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齐国,国君姓氏到底是姓姜还是姓公孙??? 齐国国君的姓氏

作者&投稿:祢浅 2025-05-16
春秋时齐国的国君姓什么?

最先是姜姓,后来被田姓夺取了政权。
1、姜姓
姜姓源出神农氏,炎帝生于姜水,因以水命姓为姜,裔孙姜子牙(齐国的建立者)周初封于齐,到战国中期,为田氏所灭,子孙分散,有以国名为氏是齐氏,或以姓为氏是姜氏。

2、田姓
田氏出自妫氏,舜帝之后陈国公族妫完(田完)奔齐后遂以田为氏。
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封舜嫡裔33世妫满为陈侯与公爵同等,史称胡公满。传到胡公满十世孙陈完时,陈宣公杀太子御寇,陈完逃于齐国。
陈完为人谦逊有礼有贤名,齐桓公赏识他,就命他管工程的官并封他田地。陈完为隐姓氏而改称田完。
传至田和任齐国相国时,他将齐康公放逐到海上,自立为君,于是,姜姓吕氏齐国(姜齐)成了田氏齐国(田齐)。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田氏代齐"。
扩展资料:
公元前545年,陈国公族田完的四世孙田桓子与鲍氏、栾氏、高氏合力消灭齐国当国的庆氏。之后田氏、鲍氏灭栾、高二氏。
田桓子对齐国公族“凡公子、公孙之无禄者,私分之邑”,对国人“之贫均孤寡者,私与之粟”,取得公族与国人的支持。齐景公时,公室腐败。
田桓子之子田乞(田无宇的儿子,即田僖子)用大斗借出、小斗回收,使“齐之民归之如流水”,增加了户口与实力。是谓“公弃其民,而归于田氏”。
公元前489年,齐景公死,齐国公族国、高二氏立公子荼,田乞逐国、高二氏,另立公子阳生,自立为相。从此田氏掌握齐国国政。
公元前481年,田乞之子田恒(田成子)杀齐简公与诸多公族,另立齐平公,进一步把持政权,又以“修公行赏”争取民心。公元前391年,田成子四世孙田和废齐康公。
公元前386年,田和放逐齐康公于海上,自立为国君,同年为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公元前379年,齐康公死,姜姓齐国绝祀。田氏仍以“齐”作为国号,史称“田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齐国

齐国分为两个时代政权,前期为姜齐,后期为田齐。春秋时,陈国发生了一场争夺王位的宫廷政变,陈厉公之子陈完逃至齐国,改姓田,做了个“工正”的小官。据《史记索隐》载:“敬仲奔齐,以陈田二字声相近,遂以为田氏。”在保存中原古音的闽南语中,陈田二音仅韵母稍异。陈完第五代孙田乞做了齐景公的大夫,发动了一次政变,于是田乞的后裔得以世代为相。再传至田和,索性夺取姜姓齐国政权,自立为齐太公。秦始皇统一中国之际,齐王田建出城投降,子孙纷纷改姓。田建之子田轸在楚国任相,被封为颍川侯,因迁入陈国故地的颍川,恢复了陈姓,改称陈轸,遂成为“颍川陈”的始祖。

都错了,不是公孙也不是姜,你看的书里写的应该是"公子小白",意思是可能成为国君的后选人.
如果实在要说有,那就是姜姓,这是齐国最初国君真正姓氏"吕"姓的起源.
齐国是分"吕齐"和"田齐"的.这是根据年代的不同,国君姓氏不同来划分的.
具体材料如下:
齐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有吕齐和田齐之分。西周时期,周武王封吕尚于齐,由于国君姜姓吕氏,故又称吕氏齐国,史称吕齐。前391年,田成子四世孙田和废齐康公,并于前386年放逐齐康公于海上,自立为国君,同年为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国君妫姓田氏,是为田氏齐国,史称田齐。齐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直至前221年被秦国所并。自此秦国统一天下,并建立秦朝。汉王刘邦击败西楚霸王项羽后,建立汉朝,封长子刘肥为齐王,亦置齐国(齐郡),成为汉代诸王国之一。

姜姓是我国最古老的一个古老的姓氏之一,有近5000年的悠久历史,在宋版《百家姓》中排第32位。姜姓源自炎帝神农氏,因炎帝生于姜水(今陕西岐山县),故以姜为姓。因此,炎帝的出生地,也就是姜氏的发源地。另外,姜姓还是今天中国的许多姓氏例如吕姓、谢姓、齐姓、高姓、卢姓、崔姓等的重要起源之一。姜姓在当今以人口排名的中国百家姓氏中居于第60位。

你查百度百科"齐国"和"姜姓"就可以知道.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春秋齐国是姜姓。史称 姜齐 。
田氏代齐后齐国是田姓,史称 田齐。时代在战国。
在宋以前的古代,姓和氏是有严格区别的。
姓,代表血缘,是生来随家族而有的,不可以改变。但姓不冠于名或字前,不与名字连称。
氏,代表社会地位、生活地域、职业特点等,是可以改变的,可以由长辈或君主赐予的,可以与名字连称。
国君的称呼原则是“称国不称氏”,就是即位前作为普通人,称呼他时,名字前加氏,即位后是一国之君,就不能再叫他的名字了,只能用国号或爵位称呼他。
齐太公,姜姓,吕氏,名 尚,字 子牙。其中,姜姓是代表血缘的,姜是一个有古老历史的族群;吕氏代表其出生于吕地。因此古代称其为吕尚,而不称其为姜尚、姜子牙。
但后来,特别是宋以后,姓氏渐渐混称。对齐太公的称呼,是从明代小说开始,称其为姜尚、姜子牙 的,其实这是不对的,是不严谨的。
因此,按照春秋时的称呼法,齐太公,即位前,称其为“吕尚”,即位后,称其为“齐君”,“齐候”,死后,称其为“齐太公”。当时没有“姜尚”、“姜子牙”这种称呼。
同样,齐桓公,即位前,称为"公子小白",即位后称其为“齐君”,死后称其为“齐桓公”,当时,没有“姜小白”这种称呼。
看看《春秋》三传,都是遵循这个原则。
另外,齐国有两个“齐桓公”,姜齐有一个齐桓公,田齐,也有一个齐桓公。

齐国君主列表及在位年份

齐王主要分为姜齐和田齐。姜齐即周国著名的丞相姜尚姜太公所创立,田齐即战国初年齐国田氏取代姜姓成为齐侯。
姜齐
称号 国君姓名 在位年份 在位年数
齐太公 姜尚,字望 前年—前年 在位年
齐丁公 姜伋 (一说姜及) 前年—前年 在位年
齐乙公 姜得 前年—前年 在位年
齐癸公 姜慈母 前年—前年 在位年
齐哀公 姜不辰 (一说姜不臣) 前年—前年 在位年
齐胡公 姜静 前年—前年 在位24年
齐献公 姜山 前年—前年 在位9年
齐武公 姜寿 前年—前年 在位26年
齐厉公 姜无忌 前年—前年 在位1年
齐文公 姜赤 前年—前年 在位12年
齐成公 姜脱 (一说姜说) 前年—前年 在位9年
齐前庄公 姜购 前年—前年 在位64年
齐厘公 姜禄 前730年—前698年 在位33年
齐襄公 姜诸儿 前697年—前686年 在位12年
齐前废公 姜无知(公孙无知) 前686年 在位2月
齐桓公 姜小白 前685年—前643年 在位43年
齐中废公 姜无诡 前643年 在位3月
齐孝公 姜昭 前642年—前633年 在位10年
齐昭公 姜潘 前632年—前613年 在位20年
齐后废公 姜舍 前613年 在位5月
齐懿公 姜商人 前612年—前609年 在位4年
齐惠公 姜元 前608年—前599年 在位10年
齐顷公 姜无野 前598年—前582年 在位28年
齐灵公 姜环 前581年—前554年 在位6年
齐后庄公 姜光 前553年—前548年 在位6年
齐景公 姜杵臼 前547年—前490年 在位58年
齐晏孺子 姜荼 前489年 在位10月
齐悼公 姜阳生 前488年—前485年 在位4年
齐简公 姜壬 前484年—前481年 在位4年
齐平公 姜骜 前480年—前456年 在位25年
齐宣公 姜积 前455年—前405年 在位51年
齐康公 姜贷 前404年—前391年 在位14年
田氏代齐

齐国原系周室分给功臣姜尚之封邑,在桓公时曾盛极于一时。到了春秋、战国之交,姜氏之国亦大权旁落,渐为卿大夫田氏所控.
公元前391年,田成子的曾孙田和废掉齐康公。公元前386年,放逐齐康公于海滨,自立为国君。同年,周天子(周安王)正式册命田和为齐侯。公元前379年,齐康公死,姜氏齐国的历史就此结束。田氏完全取代了姜氏的政权,不过仍然保留「齐」作为国号,史称“田齐”。
参考资料:http://59.42.244.65:8088/datalib/2004/HistoryEvent/SHL-DL/SHL-DL-161
齐国的资料大致就是这些咯,,我想看了之后你就明白咯....

姓姜
起源于战国时期。战国时,齐国成为田姓之国,以代姜姓、田姓本为妫姓,是禹王之后。齐国君主襄王名法章,秦国灭齐后,子孙为避免仇杀,不敢姓田,乃以其祖法章之名为姓,遂成法姓。
法姓望族居扶风(今陕西咸阳东)。

齐国历姜、田二姓,齐桓公时仍是姜小白,在公孙无知、公孙白这种称呼中“公孙”并非姓氏,春秋时,诸侯多称公。按照周朝制度,国君一般由嫡长子继位,即位前称为太子 ,其他的儿子便称为“公”子,公子的儿子则称“公”孙,公子、公孙是这么复合而来的。
他们的后代便有不少人便以公孙为姓,因此,公孙并非一族一姓的后人。最初出现的公孙氏是在上古时期。《路史》载:"神农用母弟勖,嗣少典国君,世为诸侯,后以公孙为姓。轩辕帝初名公孙,后改姬。"《广韵》载 :"古封公之后,皆自称公孙,故其姓多,非一族也。"《通志》载:"公孙氏,春秋时诸侯之孙,亦以为氏者,曰公孙氏,皆贵族之称。或眼黄帝姓公孙,因以为氏。


你是否需要了解?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皇帝姓氏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皇帝姓氏主要有两个:姜姓(吕氏)和田姓。姜姓(吕氏):西周时期,周武王封吕尚(姜子牙)于齐,建立了齐国。由于国君为姜姓吕氏,因此这一时期齐国又称吕氏齐国或吕齐。田姓:到了战国时期,田成子的四世孙田和废除了齐康公,自立为国君,建立了田氏齐国,史称田齐。此时的齐国国君...

齐国国君的姓氏
姜姓:姜齐的国君姓氏为姜,他们是周室功臣姜尚的后裔。姜齐的国君包括齐太公姜尚、齐丁公姜伋、齐景公姜杵臼等,他们在历史上都有显著的统治时期。田姓:田齐的国君姓氏为田,他们在战国初年因田氏家族的崛起而取代了姜姓的统治。田齐的国君从田和开始,他废掉了齐康公,自立为齐君,开启了田齐的统...

春秋时齐国的国君姓什么?
1、姜姓 姜姓源出神农氏,炎帝生于姜水,因以水命姓为姜,裔孙姜子牙(齐国的建立者)周初封于齐,到战国中期,为田氏所灭,子孙分散,有以国名为氏是齐氏,或以姓为氏是姜氏。2、田姓 田氏出自妫氏,舜帝之后陈国公族妫完(田完)奔齐后遂以田为氏。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封舜嫡裔33世妫满为...

春秋齐国,国君姓氏到底是姓姜还是姓公孙???
如果实在要说有,那就是姜姓,这是齐国最初国君真正姓氏"吕"姓的起源.齐国是分"吕齐"和"田齐"的.这是根据年代的不同,国君姓氏不同来划分的.具体材料如下:齐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有吕齐和田齐之分。西周时期,周武王封吕尚于齐,由于国君姜姓吕氏,故又称吕氏齐国,史称...

请教:孟姜女、齐姜、文姜
姜,源自西周开国功臣姜子牙,是春秋时期齐国国君的姓氏。因此,齐国的女性成员被称作齐姜。在春秋前期,齐国存在与盟国联姻的传统,使得齐姜成为一股政治势力。文姜,即齐僖公之女,鲁桓公之妻,因其出众的才华,后人尊称为文姜。当时,人们并不以“文姜”称呼她。孟姜女则是一个虚构的角色,解释基本正确...

为什么齐桓公姓姜,但又是吕氏,又叫吕小白而不是姜小白啊?
因为姜是姓,吕是氏。姓氏最早是分开的,齐桓公是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姜太公名尚,字子牙,周朝时齐国的第一任国君。姜太公自然姓姜,但由于其先祖曾被封在吕,所以他又以吕为氏,被称之吕尚。因此齐桓公姓姜,吕氏 ,通常又被称为吕小白。在先秦时期,姓、氏却是互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姓...

...国君姓赢,齐国开始姜姓后来田姓,?把齐国国君姓氏分别告诉我_百度知 ...
齐国原来姓姜指的是春秋时期,后来姓什么其实不好说,但不是田,田是氏而不是姓,姓有三种算法,一种是最早,姓妫;第二个从胡公满算是姓胡,第三种是从陈完算,姓陈。但由于汉代以后改氏为姓,所以才姓了田,也就是那时的国君不姓田,而他的后代到了汉代基本上都是姓田的。楚国国君姓芈,...

齐国原来的君王是姓姜吗?但是为何后来变成姓田的?
一、姜齐和田齐 齐国分为姜姓齐国和田姓齐国两个时代。公元前1000年前,姜子牙辅佐周武王灭商后,被封国建邦。 姜齐传至齐康公时,大夫田和放逐齐康公于临海的海岛上。田和自立为国君,是为田齐太公。公元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列为诸侯,姜姓吕氏齐国为田氏取代,田和正式称侯,仍沿用齐国名号。

齐国国君的姓氏
齐国的历史上,国君的姓氏主要分为姜齐和田齐两大分支。姜齐源自周室功臣姜尚(姜太公)的封地,而田齐则在战国初年因田氏家族的崛起而取代了姜姓的统治。以下是姜齐和田齐主要国君的列表和在位年份:姜齐:齐太公 姜尚 (前年—前年)齐丁公 姜伋 (前年—前年)…齐景公 姜杵臼 (前547年—前490年)...

战国七雄七个诸侯国的国君都姓什么?
战国七雄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1、齐国,春秋时期,齐桓公首霸中原,姜姓。2、楚国,先秦芈姓(芈本作幁)周朝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亦称荆。3、楚国,姬姓。4、韩国,韩姓。5、赵国,赵姓。6、魏国,毕公,姬姓。7、秦国,嬴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