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学年历史下册的重要知识点总结

作者&投稿:辛荔 2025-05-22

复习中要适当看点题、做点题。选的题要围绕复习的中心来选。在解题前,要先回忆一下过去做过的有关习题的解题思路,在这基础上再做题。做题的目的是检查自己的复习效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给大家带来 高一历史 下册的重要知识点,希望能助你一臂之力!

高一历史下册的重要知识点1

一、素称发达的古代手工业

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从农业中脱离出来

夏商周时期,手工业有了较大发展,由官府垄断

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

二、高超的冶金技术

1.冶铜技术

新石器时代:出现小件青铜器→夏:铸造比较讲究→商周:繁荣(如司母戊鼎)→春秋至秦汉:广泛采用鎏金、镶嵌工艺

2.冶铁技术西周:已有铁器→战国:铁农具推广→汉代:铁农具取代木、石和青铜农具,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3.炼钢技术春秋晚期:已能制造钢剑魏晋南北朝:灌钢法16世纪以前中国炼钢技术世界

三、享誉世界的制瓷业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2.商代烧制出了原始瓷器

3.东汉瓷器的生产技术达到成熟阶段,早期生产的是青瓷,后来又烧制出白瓷

4.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5.宋代我国制瓷技艺大放异彩,涌现出一批名窑。

6.元朝景德镇窑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烧制出白地蓝花的青花瓷。

7.明清时期中国瓷器的高速发展,景德镇成为全国的“瓷都”。明中后期又烧制出彩瓷,以五彩瓷最为有名,到了清代,还发明了珐琅瓷。

_青瓷——白瓷——青花瓷——五彩瓷——珐琅瓷

四、异彩纷呈的丝织业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

2.商代出现平纹织物和斜纹提花织物

3.战国时期:锦、绢、罗、纱等丝织品产量大,质量高。

4.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后,汉唐时期丝绸外销数量激增

5.明清时期,丝织业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苏州、杭州是最的丝织业中心。

高一历史下册的重要知识点2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49—1956年)

1.过渡时期(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1)总路线和总任务:一化三改造(国家工业化,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特点:①时间的长期性。②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同时并举。③“一化”为主体,“三改”为两翼。

“三改”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将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一化主要表现为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的实施。

2.三大改造(1953—1956年)

(1)过程: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A、形式:国家资本主义B、政策:和平赎买。

对农业、手工业改造:农业生产合作社与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形式。

(2)历史意义:A、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B、是中国历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3)局限性:后期工作急躁和粗糙。

二、中共八大

A、时间:1956年

B、内容:(1)指 出国 内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2)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任务就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3)提出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朝气经济建设方针。

C、意义: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是对我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的探索。

三、错误探索表现:

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原因: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的思想指导。影响:使“左”倾错误(主要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严重泛滥开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B、“_”对经济建设的破坏:使正常的生产和社会秩序出现严重混乱;失去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详参P57最后一段。

四、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1.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

基本内容:(1)思想路线: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2)重点转移: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3)重要决定:改革开放。

历史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以这次会议为起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正式开辟,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由此揭开序幕。

2.经济体制改革

(1)起步:农村的经济改革(重点,三农问题)

主要内容:“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早从安徽、四川两省开始。)

作用:极大调动农民积极性;根本改变农村面貌;推动城市改革。

(2)城市企业改革:原则: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意义:通过这些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加了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

3.对外开放

(1)对外开放的格局:经济特区(首先)——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2)经济特区有五个: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1988年)。

(3)1990年,上海浦东成为对外开放区,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五.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1.以1992年_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2.中共十四大:时间:1992年10月;内容:确立了_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高一历史下册的重要知识点3

1、城邦基本特征: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

城邦是具有共同血缘和地域的公民团体

2、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基础:梭伦改革时间:公元前6世纪初

内容:根据财产多寡,公民分为四个等级;公民大会成为权力机关;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建立公民陪审法庭;废除债奴制。

作用: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确立:克利斯提尼改革

时间:公元前6世纪末

内容: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部落为单位进行选举;设立五百人议事会,由各部落轮流执政;组成十将军委员会;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利等。

作用:这次改革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黄金时代:伯利克里统治时期

时间:公元前5世纪

3、特征: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法律至上、公民内部平等

4、积极作用:促进希腊民族性格形成;推动古希腊 文化 事业发展;开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消极作用:男性公民民主;小国寡民的直接民主;抽签选举,轮番坐庄的弊端

高一学年历史下册的重要知识点 总结 相关 文章 :

★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下)

★ 高一下学期历史知识点及考点

★ 高一历史知识点归纳大全

★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 高一历史必修一重要知识点

★ 高一上学期历史知识点总结

★ 高一历史重点知识点归纳

★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 高一第二学期历史知识点

★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2021




你是否需要了解?

高中历史主要学哪些内容?
在学习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时,实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巩固有关知识。因此,必须学会实验。(1)要认真学好历史上的著名实验。 学习这些历史上著名实验的实验方法、实验原理和实验装置,可以启发我们自己的思路,使我们在自己进行实验时可以进行借鉴,吸取其精华,并认识到对现象的认真观察和科学归纳的重要性。(2)正确观察...

高中历史月考教学工作总结
2、本年度,我参与高三第一轮复习资料的编写,现在已经完成了编写任务,同时还为所有的历史教师编写整理《高考考纲考点知识汇编》。 成绩只能说明过去,展望明年我将继续努力,一方面要使自己进一步成熟,另一方面也要带动本备课组不断进步,为半塔中学的将来奉献自己的力量。 四、存在的问题 成绩只能说明过去,就本学年度来...

高中历史教研工作总结
每位教师在备课和授课时注意知识体系及问题的设计与处理,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和解决问题题能力。 高一年级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初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实现有效衔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怎样通过有创造性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实现初高中历史学习思维层次的跃升,同时减负增效的高一历史课堂教学也是研究的重点; 高二年级...

高一期末个人总结300字左右6篇
以上就是我对高一上学期期末一些方面的个人总结,我将结合这个小结回顾过去,确定未来的发展目标,我对未来充满信心。 高一期末个人总结300字左右3 本学期继续教高一历史,担任高一(2)班班主任,重点是搞好高一历史会考,争取全部通过。一学期匆匆过去,忙碌,充实,有成功,也有不足。故总结如下: 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弱,中...

中外历史纲要是一进高一就开始发吗
中外历史纲要通常是在学生进入高一学年时开始发放的。以下是关于中外历史纲要学习的一些关键点:课程安排:在中国的高中教育体系中,中外历史纲要是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通常在学生进入高一学年时开始安排学习。学生基础: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纲要的内容。...

【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设计\/教案...
学习者目前处于高一下半学年,在高一上半年学习过中国通史,对历史方法有一定了解,但对于世界史的认识仍主要处于初中水准。虽然学生在初中对于欧洲中世纪的社会制度有了一定涉猎,但由于这段历史时间、空间与学生距离较远且知识较为抽象和细碎,在理解上还是会有困难。但高中学生的思维较活跃,易于对中世纪的...

中外历史纲要是一进高一就开始发吗
在中国的高中教育体系中,中外历史纲要是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通常,在学生进入高一学年时,学校会开始安排这门课程的学习。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因此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纲要的内容。学习中外历史纲要,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中外历史的发展脉络、重要事件和人物。这不仅有助...

高中历史教师个人研修总结三篇
三、注重学生搭建历史知识网络的能力。 在学期学习前就引导学生阅读书本的目录,了解本学期学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的框架。在每个单元学习之前都会花一些时间指导学生构建本单元的知识框架。在每节课和每个单元结束时,由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包括几方面,相互之间有何关系。培养学生“大历史”的意识。 四、注重对学生的情感...

高一期末自我总结
不过“吃一堑,长一智”,高一学年我除了努力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也利用各种活动丰富自己的生活,充实自己。现将我上一学年的总结如下: 一、学习 学习是学生的基本,除了有个性有特长外,最起码的就是要有知识文化的功底,所以,我至始至终都把学习摆在第一位,努力扎实自己的文化功底,坚决做到不旷课不早退不迟到,珍惜...

历史备课组教学工作总结
最重要的是选能够对知识点复习起到巩固作用的习题;月考、模拟考试,认真批改,整理错误,分析错因,使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复习达到自己的高度,提高应试能力。 七、今后努力的方向 加强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的针对性,努力服务于课堂教学和学生;有意识地强化落实新课程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学中,进一步调动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