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江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诗的注释和译文是什么? 爱国诗有哪些
意思是:
1、其一
迢迢万里的银河朝西南方向下坠,喔喔的鸡叫之声在邻家不断长鸣。
疾病折磨我几乎把救亡壮志消尽,出门四望不禁手搔白发抱憾平生。
2、其二
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
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宋代陆游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一组组诗作品,作品原文为
1、其一
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
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
2、其二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组爱国主义诗篇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的秋天,当时陆游已经六十八岁,罢归山阴(今浙江绍兴)故里已经四年。但平静的村居生活并不能使老人的心平静下来。
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时爱国诗人陆游被罢斥归故乡,在山阴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
此时虽值初秋,暑威仍厉,天气的热闷与心头的煎沸,使他不能安睡。将晓之际,他步出篱门,以舒烦热,心头怅触,写下这两首诗。
思想感情:
第一首落笔写银河西坠,鸡鸣欲曙,渲染出一种苍茫静寂的气氛,表现了有心杀敌无力回天的感慨。
第二首写大好河山,陷于敌手,以“望”字为眼,表现了诗人希望、失望而终不绝望的千回百转的心情。诗境雄伟、严肃、苍凉、悲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古诗今译
三万里黄河东流入大海,五千仞华山高耸接青天。铁蹄下遗民欲哭已无泪,盼望官军收失地又一年。
赏析
作者2岁时,北宋被金灭亡,所以他从小立志要杀敌报国,后来更是多次亲赴前线。这首诗写于1192年,他已退居在山阴家中,而北方领土仍在金人统治下。深秋的早晨,他推篱笆院门,迎面凉风吹来,更增添了他的痛苦悲愤。虽然已是68岁的老人,而且身处贫困,但他仍念念不忘沦陷区内的大好河山,以及金人奴役下的北方人民——他们哭干了眼泪,望眼欲穿地盼望南宋军队早日解救他们,却一年又一年地白白等待。对此,作者寄予了深切的同情。“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两句诗苍劲悲凉,充分表现出诗人悲愤不已,念念不忘国事的心情。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注释
① 僵(jiāng)卧:挺直躺着。 ② 戍(shù)轮台:守卫边疆(jiāng)。轮台,汉代西域地名,现在新疆轮台县。这里泛指北方的边防据点。 ③ 夜阑(lán):夜深。 ④ 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赏析:
这是年近七旬的陆游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寒夜,支撑着衰老的身体,躺在冰凉的被子里,写下的一首热血沸腾的爱国主义诗篇。
诗的前两句直接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情思。“僵卧”道出了诗人的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一“僵”一“孤”,凄凉之极,为什么还“不自哀”呢?因为诗人的爱国热忱达到了忘我的程度,已经不把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居住环境放在心上,而是“尚思为国戍轮台”,犹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但是,他何尝不知道现实是残酷的,是不以人的意愿为转移的,他所能做的,只是“尚思”而已。这两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表现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
后两句是前两句的深化,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写得形象感人。诗人因关心国事而形成戎马征战的梦幻,以梦的形式再现了“戍轮台”的志向,“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一腔御敌之情只能形诸梦境。但是诗人一点也“不自哀”,报国杀敌之心却更强烈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因此,“铁马冰河”的梦境,使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现。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
【作者】陆游 【朝代】宋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将晓:天将要亮。篱门:竹子或树枝编的门。迎凉:出门感到一阵凉风。
三万里:长度,形容它的长,是虚指。河:指黄河。
五千仞(rèn):形容它的高。仞,古代计算长度的一种单位,周尺八尺或七尺,周尺一尺约合二十三厘米。
岳:指五岳之一西岳华山。黄河和华山都在金人占领区内。一说指北方泰、恒、嵩、华诸山。
摩天:迫近高天,形容极高。摩,摩擦、接触或触摸。
遗民:指在金占领区生活的汉族人民,却认同南宋王朝统治的人民。
泪尽:眼泪流干了,形容十分悲惨、痛苦。
胡尘:指金人入侵中原,也指胡人骑兵的铁蹄践踏扬起的尘土和金朝的暴政。胡,中国
代对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南望:远眺南方。
王师:指宋朝的军队。
【翻译】: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南宋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译文:三万里黄河东流入海、五千仞华山耸入蓝天、陷在敌区的人民泪已流干、向南盼望官军收复失地地又盼了一年、
诗中、表达诗人热爱河山、对沦陷区百姓的痛苦予以极大的同情、而对南宋统治者不收复失地表示无比的愤慨。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描写了沦陷区祖国山河的壮美、充满了向往之情。
黄河滚滚东流、一直流入大海、西岳华山高耸、直插云霄、诗人大笔如橼、极力赞美祖国的河山、然而这美好的河山缺一直被金人占领、字里行间流露出悲痛之情、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写沦陷区的百姓热切盼望收复失地的情景、沦陷区的百姓热的眼泪已经流干了、他们多么想回到祖国的怀抱啊、然而年年盼望师北伐、年年都注定失望、泪尽又都是充满感情的词、南宋统治者奉行投降路线、他们置沦陷区百姓于死活不顾、诗人的感情之情溢于言表。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译文
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
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
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
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注释
三万里:长度,形容它的长,是虚指。
河:指黄河。
五千仞(rèn):形容它的高。仞,古代计算长度的一种单位,周尺八尺或七尺,周尺一尺约合二十三厘米。
岳:指五岳之一西岳华山。黄河和华山都在金人占领区内。一说指北方泰、恒、嵩、华诸山。
摩天:迫近高天,形容极高。摩,摩擦、接触或触摸。
遗民:指在金占领区生活的汉族人民,却认同南宋王朝统治的人民。
泪尽:眼泪流干了,形容十分悲惨、痛苦。
胡尘:指金人入侵中原,也指胡人骑兵的铁蹄践踏扬起的尘土和金朝的暴政。胡,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南望:远眺南方。
王师:指宋朝的军队。
你是否需要了解?
《秋夜江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诗的注释和译文是什么?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 【作者】陆游 【朝代】宋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将晓:天将要亮。篱门:竹子或树枝编的门。迎凉:出门感到一阵凉风。三万里:长度,形容它的长,是虚指。河:指黄河。五千仞(rèn):形容它的高。仞,古代计算...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示儿这首诗陆游先写哪一首诗他是先写是还是...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诗先写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组诗作品。这组爱国主义诗篇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的秋天,当时陆游已经六十八岁,罢归山阴(今浙江绍兴)故里已经四年。《示儿》是陆游的绝笔。作于宋宁宗嘉定二年十二月(公元1210年元月)。此时...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表达了陆游有心杀敌却无力回天的感慨,以及他希望、失望而终不绝望的思想感情。这组诗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的秋天,陆游六十八岁,罢归山阴故里已四年。平静的村居生活并未使老人的心平静下来。此时,南宋时期,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陆游向往着中原地...
《凉州词》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前两句诗句在表达效果上有...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前两句诗句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秋夜之间感受到的宁静和凉爽。通过描绘银烛映照下的秋光,以及轻罗小扇拂动时扑灭流萤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对秋夜清凉的愉悦感受。在表达效果上,两首诗的前两句诗句都描绘了具体的景象和氛围,通过...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另一篇佳作。这首诗通过对秋夜微凉景色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诗人通过对世事变迁的感慨,表达了自己对时代更替的无奈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国家大业的关心。四、两诗共同点及诗人情感分析 两首诗...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怎么分句?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作品鉴赏:诗一开始劈空而来,气象森严。山河本来是不动的,由于用了“入”、“摩”二字,就使人感到这黄河、华山不仅雄伟,而且虎虎有生气。两句一横一纵,北方中原半个中国的形胜,便鲜明突兀、苍莽无垠地展现出来了。奇伟壮丽的山河,标志着祖国的可爱,象征着民众的...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一)译文?
译文:迢迢万里的银河朝西南方向下坠,喔喔的鸡叫之声在邻家不断长鸣。疾病折磨我几乎把救亡壮志消尽,出门四望不禁手搔白发抱憾平生。原文: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出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组诗作品。作者简介:陆游,宋代...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题目中的将晓是什么意思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宋代·陆游 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翻译:迢迢万里的银河朝西南方向下坠,邻家的公鸡喔喔叫个不停。疾病几乎把报国壮志消磨殆尽,出门四望不禁手搔白发...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古诗全文及翻译是什么?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组诗作品。其一: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其二: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译文:其一:迢迢万里的银河朝西南方向下坠,喔喔的鸡叫之声在邻家不断长鸣。疾病折磨我...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表达了诗人的一腔忧愤与同情。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注释]1.将晓:天将要亮。篱门:竹子或树枝编的门。同题诗有二首,这是第二首。2.三万里河:指黄河。“三万里”形容它的长。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