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润的精彩事迹!!!!! 不超过100字 不低于80字 陈景润的100字的故事

作者&投稿:吉牲 2025-05-14
陈景润的经典事迹100-150

陈景润不爱走公园,也不爱逛马路,就爱学习。学习起来,常常忘记了吃饭睡觉。 有一天,陈景润吃中饭的时候,摸摸脑袋,哎呀,头发太长了,应该快去理一理,要不,人家看见了,还当自己是个姑娘呢。于是,他放下饭碗,就跑到理发店去了。 理发店里人很多,大家挨着次序理发。陈景润拿的牌子是三十八号的小牌子。他想:轮到我还早着哩。时间是多么宝贵啊,我可不能白白浪费掉。他赶忙走出理发店,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背起外文生字来。他背了一会,忽然想起上午读外文的时候,有个地方没看懂。不懂的东西,一定要把它弄懂,这是陈景润的脾气。他看了看手表,才十二点半。他想:先到图书馆去查一查,再回来理发还来得及,站起来就走了。谁知道,他走了不多久,就轮到他理发了。理发员叔叔大声地叫:“三十八号!谁是三十八号?快来理发!”你想想,陈景润正在图书馆里看书,他能听见理发员叔叔喊三十八号吗? 过了好些时间,陈景润在图书馆里,把不懂的东西弄懂了,这才高高兴兴地往理发店走去。可是他路过外文阅览室,有各式各样的新书,可好看啦。又跑进去看起书来了,一直看到太阳下山了,他才想起理发的事儿来。他一摸口袋,那张三十八号的小牌子还好好地躺着哩。但是他来到理发店还有啥用呢,这个号码早已过时了。 陈景润进了图书馆,真好比掉进了蜜糖罐,怎么也舍不得离开。可不,又有一天,陈景润吃了早饭,带上两个馒头,一块咸菜,到图书馆去了。 陈景润在图书馆里,找到了一个最安静的地方,认认真真地看起书来。他一直看到中午,觉得肚子有点饿了,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只馒头来,一面啃着,一面还在看书。 “丁零零……”下班的铃声响了,管理员大声地喊:“下班了,请大家离开图书馆!”人家都走了,可是陈景润根本没听见,还是一个劲地在看书呐。 管理员以为大家都离开图书馆了,就把图书馆的大门锁上,回家去了。 时间悄悄地过去,天渐渐地黑下来。陈景润朝窗外一看,心里说:今天的天气真怪!一会儿阳光灿烂,一会儿天又阴啦。他拉了一下电灯的开关线,又坐下来看书。看着看着,忽然,他站了起来。原来,他看了一天书,开窍了。现在,他要赶回宿舍去,把昨天没做完的那道题目,继续做下去。 陈景润把书收拾好,就往外走去。图书馆里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儿声音。哎,管理员上哪儿去了呢?来看书的人怎么一个也没了呢?陈景润看了一下手表,啊,已经是晚上八点多钟了。他推推大门,大门锁着;他朝门外大声喊叫:“请开门!请开门!”可是没有人回答。 要是在平时,陈景润就会走回座位,继续看书,一直看到第二天早上。可是,今天不行啊!他要赶回宿舍,做那道没有做完的题目呢! 他走到电话机旁边,给办公室打电话。可是没人来接,只有嘟嘟的声音。他又拨了几次号码,还是没有人来接。怎么办呢?这时候,他想起了党委书记,马上给党委书记拨了电话。 “陈景润?”党委书记接到电话,感到很奇怪。他问清楚是怎么一回事,高兴得不得了,笑着说:“陈景润!陈景润!你辛苦了,你真是个好同志。” 党委书记马上派了几个同志,去找图书馆的管理员。图书馆的大门打开了,陈景润向管理员说:“对不起!对不起!谢谢,谢谢!”他一边说一边跑下楼梯,回到了自己的宿舍。 他打开灯,马上做起那道题目起来。 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

一、少年景润
一篇轰动全中国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使得数学奇才陈景润一夜之间街知巷闻、家喻户晓。1973年,他发表了著名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与不超过两个素数乘积之和》,把几百年来人们未曾解决的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大大推进了一步,引起轰动。
在国际上被命名为“陈氏定理”。他有着超人的勤奋和顽强的毅力,多年来孜孜不倦地致力于数学研究,废寝忘食,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
在遭受疾病折磨时,他都没有停止过自己的追求,为数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事迹和拼搏的精神在全国各地广为传颂,成为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心目中传奇式的人物和学习楷模。
二、婚姻故事
1977年,陈景润因病住进309医院,见到了从武汉军区刚派来医院进修的由昆。过去陈景润连女人名字的边都不沾,连句话都不说的人,此次年近半百的陈景润见到由昆,眼睛一亮,亲切地和由昆打招呼,话也多了。后来由昆被派到陈景润的病房当值班医生。
一天,陈景润关切地问由昆,家住在哪?有没有男朋友、有没有成家?由昆毫不设防,她便心直口快地说:“没有,没有,还早着呢。”以后,由昆也十分关心这位中国数学家,斗转星移,彼此产生了爱情。
终于有一天,由昆对身边的数学家提出了疑问:“你是大数学家,有好多人崇拜你,你为什么偏偏选中我呢?”面对心爱的姑娘,陈景润急得满脸通红,他不会年轻人的山盟海誓。
许久,陈景润才说出一句话:“我想过了,如果你不同意,我这一辈子就不结婚了。”正是这一句,使由昆不再犹豫,她坦然接受陈景润的感情,并且相依相扶,共同走过了16个春秋。

扩展资料:主要成就
他在数学领域里的研究硕果累累。他写成的论文《典型域上的多元复变函数论》于1957年1月获国家发明一等奖,并先后出版了中、俄、英文版专著;1957年出版《数论导引》。
1959年莱比锡首先用德文出版了《指数和的估计及其在数论中的应用》,又先后出版了俄文版和中文版。
1957年,陈景润被调到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工作,做为新的起点,他更加刻苦钻研。经过10多年的推算,在1965年5月,发表了他的论文《表达偶数表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2个素数的乘积之和》。
论文的发表,受到世界数学界和著名数学家的高度重视和称赞。英国数学家哈伯斯坦和德国数学家黎希特把陈景润的论文写进数学书中,称为“陈氏定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景润

陈景润以惊人的毅力,在数学领域里艰苦卓绝地跋涉。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成果。1973年,陈景润终于找到了一条简明的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道路,当他的成果发表后,立刻轰动世界。其中“1+2”被命名为“陈氏定理”,同时被誉为筛法的“光辉的顶点”。华罗庚等老一辈数学家对陈景润的论文给予了高度评价。世界各国的数学家也纷纷发表文章,赞扬陈景润的研究成果是“当前世界上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最好的一个成果”。

年轻的数学家陈景润,用了一麻袋演算纸,经过成千上万次的计算推理,终于摘取数学王国里的桂冠——哥德巴赫猜想。也为祖国挣得了荣誉。而他却因为长期钻研数学题,落下了一身病。




你是否需要了解?

陈景润小时候的故事
小时候的陈景润并不因为家境优于乡间的普通百姓而有什么特殊,他同样和农家的孩子一起玩,这种从少年时代培育起来的纯朴真挚的感情,一直贯穿在他生命的全程。以至到陈景润去世时,赴京参加悼念活动的福建乡亲,皆是极为普通的村民。他的性格内向,是天然的秉赋,而较为优越的家境和良好的教育,则为他内向...

陈景润出生于哪里
1966年5月,他发表了论文《表大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这一论文的发表,受到世界数学界和著名数学家的高度重视和称赞。英国数学家哈伯斯坦和德国数学家黎希特把陈景润的论文写进数学书中,称为“陈氏定理”。陈景润的事迹和拼搏献身的精神在全国各地广为传颂,成为一代又一代...

陈景润简介五十字
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1996年3月19日),汉族,福建福州人。中国著名数学家,厦门大学数学系毕业。1953年~1954年在北京四中任教,因口齿不清,被拒绝上讲台授课,只可批改作业。后被“停职回乡养病”,调回厦门大学任资料员,同时研究数论,对组合数学与现代经济管理、科学实验、尖端技术、人类生活的...

有关陈景润的资料
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1996年3月19日),男,汉族,无党派人士,福建福州人,当代数学家。1949年至1953年就读于厦门大学数学系,1953年9月分配到北京四中任教。1955年2月由当时厦门大学的校长王亚南先生举荐,回母校厦门大学数学系任助教。1957年10月,由于华罗庚教授的赏识,陈景润被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

求有奋斗精神的伟人主要事迹
陈景润 主要事迹:陈景润少年时就立志要在数学上有所作为。为了攻克“哥德巴赫猜想”,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整天进行数学演算,用过的稿纸装了整整几麻袋。最终,他初步论证了这一猜想,创造了欧洲人用计算机都没能做到的奇迹。屈原 主要事迹:屈原小时候不顾长辈的反对,坚持学习。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

谁是陈景润?
人物轶事 一篇轰动全中国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使得数学奇才陈景润一夜之间街知巷闻、家喻户晓。1973年3月2日,他发表了著名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即“1+2”),把几百年来人们未曾解决的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大大推进了一步,引起轰动,在国际上被命名为...

陈景润是个什么样的人?
4. 他是一个坚韧不拔的人,面对困难和挑战从不退缩。他的成就背后是他不懈的努力和对数学的热爱。5. 他是一个有影响力的人,他的事迹和精神激励了无数的人投身于科学和数学领域,他的贡献对中国的数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总的来说,陈景润是一个伟大的数学家,他的成就和努力对数学领域产生了...

“数学怪才”陈景润:享年63岁,子女现今如何?
对于这个问题,虽然是很简单,但是陈景润在论文《表达偶数表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2个素数的乘积之和》中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陈景润痴迷于其中,于1966年推演出了1+2=3,是当时最接近哥德巴赫猜想的推演证明。而他的这一事迹经过徐迟的报告文学作品《哥德巴赫猜想》的广泛传播,陈景润成...

1977年新历10月3日历史上发生过什么大事??
1977年10月3日 新华社报道陈景润事迹 1977年10月3日新华社报道,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数论研究 中,对“哥德巴 赫猜想”问题进行精心解析和科学推算,证明了 任何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可 表示一个素数加上顶多是两个素数 的乘积(简称“1+2”)。这个问题,两百多 年来经过许多科学家 不断努力,始终...

陈景润励志故事,550字左右,快点谢谢
1、一个人想获得成功,必定要经过无数次地考验,而经受不住考验的人,是绝对不能干出一番大事业的。2、只有一个人的知识、阅历、素质、修养达到足够的积淀时,才能真正做到不说张扬之语,不干张扬之事,不逞张扬之能,处于低谷不颓废,遇到困难不退缩,一帆风顺不得意,成绩面前不炫耀,永远保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