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年的大周,为啥经营了275年就濒临破产? 为什么周朝的统治时间这么长久,周朝一共存在了800多年的时间...
这是因为周王朝的分封制还有宗法制是最为灵活的,周天子他是诸侯的领导者,但并不是天下的最高统治者。在者诸侯下面的大夫卿士也是有自己的封地的,是有全方面的自主权的,社会上的矛盾变成统治阶层内部的矛盾的时候,经过诸侯大夫之间的权力就可以得以调和,不会出现两大社会阶级的尖锐对立的,被统治阶级反抗也是造不成全方面的危机的,民间也有挪移的空间的,这才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兴盛局面,因此别的朝代不可以的。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重要的朝代,一个朝代能够统治的时间长短,有着非常复杂的原因,比如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原因,远古时期,交通落后、人迹罕至,缺少交流,统治的时间自然会长。而周朝以后,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生产力的提高,这些先决条件也逐渐变化不复存在,因此即便是十分强盛统一的秦汉盛唐以及大明,都没能再有如此绵长的寿命。
各诸侯之间形成了一种战略均衡局面,大家实力相近,你干不掉我我也干不掉你,即便是有较强的诸侯国想要吞并一些弱小的诸侯国,周天子就会站出来号召其余诸侯国征讨,这就是周朝能够延续800年之久的原因。
战国后期,实力平衡被打破,秦国通过商鞅变法一家独大,最终灭掉了东周,周朝灭亡。事实上,西周末期,各大诸侯国就已经从实力上超越了中央。几百年的尊崇中央思想深入民心和分封国的相互牵制,延续了周朝几百年国运。
夏商周上古三个朝代。夏商处于氏族部落社会末期,实行邦国制。夏商作为大的氏族部落能压制周边,担任联盟盟主,但这种地位是不稳固的,统治也是不连续的。夏有太康失国,商有伊尹之乱,都是其失去盟主地位、权威不能行于周边、屈膝他族的时代。因此,夏商的一千年,并非其作为中原强权压制四方的一千年,而是其作为中原主要氏族部落活跃的一千年。
至于周代,那是很明确的,倘若按夏商周断代工程所推定的公元前1046年为开端,则周朝总共存在了790年,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八百年天下。
然而我们都知道,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之后平王东迁,周朝进入了东周时代。那么西周一共存在了多长时间呢?1046-771=275年。换言之,周天子的权威也就仅仅保存了200多年。此后500多年天子威信扫地,郑庄公射王中肩,晋文公召王河阳,这样的天子,连当傀儡的资格都没有。所以,周王室真正有意义地存在的时间,也就200多年。
原因也很简单,在市场法《周礼》约束下,出现种种问题。
首先:既有市场问题,将曾经的空白市场都被分出去(分封)成分公司(诸侯国)地盘后,市场无法扩张,因为总不能和分公司争地盘恶性竞争吧?
其次:现金流问题,曾经占据市场主导地位,让周朝公司赚了不少,可随着时间延续,封赏的员工越来越多,分公司立功也越来越多,这都需要赏赐,现金流在无数封赏下,越发枯竭无以为继。
再次:因为市场法《周礼》的约束,让破局成为一个有难度的事情,分配机制不变,公司要垮,分配机制要变,分公司离心离德,最后也要垮?
怎么办?成了新任董事长周昭王必须考虑的问题?
无论如何必须要破局,可是破局路何来,是一个非常考验政治和经营智慧的事情。
周朝公司建立之初,通过分封将市场主导权分割出去,结合时代看,属创业初期很多公司的必然选择,资金不够,人员不够,不发挥主观能动性给分公司充分自主权,这事就少了利益诉求,进而难办!
驱动下面人奋进的,要么待遇高,这个周王给不了,要么自主权高,这个周王能给。
只能赶能给的给,就成了周王必然选择,也成了随后束缚市场开拓的根源说在,话说分公司都成了公司实体,从上下级关系变伙伴关系,抢市场不就是自己打自己吗?
四边都是分公司,愁了好久的周昭王找啊找,终于找到了新方向。
南方有个小公司叫楚国,这个分公司经理很不地道,本身就是落魄户,看他可怜,才拉进来凑数的,做了最低的子爵。
最近还经常左右不满意,居然想另立山头搞对抗,不守规矩的人,打他没商量。
于是周公司罕见的董事长出马开拓市场行动发生,而且一连发生三次。
第一次(前985),周王亲率天子六军出征,看着楚国广阔的市场,踌躇满志渡过汉水指望直捣黄龙,沿途也是占了不少东西,可是深入楚国核心市场后居然见到了“大兕”(犀牛)楚国编外特攻队。
这“大兕”(犀牛)就不是人,打架毫无规则可言,一通不守规矩乱战后,对南方市场水土不服的周军溃败,灰溜溜回家了。连楚国市场人员的面都没见,就败了,这才是悲催啊。
天子六军出马,我不去总会好点吧,周王暗暗想。
可惜事与愿违,这次市场人员集结待命,却遭遇不可抗力,渡汉水时,阴风骤起,无数人都生病失去战斗力,仗是打不成了,又一次灰溜溜退兵。
连续两次开拓楚国市场都灰头土脸,让无数分公司经理一个个笑出了猪叫声!
总公司好差劲啊,太水了,这那是市场精英,都是群废物!
实事证明,威望都是胜利带来的,失败带来的只有无止境的奚落。
受不了刺激的周昭王决定再次带队出征,(前977)周王六军又一次集结,声势特别浩大,可是来的快去的也快!不仅去的快,连董事长都丢了。
徒留下经济史话中一句:
昭王末年,夜清,五色光贯紫微,其王南巡不返《古本竹书纪年》
事后无数经济学家都在研究这场经济战争,最后得出结论,做董事长的主要工作,必须是拉关系(找投资),玩规则(定计划),打市场还是要专业的来。
所谓术业有专攻吗!
但是历史遗留问题,算历史问题,可以缓解,却总会岁时间爆发!
这不,没过几任董事长,到了周厉王时,财政危机又一次降临,眼看着可以跑老鼠的国库,周厉王发愁啊。
发愁完就在算计,开源好难,要不节流吧?
于是,一场被后世广为批驳的节流之举
“厉王新政”
开始!
这一搞,手下人顿时不干了,在他们看来,这周王就是作死!
你给我们的股份要收回,我们吃啥?
而且这还是破坏《周礼》市场法的事,于是群情激愤的他们开始造反,史称
“国人暴动”。
最后悲催的周厉王逃亡彘地,被迫下野(去世)。
开源(开拓市场)搞不定,节流(改革股权分配)搞不了,周王朝资金链陷入岌岌可危的境地。
一般而言,市场竞争都是你进我退。
地方分公司各个发展的很好,一个个开始有点不守规矩起来了,核心市场外部,无数大资本(周边蛮夷)也在蠢蠢欲动,大周公司陷入内忧外患之中。
但是他们依然有尚方宝剑,那就是董事会扩大会议。(号令天下勤王)
但这扩大会议是双刃剑,召开一次权利就少一分,和后世法国“三级会议”有点像。
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瞎用啊,历代周王对此都很忌讳,宁愿玩老套路也不用。
但时间久了,董事长经常换,架不住来个不懂事的。
这不,周幽王上台了。
但周幽王却很不待见这金主老婆,反而喜欢美人褒姒,进而废除申后儿子继承权。
这就让金主爸爸申候不好想了,话说我嫁女儿给你是让你欺负吗?这买卖太亏我要回本!
于是一场资本绞杀战开始,金主爸爸申侯为了给女儿出口气,联合大资本犬戎玩了出突袭,通过资产重组并购,一夜间将周王朝基本盘给吞了(攻破镐京)。
速度之快,让周厉王连召开董事会扩大会议时间都没有,这祖上产业就丢了。
捶足顿胸大喊欺负人的周厉王,也随之黯然下野。
上台的周平王一看,情况不妙啊,立马决定召开董事会扩大会议。
周边分公司得知消息,面面相觑,随后不由发问。
这总公司成这样了大家救不救?无数分公司头头脑脑联络半天,最后几百年感情让他们决定还是救吧。
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最后周幽王脱离了曾经的基本盘镐京,搬家到了洛邑。
无奈的周平王面对分公司经理,感叹的说丢了市场才知后悔。可这群分公司经理心态却不同。他们一群人全部眼巴巴看着周幽王。
言外之意是,你老咋还不赏赐咧?
一看这群人狼一样的眼睛,平王寒意更甚。巴拉巴拉算盘,几乎将积蓄掏空才让他们滚蛋。其中有一个收获赏赐的分公司经理愤愤不平却有欣喜异常。
不平的是,给的赏赐有点虚。
高兴的则是,至少名分上爵位升了啊,从一个弼马温成了有名分的分公司经理。
这感觉用喜极而泣形容都不为过!
得瑟完后,还不忘到处说!
哥们看,我也成分公司经理了,无数分公司如齐、晋、郑等国,都收到了得瑟信。
他们表面敷衍说,恭喜,暗地里却骂,这养马的乡巴佬都成了大哥,我们那大哥的大哥貌似越发不行了。
于是一个个都开始人心思动起来。
一般人心思动,都会有歪脑筋。
这不平王东迁后,各种兼并事件层出不穷,大公司吃小公司,小公司吃虾米,虾米吃泥巴,泥巴吃啥?我不知啊!渐渐的,规矩成玩笑,《周礼》成摆设,世界变了。
面对开始改变的世界,周平王这个正儿八经的董事长也无奈。
但做惯了老大,突然有人可以对自己指手画脚,让周平王也不爽,他不爽的办法也很直接就是乘郑国公司老大交替机会,剥夺了郑庄公在董事会的席位,随后又将董事会席位给了虢公。
所谓拉一个打一个,但是郑国分公司也不是好欺负的。
一般而言,给出去的利益收回来比较难,郑庄公不服气啊,于是赶到洛邑一通抱怨。
言外之意是,要不是我,你这董事长当的安稳吗?
得,董事长当成这样了,威信这玩意就别提了,面子都丢的干干净净了。
互派实习生后的周王公司,那还有高人一等的样子,这总公司和分公司也成了平级单位,唯有虚伪的名头可以继续混混了。
章节综述。
这篇写完,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也有一个。
第一:做老板的职责是什么,在长久的认知中我一直认为老板是分层级的。
第一级老板,事无巨细都要做,这是磨练自己,进而熟悉业务(个体户)
第二级老板,选择性放权,专业人帮你做工作,专注业务扩展、监督(微型企业)
第三级老板,专业人做专业事后,自己把控方向和市场(小型企业)
第四级老板,建立完善的组织制度,用制度管团队,自己专注大方向(中型企业)
第五级老板,把控大方向后,最重要的事情就三个,第一找钱:银行,第二定策:市场方向,第三合理授权(大型企业)
这篇中,周王朝无疑是一个五级大型企业步步退步,进而不适应的过程。
已经做到大型企业了,资金至关重要,现金流是生死劫,开源节流目的是好的,可是人才跟不上情报不明晰,市场方向不确定都是问题。
盲目开发不就是跨界找苦头吃吗?(周昭王东征)盲目更改分配比不就是管理混乱吗?(周厉王新政)
祖上的规则制约了传统市场的开发,就像夕阳产业市场萎靡一样,这个时候找方向当然没错,但是调查不明,认知不清就入行,那就是胡扯了。
股权分配本身就是事关企业士气的大问题,给的时候规矩定太死,收回有问题怪谁?设置合理退出机制应更好。
至于周平王都这样还摆架子算不智,低调做人用股权置换谋点利,东山再起是正道。
可惜他没有这个机会了,因为,当时周王公司,在大企业病下已经积重难返,实事求是的说,他做的事也算无奈之举。
你是否需要了解?
800年的大周,为啥经营了275年就濒临破产?
第四级老板,建立完善的组织制度,用制度管团队,自己专注大方向(中型企业) 第五级老板,把控大方向后,最重要的事情就三个,第一找钱:银行,第二定策:市场方向,第三合理授权(大型企业) 这篇中,周王朝无疑是一个五级大型企业步步退步,进而不适应的过程。 已经做到大型企业了,资金至关重要,现金流是生死劫,开源节流...
为什么周朝的统治时间这么长久,周朝一共存在了800多年的时间,周朝是不...
周朝统治时间最长的原因主要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分封制管理地方,又制定了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和礼乐制度,进一步巩固了周朝的统治和社会稳定。只是随着时代发展这种制度逐渐受到破坏,最终导致了周王室的衰微直至灭亡。周桓王十三年(公元前707年)爆发的繻葛之战,是春秋初期郑国郑庄公为称霸...
周朝天下真有800年吗 怎样灭亡的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大阶段。西周从前1046~前771年,共经历了275年。这个时期,西周政权基本上有统一的礼制和法制,对全国各诸侯都有强有力的宰制能力,所以周王也由此具有强力权威。因此,这个阶段可以判定为实体政权阶段。东周从东周从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有514年的时间。期间,周天子从实体共...
周朝是我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朝代,历时800年,为什么周朝可以...
第二年,周平王即位,将都城东迁至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周开始。东周之后的周王室大权旁落,诸侯纷争加剧,进入了列国征战的春秋战国时期。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西周的统治很有特点。分封制、宗法制、土地制度上的井田制都有明显的发展和加强,对以后的封建社会有很大影响。周朝享国约800年,为中国历史...
中国的大周王朝经历了多少年
不过,因为分封,西周中央力量不强,在异族的攻击下,西周很快衰弱下去了。公元前771年,犬戎军队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周平王被迫迁都洛邑(今洛阳),丧失了对大部分中原地区的控制力。西周共传12王,历时275年左右。东周:分为春秋与战国。春秋,从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周室东迁洛邑,到周敬王...
周朝实际统治时间是多长?甭说800多年。
犬戎灭亡西周(公元前771年)后,东迁洛邑的周天子名义上保留着天下共主的地位,但实际地位已一落千丈。其直辖统治地日趋狭小,无法号令其他诸侯。如果以西周灭亡为标志,周王室实际掌握天下大权只有275年。周桓王十三年(公元前707年)爆发的繻葛之战,是春秋初期郑国郑庄公为称霸中原,在繻葛(今河南...
长达800年的周朝是最长的皇朝,为什么周朝寿命这么长?
其实周朝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历时275年,这是周王朝最鼎盛的时期,从周成王到周穆王,周朝王师东征西伐,南拼北打,兵锋所指,无不所向披靡。但是中原的王朝一般都逃不过300年而衰这样一个诅咒,到了西周末年,周幽王即位,为了赢得美人一笑,烽火戏...
中国的大周王朝经历了多少年
中国的大周王朝大约历时800年。具体来说:西周时期:从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伐纣灭商,定都于镐京开始,到公元前771年犬戎军队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结束,西周共传12王,历时275年左右。东周时期: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室东迁洛邑开始,到公元前476年周敬...
周朝为何能长达800年历史
宗法分封制赋予了诸侯国很大的自主权,这虽然看似削弱了周天子的控制能力,但实际上有利于政治的稳定。在周天子强大时,他对诸侯国有很大的约束力。到了东周时代,周天子势力衰微,但他仍然是宗法分封制的核心,是诸侯的大家长,这种虚置的君权却没有人有能力去篡夺。周朝国运能够延续800年,还得益于落后...
周王朝为什么能统治八百年之久?
周王在建国之后仅仅过了三年就去世了,公元前一千零四十三年,年幼的周成王继位。又因为周成王当时还是个小孩,所以只能由周武王的弟弟周公姬旦主政。随后管叔蔡叔和霍叔与武庚联合东方的几个小国家爆发了三监之乱,撼动了周王朝的根基。公元前一千零四十二年,为了巩固周朝的统治,周公亲率大军东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