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课文中诸葛亮是什么性格特点
答:《草船借箭》课文原文如下:
草船借箭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鲁肃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周瑜疑惑起来,说∶“到了第三天,看他怎么办!”
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名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诸葛亮调度。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鲁肃问他∶“你叫我来做什么?”诸葛亮说∶“请你一起去取箭。”鲁肃问∶“哪里去取?”诸葛亮说∶“不用问,去了就知道。”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
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接着叫二十条船驶回南岸。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二十条船靠岸的时候,周瑜派来的五百个军士正好来到江边搬箭。每条船大约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拓展资料:
一、重点词语
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情势,决定策略。
妒忌:对别人的某种有点感到嫉恨。
商议:商量,协商。
推却:推辞,拒绝。
探听:打探,打听。
二、好词择抄
自有妙用:自然有巧妙的用处。
2 . 神机妙算:神、妙:形容高明;机、算:指计谋。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的情势,决定策略。
3 . 欣然而至:欣然:愉快地。而:连词,无实义。至:到。意谓:愉快地来到。
4 . 不解其意:不理解其中含义的意思。换句话解释就是不理解某段话、某个词、某人、某个动作或眼神的意思。
5 . 坐享其成:享:享受;成:成果。自己不出力而享受别人取得的成果。
6 . 满载而归:载:装载;归:回来。装得满满地回来。形容收获很大。
7 . 有借无还:指借别人东西耍赖不归还。
8 . 多多益善:益:更加。越多越好。
9 . 装模作样:样:模样、姿态。指故意做作,故做姿态。
10 . 胸有成竹: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三、课文简析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课文先写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着写了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准备;然后重点写了草船借箭的经过;最后写了事情的结果——箭如期如数交给周瑜,周瑜自叹不如。
课文主要内容:主要讲述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造十万支箭的任务为难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草船借箭的方法向曹操借到了十万支箭,最后令周瑜自叹不如。表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才智过人。
三、作者简介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山西并州太原府人,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全传》。《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
你是否需要了解?
草船借箭 中: 诸葛亮 周瑜 鲁肃 曹操 性格特点 身份???
鲁肃-历史上的鲁肃雄才大略、足智多谋,性情豪爽、文武双全,处事果断,临危不乱,曾多次展现出高度的智慧和卓识的远见。演义为了突出诸葛亮的智慧,鲁肃是吃亏最大的人。张飞-骁勇威猛,能文能武,豪爽,喜画美人,善草书,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汉将军飞率精卒万人大破贼首张郃于八蒙立马勒铭”...
草船借箭诸葛亮的特点是什么
草船借箭是诸葛亮的一项著名军事行动,其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诸葛亮展现了他的沉稳性格和严谨的思维方式。在曹操军的箭雨攻击下,他并未慌乱,而是保持了冷静,这与鲁肃的紧张形成鲜明对比。他事先详细规划了行动步骤,确保了草船借箭计划的顺利实施。其次,诸葛亮的智谋在这场行动中得到了...
草船借箭中周瑜和诸葛亮的性格特点
《草船借箭》中的诸葛亮神机妙算、足智多谋,最后凭借着自己的才智摆平了周瑜的害人之计。而周瑜的性格相反,他气量过小,阴险狡猾,因为嫉妒诸葛亮而设计害人,最后只证明了自己的才智远不如诸葛亮。周瑜的文学形象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周瑜是一个小气不能容人的人,作者为了凸显诸葛亮的智慧,对...
《草船借箭》中的人物有什么特点? 有诸葛亮、周瑜、鲁肃、曹操_百度知 ...
周瑜:阴险狡猾,有嫉妒心.诸葛亮:神机妙算,有勇有谋,胸有成竹,从容镇定,以大局为重.鲁肃:顾全大局,忠厚守信.曹操:谨慎多疑.(老师上课讲的,保证没错!……)
草船借箭中鲁肃的人物特点 草船借箭诸葛亮的性格特点
《草船借箭》简介 《草船借箭》选自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讲的是周瑜故意为难诸葛亮,让他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在三天内用几条草船借到了十万余支箭,立下奇功的故事。《草船借箭》现在是一个成语,比喻通过运用谋略,利用别人的力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是《三国...
草船借箭人物性格特点草船借箭主人公有什么特点
3. 曹操的性格则是多疑和小心谨慎的代名词。他的这种性格在故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被诸葛亮巧妙地利用来达成自己的目的。4. 鲁肃则以其忠诚和诚实守信的性格特点著称。他在故事中是诸葛亮和周瑜之间的桥梁,展现了他的公正和正直。5. 草船借箭这一故事不仅仅是《三国演义》中的虚构,它也有其历史...
草船借箭里的诸葛亮与周瑜分别是什么样的人?
草船借箭中的诸葛亮足智多谋。周瑜是气量狭窄,嫉贤妒能。整个故事中,周瑜都是一个聪明但是人品很差的形象,而诸葛亮则是一个看重大局,比周瑜技高一筹的形象。不过,这只是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而已,历史上周瑜是一个看重大局、胸襟很大的人。
从草船借箭中任选一个人物,结合课文内容写一写他的性格特点(100字左右...
《草船借箭》中可以选诸葛亮,他的性格特点是心胸开阔、足智多谋、神机妙算。从课文中诸葛亮预料曹操多疑,不敢出兵,只能射箭等内容可看出。
草船借箭中诸葛亮、周瑜、曹操、黄盖分别代表什么人?
周瑜:与诸葛亮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周瑜心胸狭小,嫉妒贤能,但同样才智过人,是一位足智多谋的统帅。曹操:曹操性格复杂,他谨慎多疑,手段狠辣,同时也极具奸诈。黄盖:他是勇猛善战的将领,擅长使铁鞭,战功显赫,有勇有谋。《草船借箭》这一故事,出自《三国演义》,讲述了诸葛亮利用自然规律和曹操...
草船借箭草船借箭诸葛亮的什么特点
鲁肃慌张诸葛亮却是稳如泰山,事前布置吧一切事宜都布置的井井有条。神机妙算(能算到有雾),足智多谋(想出此计),有胆有识(如果没有得到箭就有杀身之祸,因为他立过军令状),思维严谨(从他草船布局就能看出),知己知彼(了解周瑜,鲁肃,曹操的性格),上知天文下知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