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文《论语》十二章原文及解释
原文及译文:
1.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对礼节能怎么样呢?做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对音乐又能怎么样呢?”
2.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原文及译文:
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5.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6.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原文及译文:
7.子日:“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
8.子日:“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原文及译文:
9.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日:“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0.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原文及译文:
1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2.颜渊问仁。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十二章分别阐述的道理
《论语》中很多精辟的论断对现代价值观的培育有许多借鉴意义,这篇文章每一则语录都阐述了不同的道理。体现了君子、仁、义、礼、恕等核心思想。
一、不求安饱,就有道而正:好学
二、礼乐应以仁为基础
三、执着追求仁道
四、义利观:重义轻利
五、虚心学习,自我反省
六、文质兼备,方为君子
七、以仁为己任,意志坚强
八、为山平地,持之以恒
九、智、仁、勇成就完美人格
十、克己复礼为仁
十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十二、《诗》的社会功能
知识拓展:文中包含很多的成语,请积累。
朝闻夕死:早晨闻道,晚上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见贤思齐: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向他(她)看齐。
文质彬彬: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任重道远:责任重大,路途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未成一篑:犹功亏一篑。比喻功败垂成。
克己复礼:儒家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亲自强加给对方。
你是否需要了解?
论语十二章逐句解释初一
初一课文的论语十二章逐句解释如下: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2、...
论语十二章重点字词句翻译
《论语》课文解析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按时通“悦”愉快语气词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志同道合的人了解而不愠,却生气,发怒不亦君子乎?”在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固定句式:“不亦……乎?”译作“不也是……吗?”[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不...
语文论语十二章
3、含蓄地表明了学习要有不求人知、全在进德修业的正确态度:•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4、讲治学的人要重视个人的品德修养:•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表明了既要勤勉学习,还要按时温习,把学习当作一件乐事的是:•学而时习...
求七年级课文论语十二章注释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翻译:孔子说:三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必定会有我的老师。拿他们的优点来自己学习,拿他们的缺点来自己改过。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翻译:孔子站在河岸上说,过去的就像这流水,白天和夜晚都在流 ...
论语十二章文言文阅读答案
2. 初一语文上第十课《论语》十二章全文与解释 论语十二章 先秦:佚名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
论语十二章主旨 论语十二章
课文《〈论语〉十二章》,主旨是着重叙述了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三方面内容。《论语》一方面阐述了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和勤学好问、实事求是的精神;另一方面阐述了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
七年级课文《论语》十二则原文及翻译
回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 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复习,不也很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开心的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wú)...
翻译七年级上册语文书上的《论语》十二章
第十一章 (一)分析文义 子曰:“三军(军队)可夺帅也,匹夫(普通人)不可夺志也。” 划分句子停顿: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翻译: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二)课文探究 本章讲一个人应当坚定信念、矢志不渝。第十二章 (一)...
论语十二章的主旨
主旨:课文《〈论语〉十二章》,着重叙述了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三方面内容。一方面阐述了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和勤学好问、实事求是的精神;另一方面阐述了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根据顺序,每一句的主题,简要抽取核心内涵 1、学习与做人 2、自我反省 3、人生阶段性问题 ...
根据选文及课文《<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含义,把下列各句概括为成语_百...
《论语十二章》中蕴含着许多成语,这些成语不仅简洁明了,而且富含深刻的哲理。在《学而》篇中,曾子提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被概括为“一日三省”,提醒人们每日自我反省,检讨自己的行为和品德。在《为政》篇里,孔子阐述了他的人生阶段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