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手握30万大军,雍正动他的时候为何束手就擒不反抗呢?

作者&投稿:说例 2025-05-22

在古代历史上,君臣关系,始终是一个困扰着皇帝大臣双方的问题,双方就算在亲密无间,因为皇权也很难不引发猜忌,而在清朝期间,如果雍正和年羹尧不彻底闹僵,他们的友谊,或许会成为一段佳话。

早在康熙年间,年羹尧就主以重托,多次出兵西部,平定叛乱,到了1721年,年羹尧已经是川陕总督,成为西陲的重臣要员。




康熙六十一年,年羹尧回到了京城,和抚远大将军延信一起掌管军务,在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事件中,年羹尧是为数不多支持雍正的人,位高权重的他,对于雍正登上皇位,更是有着极大的贡献,而雍正上位后,年羹尧的权力也越来越大,位极人臣,无人能够出其左右。

雍正对于年羹尧的态度,我们看几个例子便知道,首先年羹尧在西部的一切问题上,都是大权独揽,还经过雍正认同,直接参与朝政。




雍正在委任人员方面,多次咨询年羹尧意见,要求他“据实情奏来,朕依尔所请敕行”。雍正在猪皮中如此写道:“尔之真情朕实鉴之,朕亦甚想你,亦有些朝事和你商量。”如今看来两个大男人之间有些肉麻,但是正因为此这才召年羹尧回京,并且成为了总理事务大臣。除此之外,雍正还在几次问张治中,将年羹尧写作是自己“恩人”,这显然有损他天子威仪,雍正却不管不顾,他加封年羹尧为太保,一等公,还公开下令:“不但朕心倚眷嘉奖,朕世世子孙及天下臣民当共倾心感悦。若稍有负心,便非朕之子孙也;稍有异心,便非我朝臣民也。”




雍正写这道圣旨的时候,是1723年,然而仅仅过了3年的时间,雍正就列大罪十二条,赐年羹尧自尽,如此速度,让他人叹为观止。事实上,这和年羹尧本人的志得意满离不开关系,除此之外,不少人,也开始依附于年羹尧的势力,结党营私,已经严重威胁到了雍正的皇权。能够从九子夺嫡中脱颖而出,雍正也是杀伐果决的人,对于年羹尧能痛下杀手,也就不出意外了。




但是这也让人感到好奇,在雍正杀他的时候,年羹尧依然是30万重兵在手,为何甘愿束手就擒,而不是起兵反抗呢?就让我们好好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说明一点的是,在清朝中前期,除去年羹尧之外,还没有哪个汉人官员,能够受到如此重用,年在当时清廷的影响力,已经不亚于清末的李鸿章曾国藩等人,但是曾李二人能相安无事,而年羹尧却不行,原因也有三点。




第一点,年羹尧过于骄纵,以至于根本不察言观色,在他人生当中最后一段时期,雍正对他的态度,已经是明显有了警告的态度,1725年,年羹尧回京述职的时候,雍正就送了一段这样话给他:““凡人臣图功易,成功难;成功易,守功难;守功易,终功难。……若倚功造过,必致反恩为仇,此从来人情常有者。”结果年羹尧依然是我行我素,史书记载,他在雍正面前,行为同样是放肆无比,“御前箕坐,无人臣礼”。



第二点,雍正动手的时候,年羹尧并没有反应过来,他先是更换了西川和陕西的官员,同时又将年羹尧的亲信甘肃巡抚胡期恒革职,署理四川提督纳泰调回京,对此年羹尧依然认为这是正常的变动,在他看来,雍正根本不敢对德高望重的自己出手。然而等到雍正解除年羹尧川陕总督职,让他交出抚远大将军印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

而最后一点,年羹尧师出无名,雍正作为一名有才华的皇帝,民心兵心全在他的那一边,相反年羹尧任职期间的骄纵,已经引发当地百姓的不满,而且年羹尧的家眷,也都是在京城,如果他造反,这些人必定小命不保,最终也就选择了听天由命,此时的他,依然认为雍正不会拿自己怎样,最多也就是革职查办,然而雍正对自己的兄弟,同样能毫不留情的下狠手,怎么会放过年羹尧呢?一代康雍名将,在监狱中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在雍正时期,年羹尧是一个绕不开的角色。在雍正王朝里,年羹尧是雍正谴谪时的包衣奴才,算是世代家奴,也正是因为和雍正的关系,受到重用,并一步步飞黄腾达,和另一位雍正的宠臣李卫有点类似。

这两位在雍正王朝里有点哼哈二将的意味,都是雍正的依仗。

但其实,年羹尧属于汉八旗的镶黄旗,他老子可是封疆大吏,他也是通过官方科举通道考中了进士才走上仕途之路的。

说他绕不开其实是他是雍正的心腹大将,在雍正不是皇帝的时候,年羹尧就和胤禛走得很近,在雍正夺嫡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年羹尧站队是没有问题的。

我们不能说没有他雍正就做不了皇帝,但至少年羹尧是立了大功的。也是因为这样,年羹尧一路直上,在当时他依仗军功和雍正的宠信,可以说权倾一时。

雍正王朝中,手握重兵的年羹尧为什么宁愿被杀也不反抗?

年羹尧之所以失宠获罪不是没有缘由的。

首先他仗着雍正的宠信,有恃无恐,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年羹尧的出场派头是很大的,骑着高头大马,沿途官员要磕头迎接,甚至王公大臣下马向他问候,他也只是点点头。

所以年羹尧在朝中口碑极差,很多官员对他是恨之入骨。在形势突变的时候,憋了一口气的众臣掀起了弹劾年羹尧的浪潮。

其次就是结党营私。他还排斥异己,任用私人,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小集团。

这绝对是雍正不愿意看到的,毕竟他所在的位置也比较特殊,处于与准噶尔作战的前沿阵地,如果他有异动,不管是否能够成功,这对雍正都是个巨大的打击。

那么,手握重兵的年羹尧为什么宁愿被杀也不反抗?

年羹尧自恃功高,骄横跋扈,但他却不傻。

他能有今天,全靠的是雍正的宠信,一旦雍正表态的话,那么自己手里还能够掌控多少军队,他自己心里是有数的。

要知道当时老十三还在,人称十三爷为“侠王”,他的身上有一种侠义精神,所以老十三在军中影响很大,要不是身体不好,根本没有年羹尧什么事。

当然了,最关键的是,雍正对付年羹尧还是非常有办法的。他直接来了一招釜底抽薪,趁年羹尧不在军中,让图里琛夺了兵权,调离了年羹尧等一众亲信,还让岳钟琪取代了年羹尧的位置。

把年羹尧调到了杭州,使他远离西北,还成了一个光杆司令。

可以说一纸命令,让年羹尧从天上回到了人间,真是应了那句话,“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这样,年羹尧没有一点能力和资本造反了,只能任凭雍正发落了。

不过雍正也是念起旧情,并没对他赶尽杀绝,只是让他自裁了。



因为年羹尧的权力来自于皇帝,虽然手握重兵,但士兵效忠的是皇帝并不是他。

因为年羹尧的家人都在京城,而且如果年羹尧起兵造反,也不得民心,没有胜算。

因为年羹尧知道哪怕反抗,也难逃被杀死的命运。


你是否需要了解?

年羹尧手握30万大军,雍正动他的时候为何束手就擒不反抗呢?
同时又将年羹尧的亲信甘肃巡抚胡期恒革职,署理四川提督纳泰调回京,对此年羹尧依然认为这是正常的变动,在他看来,雍正根本不敢对德高望重的自己出手。然而等到雍正解除年羹尧川陕总督职,让他交出抚远大将军印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

雍正对付年羹尧的时候他手里有二十万大军 年羹尧为什么会按兵不动
缺乏足够的支持:虽然年羹尧手握20万大军,但这些军队是否真心支持他起兵造反是一个未知数。同时,他可能在朝廷内部也缺乏足够的盟友和支持者,这使得他在政治上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对形势的清醒判断:年羹尧可能意识到,即使起兵造反,也未必能够成功。雍正已经稳固了皇位,拥有强大的朝廷力量和军事支持。相...

年羹尧拥有多少兵力,为何能长期要挟雍正皇帝?
年羹尧到达西北之后,自己能够指挥的军队也有20多万,随后年羹尧以粮草、军饷不足为由,让雍正给自己输送更多的粮草,每年打仗花费了巨大军饷,其中有一部分进入了自己的口袋,他的地位明显也发生的变化,高于普通的封疆大吏,对于那些总督、巡抚都呼来喝去,至于那些四五品的中级官员,甚至说杀就杀,他任人唯亲,在军中及川陕...

年羹尧被打压的时候手下有十几万大军 年羹尧为什么不敢反抗雍正
雍正安插其他将军在年羹尧的附近,在年羹尧周围形成了几股约束势力,一旦年羹尧造反,其他势力肯定会立刻进行牵制。二,年羹尧没有打算造反 年羹尧在年轻时就得到了皇帝的知遇之恩,而且多次带兵平定叛乱,他能够建立功勋的背后,都是靠皇帝的信任和支持。虽然在成功之后, 变得十分的飞扬跋扈,甚至和一些大臣...

《雍正王朝》年羹尧被贬为何还要带上蒙古姬妾随行呢?
但是与之前两军对峙不同,现在的年羹尧处境其实发生了变化。叛军没有被歼灭的时候,年羹尧手握23万大军,雍正皇帝,甚至是整个国家都倚重于他。如今虽然权势一路达到了顶峰,但是实际上处于功高震主的位置。而且,无仗可打,他这个将军实际上就无用武之地,对于皇帝来说,没有用得着你的地方,你还这么...

雍正让年羹尧的士兵卸甲在第多少集,卸甲的原因是什么?
此时如果你是雍正,脸儿也得给气绿了。回宫后皇上气急败坏,正好见到年羹尧的妹妹进来侍候,便让她“卸甲”,算是拿她出出这口邪气。此后,便有了除掉年羹尧的想法。却又担心逼反了年羹尧的军队,始终不敢动手。\\x0d\\x0a\\x0d\\x0a这段情结说明了一个问题:远在西北兵精粮足的三十万大军,没...

年羹尧有多厉害?真的能威胁到雍正帝吗?
康熙末年,准噶尔甚至准备染指西藏。在这样的情况下,康熙帝派老十四子率十余万大军出战。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老十四统领的军队达到24万,相当于清朝军队的一半。一年多后,69岁的康熙皇帝驾崩,雍正帝继位。依靠首都驻军的支持,雍正帝顺利上台。但老14虎视眈眈,这是他最大的挑战。时任陕甘总督年羹尧...

雍正王朝:年羹尧手握重兵,坐镇西北,为何宁死不反?
对雍正已经没有任何威胁。到了杭州,年羹尧被一贬再贬,已经成了过街老鼠,别说造雍正的反,随便县令都可以欺负他。秋媚说:年羹尧不管心里想没想过要反,但他确实没有反的资本,人、财、物以及道德制高点都在雍正手里。雍正将孙嘉诚送到西北的那一刻,就已经有了动年羹尧的心思。因为...

年羹尧手握重兵在外,为什么不造反?
雍正以俯从群臣所请为名,一天连发几道降职诏书,尽削年羹尧官职,最后勒令年羹尧自裁。即便是他有二十万大军,经略四省军政,军事上来说,毕竟是以一隅而敌全国,粮草兵器全靠内地接济,倘若朝廷调兵平叛,很难僵持,况且如果西北蒙古西南西藏出兵夹击,最好的结局恐怕就是学李广利了。从政治上讲,他没...

年羹尧掌管二十万军队,被贬十八级后为何不造反?
年羹尧虽然手握20万大军,但是他并没有造反的资本,本人性格又太过张扬,不知道韬光养晦,所以他的失败一点儿都不让人意外。年羹尧虽然是坏人,但是出身十分不光彩,他是雍正登基以前的家奴,纯纯粹粹的奴才,并没有反抗主子的勇气。他的所有一切全来自于雍正的赐予,虽然因为被贬心中多有怨气,那就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