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诸葛亮为何要在死后害死魏延而生前不动手呢?

作者&投稿:攸达 2025-05-22
这个问题并不准确,历史上魏延之死和诸葛亮并没有什么关系。而且实际上诸葛亮生前对魏延非常包容,甚至有些袒护。

在《三国演义》中魏延杀了长沙太守韩玄投奔刘备时,诸葛亮就说他杀死自己主君,不忠不义,而且脑后有反骨,日后必定会造反,要把他拖出去砍了。后来刘备亲自求情,说担心伤了降者之心,诸葛亮才网开一面,饶了他一命。不过诸葛亮还是告诫魏延以后不得有异心,否则必取他首级。

诸葛亮的这句话可不是光说说而已。他最后一次北伐在五丈原旧病复发,一病不起的时候,诸葛亮就料想到魏延会起兵作乱,于是临终前密令马岱假意和魏延合作,接近对方,然后找机会将他斩杀。最终魏延在南郑城下被马岱斩杀。

因为《三国演义》在民间广为流传,所以很多人看了演义以后,认为诸葛亮从开始就认为魏延会造反,对他极不放心,最后更是设计将魏延杀死。不过这只是小说演义而已,历史上并无此事。

根据《三国志》记载,历史上的魏延一直就是刘备的部曲,并非是刘备征讨荆南四郡时才投奔于他,自然不可能有杀死自己旧主的事情了。

而且早期魏延地位较低,直到刘备入川时他跟随前往,在此后和刘璋的益州之战时有所表现,才得以在刘备平定益州以后被封为牙门将军,崭露头角。汉中之战后,刘备又破格提拔魏延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镇守汉中,使得他成为蜀汉集团的骨干之一。

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

这一时期诸葛亮主要是留守后方管理地方事务和处理政务,极少涉及军务,和魏延几乎没什么交集,因此看不出诸葛亮对魏延态度到底如何。

而等到刘备死后,诸葛亮执掌蜀汉军政大权的时候,不仅关羽、张飞、黄忠等元老级的大将已经先后去世,冯习、张南、傅彤等新生代也有不少在夷陵战死,诸葛亮能用的人才非常有限,魏延这个级别的大将自然成为倚重的对象。

所以在诸葛亮北伐时,魏延被任命为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多次作为先锋出战,后来又因功升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成为蜀汉军中级别最高的武将,可见诸葛亮对魏延的器重。

而且魏延为人心高气傲,和其他人都难以相处,经常发生争执,这种情况下诸葛亮一般都对他极为宽容。

比如说车骑将军刘琰是跟随刘备多年的元老级人物,单以官位论,是蜀汉仅次于诸葛亮的第二号人物。结果在刘琰和魏延因事发生争执时,诸葛亮却让刘琰主动去道歉。

还有长史杨仪看不惯魏延的傲气,从来不假辞色,导致两人关系极为僵硬,势同水火,多次发生争执。一次召开会议时,两人因故发生争执,魏延一怒之下拔出剑来威胁要杀死对方。对于如此嚣张的举动,诸葛亮也并没有治罪于他,而是努力调和魏延、杨仪之间的关系。

甚至是在诸葛亮病重弥留之际,预计到魏延可能会违背命令,拒绝撤军。他也只是让杨仪等人不要再管魏延,自行撤军而已。显然,诸葛亮对于魏延还是极为包容的。

当然有些人可能会认为诸葛亮如此重用魏延,只是因为蜀汉人才凋零,他无将可用,才不得不如此。而魏延真的提出建议,希望自己单独领兵时,诸葛亮并没有同意,这并不是真的重用他。

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不过我们必须看到,在历史上魏延虽然以骁勇出名,但是他做事比较莽撞,并不适合单独领兵。所以诸葛亮才没有让他单独领兵,并非因为讨厌魏延才这么做。

如果诸葛亮真的不喜欢魏延,那么在临终前完全可以把魏延召到帐中杀死,不需要兜个大圈子让马岱去杀。毕竟真实的历史上,武将再能打,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也不可能对付几十个刀斧手。

所以综合看的话,诸葛亮其实对于魏延还是颇为器重的,而且对于他非常包容,不存在故意杀死魏延的可能。魏延最后死于非命,主要还是因为他不仅违背了诸葛亮的遗命,而且起兵攻打杨仪,形同造反,才走上了绝路。



因为诸葛亮活着的时候,可以压制魏延不敢造反,而诸葛亮死后,就没人能镇得住魏延了,所以诸葛亮要在死后害死魏延而生前不动手。

魏延当时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如果在生前就害死的话,那肯定会引起不好的反响。也会引起朝廷变动,所以在生前没有动手。

因为诸葛亮在生前十分喜欢魏延,很欣赏魏延的才华,而魏延的死和诸葛亮没啥关系。


你是否需要了解?

历史上诸葛亮为何要在死后害死魏延而生前不动手呢?
所以综合看的话,诸葛亮其实对于魏延还是颇为器重的,而且对于他非常包容,不存在故意杀死魏延的可能。魏延最后死于非命,主要还是因为他不仅违背了诸葛亮的遗命,而且起兵攻打杨仪,形同造反,才走上了绝路。

诸葛亮为什么死后一定要除掉魏延
诸葛亮并没有在死后一定要除掉魏延。以下是具体解释:历史误解:关于诸葛亮要杀魏延的说法,主要来源于《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的情节描写,而非真实历史。在小说中,为了增强故事性和戏剧冲突,往往会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一定程度的艺术加工和虚构。刘备重用魏延:实际上,魏延是蜀汉的重要将领,刘备对其...

诸葛亮为什么杀魏延
诸葛亮杀魏延的主要原因是他认为魏延有反骨,担心自己死后魏延会造反。以下是对此的详细解释:魏延的实力与地位:魏延是蜀汉时期的一位杰出将领,其实力在五虎将之后堪称最强。在五虎将相继去世后,魏延成为了蜀汉军队中的核心人物,善于养兵打仗,拥有极高的军事才能。诸葛亮的担忧:诸葛亮对魏延一直持有戒心...

诸葛亮为什么死后才叫人杀魏延
诸葛亮死后才叫人杀魏延的主要原因是魏延功高盖主,且其性格强势,与蜀汉未来的政治安排存在冲突。具体来说:功高盖主:魏延在蜀汉军中地位崇高,战功赫赫,其影响力可能威胁到蜀汉政权的稳定,尤其是诸葛亮去世后,更无人能够压制他。性格强势:魏延性格矜高,与军中同僚关系紧张,尤其是与杨仪关系恶劣...

诸葛亮为什么在自己死后一定要杀魏延?
第二,诸葛亮不采纳魏延的建议,让魏延在军中威信丧失。魏延曾向诸葛亮提出“子午道奇谋”,并且只向诸葛亮要几千兵马,认为可以采用这个办法奇袭曹魏。但是诸葛亮没有同意。因此魏延心有不满,多次抱怨。同时,魏延的人际关系处理得不好,对别人倚老卖老,这样,魏延在军中不但丧失威信,并且失去人心。

历史探索诸葛亮死后为什么要杀魏延?
他死后,蜀汉政权进入了一个多事之秋。先是马谡被斩首,再是李严被废黜,再是魏延谋反震惊蜀汉当局。魏廷是蜀汉中后期为数不多的勇将之一,多次被委以重任。公元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最后积劳成疾而死。据《三国志魏廷传》年的记载,诸葛亮去世前,在卧榻前召开了一次机密会议,杨仪、姜维、费_...

诸葛亮为什么死后才叫人杀魏延
诸葛亮明白自己死后,魏延的权势将无人能敌。他预见到魏延可能与杨仪等大臣产生冲突,因此特别设计了一个计谋,以避免魏延继续威胁蜀汉政权。他通过秘密会议,排除了魏延参与决策的机会,使得魏延成为被孤立的目标。诸葛亮在遗命中明确指出,如果魏延不服从撤退命令,军队应自行开拔,不必顾及他的态度。这一...

为什么诸葛亮一定要在自己死后除掉第一大将魏延?
所以,诸葛亮可能为了报复魏延,交给马岱秘密任务,让他在关键时刻杀了魏延,还交给杨仪锦囊妙计,就可能是要让他们除掉魏延。如果诸葛亮没有除掉魏延的小心思,他为何要将兵符交给魏延的死对头杨仪,而不是交给更加和气的姜维呢?其三,诸葛亮认为除掉魏延,有助于蜀汉朝堂的稳定。三国中后期,尤其是蜀汉...

诸葛亮在真实的历史上,是用了什么阴谋才害死了魏延?
第二种说法:宿命说。在三国演义中有这样的记载,司马懿长期不出战,诸葛亮因为这个日夜焦急,身体虚弱,正好费祎来到五丈原,告诉诸葛亮东吴讨伐魏军的部队无功而返,诸葛亮听到这个,立马昏倒,当天晚上,诸葛亮仰观天象,知道自己即将要死。姜维则劝诸葛亮利用道教的法术来延长寿命,诸葛亮于是叫姜维带领...

诸葛亮临死为何决定杀魏延,揭秘真相只有四个字
诸葛亮作为三国时期的智者,他的决策往往基于对大局的考虑。在他看来,魏延的存在可能会影响到蜀汉内部的稳定。魏延性格高傲,自视甚高,对诸葛亮的一些决策常常提出质疑。在诸葛亮看来,魏延的这种性格可能会影响到蜀汉的团结,因此,在他临终前,决定杀掉魏延,以确保蜀汉政权的稳定。然而,诸葛亮杀魏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