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通检(第三册:天文气象篇)        作者简介       

作者&投稿:郝盾 2025-05-14

饶宗颐,一九一七年生于广东潮安。他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治学领域广泛,涵盖了古文字学、敦煌学、考古学、金石学、史学、古典文学、词学、目录学、方志学等多个领域。他所取得的学术成就在各领域都有显著表现,出版专著逾七十部,发表论文四百余篇。饶氏的代表作包括《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老子想尔注校证》、《词籍考》、《新加坡古事记》等。


饶宗颐学识广泛,游学中外,为学术界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他曾在一九七三年起担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讲座教授,并且至今仍担任该校的伟伦荣誉讲座教授、中国文化研究所及艺术系荣誉讲座教授。他的贡献不仅局限于学术领域,也对培养新一代的学者和研究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饶宗颐的学术生涯和成就,是他对中华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宝贵贡献。


饶宗颐在学术研究上的广泛涉猎和深度探索,对后世学者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学术界的知识宝库,也为跨学科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饶氏的学术影响力超越了学术领域,他的思想和研究成果对当代文化和学术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饶宗颐的学术生涯和贡献体现了他对中华文化热爱和传承的不懈追求。他的研究不仅关注古代文明的探索,同时也对现代学术研究有着深刻的影响。在饶氏的影响下,更多学者投身于学术研究,为中华文化的研究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扩展资料

  




你是否需要了解?

甲骨文通检(第三册:天文气象篇) 内容提要
本书为《甲骨文通检》天文气象第三分册,分为天文与气象两个部分,汇集了海内外以及周原出土的甲骨卜辞,全面收录了已发表的数据。作为一部工具书,本书对于研究古代天文气象以及文字、考古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主编者饶宗颐教授在“前言”中对卜辞天象问题进行了深入考释,提出了一些崭新的见解,尤其是对...

甲骨文通检(第三册:天文气象篇) 作者简介
饶宗颐,一九一七年生于广东潮安。他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治学领域广泛,涵盖了古文字学、敦煌学、考古学、金石学、史学、古典文学、词学、目录学、方志学等多个领域。他所取得的学术成就在各领域都有显著表现,出版专著逾七十部,发表论文四百余篇。饶氏的代表作包括《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老子想...

从甲骨文到金文的演变过程,哪个字像用手捧着文册?
饶宗颐1989~1999年《甲骨文通检》(已出先公先王先妣贞人、地名、天文气象、职官人物、田猎与祭祀等五册,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日本松丸道雄与高嶋谦一1993年合编《甲骨文字字释综览》(东京大学出版会),刘兴隆1993年《新编甲骨文字典》(中国国际文化出版公司),日本水上静夫1995年《甲骨金文字典...

甲骨文是什么字?
日本师春妙石1988年《古典文字字典》(东方书店),姚孝遂1988年主编《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中华书局)和1989年《殷墟甲骨刻辞类纂》(中华书局),广西平果感桑遗址出土饶宗颐1989~1999年《甲骨文通检》(已出先公先王先妣贞人、地名、天文气象、职官人物、田猎与祭祀等五册,...

甲骨文资料
甲骨文于1898年为古董商、金石学家所识别,之后在殷墟(河南安阳小屯村)大规模发掘,有大量的龟甲兽骨出土,加上别地的零星采集,至今已收集十几万片,其中单篇文章最长者达百余字,可以看出应用文雏形。(节选自《应用写作》月刊1992年第3期《应用文的雏形——甲骨文》) 在总共10余万片有字甲骨中,含有5千多不同的...

甲骨文的演变之你
甲骨文献的内容涉及当时天文、历法、气象、地理、方国、世系、家族、人物、职官、征伐、刑狱、 农业、 畜牧、田猎、交通、宗教、祭祀、疾病、生育、灾祸等,是研究中国古代特别是商代社会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的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甲骨文特点】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

甲骨文资料,急用!!
甲骨文大约有4500个单字,已解读的有三分之一左右。根据研究,甲骨文中已经使用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的汉字造字法。在字义的使用上可以明显看出假借方法。形声字占25%左右。今天,形声字占90%左右。甲骨文和是汉字成熟的标志,和楔形文字、象形文字一样属于表意文字,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使用的一种...

甲骨文的来历
除占卜刻辞外,甲骨文献中还有少数记事刻辞。甲骨文献的内容涉及当时天文、历法、气象、地理、方国、世系、家族、人物、职官、征伐、刑狱、 农业、 畜牧、田猎、交通、宗教、祭祀、疾病、生育、灾祸等,是研究中国古代特别是商代社会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的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甲骨文特点】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

甲骨文的优缺点
1、在字的构造方面,有些象形字只注重突出实物的特征,而笔画多少、正反向背却不统一。2、在甲骨文中,有些字有没有“口”意思是一样的。比如“占卜”与“占”都出自“卜”这个字。3、甲骨文的一些会意字,只要求偏旁会合起来含义明确,而不要求固定。因此甲骨文中的异体字非常多,有的一个字可...

甲骨文是怎样发现的
【甲骨文的发现】古代甲骨上的刻划痕迹被确认为是商代文字,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中国考古的第三大发现(敦煌石窟、周口店猿人遗迹)之一。可是它的发现过程,却是十分偶然而又富于戏剧色彩的。清末光绪25年(公元1899年)秋,在北京清朝廷任国子监祭酒(相当于中央教育机构的最高长官)的王懿荣(1845—...