中的庞统墓是后人为纪念庞统而建,其真墓应在不远处的落凤坡旁。3、古隆中 古隆中位于湖北省襄阳...

大禹治水后把中国分为九州,请问它们分别是哪九个州?它们分别是现在的什...
《初学记》卷八州郡部总叙州郡第一引《河图括地象》曰:“天有九道,地有九州。天有九部八纪,地有九州八柱。昆仑之墟,下洞含右;赤县之州,是为中则。东南曰神州,正南曰迎州一曰次州,西南曰戎州,正西曰拾州,中央曰冀州,西北曰柱州一作括州,正北曰玄州一曰宫州,又曰齐州,东北曰咸州一作薄州,正东曰阳...

三国的问题
共计18路诸侯。《三国演义》上的原文: 时袁绍得操矫诏,乃聚麾下文武,引兵三万,离渤海 来与曹操会盟。操作檄文以达诸郡。檄文曰:“操等谨以 大义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 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 ,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 王室,...

你知道三国演义里提及的古地名,现在在哪里吗?(一)
三国时,兖州区域属魏。曹操领冀州牧后,为扩大势力范围,缩小其他州并入冀州,但兖州辖区未动,仍辖八个郡国。仅将汉时陈留改为陈留国,任城国改为任城郡。据《三国疆域志》载,兖州初治昌邑,后移治廪丘(今山东菏泽市鄄城县东)。古九州之一,因位于九州之中,故别称中州。当今河南省大部分属豫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