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五中初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考试卷及答案 小学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会考作文吗

作者&投稿:佴柿 2025-05-15
八年级上历史考题+答案 (完整)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D
C
A
A
D
C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C
D
C
B
B
B
D
A


二、材料解析题

21、(1)蒋介石是国民革命的领导人。(2分)(2)不正确。(1分)国共各自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个人不能决定历史,即使没有蒋介石,国共双方之间的斗争也不可避免。(3分)

22、(1)抗战胜利后共产党努力争取和平和民主,代表人民的愿望参加重庆谈判;蒋介石内战准备不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蒋介石真内战,假和平等。(3分)(2)粉粹国民党的全面和重点进攻,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进攻序幕,三大战役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渡江作战解放南京。(4分) 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人民群众的支援;党的正确决策和领导等。(4分)

三、简答题

23、(1)洋务运动,弈欣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戊戌变法,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辛亥革命:孙中山;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李大钊 鲁迅 胡适。(答出禁烟运动:林则徐;收复新疆:左宗棠 ;黄海海战:邓世昌也可)(写出一个重大抗争与探索活动的名称得1分,写出一位代表人物得1分)

(2)启示: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不能使革命获得成功,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等。(2分)

24、(1)危害: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原因:这一条款让外国资本能够合法地在中国设厂榨取利润,从而阻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2分)斗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举两个即可。)(2分)(2)局部进攻:九一八事变。(2分)全面进攻:七七事变。(2分)国共合作领导的全民族抗战。(2分)

25、.(1)B。(2分)(2)军事: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2分)自然:恶劣的自然环境。(2分)(3)陕西、甘肃、云南、贵州、四川和西藏。(3分)(4)需要。今天的西部地区还比较落后,因此,开发西部还需要发扬当年红军战士们那种充满理想信念,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于战斗,顽强拼搏;求真务实,勇于创新;艰苦奋斗,善于团结长征精神。(3分)

四、探究题(10分)

26、(1)林则徐、左宗棠、邓世昌、张学良、杨虎城、张自忠、左权等。(答出4个即给4分)(2)(3)略。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一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填入对应的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图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展现的历史事件是( )



A.虎门销烟 B.火烧圆明园 C.武昌首义 D.五四爱国运动


2、“圆明园,我为你哭泣!”同学们学习了“火烧圆明园”这段历史后,内心充满了悲愤和痛惜。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抢劫、烧毁了这座世界著名皇家园林的殖民强盗是( )

A、英军 B、八国联军 C、英法联军 D、美俄联军

3、“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诗中描写的历史事件是( )

A曾国藩镇压太平军 B左宝贵英勇抗敌 C冯子材镇南关大捷 D左宗棠收复新疆

4、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往事”是指什么战争的失败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在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这一论述属于哪个派别的主张( )

A.洋务派 B.维新派 C.资产阶级革命派 D.顽固派

6、“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不昌者也。有之,请从嗣同始。”湖南浏阳人谭嗣同以身殉难前的这段自白表明了他的( )A.烈士精神 B.种族成见 C.浪漫性格 D.厌世心态

7、某校八年级历史兴趣小组要实地考察辛亥革命爆发的地点,他们应该去( )A、北京 B、上海 C、延安 D、武昌

8、中国近代史上,最能体现青年学生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西安事变

9、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A.平型关大捷的战斗情景 B.辽沈战役的战斗情景

C.北伐战争的战斗情景 D.渡江战役的战斗情景

10、右图是小明在遵义考察一处革命遗址时拍摄的照片.如果让你选择一个与 这幅照片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的主题词,下列哪项最准确



A.开天辟地 党的诞生 B.生死攸关 历史转折

C.革命圣地 延安精神 D.抗战胜利 举国欢庆

11、下列哪一事变的性质根本不同于其它三项(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2、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 ①九一八事变 ②七七事变 ③西安事变 ④重庆谈判( )A.①④②③B.④①②③C.③①②④D.①③②④

13、下列与国共两党合作无关的是( )

A、黄浦军校 B、北伐战争 C、五四运动 D、抗日战争

14、在中国有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三十万中国军民的罪行而饮恨,它就是(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南京

15、毛泽东曾提笔写到“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抗日战争期间,在“彭大将军”的指挥下,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 )

A、台儿庄战役 B、平型关大捷 C、百团大战 D、渡江战役

16、下列现象和近代前期的社会生活有关,其中一项的叙述有知识性错误,它是( )

A、张某在阅读《申报》是获知日本强占台湾的消息,他悲愤万分

B、刘某乘坐火车沿着中国自己设计建造第一条铁路干线到北京参加科举考试

C、戊戌变法期间,李某在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辑

D、《辛丑条约》签订后,王某一家被迫从世代居住的东交民巷搬出

17、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系列记录片《幼童》,追述了清政府派出的詹天佑等第一批留学生的求学生涯。他们出洋留学是在( )

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C.维新变法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18、1949年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解放军解放上海后,很多战士睡在马路边上的照片,照片标题为“国民党统治时代结束了!”下面叙述中,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上海是最后一座解放的城市

B.解放军的行动赢得了民心,国民党统治必然被推翻

C.上海解放标志着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D.上海解放标志着解放战争的胜利

19、说“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辱,以自立于地球之上。”这句话的人的主要成就是( )

A、发明了“侯氏制碱法” B、提出地质办学的理论和方法

C、建成了钱塘江大桥 D、修建了京张铁路

20、文艺能反映时代的特征。下列文艺作品属于抗战时期,文艺工作者创作的优秀文艺作品有( )①《屈原》②《狂人日记》③《小二黑结婚》④《黄河大合唱》⑤《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 C、①②④⑤ D、②③

二、材料解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在1925年广东国民政府东征陈炯明的战斗**产党员陈赓救过蒋介石的命。后来,有人指责陈赓说:“当年如果你不救蒋介石的命,不就可以少打这么多年仗了吗?”

(1)当时陈赓为什么要救蒋介石?(2分)

(2)此人对陈赓的“指责”正确吗?(1分)为什么?(3分)


22、看图回答问题




图一: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赴重庆 图二: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

请回答:(1)根据图一我们可以了解哪些历史信息?(3分)


(2)从图一到图二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斗争?(4分)斗争取胜的原因有哪些?(4分)



三、简答题

23、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的抗争与探索。请写出其中四次重大抗争与探索活动的名称及其相对应的一位代表人物。(8分)你从他们的抗争与探索中得到什么启示?(2分)



24、2005年既是清政府甲午中日战争战败11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哪一条款对中国社会生产造成的危害最大?为什么?举例说明由于《马关条约》签订而加剧的民族危机催生了哪些重大斗争?(4分)


(2)20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由局部进攻到全面进攻的标志事件分别是什么?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诸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哪一点?(4分)


25、长征是中国历史上波澜壮阔的史诗,它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今年是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七十周年,历史兴趣小组围绕工农红军长征展开“主题学习活动”。



(1)下列四幅图片记录了长征的经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2分)


A 、④②①③ B 、④②③① C、 ②④①③ D 、②④③①

(2)根据上题,分析红军长征过程中克服了哪些方面的困难?(4分)


(3)红军长征途经的许多地点,也是今天西部大开发的省份。你能说出这些省份吗?(3分)


(4)今天这场西部大开发,还需要发扬当年在这片土地上流血牺牲的红军战士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吗?为什么?(3分)


四、探究题(10分)

26、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们时,提出了“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热爱祖国是“八荣八耻”的核心。

(1)请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写出至少四位中国近代史上民族英雄。(4分)


(2)选择其中一位你最敬佩的民族英雄,谈谈你为什么敬佩他(她)?(3分)


(3)在今后生活和学习中,你打算怎样去学习他们这种热爱祖国精神?(3分)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中国未来教育网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é jiǎo è liè wǎn jiù tū wù sēn yù
( ) ( ) ( ) ( )

二、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读音。在正确音下画“√”(6分)

勉强(qiǎng qiáng ) 趣味(qù qǔ) 附近(fù fǔ )

撞破(zhuàng chuàng) 浙江(zhè zhé) 一幅(fú fù)

三、词语积累。 (10分)

1.形近字组词(3)

优( ) 径( ) 姿( )

忧( ) 经( ) 资( )

2.照样子写出三个以上表现“情”的成语。(3)
一往情深

3.写2个含有动物名的成语。(2)
如:守株待兔, ___ , ___。
4.写2个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2)
如:三顾茅庐,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选词填空。(6)

严厉 严格 严肃 严峻
(1)两个小红军战士互相鼓励,互相帮助,经受了( )
的考验,终于走出了草地。
(2)他的脸上表情变得那么( )。
(3)老师对我们的要求是非常( )的。
分辨 分辩
(1)这些草长得跟麦苗一样,不仔细看,真( )不出来。
(2) “这事不是我做的!”小强( )说。

五、结合词语的意思,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只需填序号)(4分)

顾: A.前来购买东西的 B.拜访 C.看 D.注意;照管
相顾一笑( ) 三顾茅庐( )顾客盈门( )奋不顾身( )

六、歇后语、谚语家园(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4分)

千里送鹅毛, 。 台上三分钟, 。
不入虎穴,________ __ 。
良药苦口利于病, 。
七、将下面诗句补充完整。(5分)

作者:
,白云生处有人家。
,霜叶红于二月花。
写出这首古诗中千古流传的名句:


八、阅读。(25分)
(一)猫
满月的小猫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了淘气。一根鸡毛,一个线团,都是它们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一玩起来,它们不知( ),但是( )( )。它们的头( ),( ),( )。撞疼了也不哭。它们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它们到院子里来了,院中的花草课遭了殃。它们在( ),( ),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们,它们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1.默写课文,将括号里的句子补充完整。(4分)
2.用“ ”画出小猫“可爱”的语句。(2分)
3.概括出这段话的段意。(2分)


(二)将军与士兵
月光似水。
刺刀在月光下闪烁着寒光。士兵威严地站在哨位上。
将军踏着月光走来了,身后跟着一大帮陪同和随从人员,哨兵精神振作地迎接将军的到来。
将军打量了一下哨兵,以几十年戎马生涯铸就的威严口吻发问:“想不想家?”
“报告首长,为了革命,不想家!“
“假话!”将军剑眉一竖,大声斥责。
哨兵的腿发抖了。他知道,眼前这位威严的将军是战争年代被称为“常胜将军”的兰州军区司令员皮定钧。
“革命就不要家了?没有家哪里来的国?连家都不想咋报国?大话、空话、套话、假话!”
人们被震住了。
“不想家的兵不是好兵。”将军看出了哨兵的紧张,走上前去,拍了拍还稚嫩的肩膀,“记着,要想着家乡的父老,才能对得起肩上的钢枪。”
将军走了。
士兵的眼睛湿润了,手悄悄伸进裤兜里去摸那封已看了无数次的家信。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斥责( ) 威严( )精神振作( )
2.结合短文内容,选出加点词语的正确含义,在句末括号里画“√”。
士兵的眼睛湿润了。(2分)
(1)士兵深知自己错了,表示悔改。( )
(2)士兵被将军的真情所感动。 ( )
(3)士兵想起了家乡的亲人而难过。( )
3.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3分)


4.本人赞扬了将军的什么精神?(2分)


(三 )吃芒果
去年夏天,大姨去海南开会,回来时给我们带来了几个芒果。这芒果黄中透绿,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味儿。
我拿起一个,在水龙头下冲了冲就要吃。妈妈赶忙拦住我,“芒果的皮可不能吃。来,妈妈把果皮剥了你再吃。”皮剥掉了,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啊! 真好吃,香甜的果汁顺着我的嘴角往下流。妈妈笑眯眯地看着我那贪婪的吃相,像是在欣赏一幅动人的图画。 慢点吃 别噎着 吃完还有那 她拿着毛巾一边替我擦着果汁 一边不住的说 我问妈妈 妈妈 您怎么不吃呀 我吃不惯芒果的味儿 你爱吃就多吃点
吃完芒果,我走进里屋去做作业。刚拿起笔,我发现手上还有黏黏的果汁没洗干净,便向厨房走进去。当我走到厨房门口,眼前的景象使我吃了一惊。只见妈妈正拿着我刚才没吃干净的芒果核,津津有味地啃着核上剩下的一丝丝芒果肉,她吃得是那么的香甜。
啊!原来妈妈每次说“不爱吃、吃不惯”的时候,我却从来没有多想一想……我的眼睛一下子湿润了,眼前浮现出妈妈那整天忙碌的身影:早晨,为了能让我吃得好些、多些,妈妈总是很早就起来,挑我爱吃的做;家里买菜、洗衣、做饭都离不开她。无论什么事,她总是先想着我,从来不为自己想。可我呢?我真恨自己……
妈妈转身看见了我,一时不知说什么好。我大步走进厨房,拿起一个最大的芒果,郑重地送到妈妈手上,哽咽着说:“妈妈,这个芒果该您吃!”

1.给第二自然段结尾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3分)
2.用 画出记叙妈妈整天忙碌的句子。
3.读读画横线的句子,回到:
(1)“这个芒果”指的是: 。(1分)
(2)“哽咽着说”是因为:

(3分)

九、写作(30分)

题目:一句________的话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上“批评”、“表扬”、“难忘”等词语)。
然后根据题目选择一件事情,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把这件具体。字数不少于400个。


参考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é jiǎo è liè wǎn jiù tū wù sēn yù
( 额角) ( 恶劣) ( 挽救 ) (突兀森郁)
二、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读音。在正确音下画“√”(6分)

勉强(qiǎng qiáng ) 趣味(qù qǔ) 附近(fù fǔ )
撞破(zhuàng chuàng) 浙江(zhè zhé) 一幅(fú fù)

三、词语积累。 (10分)

1.形近字组词(3)
优( ) 径( ) 姿( )
忧( ) 经( ) 资( )
2.照样子写出三个以上表现“情”的成语。(3)
一往情深 依依惜别、情深似海,
背景离乡 、 欲哭无泪 、痛不欲生 、
3.写2个含有动物名的成语。(2)
如:守株待兔, 画蛇添足 _ , 狐假虎威 。
4.写2个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2)
如:三顾茅庐,___草船借箭___,四面楚歌___。

四、选词填空。(6)
严厉 严格 严肃 严峻
(1)两个小红军战士互相鼓励,互相帮助,经受了(严峻 ) 的考验,终于走出了草地。
(2)他的脸上表情变得那么(严肃 )。
(3)老师对我们的要求是非常(严厉 )的。
分辨 分辩
(1)这些草长得跟麦苗一样,不仔细看,真(分辨 )不出来。
(2) “这事不是我做的!”小强(分辩 )说。

五、结合词语的意思,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只需填序号)(4分)
顾: A、前来购买东西的 B、拜访 C、看 D、注意;照管
相顾一笑( C ) 三顾茅庐(B )顾客盈门(A )奋不顾身(D )
六、歇后语、谚语家园(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4分)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 。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七、将下面诗句补充完整。(5分)
山行 作者: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写出这首古诗中千古流传的名句: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八、阅读。(25分)
(一)猫
满月的小猫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了淘气。一根鸡毛,一个线团,都是它们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一玩起来,它们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们的头(撞到门上),(桌腿上),(彼此的头上)。撞疼了也不哭。它们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它们到院子里来了,院中的花草课遭了殃。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们,它们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1.默写课文,将括号里的句子补充完整。(4分)
2.用“ ”画出小猫“可爱”的语句。(2分)
3.概括出这段话的段意。(2分)
满月的小猫更可爱。
或者满月的小猫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一)将军与士兵
月光似水。
刺刀在月光下闪烁着寒光。士兵威严地站在哨位上。
将军踏着月光走来了,身后跟着一大帮陪同和随从人员,哨兵精神振作地迎接将军的到来。
将军打量了一下哨兵,以几十年戎马生涯铸就的威严口吻发问:“想不想家?”
“报告首长,为了革命,不想家!“
“假话!”将军剑眉一竖,大声斥责。
哨兵的腿发抖了。他知道,眼前这位威严的将军是战争年代被称为“常胜将军”的兰州军区司令员皮定钧。
“革命就不要家了?没有家哪里来的国?连家都不想咋报国?大话、空话、套话、假话!”
人们被震住了。
“不想家的兵不是好兵。”将军看出了哨兵的紧张,走上前去,拍了拍还稚嫩的肩膀,“记着,要想着家乡的父老,才能对得起肩上的钢枪。”
将军走了。
士兵的眼睛湿润了,手悄悄伸进裤兜里去摸那封已看了无数次的家信。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斥责 (责备) 威严 (严肃) 精神振作(精神抖擞)
2.结合短文内容,选出加点词语的正确含义,在句末括号里画“√”。
士兵的眼睛湿润了。
(1)士兵深知自己错了,表示悔改。
(2)士兵被将军的真情所感动。(√)
(3)士兵想起了家乡的亲人而难过。
3.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将军听到士兵回答不想家时,认真教育了士兵,使士兵很感动。
4.本人赞扬了将军的什么精神?
赞扬了将军实事求是,关心士兵的精神。
(二)吃芒果
去年夏天,大姨去海南开会,回来时给我们带来了几个芒果。这芒果黄中透绿,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味儿。
我拿起一个,在水龙头下冲了冲就要吃。妈妈赶忙拦住我,“芒果的皮可不能吃。来,妈妈把果皮剥了你再吃。”皮剥掉了,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啊! 真好吃,香甜的果汁顺着我的嘴角往下流。妈妈笑眯眯地看着我那贪婪的吃相,像是在欣赏一幅动人的图画。 “慢点吃, 别噎着,吃完还有那。”她拿着毛巾一边替我擦着果汁 一边不住的说。我问妈妈:“ 妈妈,您怎么不吃呀?” “我吃不惯芒果的味儿,你爱吃就多吃点。”
吃完芒果,我走进里屋去做作业。刚拿起笔,我发现手上还有黏黏的果汁没洗干净,便向厨房走进去。当我走到厨房门口,眼前的景象使我吃了一惊。只见妈妈正拿着我刚才没吃干净的芒果核,津津有味地啃着核上剩下的一丝丝芒果肉,她吃得是那么的香甜。
啊!原来妈妈每次说“不爱吃、吃不惯”的时候,我却从来没有多想一想……我的眼睛一下子湿润了,眼前浮现出妈妈那整天忙碌的身影:早晨,为了能让我吃得好些、多些,妈妈总是很早就起来,挑我爱吃的做;家里买菜、洗衣、做饭都离不开她。无论什么事,她总是先想着我,从来不为自己想。可我呢?我真恨自己……
妈妈转身看见了我,一时不知说什么好。我大步走进厨房,拿起一个最大的芒果,郑重地送到妈妈手上,哽咽着说:“妈妈,这个芒果该您吃!”

1.给第二自然段结尾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2.用 画出记叙妈妈整天忙碌的句子。
3.读读画横线的句子,回到:
(1)“这个芒果”指的是: 最大的芒果 。
(2)“哽咽着说”是因为: 要点三个:1.妈妈无论什么事总是先想着我,从来不为自己想。2.我吃芒果时只想着自己,而没想妈妈。3.妈妈吃我剩下的忙果肉。 。

初三年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历史试题
(考试形式:闭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友情提示:请把所有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填涂所选答案的字母。)
1.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参观秦兵马俑博物馆后,在留言本上写道:“不看____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请你填空 ( )
A.金字塔 B.尼罗河 C.开罗市 D.《汉谟拉比法典》
2.你应该听过“飞毯”、“阿拉丁神灯”等故事,它们是哪国的民间传说( )
A.希腊 B.罗马 C.印度 D.阿拉伯
3.在中古欧洲社会发展过程中,催生了市民阶级,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的是 ( )
A.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B.西欧城市的兴起
C.丕平献土 D.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4.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从分散隔绝走向整体融合的。以下属于人类文明交往的主要方式有 ( )
①专制集权 ②和平交往 ③暴力冲突 ④民主政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当今,在成都廊桥纪念碑上,记载了元朝时期访问中国,为东西方文明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的和平交流使者的事迹。这位使者是 ( )
A.亚历山大 B.梭伦 D.萨拉丁 D.马可•波罗
6.统一的阿拉伯国建立时,中国正处在 ( )
A.西汉 B.隋朝 C.唐朝 D.南北朝
7.中世纪西欧的城市与中国当时的城市最大的不同点是( )
A.商品经济发达 B.规模大 C.人口多 D.拥有自治权
8.日本大化改新与查理•马特改革的相同之处是( )
A.都是在阶级矛盾尖锐的情况下进行 B.都改变了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
C.都是由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进行的 D.都改变了当时的社会性质
9.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精神,创造精神和科学实验精神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 ( )
A.启蒙运动 B.文艺复兴 C.明治维新 D.俄国1861年改革
10.“战争中的第一人,和平中的第一人,他的同胞心中的第一人”是独立战争时期一位老兵的话。话中的“第一人”指的是( )
A.林肯 B.罗斯福 C.里根 D.华盛顿
11.法国《人权宣言》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 )
A.宣告了反抗殖民压迫的正义性 B.阐述了资产阶级私有财产的合理性
C.确立了君主立宪的国家政体 D.倡导了人文主义的时代精神
12.如果把“新航路开辟”、“启蒙运动”和“《权利法案》”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是 ( )
A.走近近代社会 B.揭开殖民帷幕 C.开启民主进程 D.构建文化殿堂
13.西欧人在新航路开辟后,沿着以下哪位航海家开辟的航线可以饱览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风光 ( )
A.迪亚士 B.达•伽马 B.哥伦布 D.麦哲伦
14.学习世界近代史时,某同学发现1804—1814年间欧洲国界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拿破仑战争
15.喜欢足球的同学一定听说过南美的“解放者杯”足球赛,这一杯赛的名称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 )
A.杜桑•卢维杜尔 B.伊达尔哥 C.波利瓦尔 D.圣马丁
16.当印度人民进行反英大起义时,中国人民从事的类似斗争是( )
A.义和团运动 B.辛亥革命 C.收回利权运动 D.太平天国运动
17.下列四国中,哪一个国家与其他三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不同( )
A.英国 B.法国 C. 美国 D.俄国
18.有人说“19世纪的历史是在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开始的。”主要是指( )
A.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确立 B.工业革命是在19世纪完成
C.工人运动的迅速发展 D.工业革命是科学技术的革命
19.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 B.没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
C.资本主义上升发展是当时世界进步主流D.作为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缺乏经验
20.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内战的最明显区别是 ( )
A.斗争性质 B.斗争对象 C.斗争方式 D.斗争结果
二、判断诊断题 (本大题共10分,找出错误填在答题卡上,并在答案卡上写出正确答案)
(一)、判断题:(4分)
21.《汉谟拉比法典》石柱上刻的文字是象形文字。
22.西欧的封建等级制中,地位最高的封建主是教皇。
23.1851年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法国举行,显示了其“世界工厂”的地位。
24.巴西是西班牙的殖民地。
(二)、诊断题:(6分)
25.初三(1)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正在查找有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材料,不符合史实的地方,请你帮他们找出来并改正或说明理由。
16世纪以来,英国的资本主义有了长足的进展,资产阶级和地主联合起来,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反对查理二世的专制统治。他们以元老院为阵地,在广大城乡人民的支持下,首先挑起内战,并获得两次内战的胜利,1649年处死国王查理二世,废除共和制,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三、材料分析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26.以下是《人权宣言》的部分条文:(8分)
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第二条:法人的自然的、不可动摇的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第三条:国家主权属于人民。
第七条:法律是公共意志的体现,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一切公民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各种职务。
第十一条:每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
第十七条: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请你运用上述材料,指出以下言论违背了《人权宣言》的哪些条款?
(1)国家主权属于国王。 违背了第_________条
(2)国王的意志即法律。 违背了第_________条
(3)全国居民应分为若干等级,各自享受应有的权利。 违背了第_________条
(4)国王有权任意侵占臣民的财产。 违背了第_________条
27. 17、18世纪,英、法、美的资产阶级在革命高潮过去以后主要制定了什么法律文献来巩固自己的政权?分别取到了什么成效?(12分)
28.美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两次资产阶级革命,其要解决的问题分别是什么?为什么?两次革命完成的途径(方式)和过程有什么相同之处?取得胜利的相同原因主要是什么?(10分)
29.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其发展过程有某种相似之处。这种相似之处是什么?并就此谈谈你的认识(10分)
30.论述题:(10分)
小张在学习完了“工业革命”一部份内容后认为:“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社会财富创造出来,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渐缓和。”你怎么看他的这种观点?为什么?

答题卡
一、选择题:(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判断题:(10分)
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25.错误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错误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错误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错误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错误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错误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三、材料分析题:(50分)
26.(1)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_(4)_________(8分)
27.(12分)

28.(10分)
29.(10分)
30.(10分)

答题卡
一、选择题:(40分)
1.A 2.D 3.B 4.B 5.D 6.C 7.D 8.D 9.B 10.D
11.B 12.A 13.D 14.D 15.C 16.A 17.D 18.A 19.C 20.B
二、判断题:(10分)
21.( * )__象形文字改为楔形文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2.( * )__教皇改为国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1分)
23.( * )____法国改为英国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1分)
24.( * )___西班牙改为葡萄牙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25.错误一___资产阶级和地主联合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革命中资产阶级是和新贵族结成同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错误二___反对查理二世的专制统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理由:__革命中反对的是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错误三__他们以元老院为阵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斗争的阵地是议会不是元老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错误四__首先挑起内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 首先挑起内战的是国王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1分)
错误五___处死国王查理二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处死的国王名字叫查理一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错误六____废除共和制,建立君主立宪政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革命后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共和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三、材料分析题:(50分)
26.(1)_3_____(2)___7____(3)____1____(4)___17____(8分)
27.(12分)
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美国《1787年宪法》从法律上确定三权分立的资本主义共和制度
法国《人权宣言》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纲领性文件,被誉为“新社会的出生证书”。
《拿破仑法典》确立资本主义立法规范,以法律的形式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

28.(10分)
第一次是民族独立
第二次是国家统一

都是通过武装战争解决矛盾 实现预定目标 并且通过立法将即得目标巩固下来
两次同样遗留下了不少问题没有解决 诸如黑人问题等等

相同原因: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9.(10分)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同点:①原因相同,两国资产阶级都想掌握政权,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上的障碍。②领导阶级相同,都由资产阶级领导。③革命动力相同,人民群众在两国革命中都起了推动的作用。④结果相同,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其他的国家的革命都有很大的影响
30.(10分)
错。原因: 1.工业革命是一场技术革命,它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里,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财富也急剧增加。
2.然而,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结构,产生了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无产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社会财富被少数资本家所占有,广大的无产阶级处于被剥削压迫的地位,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是日益尖锐而不是逐渐缓和。

你应该是师弟吧,呵呵,好好学习啊,历史都要找个答案。我是你师哥,咱们现在的校长还是苏晓莹还有梁国仕吗


你是否需要了解?

兰州五中初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考试卷及答案
21.《汉谟拉比法典》石柱上刻的文字是象形文字。22.西欧的封建等级制中,地位最高的封建主是教皇。23.1851年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法国举行,显示了其“世界工厂”的地位。24.巴西是西班牙的殖民地。(二)、诊断题:(6分)25.初三(1)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正在查找有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材料,不符合史实的地方,请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