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知道哪些成语来自 三国演义? 你还积累了哪些来自典故的成语至少写四个

作者&投稿:五威 2025-05-21
除刮目相看外,你还知道哪些成语来源自三国演义吗?请至少写出四个

三顾茅庐、改弦易张、一手包办、一举两得、七步成诗、吴下阿蒙、伯仲之间、指日可待、探囊取物、锦囊妙计、如鱼得水、望梅止渴.......................

源自《三国演义》的成语有:三顾茅庐,单刀赴会,刮骨疗毒,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各成语的故事典故如下:
三顾茅庐:源自《三国演义》中第37回,原为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后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单刀赴会:源自《三国演义》中第66回,吴国为求荆州,请关羽赴宴,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东吴宴会。后泛指一个人冒险赴约,有赞扬赴会者的智略和胆识之意。
刮骨疗毒:源自《三国演义》中第75回,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后来也用刮骨疗毒比喻意志坚强的人。
舌战群儒:源自《三国演义》中第43回,诸葛亮舌战吴国群儒,此成语现已成为褒赞能言善辩者的口头词汇。
草船借箭:源自《三国演义》中第46回,孔明用草船在大雾天从曹营借箭十万支,现指借他人之力达到目的。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

1、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2、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3、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4、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5、集思广益(诸葛亮):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

6、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7、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8、才高八斗(曹植):形容学问高,文采好。

9、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10、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12、如嚼鸡肋(杨修)比喻很乏味。

13、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比喻父母爱抚子女。

14、势如破竹(杜预):比喻军队一路连打胜仗,形势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样的顺利。

15、车载斗量(吴国的中大夫赵咨):形容数量很多并不稀罕。

16、吴下阿蒙(吴国名将吕蒙):形容没有学识的粗人。

17、出言不逊(张郃):形容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

18、大器晚成(崔琰):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成器。

19、负重致远(人称“凤雏”的庞统,陆绩,顾邵):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

20、乐不思蜀(刘禅):比喻乐而忘本。

21、言过其实(马谡):指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后也指话说得过分,超过了实际情况。

22、宝刀未老:(黄忠)形容人到老年还依然威猛,不减当年。

23、草船借箭: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24、不知所云:不知道说得是些么。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

25、万事具备,只欠东风:比喻一切都已俱备,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

26、三足鼎立: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27、作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28、欲擒故纵:故意先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充分暴露,然后再把他捉住。

29、刮目相待:(吕蒙)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30、妄自菲薄:(出师表)自己看不起自己。

31、手不释卷:(吕蒙)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32、坚壁清野:(荀彧) 对付强敌入入侵的一种方法。使敌人既攻不下据点,又抢不到物资。

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2、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3、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4、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5、集思广益(诸葛亮):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

6、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7、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8、才高八斗(曹植):形容学问高,文采好。

9、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10、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12、如嚼鸡肋(杨修)比喻很乏味。

13、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比喻父母爱抚子女。

14、势如破竹(杜预):比喻军队一路连打胜仗,形势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样的顺利。

15、车载斗量(吴国的中大夫赵咨):形容数量很多并不稀罕。

16、吴下阿蒙(吴国名将吕蒙):形容没有学识的粗人。

17、出言不逊(张郃):形容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

18、大器晚成(崔琰):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成器。

19、负重致远(人称“凤雏”的庞统,陆绩,顾邵):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

20、乐不思蜀(刘禅):比喻乐而忘本。

21、言过其实(马谡):指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后也指话说得过分,超过了实际情况。

22、宝刀未老:(黄忠)形容人到老年还依然威猛,不减当年。

23、草船借箭: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24、不知所云:不知道说得是些么。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

25、万事具备,只欠东风:比喻一切都已俱备,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

26、三足鼎立: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27、作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28、欲擒故纵:故意先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充分暴露,然后再把他捉住。

29、刮目相待:(吕蒙)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30、妄自菲薄:(出师表)自己看不起自己。

31、手不释卷:(吕蒙)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32、坚妄自菲薄
智取陈仓
七擒七纵
六出祁山
舌战群儒
单刀赴会
得陇望蜀
负重致远
出言不逊
兵贵神速
吴下阿蒙
断头将军
车载斗量
势如破竹
老牛舐犊
如嚼鸡肋
坚壁清野
巢毁卵破
顾曲周郎
一身是胆
超群绝伦
七步之才
才占八斗
空城计
如鱼得水
髀肉复生
如饮醇醪
步步为营
偃旗息鼓
七步成诗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身在曹营心在汉
欲擒故纵
乐不思蜀
刮骨疗毒
计收姜维
计取陈仓
苦肉计
江东赴会
吕布戏貂禅
击鼓骂曹
蒋干盗书
走马荐诸葛
张飞赔罪
设连环计
义放曹操
桃园结义
水淹七军
诸葛亮吊孝
辕门射戢
黄忠请战
回荆州
横槊赋诗
三英战吕布
曹操献刀
单骑救主
马跃檀溪
初出茅庐
过五关斩六将
捉放曹操
桃园三结义
大意失荆州
三国归晋
火烧连营
赤壁大战
草船借箭
三顾茅庐
画饼充饥
望梅止渴 壁清野:(荀彧) 对付强敌入入侵的一种方法。使敌人既攻不下据点,又抢不到物资。

妄自菲薄
智取陈仓
七擒七纵
六出祁山
舌战群儒
单刀赴会
得陇望蜀
负重致远
出言不逊
兵贵神速
吴下阿蒙
断头将军
车载斗量
势如破竹
老牛舐犊
如嚼鸡肋
坚壁清野
巢毁卵破
顾曲周郎
一身是胆
超群绝伦
七步之才
才占八斗
空城计
如鱼得水
髀肉复生
如饮醇醪
步步为营
偃旗息鼓
七步成诗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身在曹营心在汉
欲擒故纵
乐不思蜀
刮骨疗毒
计收姜维
计取陈仓
苦肉计
江东赴会
吕布戏貂禅
击鼓骂曹
蒋干盗书
走马荐诸葛
张飞赔罪
设连环计
义放曹操
桃园结义
水淹七军
诸葛亮吊孝
辕门射戢
黄忠请战
回荆州
横槊赋诗
三英战吕布
曹操献刀
单骑救主
马跃檀溪
初出茅庐
过五关斩六将
捉放曹操
桃园三结义
大意失荆州
三国归晋
火烧连营
赤壁大战
草船借箭
三顾茅庐
画饼充饥
望梅止渴

七擒七纵
六出祁山
舌战群儒
单刀赴会
得陇望蜀
负重致远
出言不逊
兵贵神速
断头将军
车载斗量
势如破竹
老牛舐犊
如嚼鸡肋
七步之才
才占八斗
如鱼得水
步步为营
偃旗息鼓
七步成诗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身在曹营心在汉
欲擒故纵
乐不思蜀
刮骨疗毒
计收姜维
计取陈仓
草船借箭
三顾茅庐
画饼充饥
望梅止渴

这些应该够了,查查资料,很多的成语。

刮目相看


你是否需要了解?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有哪些?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有:初出茅庐、身在曹营心在汉、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赔了夫人又折兵等 相关成语的释义 初出茅庐 拼音:chū chū máo lú 释义:茅庐:草房。原比喻新露头脚。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缺乏经验。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

有哪些成语出自《三国演义》?
1、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2、后患无穷(刘备):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3、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4、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5、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
【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汝保主公入吴,当领此三个锦囊。囊中有三条妙计,依次而行。”【译文】:你保主公入吴,当领这三个锦囊。口袋里有三条妙计,依次而行。5、骄兵之计 【解释】:故意向敌军示弱,以助长其骄傲情绪,使其轻敌大意的计策。【出自】:明·罗贯中《三国...

关于《四大名著》的成语有哪些?
《三国演义》:宁静致远,淡泊明志、三顾茅庐、精诚所至、知遇之恩、投桃报李、隆中对策、审时度势、指点江山、面授机宜、初出茅庐、锦囊妙计、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舌战群儒、力排众议、草船借箭、妙算神机、化险为夷、七擒七纵、文韬武略,经天纬地、苦心经营,不遗余力、事必躬亲、日理万机、...

哪些成语出自三国演义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 一、草船借箭 解释:源自《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智斗曹操的故事。借箭过程中,诸葛亮利用草船巧妙借得箭矢,这一成语现常用来形容借用他人的力量或智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二、舌战群儒 解释:出自《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东吴诸多谋士的辩论场景。这一成语用来形容与他人激烈争论,能言...

有哪些源自《三国演义》的成语?
2010-12-29 18:17汉语言文学教师刘润成|合作机构:江苏省赣榆县第一中学 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后患无穷(刘备):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

出自《三国演义》中的成语有哪些
望梅止渴,这个成语源自《三国演义》,形容以虚幻事物来满足心理需求。桃园结义,描述了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结盟,共同抗敌的情景。一手包办,意味着一个人独自完成所有工作。一举两得,形容一次行动同时获得两方面的好处。一亲芳泽,形容男女间的亲密接触。七步成诗,表示文思敏捷,能迅速创作出诗篇。三顾...

哪些是出自三国演义中的成语
三国成语 一手包办 【出处】三国志魏志典韦传:「韦一手建之」 一举两得 【出处】三国志魏志臧洪传:「将以安社稷,一举两得.」 一臂之力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愿助兄一臂之力,共诛国贼.」 一亲芳泽 【出处】曹植洛神赋:「芳泽无加,铅华无御.」 七步成诗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

有哪些成语源自《三国演义》
知道合伙人人力资源行家 采纳数:11009 获赞数:344925 无 向TA提问 私信TA 关注 展开全部 〖懊悔无及〗 成语典故: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8回;“于是即令人往探之,果是虚营,只插着数十面旌旗,兵已去了二日也。曹真懊悔无及。”〖傲睨得志〗 成语典故: 原来曹操自破马超回,傲睨得志,每日饮宴,...

出自《三国演义》中的成语有哪些
出自《三国演义》中的成语主要包括以下这些:如饮醇醪:形容一个人气量广阔,常用来赞誉心胸宽广之人。髀肉复生: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的状态。后患无穷: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警示人们做事需谨慎考虑后果。如鱼得水: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三顾茅庐:形容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