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长乐名人典故

作者&投稿:文毓 2025-05-15
福建长乐有哪些历史名人

 赵以夫(一一八九~一二五六),字用父,号虚斋。居长乐(今属福建)。宋代大词人,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知监利县。理宗端平初知漳州。嘉熙初以枢密都丞旨兼国史院编修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二年,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副使,四年,复除枢密都承旨(《宝庆四明志》卷一)淳祐五年(一二四五),出知建康府,七年,知平江府(《南宋制抚年表》卷上)。以资政殿学士致仕。宝祐四年卒,年六十八。事见《后村大全集》卷一四二《虚斋资政赵公神道碑》。
  林摅福州长乐人 宋朝的宰相、庆远军节度使。福建第一位宰相多从科甲出身,其中不乏学识渊博者。未从科甲出身的闽人宰相,林摅是第一人。其父林邵,官至显谟阁直学士。林摅以父荫入仕,累官至敕令检讨官。崇宁元年(1102年),蔡京迎合徽宗继承父兄改革之意入相,表面上专事变法,并派出一批官员巡察各路。林摅时为屯田员外郎,被派视察河北。陛辞时林摅建言:大府宜择帅、边州宜择守、骄兵宜更戍等,深得徽宗意,即赐进士及第,擢起居舍人。又特命翰林学士。奉命使辽。此时正逢朝廷出兵收复被西夏侵占的湟、鄯、廓等州,西夏兵屡败,托辽国代为缓颊。为了不使朝廷的主和派有媾和借口,林摅使辽时直言西夏屡起边衅之罪,而辽国不加抑制反为之请命,有失辽宋邦交原义。而当辽国请宋把收复的失地再割让西夏时,林摅严辞拒绝了。辽国大怒,断绝了供给宋使团的水、粮,但终不得不送宋使团回朝。这事到了主和派那里,变成林摅奉蔡京命而“怒邻生事”,被贬出知颍州。而此时正是蔡京独相,一手握天之时。召为开封府尹,时议变钱法,有巨贾、官员里外勾结趁法令未发布时谋利,林摅鞠之,严厉惩治了那几名违法乱纪的官员。
  黄瑀字德藻,福州长乐青山下人,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生。少时刻苦为学,因家道贫寒,上街卖曲(酿酒、制面的发酵剂),也随带书籍抽空攻读。宋绍兴八年(1138)中进士,补饶州(今江西鄱江、信江一带)司户参军。提点铸钱官想卖掉铸币工人的余粮,从中牟利,黄瑀坚决不答应。提点勃然大怒,想以法律条款来惩戒他。然而,百姓称赞黄瑀政绩,提点深感惭愧,反而推荐黄瑀,黄瑀深谢不受。 有一年饶州地方旱情严重,州守洪皓发文并派员视察所属各县,减免田地租税。黄瑀为所行县请求十之免九,而其他县份只告减轻一成。洪浩大惑不解,过后派员巡视各县,唯独黄瑀所行县份没有流民现象。洪皓称赞黄瑀所为,极力向上推荐,于是黄瑀调湖北转运司主管账司。
  郑丙(1121-1194),字少融,长乐(今属福建)人高宗绍兴15年(1145)进士。吏部尚书、龙图学士,历新城县主簿,平海军推官,建州教授,国子监主簿。孝宗隆兴元年(1163),为御史台检法官,迁监察御史。乾道三年(1167),为成都府路转运判官,移广南西路提点刑狱。淳熙五年(1178),召为秘书监少监,累迁吏部尚书。十年,出知建宁府。历知绍兴府,泉州。光宗绍熙四年(1193)致仕,五年卒。
  陈伯震府志作伯霖,字震之,襄八世孙。福建长乐人。绍熙四年癸丑(1193)进士,泰州知州。累官广东经略使,龙图阁学士。嘉定中奉命使金,以数言折服强敌,不辱君命。子知章,字华叟,淳祐元年辛丑(1241)进士。长乐(今属福建)人。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进士(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四)。宁宗嘉定六年(一二一三),主管吏部架阁文字(《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一之一三)。七年,知泰州(清嘉庆《扬州府志》卷三六)。九年,为军器监丞(《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一之一四)。十四年,知安庆府(同上书职官七五之二九)。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提举广东常平,迁广东转运副使(清雍正《广东通志》卷三六)。
  郑昭先,生卒年不详,字景昭,原福州府长乐县(今长乐市航城街道洋屿村)人。任职枢密都承旨、权刑部尚书。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进士。知学不足,受业于朱熹。调补浦城主簿,擢知归安县。嘉定七年(1214年)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兼太子宾客。翌年,除参知政事。嘉定十二年(1219年),知枢密院兼参知政事。后以疾求释位,拜资政殿学士、江西西路安抚使;又请辞,升秩一等,提举杭州洞霄宫。卒谥“文靖”。 叹曰:“问学未悉,何以治人。”闻朱文公讲明濂洛之旨,遂往游其门。居官有惠政。秩满之京谒,葛丞相,邲曰:“君浦城郑主簿耶?击贼不受赏。吾闻君名久矣。”擢知归安邑,民爱之。累官谏议大夫,知枢密院事。进右丞相,辞不拜。卒之夕,有大星坠于旧居。谥曰文清。昭先居政府,沈厚镇静,以爱护人才,振拔淹滞为已任。景献太子薨,议建储,昭先请以仁宗为法,上意乃决。会旱灾求言,同列有欲罪上书过直者。昭先曰:“以直言求人,乃以言直而罪之耶?”尝谓“人臣能以文王事纣之心为心,则无不可事之君;人子能以七子事母之心为心,则无不可事之亲。”陈宓以为名言。有《日湖遗稿》行世。著有《日湖遗稿》50卷。
  高应松(1212~1276年)字筼亩,长乐县人(今福建省长乐市)。宋开庆元年(1259年)进士。由衡州教授,通判广德军,召为国子监丞,权礼部员外郎,翰林权宜。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沿江南下,于年底进逼临安(今杭州)。太皇太后命高应松写降表,应松泣辞。德祐二年(1276年),元兵攻陷临安,朝中文武官员纷纷奔逃,留者仅应松等9人。被提升为中书舍人、直学士院、权工部侍郎,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等职。应松谦辞,宋帝赵显手诏“疾风板荡,始识诚臣。卿经纬全才,险夷一节。当国乱身危之际,主忧臣辱之时,人多偷生而自全,卿独效死而勿去。”其时,南宋江山已无力挽回。三月,元兵俘获赵显、谢道清、全氏等北去,应松随往,于闰三月抵达燕京(今北京)。应松绝食不语七日,殉国。宋地举哀,郡邑并祀。至明太祖朱元璋追谥为“文忠”,旨赠“文忠”匾及“经纬全才,险夷一节”联。永乐初(1403年),长乐知县王遵道将其入祀乡贤祠。著有《筼亩策集》1卷。
  谢升卿(约1195~1273年),安南国陈朝开国皇帝。福建长乐县十九都漳坂乡人,祖籍山阴县。约生于南宋庆元年间(1195~1200年)。少有大志,不屑科举。性豪爽,好交友,屡以家中财物助贫。因伤人命官司逃逸永州,办私塾授徒自给。后受邕州巡检器重,迁到邕州南寨居住。此地同交趾(安南国)邻近,在两国贸易中,安南驸马兼国相之女见升卿品貌出众,邀他到交趾国。升卿在交趾国考中举人第一名,遂被相国招为婿,改名陈日照。安南国王昊曰山无子,政权归女儿昭圣。陈日照作为昭圣之婿,逐渐掌握政权。嘉熙年间(1237~1240年)日照成为安南国王。淳祐二年(1242年),宋理宗诏安南王陈日照为元赐效忠顺化保节功臣。宝祐五年(1257年)十一月,蒙古将领兀良合台兵临趾北,遣二位使者前往招降,日照囚其使者,派兵抵抗。十二月,蒙古击败安南军队,攻入安南国都,日照逃往海岛,兀良合台下令屠城。数日后蒙军北归,仍派两个使者继续劝降,日照回都,怒将两使者绑缚送还蒙古军。宝祐六年(1258年),日照传位于长子光昞。景定二年(1261年),安南向宋进贡,并上表请求世袭。宋理宗承认陈光昞为安南国王,诏陈日照为检校太师、安南国大王,加食邑。咸淳五年(1269年),宋度宗诏安南国父陈日照,加食邑。咸淳八年(1272年),又加陈日照食邑,并赐鞍马等物。卒赐祭葬。

人名  
赵以夫(一一八九~一二五六),字用父,号虚斋。居长乐(今属福建)。宋代大词人,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知监利县。理宗端平初知漳州。嘉熙初以枢密都丞旨兼国史院编修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二年,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副使,四年,复除枢密都承旨(《宝庆四明志》卷一)淳祐五年(一二四五),出知建康府,七年,知平江府(《南宋制抚年表》卷上)。以资政殿学士致仕。宝祐四年卒,年六十八。事见《后村大全集》卷一四二《虚斋资政赵公神道碑》。

林摅福州长乐人
宋朝的宰相、庆远军节度使。福建第一位宰相多从科甲出身,其中不乏学识渊博者。未从科甲出身的闽人宰相,林摅是第一人。其父林邵,官至显谟阁直学士。林摅以父荫入仕,累官至敕令检讨官。崇宁元年(1102年),蔡京迎合徽宗继承父兄改革之意入相,表面上专事变法,并派出一批官员巡察各路。林摅时为屯田员外郎,被派视察河北。陛辞时林摅建言:大府宜择帅、边州宜择守、骄兵宜更戍等,深得徽宗意,即赐进士及第,擢起居舍人。又特命翰林学士。奉命使辽。此时正逢朝廷出兵收复被西夏侵占的湟、鄯、廓等州,西夏兵屡败,托辽国代为缓颊。为了不使朝廷的主和派有媾和借口,林摅使辽时直言西夏屡起边衅之罪,而辽国不加抑制反为之请命,有失辽宋邦交原义。而当辽国请宋把收复的失地再割让西夏时,林摅严辞拒绝了。辽国大怒,断绝了供给宋使团的水、粮,但终不得不送宋使团回朝。这事到了主和派那里,变成林摅奉蔡京命而“怒邻生事”,被贬出知颍州。而此时正是蔡京独相,一手握天之时。召为开封府尹,时议变钱法,有巨贾、官员里外勾结趁法令未发布时谋利,林摅鞠之,严厉惩治了那几名违法乱纪的官员。

黄瑀字德藻,福州长乐青山下人,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生。少时刻苦为学,因家道贫寒,上街卖曲(酿酒、制面的发酵剂),也随带书籍抽空攻读。宋绍兴八年(1138)中进士,补饶州(今江西鄱江、信江一带)司户参军。提点铸钱官想卖掉铸币工人的余粮,从中牟利,黄瑀坚决不答应。提点勃然大怒,想以法律条款来惩戒他。然而,百姓称赞黄瑀政绩,提点深感惭愧,反而推荐黄瑀,黄瑀深谢不受。
有一年饶州地方旱情严重,州守洪皓发文并派员视察所属各县,减免田地租税。黄瑀为所行县请求十之免九,而其他县份只告减轻一成。洪浩大惑不解,过后派员巡视各县,唯独黄瑀所行县份没有流民现象。洪皓称赞黄瑀所为,极力向上推荐,于是黄瑀调湖北转运司主管账司。

郑丙(1121-1194),字少融,长乐(今属福建)人高宗绍兴15年(1145)进士。吏部尚书、龙图学士,历新城县主簿,平海军推官,建州教授,国子监主簿。孝宗隆兴元年(1163),为御史台检法官,迁监察御史。乾道三年(1167),为成都府路转运判官,移广南西路提点刑狱。淳熙五年(1178),召为秘书监少监,累迁吏部尚书。十年,出知建宁府。历知绍兴府,泉州。光宗绍熙四年(1193)致仕,五年卒。

陈伯震府志作伯霖,字震之,襄八世孙。福建长乐人。绍熙四年癸丑(1193)进士,泰州知州。累官广东经略使,龙图阁学士。嘉定中奉命使金,以数言折服强敌,不辱君命。子知章,字华叟,淳祐元年辛丑(1241)进士。长乐(今属福建)人。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进士(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四)。宁宗嘉定六年(一二一三),主管吏部架阁文字(《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一之一三)。七年,知泰州(清嘉庆《扬州府志》卷三六)。九年,为军器监丞(《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一之一四)。十四年,知安庆府(同上书职官七五之二九)。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提举广东常平,迁广东转运副使(清雍正《广东通志》卷三六)。

郑昭先,生卒年不详,字景昭,原福州府长乐县(今长乐市航城街道洋屿村)人。任职枢密都承旨、权刑部尚书。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进士。知学不足,受业于朱熹。调补浦城主簿,擢知归安县。嘉定七年(1214年)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兼太子宾客。翌年,除参知政事。嘉定十二年(1219年),知枢密院兼参知政事。后以疾求释位,拜资政殿学士、江西西路安抚使;又请辞,升秩一等,提举杭州洞霄宫。卒谥“文靖”。
叹曰:“问学未悉,何以治人。”闻朱文公讲明濂洛之旨,遂往游其门。居官有惠政。秩满之京谒,葛丞相,邲曰:“君浦城郑主簿耶?击贼不受赏。吾闻君名久矣。”擢知归安邑,民爱之。累官谏议大夫,知枢密院事。进右丞相,辞不拜。卒之夕,有大星坠于旧居。谥曰文清。昭先居政府,沈厚镇静,以爱护人才,振拔淹滞为已任。景献太子薨,议建储,昭先请以仁宗为法,上意乃决。会旱灾求言,同列有欲罪上书过直者。昭先曰:“以直言求人,乃以言直而罪之耶?”尝谓“人臣能以文王事纣之心为心,则无不可事之君;人子能以七子事母之心为心,则无不可事之亲。”陈宓以为名言。有《日湖遗稿》行世。著有《日湖遗稿》50卷。

高应松(1212~1276年)字筼亩,长乐县人(今福建省长乐市)。宋开庆元年(1259年)进士。由衡州教授,通判广德军,召为国子监丞,权礼部员外郎,翰林权宜。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沿江南下,于年底进逼临安(今杭州)。太皇太后命高应松写降表,应松泣辞。德祐二年(1276年),元兵攻陷临安,朝中文武官员纷纷奔逃,留者仅应松等9人。被提升为中书舍人、直学士院、权工部侍郎,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等职。应松谦辞,宋帝赵显手诏“疾风板荡,始识诚臣。卿经纬全才,险夷一节。当国乱身危之际,主忧臣辱之时,人多偷生而自全,卿独效死而勿去。”其时,南宋江山已无力挽回。三月,元兵俘获赵显、谢道清、全氏等北去,应松随往,于闰三月抵达燕京(今北京)。应松绝食不语七日,殉国。宋地举哀,郡邑并祀。至明太祖朱元璋追谥为“文忠”,旨赠“文忠”匾及“经纬全才,险夷一节”联。永乐初(1403年),长乐知县王遵道将其入祀乡贤祠。著有《筼亩策集》1卷。

谢升卿(约1195~1273年),安南国陈朝开国皇帝。福建长乐县十九都漳坂乡人,祖籍山阴县。约生于南宋庆元年间(1195~1200年)。少有大志,不屑科举。性豪爽,好交友,屡以家中财物助贫。因伤人命官司逃逸永州,办私塾授徒自给。后受邕州巡检器重,迁到邕州南寨居住。此地同交趾(安南国)邻近,在两国贸易中,安南驸马兼国相之女见升卿品貌出众,邀他到交趾国。升卿在交趾国考中举人第一名,遂被相国招为婿,改名陈日照。安南国王昊曰山无子,政权归女儿昭圣。陈日照作为昭圣之婿,逐渐掌握政权。嘉熙年间(1237~1240年)日照成为安南国王。淳祐二年(1242年),宋理宗诏安南王陈日照为元赐效忠顺化保节功臣。宝祐五年(1257年)十一月,蒙古将领兀良合台兵临趾北,遣二位使者前往招降,日照囚其使者,派兵抵抗。十二月,蒙古击败安南军队,攻入安南国都,日照逃往海岛,兀良合台下令屠城。数日后蒙军北归,仍派两个使者继续劝降,日照回都,怒将两使者绑缚送还蒙古军。宝祐六年(1258年),日照传位于长子光昞。景定二年(1261年),安南向宋进贡,并上表请求世袭。宋理宗承认陈光昞为安南国王,诏陈日照为检校太师、安南国大王,加食邑。咸淳五年(1269年),宋度宗诏安南国父陈日照,加食邑。咸淳八年(1272年),又加陈日照食邑,并赐鞍马等物。卒赐祭葬。

  冰心是20世纪我国最著名的一位文学家,又是知名的翻译家和社会活动家。她祖籍长乐,于1900年10月5日出生在福州隆普营,生后七个月就随着父母亲离开福州,一生中回过两次福州,第一次是1911年冬,第二次是1955年冬,在福州的生活总共不到两年时间,而且从未回到祖籍地长乐,但她十分眷恋、热爱长乐,总以作为长乐人感到自豪。长乐人民也挚爱冰心,为能孕育出冰心这样蜚声中外的世界级文学大师感到骄傲。

  “假如我的祖父是一棵大树,他的第二代就是树枝,我们就都是枝上的密叶;叶落归根,而我们的根,是深深地扎在福建横岭乡的田地里的。”这是冰心在《我的故乡》中对故乡的真情告白。冰心的祖籍是长乐市的横岭村,位于长乐北部内陆地区,隶属金峰镇。全村姓谢,户数约140户,人口近500人,这里世代靠农田种植为生。谢氏源于河南省唐河县,始祖乃炎帝后裔申伯公。申伯六十二世谢汝兴,定居福州西门(侯官)。至申伯六十五世,谢伯俭迁长乐安家立业,伯俭生二子录和铨。铨长期居住横岭,下传到八十五世以达迁往福州。谢以达是冰心的曾祖父,是横岭村一位目不识丁的农民,因天灾,逃到福州城里学做裁缝。谢以达生有四女后,好不容易才生了一个儿子谢銮恩。谢銮恩不负父望中了举人,在福州光禄坊道面祠办学,广收闽县、闽清、侯官及邻里学生,得意门生有萨镇冰、黄乃裳等。谢銮恩生有葆琨、葆圭、葆璋和葆球四子。葆琨和葆圭都继承父业,做了教书先生。谢銮恩于1921年12月去世,享年88岁。

  谢葆璋即冰心的父亲,是谢銮恩的第三子,号镜如,1866年生,就学于天津紫竹林的水师学堂,曾参加中日甲午海战,后任烟台海军军官学校监督、海军练营营长。民国后任海军部军学司司长、海军部参事厅参事、海军部次长、海道测量局局长等职。谢葆璋是一位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主思想的爱国军人,于1940年去世。谢葆璋生有三子一女,女儿即谢冰心。

  冰心1900年10月5日(农历闰八月十二日)出生于福州隆普营,按谢家女孩子排行“婉”,取名谢婉莹。1955年12月,冰心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回福建视察,先后到福州、厦门、晋江、建阳等地访问,这也是她一生中最后一次回到福州。1999年2月28日,冰心在北京去世,享年99岁。

  长乐位于闽江口南岸,是福建省会福州的门户,土地面积658平方公里,人口68万,辖有18个乡镇260个村居。这里与台湾隔海相望,江海岸线130公里。长乐历史悠久,建县于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著名的中法马江海战就发生在此。明代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庞大的水师曾“累驻于斯,伺风开洋”。

  冰心对长乐的认识最初来自于祖父谢銮恩给她讲的贫寒家史:在一个清静的冬夜,祖父和我独对的时候,他忽然摸着我的头说:“你是我们谢家第一个正式上学读书的女孩子,你一定要好好地读呵。”“我并不是‘乌衣门第’出身,而是一个不识字,受欺凌的农民裁缝的后代。”当她把这段历史告诉她的堂兄时,堂兄却不高兴,吩咐她不要告诉别人,冰心却认为她堂兄是“忘本”和“轻农”。为表示不同意见,她就不再遵守谢家写籍贯的习惯,在任何表格上的籍贯,不再是祖父“进学”地点的“福建闽侯”,而是祖籍地“福建长乐”。谢家苦难史和奋斗史,使冰心在幼小时就对故乡有着特殊的情感。


你是否需要了解?

福建长乐名人典故
冰心1900年10月5日(农历闰八月十二日)出生于福州隆普营,按谢家女孩子排行“婉”,取名谢婉莹。1955年12月,冰心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回福建视察,先后到福州、厦门、晋江、建阳等地访问,这也是她一生中最后一次回到福州。1999年2月28日,冰心在北京去世,享年99岁。长乐位于闽江口南岸,是福建省会福州的门...

福建长乐有哪些历史名人
陈伯震,府志作伯霖,字震之,是福建长乐人。他在绍熙四年(1193)中进士,后历任泰州知州、广东经略使、龙图阁学士等职。嘉定中,他奉命出使金国,以数言折服强敌,不辱君命。郑昭先,生卒年不详,字景昭,原福州府长乐县人。他历任枢密都承旨、权刑部尚书等职。淳熙十四年(1187)中进士。他知...

长乐出过哪些名人?
郑忠,国际咏春拳大师,福建传统咏春拳第七代“标”字辈传人,第三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福建传统咏春拳”传承人,曾担任沙特阿拉伯王子贴身保镖 (海峡网 张文琦)谢冰心,郑振铎,都不是长乐出生,其祖父辈就已在外当官了,他们都是外地的水土养育了他们。陈凯歌一个普普通通导演也算名人?为什么不宣传...

福建长乐有哪些名人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二十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忠诚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屈全国委员会委员1900年10月5日出生于福州一个具有爱国、维新思想的海军军官家庭。她...

福建长乐有哪些历史名人
永乐初(1403年),长乐知县王遵道将其入祀乡贤祠。著有《筼亩策集》1卷。 谢升卿(约1195~1273年),安南国陈朝开国皇帝。福建长乐县十九都漳坂乡人,祖籍山阴县。约生于南宋庆元年间(1195~1200年)。少有大志,不屑科举。性豪爽,好交友,屡以家中财物助贫。因伤人命官司逃逸永州,办私塾授徒自给。后受邕州巡检...

福建长乐有哪些历史名人
被誉为“北梅南奏”的表演艺术家郑奕奏,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吸引了无数观众;著名电影导演陈怀凯、陈凯歌,他们的作品深受观众喜爱,为中国电影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书画家李兆珍、黄葆钺,书画篆刻家陈子奋、潘主兰、潘懋勋、周哲文等,他们的艺术作品在国内外展览中屡获佳绩,展现了长乐深厚的文化底蕴。

福州霞洲陈氏宗祠部分名人
陈谨,字德言,号环江,出生于明世宗嘉靖四年(1525年),逝世于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是明朝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癸丑科状元,福建长乐市营前人。陈谨在福州洗马桥建有别墅,占地面积达500亩,附近有南园,陈谨别业逶迤里许,户外有冈阜,三石森立如笋。可惜陈谨的别墅未能保存下来,成为历史...

名字带铎字的名人
马铎,字彦声,号梅岩,是一位来自福建长乐的文人。他的原名是马乐,后因避讳永乐皇帝,得到御赐的‘铎’字,因此改名为马铎。马铎在明朝永乐十年(1412年)通过科举考试成为状元,彰显了他在学术上的卓越才华。另一位名字带有‘铎’字的名人是张令铎,他的原名是铎,后来在周朝的赐名仪式上改名为令...

福建长乐有哪些历史名人
“海滨邹鲁”之誉以长乐为最,有重大影响的文学家、艺术家比比皆是,其中有古代画龙高手陈容,当代文坛泰斗谢冰心,著名文学家郑振铎,被誉为北梅南奏的表演艺术家郑奕奏,著名电影导演陈怀凯、陈凯歌,书画家李兆珍、黄葆钺,书画篆刻家陈子奋、潘主兰、潘懋勋、周哲文等。

世界上真的有什么人人称赌神的么?
郑太顺,福建省福州市长乐人。大家都知道福建长乐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诞生过几位文化名人,如郑振铎、谢冰心、高鲁等,长乐还是著名的侨乡,省海外乡亲40多万。幼年的郑太顺家境贫寒,尽管父亲在外工作,但是由于家中孩子多,当时的生产队经济状况不佳,同许多人一样,也是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15岁那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