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不是野史?那何为正史? 三国演义是野史吗??呵

作者&投稿:上岩 2025-05-20
三国演义和三国野史有什么区别

三国鼎立时期是肯定存在的,东汉时期末出现魏蜀吴三股势力,三国发生的事何止是区区三国志所说的那么少?三国志虽然属于正史,但有很多也是旁敲侧击推测的,当然了,三国演义更是以塑造人物为目的,不具有太多的历史价值,只是凸显三国时期的主要人物,基本上抛开了历史的束缚,不能当作历史来参考,其实我们距离那时候已经近千年了,辉煌和荣耀都不属于我们,历史真实性除了当事人以外,恐怕没有谁了解很深?所谓的历史学家分析历史人物,下的定论就一定是真切的吗?那么他们分析一下现实中的我们,呵呵,知人知面不知心啊,历史学家什么时候成了心理学家了?如果有一天我们可以回到千年前,那里才真正的历史,野史就当成是编者的一个个小故事读罢

它是一部小说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它是元末明初创作的。作者罗贯中,由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为积淀,描述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政治与军事斗争。被称为*四大名著*之一。

三国演义与历史的区别ZT历史与现实——三国的真相
对中华民族文化影响最为深远的古典名著,无疑首推《三国演义》。它的许多人物和故事,很早以前就在中华大地上广为流传。很多人都知道《三国演义》是“七分实,三分虚”,认为看过《三国演义》后,对三国历史就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其实,别小看了这“三分虚”,如果这“三分虚”照实写,整个《三国演义》就会大变味儿。

关羽
桃园三结义——《三国志》上没有关于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结义的记载,只是说他们恩若兄弟;

青龙偃月刀——关羽的兵刃是长矛,其实吕布的兵刃也是长矛,张飞的兵刃并非丈八蛇矛,而是一般的矛;

三英战吕布——公孙瓒没有参加讨董联盟,所以刘、关、张三人也未曾参加,也就不会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

温酒斩华雄——此乃江东猛虎——孙坚所为;

徐州诛车胄——此乃刘备所为;

斩颜良,诛文丑——斩颜良确有其事,诛文丑的却是曹操所为;

土山约三事——关羽是战败被擒,并非有“土山约三事”如此堂皇之事;

过五关,斩六将——关羽离开曹操后,直接从许昌南下往汝南投奔刘备,并未发生过五关,斩六将之事;

古城斩蔡阳——此亦乃刘备所为;

华容放曹——在华容道拦截曹操的是刘备,但是他去晚了,所以被曹操跑掉了;

战长沙——刘备南征荆南四郡,四郡守望风而降,黄忠便随长沙太守韩玄同降,并未发生战斗;

单刀赴会——本末倒置,实乃鲁肃单刀会关羽,“单刀”乃军士之佩刀;

水淹七军——此乃天灾人祸,非人谋;

刮骨疗伤——此时华佗已经死了两年,因此并非华佗所为,似乎只是一般的军医所为;

麦城凛然拒降——孙权使人劝降,关羽诈降,在城头虚插旌旗,从别门撤退,被吕蒙算到,半路截杀之;

关公与女色——曹公与刘备围吕布与于下邳,关羽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启公。公疑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如此看来,关圣大帝也有七情六欲;

关公月下斩貂蝉——关于貂蝉,正史上没有记载。《三国演义》在吕布死了以后,也未对貂蝉作交代。关公月下斩貂蝉,大多史学家认为是虚构。如果是真事,关羽也太不配做男人了。

关羽的儿子——关平是关羽的亲生长子;关兴是文官,年轻的时候就死了;关索乃虚构人物;关羽还有一女,相传叫银屏,嫁与李恢之子。顺便说一下张苞,他还为成年就夭折了;

赤兔马和周仓——赤兔马确为吕布所骑,但吕布战败后,不知去向;周仓在《三国志》中没有记载,而且也有很多和《三国演义》记载不相符的野史,似乎是个虚构的人物;

至于,追命吕蒙,玉泉显圣等,不用说也知道是子虚乌有,不多说。综观《三国演义》关羽之壮举,也就斩颜良是史实,其他均为移花接木或虚构。

诸葛亮
用兵如神——历史上的诸葛亮善于内政治理,用兵并非其所长,可通过下面事实说明;

火烧博望坡——此乃刘备所为,发生在建安七年,而建安十二年,诸葛亮才出山;

草船借箭——此乃孙坚、孙权父子所为,分别发生在跨江击刘表和濡须之战;

借东风——冬至时日,多有东南风,此乃曹操之天灾,非人为;

赤壁之战——只有智激孙权是史实,其它诸如舌战群儒、智激周瑜、群英会、苦肉计、连环计等均为虚构;

三气周瑜——从赤壁之战结束到周瑜病逝的两年间,诸葛亮正在零陵一带搞后勤工作,根本没有和周瑜见过面。至于周瑜病逝后,蜀国吊唁的代表是庞统,而不是诸葛亮;

征汉中——征汉中时的前线总指挥是刘备,诸葛亮留守成都搞后勤工作;

七擒孟获——历史上确有诸葛亮南征之事,也确有孟获其人。但七擒孟获《三国志》上没有记载,只是在裴松之引注《汉晋春秋》时说了一句“七擒七纵”,但具体过程没有记载。孟获后在蜀国任御史中丞,是文官;

六出祁山——诸葛亮伐魏五次,只有第一次和第四次到了祁山;

空城计——当时诸葛亮驻今陕西安康县,司马懿屯今河南南阳,如此之遥远,何谈空城计?

《后出师表》——乃后人伪托,并非诸葛亮所作;

木牛流马——其实,木牛就是独轮车,流马就是今天很常见的四轮小拉车。一说木牛是四轮车,流马是一种头部比较尖的船;

死诸葛吓跑活仲达——确有此事,但并非诸葛亮遗计,而是司马懿心虚;

综观《三国演义》诸葛亮之事迹,仅三顾茅庐是史实,其他均为移花接木或虚构。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诸葛亮的丰功伟绩,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其它
关于年龄——几个主要人物的年龄,从大到小的排列是,曹操→吕布→赵云→关羽→刘备→张飞→鲁肃→周瑜→诸葛亮→孙权→陆逊。孙尚香考证了一些资料,赵云至少比刘备大二岁,赤壁之战那一年,赵云已经五十上下了;张昭比孙坚小一岁;关羽比刘备还要大一岁。

蒋干中计——历史上的蒋干没有说服周瑜,就回来了,称赞周瑜雅量高致,并没有中计,而且这件事发生在赤壁之战几年以前;

七十二疑冢——曹操葬在高陵,没有七十二疑冢这一说;

鞭打督邮——此乃刘备所为,非张飞;

猛张飞——张飞是世家子弟,不但擅长书画,而且喜欢结交文士,也是文武双全的帅才;

关于身材——刘备172CM,张飞184CM,关羽203CM,曹操161CM,张松110CM,诸葛亮184CM;

气量狭小的周瑜——刘备评价周瑜“器量广大”,程普评价周瑜说:“与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陈寿评价周瑜“性度恢郭”,另外洪迈、苏东坡等古人,在周瑜的人品方面,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张松献地图——刘备入蜀后,拉拢法正与张松,并询问蜀中的兵马粮钱等情况,于是张松绘制了《西蜀地形图》;

关于马腾——马腾和董卓等是一路人马,不但没有参加讨董联盟,而且还帮助董卓镇守长安。至于马腾之死,并非马腾谋诛曹操被杀,马超起兵报仇,而是马超起兵反曹,所以马腾被杀;

关于刘琮——献出荆州后,被曹操任命为青州刺史,封列侯,并未被杀。后曹操为了表彰他的功绩,迁为谏议大夫;

徐庶进曹营——曹操南征,刘备和诸葛亮、徐庶等南逃,乱军中,徐母被俘,于是徐庶告别刘备,进曹营;

彝陵之战——刘备仅带了四万多人,而孙权给了陆逊五万人。陆逊之所以能够取胜,不仅仅靠的是优良的战术

《三国演义》不能算是史书,只能说是小说。正史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二十四史》(也有说二十五史、二十六史的),其它的史书就称为野史。正史和野史的区别在于是不是官方编纂的。
《二十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另有新元史和清史稿被合称为二十六史。
其他有名的野史:《春秋》,《吕氏春秋》,《资治通鉴》等等。

三国志乃为正史,演义只是由此改编的

野史


你是否需要了解?

《三国演义》为什么不能当历史看?
而改变历史 而三国演义很明显不是 3 它采用的资料和成书时间 三国演义的成书时间是元末明初 离三国时代已经差了将近1200多年 而且书中大量采用了野史和传说 所以 建议楼主 如果想了解三国的历史 还是要看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 就算看其他的史书比如资治通鉴或者后汉书什么的 也要以这个为主 ...

历史三国和小说三国的故事是一样吗
4.两书描述主轴不同:三国志因为是正史,所以主要以魏国为主,因为魏取代汉,所以为正统,蜀国和吴国则较不是正统描述、三国演义因为是小说,多有作者本身的个人意识在内,小说是以蜀国为正统,魏国和吴国描述较属于陪衬的感觉。5.情节夸张与事实不一定符合:三国志因为是正史,所以所撰皆为史实、三国演义是...

易中天品的三国是正史还是野史
然而,一位学者跳了出来,他用现代的眼光为我们解读了三国的历史,虽然不一定正确,但他仍被广大民众所接受和欢迎,正如他自己所讲的那样:“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这是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这是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正史记录,野史传说,戏剧编排,小说演义。”他使更多...

关于《三国演义》的问题!
三国是历史,去看《汉书》、《三国志》,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要看《三国演义》呢?这里面就包含着我刚说的那些道理,《三国》不是正史,而是野史,里边不仅有嘉言懿行、文治武功,更为重要的是有了细节,人物活灵活现起来了,而不是一堆死板的历史,某年他生,某年他做什么,某年他又怎么的,最后某年逝世,那叫死文章...

三国演义中有多少是真实的?
是虚实参半,有一部分是借鉴了真实的史料记载,但是《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会受到作者罗贯中的主观意识和艺术加工的影响,所以真实性不高。关于《三国演义》中虚构的内容例如:正史并无写有刘关张三人桃园三结义,只提到情若兄弟。正史中“鞭督邮”的人是刘备。徐州诛车胄和古城斩蔡阳都是刘备所为。

请问《三国演义》所记载的是真的吗?
4、曹操刺杀董卓。这件事,正史也无记载,正史记载的刺杀董卓的不是曹操,而是另有其人。5、曹操杀吕伯奢及其家人。这件事是有的,但是并不是像《三国演义》中所描写的那样,而是因为吕伯奢的家人想抢夺曹操的财物,才遭到杀害。而且,曹操也并没说那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三国演义是真的吗?
现在很多人心目中的三国历史,其实就是《三国演义》。但是它毕竟是一本小说,早年他的基础实际上是元曲,这种小说演绎,受一些野史传奇,轶事传闻影响非常深,所以很多的事情和正史完全不一样。三国真实历史 到了上个世纪初,也就是民国初年,有很多的反传统派学派人士,就开始驳斥《三国演义》,这当中的...

请问三国演义是一本跟历史的真实记载差很远吗?
赤兔马和周仓——赤兔马确为吕布所骑,但吕布战败后,不知去向;周仓在《三国志》中没有记载,而且也有很多和《三国演义》记载不相符的野史,似乎是个虚构的人物; 至于,追命吕蒙,玉泉显圣等,不用说也知道是子虚乌有,不多说。综观《三国演义》关羽之壮举,也就斩颜良是史实,其他均为移花接木或虚构。 诸葛亮篇: ...

三国志是不是正史呢?
三国志提到赵云因此被升为牙门将军,这证明他在当时的表现值得赞扬。当然,单枪匹马冲入敌方阵营中,在重重包围下,不但救出婴孩,还杀了五十多名大将,似乎浪漫过了头。三国演义的确用夸张的写法描述这段英雄史,不过很多人,却不忌讳把它当真,理由如下: 1. 赵云武艺过人,人尽皆知〔正史提到:孔明第一次北伐失利撤退,...

《三国演义》大部分故事是虚构的吗
老罗把人物的名字都写错了,可见三国演义对于历史的准确性是多么的低 总之,三国演义是小说,为了满足当时人的需求而适当的YY改编的 它不是史书,不可能那么准确 在旧中国,人们文化水平低,读几遍演义,就以为历史就是这样 其实不然,我个人认为,演义只是茶余饭后的消遣,也是引导我们读《三国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