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探索:城下之盟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作者&投稿:终往 2025-05-16

城下之盟是指在敌方兵临城下时被迫签订的屈服的和约。以下是关于城下之盟的典故及故事的详细介绍:



典故
- 来源:城下之盟这个成语出自《左传·桓公十二年》。



故事
- 绞国与楚国的战争:绞国是春秋时代的一个小国,位于今天的湖北郧县西北,楚国是其强大的近邻。有一次,楚国侵略绞国,集中兵力攻打绞国国都的南门。绞国人坚决保卫,严守城门不出。楚军一时无法攻下绞国。于是,楚军采取诱敌之计,故意让士兵扮作打柴的伙夫,不派士兵保护,绞国人见状果然中计,出来抓楚国人。第二天,绞国人更加大胆,纷纷出城追击。此时,楚军预先在山里设下埋伏,一面堵住北门,一面伏兵齐出,将绞国打得大败。最终,绞国被迫在城下与楚国签订了屈辱性的和约,即“城下之盟”。
- 楚国与宋国的战争:在《左传·宣公十五年》中,也记载了楚国攻打宋国的故事。当时,楚军重重包围了宋国的国都,城里的宋国人既没有粮食也没有柴火,处境十分艰难。于是,宋国派华元趁黑夜潜入楚军主将子反的营帐,用强硬的口气告诉子反,宋国虽然已经到了绝境,但如果楚国以为可以逼迫宋国签订城下之盟,那是绝对办不到的。子反见华元态度坚决,当即答应撤军,双方进行平等谈判,最终友好结盟。



总结
- 含义:城下之盟是指在敌方兵临城下或大军压境的严重威胁下,被迫签订的屈辱性条约。
- 历史案例:绞国与楚国的战争以及楚国与宋国的战争中,都出现了城下之盟的情况。




你是否需要了解?

谁知道些生僻的成语 最好有典故
城下之盟:逼迫签订的条约 春风化雨(夏雨雨人,春风风人):比喻及时给人以教育或帮助 寸草春晖:比喻父母的恩情子女难以报答 从善如流:乐意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 厝火积薪:把火放在堆积的柴草下面,比喻隐藏着极大危险 D 待价藏珠:比喻有真才实学,等待被人赏识重用 蝶化庄生:比喻事情虚幻无常 丁...

易子而食的典故
尽管子反被华元的言辞所打动,但楚庄王仍坚持围攻宋国。最终,宋国在极度困苦中投降,签订了城下之盟,结束了这场灾难。这段历史不仅记录了春秋时期的一次重大军事冲突,更深刻揭示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巨大痛苦和苦难。它警示后人,战争的残酷和破坏力是巨大的,应当珍惜和平,避免无谓的争斗。

有哪些第二个字带下字的成语
接着是“笔下生花”,形象地比喻文人才思俊逸,写出的诗文如同鲜花般绚丽多彩,令人陶醉。这个成语鼓励我们追求文采斐然,用文字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思考。“城下之盟”则是一个历史典故的成语,指在敌军兵临城下时被迫签订的屈服和约。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困境时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要轻易...

成语典故 ---急
历史典故成语 一日千里 一鼓作气 重于泰山 揭竿而起 背水一战 弄巧成拙 风吹草动 乐不思蜀 东山再起 安居乐业 程门立雪 逼上梁山 徒有虚名 骄兵必败 雪中送炭 闻鸡起舞 卧薪尝胆 城下之盟 其貌不扬 指鹿为马 寓言成语 庖丁解牛 小病不医成大患 以德报怨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螳螂...

香港回归前的历史
其后英军攻陷镇江,8月4日直逼南京城下,耆英、伊里布接受了英方提出的议和条款,并在8月29日签订了城下之盟———中英《南京条约》,终于将香港岛割让与英国。 上述事实说明,英国强占香港岛之后,清政府试图用武力予以收复,道光帝为此下了几十道谕旨,一些封疆大吏也曾上折具奏,并咨会奕山,要求武力收复香港岛。

战国七雄是哪七雄?这时期都有哪些著名典故?
接着,周王室势力名存实亡,诸侯之间不断攻伐,就剩下齐国、晋国、秦国、楚国、燕国等大的诸侯国。公元前379年,齐康公去世,奉邑入于田氏,姜姓吕氏从此退出统治齐国的历史舞台。史称田陈代齐。到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瓜分了晋国公室,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至此,战国七雄...

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负荆请罪、完璧归赵、毛遂自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草木皆兵、马革裹尸、赤膊上阵、乌合之众、打草惊蛇、四面楚歌、用兵如神、有勇无谋、全民皆兵、声东击西、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坚壁清野、揭竿而起、破釜沉舟、围魏救赵、作壁上观、暗渡陈仓、城下之盟、五十步笑百步、杀身成仁、纸上谈兵、风声鹤唳、...

不名则已,一鸣惊人的典故是?
齐威王本是一个聪明人,一听就知道淳于髡是在讽刺自己,像那只大鸟一样,身为一国之尊,却毫无作为,只知道享乐。于是他沉吟了一会儿之后,便毅然的决定改过,振作起来,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因此他对淳于髡说:“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一只大鸟,你不知道,它不...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典故出自那里?要详细
华元半夜里潜入楚军大营,劫持了楚军统帅子反,说:“我的国君要我为使者来谈判,现在城内确实已是‘易子而食,析骸以爨’,但是如果订立城下之盟则情愿举国牺牲。贵军退到三十里外,我国唯命是听。”子反就在睡床上保证做到。第二天报告了楚庄王,楚军真的退30里外,和宋国停战,双方保证不再...

战争典故四字成语
围魏救赵 作壁上观 暗渡陈仓 城下之盟 兵荒马乱 人仰马翻 纸上谈兵 兵不血刃 草木皆兵 赤膊上阵 7. 源自于中国古代战争的词语要四字词语的 退避三舍 草木皆兵 破釜沉舟 围魏救赵 十面楚歌 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