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元春是怎么死的?为何都说她的结局很不好?
对于元春的死亡,有读者根据判词中的“弓上挂着香橼”认定元春是被勒死的。还有读者根据《恨无常》中的“荡悠悠,把芳魂消耗”这句认定元春是自缢而死的。实际上元春既不是勒死的,也不是自缢而死。具体分析如下:
“弓上挂着香橼”并非指元春是被勒死的
在《红楼梦》第五回,作者通过宝玉入太虚幻境,向读者预示了《红楼梦》中几个重要女子的命运。但是有所不同的是,在判词中,有的女子的判词上画的是美人,有的判词上画的是暗喻之物。
元春的判词上画的是“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从黛玉和宝钗等人的判词就可知,作者在判词上画的暗喻之物,是为与判词相关的女子做名字与命运的暗示,并非是指她们最终的结局或者死亡方式。
比如黛玉判词上画的“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两株枯木是暗示一个‘林’,一围玉带暗示的是‘黛玉’本身和黛玉的名字。总结起来,表示的意思是:黛玉就应该像一围玉带一样被人珍爱、珍藏,却不想这围玉带被挂在了林中,这也暗示了黛玉才华未尽其用。
同样宝钗的“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也是暗示了宝钗名字和宝钗本身的命运。金簪本应该戴在头上作为装饰,却不想被埋在了雪中,这是在暗示宝钗的德行未能彰显。
所以说元春的判词中的“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也同样是暗喻元春的名字和元春本身的命运。其中的“弓”是表示“皇宫”,“香橼”暗喻元春的名字和元春本身。总结起来表示的意思是:香橼本应该放在盘子中,却被挂在了弓上,暗喻了元春未得其所,即:元春的命运如同被挂在弓上的香橼一样一直悬吊着(动荡不定)。
“荡悠悠,把芳魂消耗”并非指元春是自缢而死
“荡悠悠”被很多读者解读成元春自缢,实际上‘荡悠悠’这个词在《红楼梦》中出现了多次:第一次是出现在元春的判词中。第二次是出现在迎春的曲子《喜冤家》中,原文如下:
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一味的骄奢淫荡贪还构。觑着那,侯门艳质同蒲柳;作践的,公府千金似下流。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
第三次是出现在凤姐的曲子《聪明累》中,原文描写如下: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从上可知,《红楼梦》中的“荡悠悠”都与自缢无关,而是指一种轻飘飘的、变幻无常、动荡不定的状态。所以元春曲子中的“荡悠悠,把芳魂消耗”不是指元春自缢而死,而是与判词中的“弓上挂着香橼”后呼应;“荡悠悠”表示着元春的命运如被吊挂起来的香橼一样不得其所,“把芳魂消耗”表示元春的生命在动荡不定中一天天地消逝了。
元春到底是怎么死的?
实际上《恨无常》中已经给出了元春的死亡方式。“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伴君如伴虎,元春在深宫中的日子每天都是战战兢兢的。好不容易盼来了“喜荣华正好”,却不想“恨无常又到”。
这里的“恨无常又到”自然是指贾府被抄家。从秦可卿的曲子《好事终》可知,贾府抄家和秦可卿有关。秦可卿属于非正常死亡,而且她的真实身份不一般。秦可卿死后向凤姐托梦,说了两件事,一件事是元春封妃,一件事是为贾府置买祭祀的田庄。
秦可卿之所以让凤姐为贾府置买祭祀的田庄,实际上是为贾府将来抄家留后路。由此可知,秦可卿死亡和两件事有关,一件是元春的封妃,一件是贾府将来的抄家。这就意味着贾府后来的抄家,与秦可卿死亡的实情被公开有关,而且这件事也连带着让元春彻底失去了皇帝的恩宠。
“眼睁睁,把万事全抛”暗示着元春已经处于一种无力回天的状态。处在深宫中的元春倘若失去了家族的支持和皇帝的恩宠,那么她接下来要面对的境遇,恐怕比被凤姐接进贾府的尤二姐的处境还要艰难的多。
尤二姐是在深宅中被众仆妇丫鬟挫折得“要死不能,要生不得”,而处在深宫中的元春,周围除了丫鬟外,还有一群吃人不吐骨头的太监。他们在贾府未倒之时,天天上贾府打秋风。贾府抄家之后,他们还会善待彻底失去了恩宠的元春吗?
所以“荡悠悠,把芳魂消耗。”是指元春在贾府抄家之后,也彻底失去了皇帝的恩宠,最后困在深宫之中受尽挫折抑郁而死。
红楼梦后四十回让贾元春死的不明不白,这个贤孝才德齐全、身份高雅尊贵、落落大方才书气、倾国倾城且雍容大度的一个妃子,就这样消失在红楼外,牵扯到了红楼内,贾府因一人而失去辉煌。
贾元春除了心理疾病外,身体一直很健康,书中并没说有什么症状,唯独有一些言辞上的荒唐。贾元春心里是有疾病的,对皇宫不满,爱唠叨,俗话说祸从口出,贾元春做到了。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构建的故事体系是按照现实中的原型来创作的,那么也就是说,贾元春也是有原型的,但因为书中年代不明,所以也给后代史学家、文学家对于书中人物原型的探讨增加了难度。
曹雪芹的祖父辈曹寅有两个女儿,都曾经入宫陪伴过康熙皇帝,但是这两位最后嫁给了王爷,并不是当了妃嫔。其中一位是平郡王妃,辈分比书中的贾元春原型高很多,而红楼梦中的女性几乎都是和曹雪芹同辈的,所以有人推测贾元春的原型应该是平辈的一位姐姐。
贾元春是个春姑娘,出生在正月初一,验证了道德经中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贾元春死了,贾府就彻底衰落了,被抄家了,这一次都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同时也总结了一句话,万物归一。
贾元春从一个王公贵族的千金小姐,到皇家宫中女史,再到后来的凤藻宫尚书,加贤德妃,可算是平步青云,芝麻开花节节高!贾府也是蓬荜生辉,在没有任何功劳和作为的情况下,吃皇粮只是靠祖上的世袭,眼看着贾府将要弹尽粮绝,后背一代不如一代,唯有这个贾元春,成为了贾府的靠山,一人升仙,仙及鸡犬。
不过对于她的处境,贾府的人并不在意,即便她为此牺牲了自己最好的青春和一生的幸福,但是家族中备受荫庇的男人女人们并没有好好珍惜,也没有好好利用这样的好时机。反而靠着这样的荫庇做了许多伤天害理、有损道德的事情。这让元春根本无力拯救,何况她都自身难保了!
为何说元春自身难保呢?这要从她本身的性格说起。要说才华,那是没得挑,贾元春作为贾母亲手带出来的女儿,才华很突出,即使放在后宫众多才媛佳丽中,仍旧是非常出挑的,不然也不会被皇帝一眼看中升为妃子。
这无外乎就说啊,自己卷入了贾府的这场争斗,没有抽身,最后和杨玉环的下场几乎相近,山高皇帝远,等远方的亲人朋友知道朝廷要收拾贾府这个消息的时候,贾元春已经不在人世了,眼睁睁看着百年基业毁于一旦。
一场大火烧完了大观园,贾府终于清醒了,可无能为力,苟延残喘,把美好的时光和记忆全都留在了岁月里,林黛玉和薛宝钗也被活活烧死,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后来贾宝玉住进大观园后,非但没有听从贾政的劝说用功读书,还整日与众姐妹耳鬓厮磨、不思进取,直接把大观园当作了理想生活的地方。
元春属虎,比宝玉大十三岁。死于天花,卒年三十三岁。看到《红楼梦》的背面才可以看清《红楼梦》的正面。
二十年来辨是非:是说元春接受家庭教育到二十岁。榴花开处照宫闱:指元春二十岁时,在榴花盛开的季节进宫。三春争及初春景:是说迎春、探春、惜春的命运都不及元春。虎兕相逢大梦归:虎:元春属虎;兕:犀牛类猛兽,代指天花;元春感染天花后没有自愈不幸身亡。
贾元春怎么死的,贾环就是怎么死的,石头第一作者就是怎么死的,朱慈焕崇祯皇帝五公子就是怎么死的。因为他们就是一个人。都是被康熙逼死自杀伤吊而死。
贾元春是在皇宫中病死的,因为她在死前就在皇宫中备受冷落,回乡省亲也没有得到重视,因此说她的结局很不好。
你是否需要了解?
贾元春是怎么死的?为何都说她的结局很不好?
5. 最终,元春的结局很不好,不仅因为贾府的抄家,更因为她失去了皇帝的宠爱,在深宫中孤独而痛苦地死去,这是她“荡悠悠,把芳魂消耗”的悲惨写照。
贾元春是怎么死的?为何都说她的结局很不好?
对于元春的死亡,有读者根据判词中的“弓上挂着香橼”认定元春是被勒死的。还有读者根据《恨无常》中的“荡悠悠,把芳魂消耗”这句认定元春是自缢而死的。实际上元春既不是勒死的,也不是自缢而死。具体分析如下:“弓上挂着香橼”并非指元春是被勒死的 在《红楼梦》第五回,作者通过宝玉入太虚幻境...
红楼梦中贾元春最后是怎么死的?与秦可卿之死有何关系
贾元春最后是被缢死的,她的死与秦可卿之死没有直接的关系,但两者在深层意义上都与“爬灰”和权力斗争有关。贾元春的死因:贾元春在《红楼梦》中的结局是被缢死,这一结局与杨贵妃相似,脂砚斋的批语也提到了这一点。她作为贤德妃,虽然封号由皇帝所封,但家族却与太上皇关系密切,这种政治上的“爬...
红楼梦中贾元春为何会死?真相是什么?
贾元春在《红楼梦》中的死因是皇帝赐死,并且是用弓绞死的。这一结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出:判词与梦境的暗示:在《红楼梦》第五回中,元春的判词以及相关的梦境描写暗示了她的悲惨结局。判词中的“弓上挂着一香橼”被解读为弓绞之死,而梦境中的描述也预示着元春命运的悲惨。秦可卿托梦的警示:秦可...
红楼梦贾元春结局
《红楼梦》中贾元春的结局是死于宫廷斗争之中。具体来说:死亡背景:贾元春在享受了晋封贤德妃以及元宵省亲的荣华富贵三年后,卷入了一场宫廷斗争。死亡方式:在宫廷斗争中,“虎兔相逢大梦归”,意味着她在某个关键时刻或特定情境下,生命走到了尽头,含恨而逝。对贾府的影响:元春的死亡对贾府有着深远...
元春为什么被赐死
贾元春被赐死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政治斗争、后宫争宠、家族势力和犯了忌讳等。在封建社会的皇宫中,政治斗争尤为残酷,贾元春不幸卷入了这场斗争,成为了失败者的牺牲品。同时,她在孕期也并未远离后宫的争宠斗争,可能在争宠中失利,最终被赐死。此外,贾元春的家族贾家势力庞大,皇帝...
红楼梦中是如何暗写贾元春的结局的?最后是怎么死的?
文中提到贾元春的死亡被认为与杨贵妃相似,都是死于宫廷斗争。杨贵妃死于“马嵬驿之变”,被唐明皇赐死,这一历史事件被用来类比贾元春可能的死因。权力斗争的牺牲品:贾元春作为贾家的代表,在宫廷中试图为贾家表达忠心,但由于其格局有限,无法有效阻止贾家卷入与新皇帝的权力斗争。“二十年来辨是非”...
红楼梦中贾元春最后是什么结局?因何而死?
贾元春最后的结局是去世,死因可能是他杀。去世结局:在《红楼梦》中,贾元春虽然出场不多,但她是决定贾府兴盛的关键人物。然而,她终究逃不过宿命的折磨,过早便去世了,且死得非常凄惨。可能死因:关于贾元春的死因,《红楼梦》中并没有明确给出答案。但根据曲词和判词中的暗示,人们推测她可能是被...
红楼梦中贾元春最后是被皇帝赐死的吗?为何会这样
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在小说中,元春行酒令时的令词“双悬日月照乾坤”暗示了两皇斗争的局势。贾府在政治斗争中未能谨慎行事,站错了队,导致元春成为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她的死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贾府衰败和政治斗争的必然结果。综上所述,贾元春在《红楼梦》中的悲惨结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贾元春究竟是怎么死的?
贾元春的死因被揭示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根据第五回的判词和脂砚斋的批注,她的悲剧发生于怀孕后,被卷入宫廷的权力争斗之中,以《长生殿》中的情节预示了她的结局——'虎兕相逢大梦归',象征着她的突然离世。元春在红尘中度过约二十年的光景,她的生活达到了巅峰,晋封贤德妃,甚至在元宵节得到天恩省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