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什么要设字、号? 古人为什么会有字和号

作者&投稿:衷香 2025-05-15
古人为什么有字和号?字和号是什么意思?

字是表字,号相当于别称。“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
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封建社会的中上层人物(特别是文人)往往以住地和志趣等为自己取号

古代人是比较注重礼仪尊卑的,名字是长辈取的,字是用来同辈称呼用的,号是用来表达自己的志向。

  字是古人15岁时父亲给起的名字,类似于大名,所以古人之间称对方的字,而不是名的话,表示尊重. 号相当于现在作家的笔名吧,表明志向喜好等等的

  古人字.好的由来及演变
  别人赠号主要有三种情况:

  1、以其轶事特征为号。如李白,人称谪仙人。宋代贺铸因写了“一川烟柳、梅子黄时雨”的好词句,人称贺梅子。张先因写了“云破月来花弄影”,“浮萍断处见山影”,“隔墙送过秋千影”三句带“影”字的好诗,人称“张三影”。类似例子再如:

  山抹微云秦学士——秦观“满庭芳”词“山抹微云,天连衰草”

  露花倒影柳屯田——柳永,《破阵子》词中有“露花倒影”句。

  张孤雁——张炎《解连环·孤雁》

  红杏尚书——宋祁(工部尚书)《木兰花》“绿杨烟外晓春寒,红杏枝头春意闹”。

  现当代作家的笔名、艺名也可算入号的范畴,有的是自号,有的是赠号。

  郭沫若(笔名)原名开贞,巴金、夏衍、冰心全是笔名(自号),而非原名。

  艺号(赠号):

  张英杰——盖叫天,牛俊国——牛得草,荀慧生——白牡丹,李慧敏——白玉霜,毛稚黄——毛三瘦。

  2、以官职、任所或出生地为号。王安石称王临川;杜工部(杜甫),贾长沙(贾谊);王右军(王羲之);汤显祖称汤临川;康有为,广东南海人,称康南海;孔融,曾任北海太守,人称孔北海;顾炎武,江苏昆山亭林镇人,人称顾亭林。清代民谣“宰相合肥天下瘦”说的是李鸿章(合肥人),“司农常熟世间芜”说的是翁同和为常熟人,时任户部尚书。

  3、以封爵、谥号为号

  诸葛亮封武乡侯,人称武侯;司马光,封温国公,岳飞,谥号武穆。

  宋以后,文人之间大多以号相称,以至造成众号行世,他们的字名反被冷疏的情况。苏轼一生有14类38个名号,鲁迅先生一生(1881—1936)57岁,共用过140多个名号(主要是笔名)。

  鲁迅原名周樟树,字豫才,改名树人。1898年,第一次用笔名,戛剑生、树人。1818年,《狂人日记》发表时,始用鲁迅笔名。三十年代后更多,最多的为1933年26个和1934年41个。这两年也是他的创作高峰,作品最多的时期。

  由于号可自取和赠送,因此具有自由性和可变性。以至许多文人,有很多别号,多的可达几十个,上百个,“别号太多,反成搅乱”(郑板桥集题画。靳秋四索画),所以近代以后,尤其建国以来,文人用号之风大减,不少人发表作品不用笔名,就用真名。少数文人存有别号,多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前就出名的文人。如鲁迅曾自号书斋,绿林书室,且介亭;王力自号龙虫并雕斋;姚雪垠,无止境斋;叶圣陶未厌居,俞平柏古槐书屋,此可谓遗风。

避免父母选名字时难以抉择的尴尬

你们也太垃圾了把!1是因为~~~~~就好象我们上网要用妮称啊!他们也无聊就取名字玩!

因为 古代 人 比较 落后 !!思想 啊 就是 那个

保守 啊 ~!~·!··

就是 要 我们 记住 他们 啊

就是 喜欢 做作啊


你是否需要了解?

古人的名,字和号都是怎么取的
1、字 出于避讳,也就是尊崇长辈的伦理需要。古代人在祭祀神灵和先祖的时候,为了表示恭敬,不直接称呼先祖的名,就产生了字。因此,“字”是表示尊敬的人名。2、号 号是自取的,也有别人赠予的,别号在文人中比较流行,名与字一般有一定的联系,而号与名无任何限制,别号始于唐,盛于宋,而亡于清。

为什么古人都要有个字号呢?比如欧阳修,字:永叔
古人为什么起字和号? 现在的人,大多数有“名”,无“字”,所以当我们说到“名字”的时候,通常指的仅仅是人的名,或姓名。可是,在古代多数人,尤其是做官的和知识分子既有“名”又有“字”,有些人名、字之外还有“号”。 (一)什么是名、字 所谓“名”,是社会上个人的特称,即个人在社会上所使用的符号。“...

古人为什么有字、号
2、字数要求。”号“和”字“不一定有意义上的联系。号可以有两个字的,也可以有三个以上字的。例如:陆游,号放翁;陶潜,号五柳先生;苏轼,号东坡居士。字数多的别号有时可以缩为两个字,如苏东坡。3、更自由,相比”字“,古人”号“的选取显得更加自由,无论是字数、个数还是字词的选用,...

古时人们为什么已经有姓有名字,还要起“字”和“号”?
分类: 社会民生 问题描述:为什么要起完名还说字什么,号什么,总之不知道过去人的名字怎么有这么多的叫法 解析:古人的字和号 在我国古代,男子到了20岁的年纪,就要行冠礼,取表字。《礼记·檀弓》:“幼名,冠字。”中的“冠字”就是这个意思。《史记·老子列传》:“姓李氏,名耳,字伯阳。”...

古人的名、字、号都有什么讲究?
古人的名、字、号具体区别如下:1. 名:通常指的是个人的姓名,或是仅指名,在幼年时期由父母赐予,用于长辈间的称呼。2. 字:男子在二十岁(成年)时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则在十五岁许嫁举行笄礼时取字,用以表示对个人的尊敬或供朋友使用。需要注意的是,取字并非男子专利,古代女子同样有取字...

为什么古人不仅有名还会有字或号?
字一般是弱冠之年(20周岁)才有,名就跟我们现在一样。至于号,那一般都是自封的,就像我们现在取网名一样。古代为了表示对人尊重,一般不直呼其名,而称其字号。比如苏轼,字东坡,号东坡居士,一般人见到他就叫他东坡兄、东坡先生,而不叫他小轼之类的。古人为什么起字和号?现在的人,大多数有“名...

为什么古人姓名后面要有字号?
因为古代认为职称一个人的名讳是很不尊敬的。所以还为此诞生出了一个做法:避讳,旧时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即说话写文章时遇到君主或尊亲的名字都不直接说出或写出,以表尊重。

古代的诗人为什么有字、号什么的?
古代男子20岁女子十五岁,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因此,古人在成年以后,名字只供长辈和自己称呼,自称其名表示谦逊,而字才是用来供社会上的人来称呼的。而号,是人的别称,所以又叫“别号”。号的实用性很强,除供人呼唤外,还用作文章、书籍、字画...

为什么古人都有字什么,号什么?
号是人的别称,所以又叫“别号”。号的实用性很强,除供人呼唤外,还用作文章、书籍、字画的署名。如卢仝《玉川子诗集》、杜牧《樊川文集》、《松雪六体千字文》、老莲《荷花鸳鸯图》等。如果我们不熟悉古代文人作家的别号,就很难知道这些作品的作者是谁。所以,对古代文人作家我们不但要掌握他们的...

请问:古代名字后尾有个字什号什么是依据什么加上的?
古人的“字”一般是成年加冠后由家中长辈、老师或者其他尊长取的,这个“字”一般要和“名”在意思上相关,可以是近义词,可以是反义词,也可以是在用典上相关。比如:曹操,字孟德,“操行”即是“品德”,“孟”表示他是家中长子。苏轼,字子瞻,出自《左传·长勺之战》“登轼而望之”的典故,“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