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课本剧425字 关于植物的作文425字
美丽的校园 我的学校风景优美、绿树成荫、鲜花盛开,是个美丽的地方。
踏进学校,你会看见南北两边各有两座教学楼。南楼前面有一座旗台,旗杆上高高飘扬着鲜艳的国旗。旗台前是一片宽阔的操场,中间种着各种各样的花。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操场两边的两棵榕树了,远远望去,就像两位士兵守卫着学校。
春天,榕树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花儿绽开了粉红的笑脸。小草探出了脑袋,好像在说:“这个世界真是五彩缤纷!”春风吹过,榕树摇摇摆摆,好像在向我们打招呼。
夏天,榕树郁郁葱葱,密密层层的枝叶挡住我们的视线。我们常常在榕树下玩游戏,强壮的榕树为我们遮风挡雨,给我们带来一阵清凉。鲜花开得更鲜艳了,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忙得不可开交,都在为花儿传播花粉。花儿点点头,好像在向蜜蜂、蝴蝶道谢。
秋天,花草愁眉苦脸的,好像生病了。榕树的一些叶子变黄了,秋风姑姑走来,朝榕树轻轻吹了一下,一片片黄叶飘落下来,好像一只只翩翩飞舞的黄蝴蝶,我想接住这些“黄蝴蝶”,可它们却调皮地躲开了。
冬天,雪花满天飞舞,把大地装扮得更加美丽。雪姐姐给大地洒满了银子似的,却洁白又柔软的雪。又用雪织了一件又一件的“羊皮大衣”。让房子穿上显得更美。我们穿着棉袄去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十分开心。
我的学校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我爱我的学校,更爱忠心为我们服务的榕树,因为它给我们带来绿色、健康和快乐!
这儿真美,425字。
时间:三国时代地点:东吴都督周瑜军帐、草船上
人物:诸葛亮、周瑜、鲁肃
第一幕
[幕启。东吴大都督周瑜军帐中,周瑜坐主帅位,诸葛亮、鲁肃一旁坐陪议事。]
周瑜 诸葛军师,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你看水上交战,用什么武器最好?
诸葛亮(不假思索)弓箭最好!
周瑜 对!先生跟我想到一起来了。可是,现在军中缺箭,我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箭。这是公事,望先生不要推却。
诸葛亮 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要用?
周瑜 十天可以造得好吗?
诸葛亮 既然要交战,十天才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周瑜 那么先生预计要几天可以造好?
诸葛亮(胸有成竹地)只要三天。
周瑜 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啊!
诸葛亮 我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愿受罚。(写军令状,交付。)
周瑜 摆上酒来,我要同诸葛军师、鲁大夫痛饮一番!哈哈哈哈……
诸葛亮 大都督,到第三天,请派五百军士到江边搬箭。亮告辞。
(诸葛亮下,鲁肃略送急回。)
鲁肃 都督,十万支箭,三天怎么能造得出来呢?诸葛亮不是在说假话吧?
周瑜 这是他自己说的,我又没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还有什么话说。你去探听探听,来回报我。
(周、鲁同下。鲁肃、诸葛亮从不同方向复登场。)
诸葛亮 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你可要帮我的忙喽!
鲁肃 (不解地)都是先生自己惹的,我怎么帮得了你呢?
诸葛亮 其实,我也不要你帮什么大忙,只不过向你借二十条船,每条船上二十个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人,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用。第三天保管有十万支箭,不过,请你不要让都督知道就是了。
鲁肃 这一切,按先生吩咐的照办,保证不让都督知道。
(诸葛亮、鲁肃下。)
——幕落
第二幕
(画外音:第三天。天未亮,江上大雾弥漫,对面什么也看不清。)
诸葛亮 鲁大夫,请您和我一起到船上去取箭。
鲁肃 (不解地)到哪儿去取箭?!
诸葛亮 不用问了,去了就知道了。
(诸葛亮、鲁肃做上船状。)
(画外音:船上军士把船用铁索连接起来,向江北曹营开去,擂起战鼓,发出进攻呐喊……把船头向西,一字儿摆开……)
鲁肃 (吃惊地)诸葛先生,你这是叫我同你一起送死去?这样,曹军杀过来,怎么得了?!
诸葛亮 江上雾这么大,曹军一定不敢出来。来,来,我们饮酒。(鲁肃战战兢兢。)
(画外音:曹丞相有令:江上雾大,敌人突然来攻,其必有诈。我军看不清虚实,不得轻举妄动,弓弩手们一起向敌船射箭,不让敌军近前!)
诸葛亮 军士们,这边箭已满了,掉转船头,继续擂鼓、呐喊……
(画外音:天渐渐亮了,雾还没全消,这时船的两边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
诸葛亮 鲁大夫,有劳您大驾!(令军士)向曹营喊话:谢谢曹丞相的箭!
鲁肃 哪里,哪里!(二人同大笑)哈哈哈哈……
[画外音:(周瑜)诸葛亮神机妙算,岂吾可比哉!]
——幕急落
你是否需要了解?
草船借箭课本剧425字
诸葛亮 鲁大夫,请您和我一起到船上去取箭。鲁肃 (不解地)到哪儿去取箭?!诸葛亮 不用问了,去了就知道了。(诸葛亮、鲁肃做上船状。)(画外音:船上军士把船用铁索连接起来,向江北曹营开去,擂起战鼓,发出进攻呐喊……把船头向西,一字儿摆开……)鲁肃 (吃惊地)诸葛先生,你这是...
《三国演义》第五回的阅读感想 50字
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为这种人应该相貌非凡,可书中描绘的却十分简单: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他的所做所为给后人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